在种田文签到致富 第27节
回应她的是“咣当”的关窗声,然后一个脚步快速的奔着三房走过来。
“二姐~来。”俞红豆把二堂姐领进屋。
从自己的零食柜里掏出一把香榧子,一把干枣,又从茶壶里倒了两杯凉白开,权当是八卦的下酒菜,准备跟她的好二姐,她的吃瓜搭子,好好的盘一盘刚刚的瓜。
“你说大嫂,哦,柳氏真的和离了,大哥能遂愿么?”没等俞红豆率先发问,胡桃就起了话题。
“难说,不是说那个刘杏娘不能生了么,我瞧着怎么也得柳氏生了再说。”俞红豆轻声说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古人多重子嗣,且不说柳氏肚子里是男是女,单就孩子这事儿,就很难让大伯父大伯母同意娶刘杏娘。
“二姐,这和离为什么要去找村长?不应该去官府吗?”俞红豆有些费解。
不论古今,破镜重圆的小说里,离婚证,和离书都是要送到官方公正,才开始具有法律效益。
看多了“咱们还没离婚”,“那和离书不算”桥段的俞红豆,觉得事可关乎到她的将来,还是该多问一问。
当然,若是有相关的法律条文和书籍能看就更好了,可惜她现在还是个九漏鱼。
“之前听秀兰说过,好似这些不着急不耽搁衙门公事的,一般村长都会统一一个时间报备到官府用印,不然衙门天天只处理这些事儿都得叫人淹了。”胡桃还真知道。
秀兰就是村长现在唯一一个没出嫁的闺女,因为有个村长的爹和中了秀才的哥,在村里十分受欢迎,很多小姐妹都愿意到村长家去找秀兰一起说话绣花。
说到秀兰,胡桃好似忽然想起什么似的,抻着脖子往外瞅瞅,凑到自家小堂妹耳朵边,小声说悄悄话:“我听说,秀兰也看上那公子了。”
“……”真是祸水,俞红豆案子腹诽,不用猜都知道秀兰看上的谁,肯定是年纪最大那个。
“不只看上了,还想让村长找人说媒呢。”胡桃放出更大的料,顺便配了一个歪嘴龙王的标准歪嘴。
俞红豆对村长闺女和大堂姐的痴心妄想不过嗤声一笑,转了转眼珠子,盯着自家二姐,促狭的问了一句:“秀兰大姐都没戏,倒是二姐,你对摆摊这件事怎么想?”
第54章 无能狂怒怪他人
胡桃的回答就是抓着小堂妹一通挠痒痒。
猎人俞红豆没防备这个,被挠了个溃不成军。
幼小的旺旺想要救主,却被高山一样的炕沿给拦住,急得汪汪直叫。
“柳氏带着肚子都不想跟咱大哥过了,你说咱大哥做人多失败啊。”以压倒之势战胜了堂妹的胡桃再次回归吃瓜正题。
“我瞧着是另有了去处,只是不知好坏。”俞红豆觉得柳氏跟她表哥之间有事儿,但柳氏那个表哥可不像是个大度的能容忍别人孩子的人。
“哎,虽然柳氏良心坏,但作为女人,还是希望她能过得好点。”胡桃感同自身的祝福了一句。
说完又觉得在苦主堂妹跟前祝福柳氏好像不太好,便讨好的给俞红豆剥了几颗香榧子。
俞红豆没怪堂姐。
不祝福,也不咒怨,这就是俞红豆的态度。
千百年来,女子大不易,哪怕是讲求男女平等的现代,社会对女性的恶意依然大过对男性的,古代就更别提了。
