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田文签到致富 第25节
“?”俞三郎瞪着眼睛盯着女儿的两条小细胳膊,这窄袖子是怎么装下这两个大本子的?
“给,我在山上挖到的,应该是什么宝贝,爹你瞅瞅,要是不危险就把宝贝拿了,要是有危险就找地方再埋了哈。”俞红豆把两个本子往她爹手里一塞就想跑。
俞三郎一把薅住女儿,一手拎着跟小猪崽似的女儿,一边垂眼去看两个本子——《炙香教东山分教名单》《炙香教东山分教账单》。
!!!
俞红豆看着眼睛大大的瞪的像铜铃一样的傻爹,谄媚一笑,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第50章 替女收尾好父亲
俞三郎这个呆发的比较久,挂在自家爹爹手上的俞红豆无聊之下,想起爹爹的话,开始观察起房间来。
房间跟他们现在一家四口住的厢房差不多大,一个人住这么大的房间,俞红豆的心顿时就飘扬起来。
隔断得有,不能一进门就是她的床或者是炕,这样隐私不好保证,但用墙砌隔断又有点占地方。
说起隔断……俞红豆想到背包里的拔步千工床,仔细估量估量,尴尬的发现,好像屋里放不下啊!
算了还是买个简单版的架子床吧,古典雕花低调奢华有内涵,南边打炕,冬天不睡炕不行,北边放个床,这边用木板做隔断,那边放个书案和架子……
俞红豆胡思乱想中,俞三郎终于回神了。
刚刚跟女儿进门之前,他还因为盖了这么大这么气派的房子,被乡亲们捧的有点飘。
现在就跟被人砸了两块冰转似的,又冰又沉重,让他过热的头脑迅速就冷静下来。
“红豆,你跟爹说,你在哪挖到的,有人看到没?”俞三郎一脸严肃的把女儿提高到自己眼前。
问完这话忍不住又愣了一下神,他上次跟女儿是不是说过同样的话?
俞红豆知道这是自家爹担心自己,如果想让爹完美给她善后,那就得把事情交代清楚。
为此在决定把账本名单交出来的时候,她就想好了说辞。
她就把今天跟爷爷上自家山坡那片去挖药草,然后在挖霍香的时候,发现了两个被干草叶包裹的本子说了。
“我没告诉爷,爹,上面写的啥啊?是不是藏宝图。”俞红豆交代完,假意问她爹。
以她现在的受教育情况,目前只在认识和会写自己的名字上,所以根本不认识账本和名单上的字。
“不是,但对咱家来说挺重要的,你谁也别说,包括你娘,回头爹再给你带几套首饰回来,将来给你做陪嫁。”俞三郎细细的叮嘱女儿。
俞红豆点头表示知道了,然后看着她爹把她放下开始把两个册子往怀里塞。
两本册子不算厚,但大小堪比后世的a5纸,塞到俞三郎胸前看起来怪怪的,俞三郎也感觉不得劲儿,无奈之下只得学着女儿一卷一个塞到袖筒里。
“你个小家伙,就给我找麻烦,好了,玩去吧,最近自己出门。”俞三郎抬胳膊感觉看不出异常,才无奈的拍了拍女儿的头。
待晚上,泥瓦匠和乡亲都走了之后,俞三郎让妻子多留下一会儿。
他跑去自家那半片山刨了一堆的艾蒿,又在女儿说的挖到账本的地方扔了好些艾蒿的根须,把刨过痕迹变得更大。
他这一来,即便有人知道自家爹和女儿去过那边,也不会怀疑是这一老一小挖走了两个册子。
……
白天下过雨,夜晚的天空显得特别明亮。
二袋山山顶几个少年围着篝火而坐,高声阔论着前朝的香艳往事。
