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他倒是时刻记得樊景遥不喜欢别人碰他这件事。
“?”
樊景遥的视线顺着落在那两根手指头上,才见对方慢悠悠松开手。
“要我陪你一起过去吗?”
最开始樊景遥还没太理解他的意思,理解之后又好半天才明白他这莫名其妙询问的缘由。
如果是今早之前,樊景遥或许也不会多说些什么。可反正现在自己的情况李晏大概都能猜出个大半,樊景遥说话就显得很直接。
“放心吧,我又不是第一天当孤儿。”
这话说得又臭又硬,和樊景遥这个人一样。
说不上怎么回事,这个年纪的人总是欠考虑,冲破边界感的关心显得很突兀,说的人感到别扭,听的人更感觉别扭。明明有更温和的方式。
李晏的那点挽留很轻易就能挣脱,说完这话樊景遥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果不其然他被黄蓉逮着又训了一顿。
高三不比往常,期末考试不意味着学期结束,寒假里的课程只会更加密集,周日也会开始加课。
她还是一样,劝樊景遥把休息日熬大夜的活辞了来上课。樊景遥也是一样,不愿意辞。
网咖的老板够照顾他了,上一休一的班为了迁就他硬是让他每周只去两天,才改了没多久,现在要和人说不去上了,当初本来就是他很迫切地要在网咖工作。
樊景遥觉得不好开口,不是抹不开脸面,而是突然的决定会令人感到麻烦。
路上憋了一肚子烦闷回去,到了烤肉店,小泥炉已经架好了,菜都已经上齐,李晏背对着门口正往烤网上夹肉。
可能是出于自小练琴的习惯,无论什么环境下他的背脊总是很直,人也显得很挺拔。
樊景遥捏了捏手里那沓卷子,也觉得临走前那句话说得有点微妙的不妥,走回座位后先开口搭了话:“烤上了?”
“嗯。”李晏应了声,“刚架上,你回来得挺巧。”
他扫了眼樊景遥放在桌上的那一摞,忽然想起了点什么:“啊!我把我们学校复习用的知识点小册整理好复印了一份,今天忘记带过来了。”
“行,多谢。”
“要给陈敏复印一份吗?”
这樊景遥也不知道了:“要不你多印一份我带学校去,他不要的话就算了。”
“可以。说起来,陈静成绩一直挺好,都是一家人,分数差得有点悬殊……”
“从上课状态就能看出来了,早上两节课撑得犯困,后两节课饿得坐不住。中午吃过饭后同样的状态再循环一次,他记菜单比记单词快多了,也算是天赋吧……”
陈敏人虽然不在,却起到了氛围调和的关键作用。
炭火上的肉片发出“滋滋”的响声,李晏拿着夹子刚准备翻面,手里一空,再抬头发现夹子已经被樊景遥劫走了。
牛胸口肉脂肪丰富,一翻过来焦香四溢,还没吃到嘴里,隐约就能感觉出一股奶香。
李晏也没客气,从上头夹了块儿刚熟的,吹凉了也没蘸料就吃进嘴里。
“待会儿去我家写作业吗?顺便把资料给你。”
樊景遥有些犹豫,还没应。
“反正你回去不也一样是写作业,也没有别的计划吧?”
去别人家里很别扭,尤其是对方父母都在的情况下。
樊景遥觉得自己可能已经适应不了任何家庭氛围了,即便作为一个旁观者,他也觉得不自在。
“再说吧。”
李晏来北华后就樊景遥和陈敏与他的关系近些,即便早上听到了对话,此刻也难完全了解樊景遥的心思,仍在竭力劝说:“从我家去网咖还能方便点,你网咖的工作打算做到什么时候?”