姐妹俩又八卦了一会儿这个那个,直到俞老爷子喊人上课,才分道扬镳。
去正房找老爷子时,俞红豆跟大堂姐走了个碰头。
俞红豆还是第一次看到大堂姐露出难看的脸色,喊了一声大姐。
在对方停下脚步,似乎想说些什么的时候,俞红豆十分有危机感的跑了。
俞银杏盯着小堂妹快活的背影,目光几连闪烁,最后只能化作一声叹息。
俞红豆到了药房,小心翼翼的看了几眼爷爷,见他面色如常,一点不像生气的样子,倒是有点吃不准老爷子的想法了。
“看什么看?儿孙自有儿孙福,我跟你奶都多大岁数了,可管不动这些狗屁醪糟的事儿了。”俞老爷子横了孙女一眼。
就这幅贼头贼脑的模样,根本都没想伪装,叫他想假装看不见都不行。
骗人!刚才不还是他下命令,大伯父才叫大伯母拿钱的。
俞红豆近来跟老爷子处得好了,也估摸出自家爷爷的底线了,便嘻嘻一笑,弯起食指和中指,对着自己的眼睛勾了勾,示意老爷子,她都看到了。
“你大伯父太蠢了,还爱钻牛角尖。”俞老爷子郁闷的叹了口气。
自打老三闹着要提前搬出去,又协同老二跟老大讨债闹翻之后,俞老爷子反思,几个儿子是如何闹到这般地步的。
老大自小是真的憨厚老实,虽然干活的时候耍滑偷懒,但对老二老三这几个弟弟其实还行,好像是成亲有了孩子之后,老大就开始变得斤斤计较起来。
究其原因,张氏嫁给老大的一年曾经有过一个孩子,但那会儿赶上蝗灾,地里粮食颗粒无收,家里虽有钱,却买不到粮。
他带着几个半大小子天天上山找吃的,后来无意间找到一丛葛根,才给家里人续了命。
这点东西对孕妇来讲根本不够,张氏夜里饿得难受,老大便想着去厨房偷拿点葛根给妻子吃,没成想看到两个弟弟偷吃。
其实老二老三吃的也不是好东西,而是烤蝗虫。
这倒不是老二老三藏私,蝗虫这个东西本身就是不洁之物,吃了容易得病,还容易肚里生虫。
寻常人尚且不敢胡乱的吃,何况是给孕妇。
为了给家里省点,葛根老二老三俩兄弟都没怎么碰。
到了夜里两个大小子实在是饿得不行了,才抓了蝗虫烤着吃了。
本来只是一件小事儿,但是当晚张氏孩子没保住,此后老大就变了,对两个弟弟再不如以前。
往后老大家里的二子柏儿夭折,老二长女夭折,老三家里也掉了一个孩子,虽然都是因为世道艰辛,但三个儿子的心结却也越来越深。
老爷子把这话说给孙女听,不是为大儿子求同情,就是感叹孩子们长大了,情分也淡了。
“这是迁怒啊,要是不乐意二伯和我爹吃蝗虫,那为啥不自己去抓了给大伯母吃呢?”俞红豆听完老爷子回忆过去,犀利点评。
按照她爷的意思,烤蝗虫事件是兄弟离心的起因,可真是太牵强了。
“说白了,就是大伯无能狂怒,因为没有能力挽救大伯母肚里孩子,就怪到二伯和爹头上罢了。”
“如果那时候如何如何…这都是找借口啦,事情发生的时候,作为当事人的他自己都没能力挽救,指望别人有什么用。”俞红豆吐槽。
求人不如求己,这话是老祖宗们用多少血泪教训才验证的真理啊。
俞老爷子愣愣的看着振振有词的小孙女,脑子里都是她那句“无能狂怒”。
从字面上来解释,应该就是狂躁、愤怒且没有能力?