“庆史记载,末帝宠妃出自富商陈家,宠妃入宫后,陈家三兄弟都得到了重用,老大陈敬更是坐到首辅的位置,世人怕是想不到,其真身竟然是个山匪。”
“没本事,偏又坐高位,难怪做出那么多的荒唐事,庆朝之衰不冤。”
谭燕临摇头感叹,庆朝本就千疮百孔,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若不是这些陈氏这些鼠辈集结在一起,庆朝应该还能延续百年。
“说起来,我倒是对那位道士挺感兴趣的,能偷梁换柱,改换国运,也不知他的下场如何。”谭蒙骜一脸兴趣的环顾四周后,转头看向俞松。
俞松浑然无觉,自顾沉思,前面谭十一说起的末帝宠妃出自富商陈家,再想起昨晚爹爹讲的故事,联合井中壁画,他大概猜出其中真相了。
“如果那四个土匪作为宠妃的亲人进朝做官,那么宠妃原本的亲人……”俞松细思极恐。
“仔细品品,还真有踪迹可寻。”谭燕临听了俞松的话,在脑子里仔细想,还真从看过的几本书里找出些蛛丝马迹。
“庆末二十六年,都城南发生雷暴,据传某一区域被天雷集中劈了半个时辰,死伤数百人,其中就包括陈家,这是司天监的记载。”
“陈氏女,出生便得高人相看,说其长大必定倾国倾城,但陈家福薄,受用不起这份富贵,所以必要将此女舍出去,由仙佛养大方可,这是庆朝全传中写的。”
“联合壁画中的画面,这个陈氏也是苦命女,怕是从小被家人嫌弃,才送去给老道当道童,一个跟着老道云游四方长大的姑娘,骤然回到富贵骄奢毫无底蕴的陈家,怕是吃了不少苦头。”
“虽然不能肯定,但我猜将陈家劈得家破人亡的雷暴,定与这宠妃陈氏有点瓜葛。”
俞燕临巴巴的给俞松解惑,他发觉俞松这个人虽然没怎么读过书,但反应极快,怪不得五哥和尚师的赏识。
“十一弟,你这将来不得个状元,哥都受不了落差。”谭蒙骜对着弟弟竖起大拇指,转身跟俞松吹牛。
“我这个弟弟,从小就被誉为神通,三岁识字,五岁作诗,博览群书,过目不忘,你将来多跟他请教请教准没错,哎哟~”谭蒙骜被一个松塔击中,惨叫一声倒地。
俞松目露神奇的看向才十岁的十一公子,难怪他什么都知道,竟然是个天才。
“天才?天生我才?这词用来夸人倒是新奇。”谭燕临叫哥哥夸的赧然,正不好意思的时候,听见俞松喃喃的两个字,不禁面露惊奇。
“啊?啊!”俞松反应过来才发觉自己把话说出口了。
懊恼之余,也想起了自己听见这词时的反应,忍不住笑了:“我家小妹道听途说的,她才认字,平时听见大人们聊天说个一鳞半爪的,就瞎用。”
“我倒觉得应用的再对不过了,《颜氏家训勉学》说过:必有天才,拔群出类。小十一可不拔群出类么。”倒在地上装死的谭蒙骜接话。
谭家三代,也就这么一个能读书会读书,有状元之才的小神童,可不真真的拔群出类么。
谭燕临用眼白看他傻乎乎的七哥,不愿与白痴说话。
转而又问俞松,那黄毛小丫头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出这词的。
他总感觉俞松说出来跟那小丫头说的不是一个意思。
俞松的表情有些古怪,看着一脸追究的谭燕临,再看看同样面露好奇之色的众人,心里默默的编了半天,实在编不出来,只能默默的对着妹妹说了声对不起。
第51章 天才红豆黑历史
俞红豆是什么时候说的“天才”二字的呢?
那还是在上次一家四口武安县城团聚大采购的时候。
许氏和俞三郎在铁匠铺大杀四方,趁着店里的伙计搬东西的时候,俞红豆拉着她哥悄悄的去了隔壁的杂货铺。
她没忘记她之前的誓言,进城买草纸,多多的买。
俞松被妹妹神神秘秘的拉着到了杂货铺,见妹妹扒着比她高半头的柜台往后面的架子看,可爱又可笑,便把她抱起来让她看个够。
俞红豆在哥哥怀中扭着身体,奋力向柜台后高高的架子上看,无奈货物实在是多,只能求助卖货的小伙计。
“小哥,请问有草纸吗?上厕所用的那种。”俞红豆没啥怕羞的,张嘴就问。
五谷轮回乃人生大事。
俞松没想到妹妹那么着急问的竟然是这个,忍不住又是“噗嗤”一笑,在妹妹要恼羞成怒的时候,终于控制住自己,给卖货的伙计使了个眼色。
卖货的伙计也跟那乐呢,真的很少有见这么小的孩子这么理直气壮的进来要买上厕所用的草纸。
“有的有的,客官,咱们店里有好几种,小的都拿给你看。”伙计看到俞松的眼色,强忍着笑,连连应声。
随之便转过身去,左一堆右一堆的搬了好几样东西放到柜台上。
俞红豆看着柜台上逐渐增多的各式各样的物品,脑海中的马赛克画面都快控制不住了。
在她忍不住想说够了的时候,小伙计终于停止了拿货,开始给眼前这个小客官讲解顺便报价。
“客官,这是石掸,是用经年被水冲刷的石子儿破开磨成的,光滑不拉人,还可以冲洗再用,越用越禁用,一文钱三块,有不同颜色和花色,全家可分开使用。”
伙计手中拿着一块钝月牙形的鹅卵石,上下反转的展示,给俞红豆看得眼睛都直了。
伙计用眼神瞟俞松,见小姑娘的家长没有阻止他的意思,便知道自己这是做对了。
小姑娘的家长显然是想让小姑娘见识见识。
于是他又拿起另一样,照旧给俞红豆一边讲解一边展示。
“客官,这是厕筹,采用毛竹所制,竹子切细长条的片状磨平毛刺。”
“小店用的是三年以上毛竹,筹片宽且厚,不拉人,厕筹也可清洗再用,废弃后还可以用来烧火,三文钱十根,买一百根送十根,还送一把竹刷。”
俞红豆看着棱角四边都被磨得圆润,甚至还抹了一些油脂,看上去有些润泽的竹片,竟然觉得挺好看的。
她记得某个同学去哪里旅游回来带的手办就是这种小竹片,上面刻了一首诗,下面坠个穗穗……
小伙计紧接着又拿了两种,一种就是村里常用的树叶,不过他介绍之后,俞红豆才知道原来这种叶子是杜仲的叶子。
另外一种是用干麻线草简单编制的四方形片,倒有些纸巾的样式,不过麻线用不好有些锋利,最好是浸水后使用,但浸水后又容易发霉,最好用之前再浸水。
这两个价钱比前面两个略贵,杜仲叶三文钱五片,麻草帕三文钱两片。
再然后就终于到了草纸系列,草纸分为三等,区别在于细腻,颜色和价钱。
分别是下等草纸,五文钱一大张,中等草纸七文钱一大张,高等草纸九文钱一大张,一大张草纸可裁七到十张厕纸。
“另外还有绢、丝、绸这些,不过这都是权贵人家才有资格用的,小店承受能力有限,没相关货源,而且权贵人家也不上咱们这样的店里买东西。”
伙计一一介绍完,还顺势给眼前被自己的博学惊到的小客官普及了一下最顶级的厕纸材质。
“真特n……真的是个天才!”俞红豆脑子里闪过一个风靡网络的某云龙表情包,整个人都有种被意大利炮轰炸过的震惊。
谁能想到古代人这么牛逼,她小时候在农村长大,只知道没带纸的时候用树叶草棍,万万没想到,古代人还能用石头!
这是俞松第一次听见有人用“天才”这两个字来表述称赞(或者赞叹?),由此便记住了。
俞松如实的讲给在场的几位公子听,他并不觉得这件事是什么丢人或者难启齿的事。
甚至觉得妹妹说的很对,五谷轮回乃人生大事,有什么值得避讳的,这世上是个活人就得吃喝拉撒。
他把妹妹这种坦然诚实的态度一起说出来,然后再看谭家三兄弟,发现他们也都跟雷劈了一样。
“真的有石头的?”谭燕临一脸的怀疑人生,然后又自我说服:“确实是个天才想法,百姓的智慧无穷尽,看来我要学的还有很多。”
谭蒙骜看看俞松,又看看魔怔似的十一弟,最后问了一句牛马不相干的话:“你妹妹真的没受过启蒙?”
这理直气壮,丝毫不怯不妥的样子不是跟眼前这个书呆子弟弟小时候一模一样么?