这么一想,用来描述老大两口子,好像还挺贴切的……
俞老爷子失笑,这孩子,到底是怎么想到这个词的。
……
俞松不知道他妹又“造词”了。
他带着家里造房准备的两桶清漆,还有二堂哥和村里的一个手艺人,带着干粮和笔墨纸、油灯蜡烛,还有两卷可书画的羊皮等,在爹娘殷殷叮嘱中,再次进山了。
清漆是用来保护壁画的,原本在井中密室,因为封存被保护的很好的壁画,因为他们的闯入,已经开始暗淡了。
用清漆刷上一层,可减缓风蚀的速度,用纸可拓印,羊皮则是给谭燕临准备的,他可以直接将图摹下来。
这样三管齐下,尽量保证壁画内容的完整性,以便验证画中的莲花是不是矿脉。
俞松带着二堂哥和手艺人牵着一头托着物资的小毛驴呼哧带喘的爬上二袋山的时候,就听见山头上传来一阵欢呼。
这又是闹什么幺蛾子了?俞松加快脚步,就怕谭家三兄弟再心血来潮,再来个亲自探洞。
“俞松,你回来了!你看!”谭蒙骜看到俞松之后十分兴奋,拽着他就往井边走。
他不过是下去小半天而已,井上已经多了一个简易的木头架子,架子上正吊着根绳子,谭狼曋握着绳子似在搅动一般。
“?”俞松满脸的疑惑没来得及问,忽然看到谭狼曋的脚下,那六角井围的墙根下,两个金光闪闪的兽首正对他呲牙咧嘴。
第55章 再苦不能苦父母
俞红豆家的房子前前后后足盖了六天半。
五间正房,六间偏房,四间门房,足足十五间房。
除了房子外,俞三郎一事不烦二主,干脆让他们帮着把围墙也砌上了。
泥瓦匠家觉得俞三郎厚道,后面还有俞二郎这桩生意在,便用剩余的材料帮着盖了两个茅房,挖了地窖,又用废弃的边角料把院子中间的通道也给铺上了。
俞红豆每次来都会赞叹一番古代人力的强大之处。
细想起来,在没有工程车没有搅拌机灌装机的时代,只凭借人的一双手,却比后世那些纸板楼烂尾楼盖的又快又好。
一时间,真是说不好科技进步是提升还是下降了生活质量。
房子盖好,村里的春耕也基本结束,县太爷谭白鹿着人收购的胡椒和姜种也到位了。
“爹,咱家什么时候上梁啊?”俞红豆想吃席想很久了。
“蝴蝶山那边,村长已经带人把林子里的荒草收拾干净了,明儿爹跟他们上山挖坑埋种子。”
“至于姜,跟土豆一样,得再等个十来天,正好,咱们趁这个机会办上梁。”俞三郎在盖房之前就已经想好了。
本来是想着找二哥帮忙种了自己的三亩地,大不了分点粮食给二哥家,结果自家爹让家里人帮忙种完了,倒是省了他不少事儿。
至于欠下的人情,慢慢还呗,马上大房二房的侄子侄女婚嫁生子,到时候他这个做叔叔的还能干看着不成。
“那席面饭菜呢?”这才是俞红豆关心的主要目的。
“你个小馋鬼。”俞三郎这才明白女儿隐含的意思,忍不住拿手弹她脑瓜崩儿。
随即俞三郎看向妻子。
“我想着盖房毕竟是件大事,搬出来就相当于自立门户了,加上我领了种药的差事儿,咱们不如借机大办一场,让村里人都跟着乐呵乐呵。”
俞三郎心里想的是,儿子一脚踏上青云路,但终究前程未定,不好大肆宣扬,免得被有心人坏事,他这一张扬,正好把儿子挡在背后。
许氏对丈夫的决定向来不会反对,但她现在担忧的是丈夫最近花钱花的太顺手了,上梁的酒席会不会又刹不住手。
俞红豆要是知道她娘的想法,第一反应就得念句“阿弥陀佛”。