这小子抓周的时候,有人使坏,故意在抓周的物品中放了好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果不其然,后来读书出众的小十一直接抓了一根多宝簪子和一个彩色泥塑小人。
“给,我在山上挖到的,应该是什么宝贝,爹你瞅瞅,要是不危险就把宝贝拿了,要是有危险就找地方再埋了哈。”俞红豆把两个本子往她爹手里一塞就想跑。
俞三郎一把薅住女儿,一手拎着跟小猪崽似的女儿,一边垂眼去看两个本子——《炙香教东山分教名单》《炙香教东山分教账单》。
!!!
俞红豆看着眼睛大大的瞪的像铜铃一样的傻爹,谄媚一笑,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第50章 替女收尾好父亲
俞三郎这个呆发的比较久,挂在自家爹爹手上的俞红豆无聊之下,想起爹爹的话,开始观察起房间来。
房间跟他们现在一家四口住的厢房差不多大,一个人住这么大的房间,俞红豆的心顿时就飘扬起来。
隔断得有,不能一进门就是她的床或者是炕,这样隐私不好保证,但用墙砌隔断又有点占地方。
说起隔断……俞红豆想到背包里的拔步千工床,仔细估量估量,尴尬的发现,好像屋里放不下啊!
算了还是买个简单版的架子床吧,古典雕花低调奢华有内涵,南边打炕,冬天不睡炕不行,北边放个床,这边用木板做隔断,那边放个书案和架子……
俞红豆胡思乱想中,俞三郎终于回神了。
刚刚跟女儿进门之前,他还因为盖了这么大这么气派的房子,被乡亲们捧的有点飘。
现在就跟被人砸了两块冰转似的,又冰又沉重,让他过热的头脑迅速就冷静下来。
“红豆,你跟爹说,你在哪挖到的,有人看到没?”俞三郎一脸严肃的把女儿提高到自己眼前。
问完这话忍不住又愣了一下神,他上次跟女儿是不是说过同样的话?
俞红豆知道这是自家爹担心自己,如果想让爹完美给她善后,那就得把事情交代清楚。
为此在决定把账本名单交出来的时候,她就想好了说辞。
她就把今天跟爷爷上自家山坡那片去挖药草,然后在挖霍香的时候,发现了两个被干草叶包裹的本子说了。
“我没告诉爷,爹,上面写的啥啊?是不是藏宝图。”俞红豆交代完,假意问她爹。
以她现在的受教育情况,目前只在认识和会写自己的名字上,所以根本不认识账本和名单上的字。
“不是,但对咱家来说挺重要的,你谁也别说,包括你娘,回头爹再给你带几套首饰回来,将来给你做陪嫁。”俞三郎细细的叮嘱女儿。
俞红豆点头表示知道了,然后看着她爹把她放下开始把两个册子往怀里塞。
两本册子不算厚,但大小堪比后世的a5纸,塞到俞三郎胸前看起来怪怪的,俞三郎也感觉不得劲儿,无奈之下只得学着女儿一卷一个塞到袖筒里。
“你个小家伙,就给我找麻烦,好了,玩去吧,最近自己出门。”俞三郎抬胳膊感觉看不出异常,才无奈的拍了拍女儿的头。
待晚上,泥瓦匠和乡亲都走了之后,俞三郎让妻子多留下一会儿。
他跑去自家那半片山刨了一堆的艾蒿,又在女儿说的挖到账本的地方扔了好些艾蒿的根须,把刨过痕迹变得更大。
他这一来,即便有人知道自家爹和女儿去过那边,也不会怀疑是这一老一小挖走了两个册子。
……
白天下过雨,夜晚的天空显得特别明亮。
二袋山山顶几个少年围着篝火而坐,高声阔论着前朝的香艳往事。
“庆史记载,末帝宠妃出自富商陈家,宠妃入宫后,陈家三兄弟都得到了重用,老大陈敬更是坐到首辅的位置,世人怕是想不到,其真身竟然是个山匪。”
“没本事,偏又坐高位,难怪做出那么多的荒唐事,庆朝之衰不冤。”
谭燕临摇头感叹,庆朝本就千疮百孔,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若不是这些陈氏这些鼠辈集结在一起,庆朝应该还能延续百年。
“说起来,我倒是对那位道士挺感兴趣的,能偷梁换柱,改换国运,也不知他的下场如何。”谭蒙骜一脸兴趣的环顾四周后,转头看向俞松。
俞松浑然无觉,自顾沉思,前面谭十一说起的末帝宠妃出自富商陈家,再想起昨晚爹爹讲的故事,联合井中壁画,他大概猜出其中真相了。
“如果那四个土匪作为宠妃的亲人进朝做官,那么宠妃原本的亲人……”俞松细思极恐。
“仔细品品,还真有踪迹可寻。”谭燕临听了俞松的话,在脑子里仔细想,还真从看过的几本书里找出些蛛丝马迹。
“庆末二十六年,都城南发生雷暴,据传某一区域被天雷集中劈了半个时辰,死伤数百人,其中就包括陈家,这是司天监的记载。”
“陈氏女,出生便得高人相看,说其长大必定倾国倾城,但陈家福薄,受用不起这份富贵,所以必要将此女舍出去,由仙佛养大方可,这是庆朝全传中写的。”
“联合壁画中的画面,这个陈氏也是苦命女,怕是从小被家人嫌弃,才送去给老道当道童,一个跟着老道云游四方长大的姑娘,骤然回到富贵骄奢毫无底蕴的陈家,怕是吃了不少苦头。”
“虽然不能肯定,但我猜将陈家劈得家破人亡的雷暴,定与这宠妃陈氏有点瓜葛。”
俞燕临巴巴的给俞松解惑,他发觉俞松这个人虽然没怎么读过书,但反应极快,怪不得五哥和尚师的赏识。
“十一弟,你这将来不得个状元,哥都受不了落差。”谭蒙骜对着弟弟竖起大拇指,转身跟俞松吹牛。
“我这个弟弟,从小就被誉为神通,三岁识字,五岁作诗,博览群书,过目不忘,你将来多跟他请教请教准没错,哎哟~”谭蒙骜被一个松塔击中,惨叫一声倒地。
俞松目露神奇的看向才十岁的十一公子,难怪他什么都知道,竟然是个天才。
“天才?天生我才?这词用来夸人倒是新奇。”谭燕临叫哥哥夸的赧然,正不好意思的时候,听见俞松喃喃的两个字,不禁面露惊奇。
“啊?啊!”俞松反应过来才发觉自己把话说出口了。
懊恼之余,也想起了自己听见这词时的反应,忍不住笑了:“我家小妹道听途说的,她才认字,平时听见大人们聊天说个一鳞半爪的,就瞎用。”
“我倒觉得应用的再对不过了,《颜氏家训勉学》说过:必有天才,拔群出类。小十一可不拔群出类么。”倒在地上装死的谭蒙骜接话。
谭家三代,也就这么一个能读书会读书,有状元之才的小神童,可不真真的拔群出类么。
谭燕临用眼白看他傻乎乎的七哥,不愿与白痴说话。
转而又问俞松,那黄毛小丫头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出这词的。
他总感觉俞松说出来跟那小丫头说的不是一个意思。
俞松的表情有些古怪,看着一脸追究的谭燕临,再看看同样面露好奇之色的众人,心里默默的编了半天,实在编不出来,只能默默的对着妹妹说了声对不起。
第51章 天才红豆黑历史
俞红豆是什么时候说的“天才”二字的呢?