以她现在的计数,泥瓦匠工钱七吊钱,没错,六天半的工,但是她爹觉得泥瓦匠给了他不少启发和建议,活干得也利索,一高兴给四舍五入了。
砖瓦泥沙,石头木料大梁等等,零零碎碎的加一起大概得十吊钱。
在县城买的家具、布料、锅和铁器,在兴旺镇上买的缸和瓦罐,这些时日的饭菜钱,加一起得三十多吊。
等搬进去之前,肯定还要置办一些软装,小打小算也得个三四吊。
“二姐~来。”俞红豆把二堂姐领进屋。
从自己的零食柜里掏出一把香榧子,一把干枣,又从茶壶里倒了两杯凉白开,权当是八卦的下酒菜,准备跟她的好二姐,她的吃瓜搭子,好好的盘一盘刚刚的瓜。
“你说大嫂,哦,柳氏真的和离了,大哥能遂愿么?”没等俞红豆率先发问,胡桃就起了话题。
“难说,不是说那个刘杏娘不能生了么,我瞧着怎么也得柳氏生了再说。”俞红豆轻声说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古人多重子嗣,且不说柳氏肚子里是男是女,单就孩子这事儿,就很难让大伯父大伯母同意娶刘杏娘。
“二姐,这和离为什么要去找村长?不应该去官府吗?”俞红豆有些费解。
不论古今,破镜重圆的小说里,离婚证,和离书都是要送到官方公正,才开始具有法律效益。
看多了“咱们还没离婚”,“那和离书不算”桥段的俞红豆,觉得事可关乎到她的将来,还是该多问一问。
当然,若是有相关的法律条文和书籍能看就更好了,可惜她现在还是个九漏鱼。
“之前听秀兰说过,好似这些不着急不耽搁衙门公事的,一般村长都会统一一个时间报备到官府用印,不然衙门天天只处理这些事儿都得叫人淹了。”胡桃还真知道。
秀兰就是村长现在唯一一个没出嫁的闺女,因为有个村长的爹和中了秀才的哥,在村里十分受欢迎,很多小姐妹都愿意到村长家去找秀兰一起说话绣花。
说到秀兰,胡桃好似忽然想起什么似的,抻着脖子往外瞅瞅,凑到自家小堂妹耳朵边,小声说悄悄话:“我听说,秀兰也看上那公子了。”
“……”真是祸水,俞红豆案子腹诽,不用猜都知道秀兰看上的谁,肯定是年纪最大那个。
“不只看上了,还想让村长找人说媒呢。”胡桃放出更大的料,顺便配了一个歪嘴龙王的标准歪嘴。
俞红豆对村长闺女和大堂姐的痴心妄想不过嗤声一笑,转了转眼珠子,盯着自家二姐,促狭的问了一句:“秀兰大姐都没戏,倒是二姐,你对摆摊这件事怎么想?”
第54章 无能狂怒怪他人
胡桃的回答就是抓着小堂妹一通挠痒痒。
猎人俞红豆没防备这个,被挠了个溃不成军。
幼小的旺旺想要救主,却被高山一样的炕沿给拦住,急得汪汪直叫。
“柳氏带着肚子都不想跟咱大哥过了,你说咱大哥做人多失败啊。”以压倒之势战胜了堂妹的胡桃再次回归吃瓜正题。
“我瞧着是另有了去处,只是不知好坏。”俞红豆觉得柳氏跟她表哥之间有事儿,但柳氏那个表哥可不像是个大度的能容忍别人孩子的人。
“哎,虽然柳氏良心坏,但作为女人,还是希望她能过得好点。”胡桃感同自身的祝福了一句。
说完又觉得在苦主堂妹跟前祝福柳氏好像不太好,便讨好的给俞红豆剥了几颗香榧子。
俞红豆没怪堂姐。
不祝福,也不咒怨,这就是俞红豆的态度。
千百年来,女子大不易,哪怕是讲求男女平等的现代,社会对女性的恶意依然大过对男性的,古代就更别提了。
姐妹俩又八卦了一会儿这个那个,直到俞老爷子喊人上课,才分道扬镳。
去正房找老爷子时,俞红豆跟大堂姐走了个碰头。
俞红豆还是第一次看到大堂姐露出难看的脸色,喊了一声大姐。
在对方停下脚步,似乎想说些什么的时候,俞红豆十分有危机感的跑了。
俞银杏盯着小堂妹快活的背影,目光几连闪烁,最后只能化作一声叹息。
俞红豆到了药房,小心翼翼的看了几眼爷爷,见他面色如常,一点不像生气的样子,倒是有点吃不准老爷子的想法了。
“看什么看?儿孙自有儿孙福,我跟你奶都多大岁数了,可管不动这些狗屁醪糟的事儿了。”俞老爷子横了孙女一眼。
就这幅贼头贼脑的模样,根本都没想伪装,叫他想假装看不见都不行。
骗人!刚才不还是他下命令,大伯父才叫大伯母拿钱的。
俞红豆近来跟老爷子处得好了,也估摸出自家爷爷的底线了,便嘻嘻一笑,弯起食指和中指,对着自己的眼睛勾了勾,示意老爷子,她都看到了。
“你大伯父太蠢了,还爱钻牛角尖。”俞老爷子郁闷的叹了口气。
自打老三闹着要提前搬出去,又协同老二跟老大讨债闹翻之后,俞老爷子反思,几个儿子是如何闹到这般地步的。
老大自小是真的憨厚老实,虽然干活的时候耍滑偷懒,但对老二老三这几个弟弟其实还行,好像是成亲有了孩子之后,老大就开始变得斤斤计较起来。
究其原因,张氏嫁给老大的一年曾经有过一个孩子,但那会儿赶上蝗灾,地里粮食颗粒无收,家里虽有钱,却买不到粮。
他带着几个半大小子天天上山找吃的,后来无意间找到一丛葛根,才给家里人续了命。
这点东西对孕妇来讲根本不够,张氏夜里饿得难受,老大便想着去厨房偷拿点葛根给妻子吃,没成想看到两个弟弟偷吃。
其实老二老三吃的也不是好东西,而是烤蝗虫。
这倒不是老二老三藏私,蝗虫这个东西本身就是不洁之物,吃了容易得病,还容易肚里生虫。
寻常人尚且不敢胡乱的吃,何况是给孕妇。
为了给家里省点,葛根老二老三俩兄弟都没怎么碰。
到了夜里两个大小子实在是饿得不行了,才抓了蝗虫烤着吃了。
本来只是一件小事儿,但是当晚张氏孩子没保住,此后老大就变了,对两个弟弟再不如以前。
往后老大家里的二子柏儿夭折,老二长女夭折,老三家里也掉了一个孩子,虽然都是因为世道艰辛,但三个儿子的心结却也越来越深。
老爷子把这话说给孙女听,不是为大儿子求同情,就是感叹孩子们长大了,情分也淡了。
“这是迁怒啊,要是不乐意二伯和我爹吃蝗虫,那为啥不自己去抓了给大伯母吃呢?”俞红豆听完老爷子回忆过去,犀利点评。
按照她爷的意思,烤蝗虫事件是兄弟离心的起因,可真是太牵强了。
“说白了,就是大伯无能狂怒,因为没有能力挽救大伯母肚里孩子,就怪到二伯和爹头上罢了。”
“如果那时候如何如何…这都是找借口啦,事情发生的时候,作为当事人的他自己都没能力挽救,指望别人有什么用。”俞红豆吐槽。
求人不如求己,这话是老祖宗们用多少血泪教训才验证的真理啊。
俞老爷子愣愣的看着振振有词的小孙女,脑子里都是她那句“无能狂怒”。
从字面上来解释,应该就是狂躁、愤怒且没有能力?