那还是在上次一家四口武安县城团聚大采购的时候。
许氏和俞三郎在铁匠铺大杀四方,趁着店里的伙计搬东西的时候,俞红豆拉着她哥悄悄的去了隔壁的杂货铺。
她没忘记她之前的誓言,进城买草纸,多多的买。
俞松被妹妹神神秘秘的拉着到了杂货铺,见妹妹扒着比她高半头的柜台往后面的架子看,可爱又可笑,便把她抱起来让她看个够。
俞红豆在哥哥怀中扭着身体,奋力向柜台后高高的架子上看,无奈货物实在是多,只能求助卖货的小伙计。
“小哥,请问有草纸吗?上厕所用的那种。”俞红豆没啥怕羞的,张嘴就问。
五谷轮回乃人生大事。
俞松没想到妹妹那么着急问的竟然是这个,忍不住又是“噗嗤”一笑,在妹妹要恼羞成怒的时候,终于控制住自己,给卖货的伙计使了个眼色。
卖货的伙计也跟那乐呢,真的很少有见这么小的孩子这么理直气壮的进来要买上厕所用的草纸。
“有的有的,客官,咱们店里有好几种,小的都拿给你看。”伙计看到俞松的眼色,强忍着笑,连连应声。
随之便转过身去,左一堆右一堆的搬了好几样东西放到柜台上。
俞红豆看着柜台上逐渐增多的各式各样的物品,脑海中的马赛克画面都快控制不住了。
在她忍不住想说够了的时候,小伙计终于停止了拿货,开始给眼前这个小客官讲解顺便报价。
“客官,这是石掸,是用经年被水冲刷的石子儿破开磨成的,光滑不拉人,还可以冲洗再用,越用越禁用,一文钱三块,有不同颜色和花色,全家可分开使用。”
伙计手中拿着一块钝月牙形的鹅卵石,上下反转的展示,给俞红豆看得眼睛都直了。
伙计用眼神瞟俞松,见小姑娘的家长没有阻止他的意思,便知道自己这是做对了。
小姑娘的家长显然是想让小姑娘见识见识。
于是他又拿起另一样,照旧给俞红豆一边讲解一边展示。
“客官,这是厕筹,采用毛竹所制,竹子切细长条的片状磨平毛刺。”
“小店用的是三年以上毛竹,筹片宽且厚,不拉人,厕筹也可清洗再用,废弃后还可以用来烧火,三文钱十根,买一百根送十根,还送一把竹刷。”
俞红豆看着棱角四边都被磨得圆润,甚至还抹了一些油脂,看上去有些润泽的竹片,竟然觉得挺好看的。
她记得某个同学去哪里旅游回来带的手办就是这种小竹片,上面刻了一首诗,下面坠个穗穗……
小伙计紧接着又拿了两种,一种就是村里常用的树叶,不过他介绍之后,俞红豆才知道原来这种叶子是杜仲的叶子。
另外一种是用干麻线草简单编制的四方形片,倒有些纸巾的样式,不过麻线用不好有些锋利,最好是浸水后使用,但浸水后又容易发霉,最好用之前再浸水。
这两个价钱比前面两个略贵,杜仲叶三文钱五片,麻草帕三文钱两片。
再然后就终于到了草纸系列,草纸分为三等,区别在于细腻,颜色和价钱。
分别是下等草纸,五文钱一大张,中等草纸七文钱一大张,高等草纸九文钱一大张,一大张草纸可裁七到十张厕纸。
“另外还有绢、丝、绸这些,不过这都是权贵人家才有资格用的,小店承受能力有限,没相关货源,而且权贵人家也不上咱们这样的店里买东西。”
伙计一一介绍完,还顺势给眼前被自己的博学惊到的小客官普及了一下最顶级的厕纸材质。
“真特n……真的是个天才!”俞红豆脑子里闪过一个风靡网络的某云龙表情包,整个人都有种被意大利炮轰炸过的震惊。
谁能想到古代人这么牛逼,她小时候在农村长大,只知道没带纸的时候用树叶草棍,万万没想到,古代人还能用石头!
这是俞松第一次听见有人用“天才”这两个字来表述称赞(或者赞叹?),由此便记住了。
俞松如实的讲给在场的几位公子听,他并不觉得这件事是什么丢人或者难启齿的事。
甚至觉得妹妹说的很对,五谷轮回乃人生大事,有什么值得避讳的,这世上是个活人就得吃喝拉撒。
他把妹妹这种坦然诚实的态度一起说出来,然后再看谭家三兄弟,发现他们也都跟雷劈了一样。
“真的有石头的?”谭燕临一脸的怀疑人生,然后又自我说服:“确实是个天才想法,百姓的智慧无穷尽,看来我要学的还有很多。”
谭蒙骜看看俞松,又看看魔怔似的十一弟,最后问了一句牛马不相干的话:“你妹妹真的没受过启蒙?”
这理直气壮,丝毫不怯不妥的样子不是跟眼前这个书呆子弟弟小时候一模一样么?
这小子抓周的时候,有人使坏,故意在抓周的物品中放了好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果不其然,后来读书出众的小十一直接抓了一根多宝簪子和一个彩色泥塑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