这么一想,用来描述老大两口子,好像还挺贴切的……
俞老爷子失笑,这孩子,到底是怎么想到这个词的。
……
俞松不知道他妹又“造词”了。
他带着家里造房准备的两桶清漆,还有二堂哥和村里的一个手艺人,带着干粮和笔墨纸、油灯蜡烛,还有两卷可书画的羊皮等,在爹娘殷殷叮嘱中,再次进山了。
清漆是用来保护壁画的,原本在井中密室,因为封存被保护的很好的壁画,因为他们的闯入,已经开始暗淡了。
用清漆刷上一层,可减缓风蚀的速度,用纸可拓印,羊皮则是给谭燕临准备的,他可以直接将图摹下来。
这样三管齐下,尽量保证壁画内容的完整性,以便验证画中的莲花是不是矿脉。
俞松带着二堂哥和手艺人牵着一头托着物资的小毛驴呼哧带喘的爬上二袋山的时候,就听见山头上传来一阵欢呼。
这又是闹什么幺蛾子了?俞松加快脚步,就怕谭家三兄弟再心血来潮,再来个亲自探洞。
“俞松,你回来了!你看!”谭蒙骜看到俞松之后十分兴奋,拽着他就往井边走。
他不过是下去小半天而已,井上已经多了一个简易的木头架子,架子上正吊着根绳子,谭狼曋握着绳子似在搅动一般。
“?”俞松满脸的疑惑没来得及问,忽然看到谭狼曋的脚下,那六角井围的墙根下,两个金光闪闪的兽首正对他呲牙咧嘴。
第55章 再苦不能苦父母
俞红豆家的房子前前后后足盖了六天半。
五间正房,六间偏房,四间门房,足足十五间房。
除了房子外,俞三郎一事不烦二主,干脆让他们帮着把围墙也砌上了。
泥瓦匠家觉得俞三郎厚道,后面还有俞二郎这桩生意在,便用剩余的材料帮着盖了两个茅房,挖了地窖,又用废弃的边角料把院子中间的通道也给铺上了。
俞红豆每次来都会赞叹一番古代人力的强大之处。
细想起来,在没有工程车没有搅拌机灌装机的时代,只凭借人的一双手,却比后世那些纸板楼烂尾楼盖的又快又好。
一时间,真是说不好科技进步是提升还是下降了生活质量。
房子盖好,村里的春耕也基本结束,县太爷谭白鹿着人收购的胡椒和姜种也到位了。
“爹,咱家什么时候上梁啊?”俞红豆想吃席想很久了。
“蝴蝶山那边,村长已经带人把林子里的荒草收拾干净了,明儿爹跟他们上山挖坑埋种子。”
“至于姜,跟土豆一样,得再等个十来天,正好,咱们趁这个机会办上梁。”俞三郎在盖房之前就已经想好了。
本来是想着找二哥帮忙种了自己的三亩地,大不了分点粮食给二哥家,结果自家爹让家里人帮忙种完了,倒是省了他不少事儿。
至于欠下的人情,慢慢还呗,马上大房二房的侄子侄女婚嫁生子,到时候他这个做叔叔的还能干看着不成。
“那席面饭菜呢?”这才是俞红豆关心的主要目的。
“你个小馋鬼。”俞三郎这才明白女儿隐含的意思,忍不住拿手弹她脑瓜崩儿。
随即俞三郎看向妻子。
“我想着盖房毕竟是件大事,搬出来就相当于自立门户了,加上我领了种药的差事儿,咱们不如借机大办一场,让村里人都跟着乐呵乐呵。”
俞三郎心里想的是,儿子一脚踏上青云路,但终究前程未定,不好大肆宣扬,免得被有心人坏事,他这一张扬,正好把儿子挡在背后。
许氏对丈夫的决定向来不会反对,但她现在担忧的是丈夫最近花钱花的太顺手了,上梁的酒席会不会又刹不住手。
俞红豆要是知道她娘的想法,第一反应就得念句“阿弥陀佛”。
以她现在的计数,泥瓦匠工钱七吊钱,没错,六天半的工,但是她爹觉得泥瓦匠给了他不少启发和建议,活干得也利索,一高兴给四舍五入了。
砖瓦泥沙,石头木料大梁等等,零零碎碎的加一起大概得十吊钱。
在县城买的家具、布料、锅和铁器,在兴旺镇上买的缸和瓦罐,这些时日的饭菜钱,加一起得三十多吊。
等搬进去之前,肯定还要置办一些软装,小打小算也得个三四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