“还不知道。”
“期末之后的寒假就要开始加课了吧,听说你们学校和我们是一样的上课时间,这样你会不会太赶了,每周差的课会变得很多……”
樊景遥刚从学校听黄蓉说了一轮,回来在饭桌上再听了一轮,心里更烦。
他把烤熟的肉摞在烤网边缘,重新放了几片新的后才坐下开口,带着几分不耐的口吻:“我需要赚生活费啊,大学能考上就行,上不了好大学也不会怎么样,但没有生活费是真的会饿死。”
李晏闷头吃了几口,还是没忍住,说:“你也太悲观了吧……”
这话听起来没什么毛病,樊景遥也能表示赞同。可当下或许是各种情绪堆积,令他在听到的那一刻下意识反驳回击道:“我要是你,我也会每天都很开朗乐观的。”
他真的不想逢人就解释一遍在福利院生活的境遇,尽管李晏已经听到,他也没必要再隐瞒。
但事实就是几块钱的花销都要计划着来的日子,没有经历过的人再怎么和他劝说眼光要放得长远,听起来都像是居高临下的傲慢。而烦又烦在,他知道这些人没有恶意,都是好心。
樊景遥的肉烤得很好,虽说肉和炭每桌都一样,夹一片丢上去翻翻面就行,但这类事樊景遥做起来仍是轻松利落。不像李晏,剪个肉还要换着看左右手哪个用起来比较顺。
怪不得能把小笼包捏得奇形怪状。
十点多钟营业后,店里陆续进来几桌客人。除了他们这桌外,其余地方都是热热闹闹的氛围。
小泥炉上的烤肉声很好地补充了两个人之间的静默,让两个人即便不开口讲话,也能照常把肉吃进肚子里。
很莫名其妙的氛围。
都觉得话说得有些别扭,却没别扭到需要当即指出并争论高低的程度,可又做不到全然不在意。
于是在别扭中结束了这顿饭,在懒洋洋门口照常分别。
只是李晏没再提去他家拿资料的事,樊景遥也装作没想起来。
日子一天天往前挪,李晏隔了好久都没再出现,生活又过回到以前。
把自行车放到门卫大爷那儿就方便了很多,樊景遥每天不用再爬墙,推着车从门卫的小门就出来了。
往年这个月份早都开始降雪了,今年不知道怎么回事,天气时常阴沉沉的,温度维持在一个区间,长时间不下降不波动,反而令人焦躁。
回便利店时崔阿姨在后面整理货架,闻声探出头来,下意识接了句:“小李同学没来?”
“……他在上课吧?”
也就几天的工夫不露面,所有人都惦记着问他在哪儿,怎么不算是种本事呢?
甚至在学校时陈敏也在问,樊景遥应付的同时也更感到费解,难道问陈静不是更靠谱一点吗?
问的人并没有多想,就是顺嘴的事儿,问过也就忘记了,倒是给樊景遥搞得些许烦闷。
想起最后见李晏那天,说是不欢而散未免太过,可饭桌上两个人都能感觉到隐约的不对。
樊景遥走进收银台后放下书包,垂着眼掏出一摞卷子。
所以说与人相处是门学问,或许与所有人保持边界才是正确的,谁也别劝谁,谁也别多问。
好不容易这事儿像是过去了,结果第二天中午三个人凑到一块儿吃饭,陈静又问起来了。
“李晏怎么了,连请了好几天的假?”
樊景遥一抬头,对面兄妹俩都齐齐看过来,企图从他嘴里知道答案。
“……我不知道,我也好几天没见他了。”樊景遥如实回答。
陈敏看向樊景遥,神色有些纠结,但最后还是开口道:“你要不要去看看他?我昨天晚上给他分享了搞笑视频,他一直都没回我,怪反常的……”
樊景遥觉得这群人都好奇怪的,他自认为和李晏也没好到这种地步,偏偏所有人都觉得他们关系不一般。
可等周六那天中午,他骑着车停在李晏家门口,和隔壁趴在墙头的拖把狗大眼对小眼时,忽然觉得自己也挺奇怪的。
第28章 扯平了(往事13)
樊景遥坐在自行车上,顶着零下的温度傻不愣登停在李晏家门口。
那只长毛拖把狗见过他没几次就熟了,但关系还没好到一定程度,尾巴小幅度晃悠着看他,也不肯叫。
樊景遥观望了半晌,最后一踩车蹬围着这片区域绕了圈到别墅背面。
好在这里现在是无人管理的状态,他能骑着车在这儿随便乱窜。
他记得李晏房间有个小露台,顺着过去没费什么劲儿就定位到了。
后院要比前院的空间小太多,樊景遥将自行车停在墙边,下来后抬起头朝二楼看过去。
他边退边找着角度,试图透过模糊不清的反光玻璃望见里面的人,不过努力了半晌也没成功。
李晏或许根本不在家,一连请了好几天的假,可能是有些别的事。
虽说这人是矫情了点,但总不至于真是因为饭桌上三言两语的不对付生这么大气吧?
脑子里是这样想,脚还钉在原地没动。
今日天气很好,碧空如洗几乎不见几朵云,阳光毫无遮挡地落在地上,即便室外气温已降到零下,也并不令人感到难受。
“?”
樊景遥的视线顺着落在那两根手指头上,才见对方慢悠悠松开手。
“要我陪你一起过去吗?”
最开始樊景遥还没太理解他的意思,理解之后又好半天才明白他这莫名其妙询问的缘由。
如果是今早之前,樊景遥或许也不会多说些什么。可反正现在自己的情况李晏大概都能猜出个大半,樊景遥说话就显得很直接。
“放心吧,我又不是第一天当孤儿。”
这话说得又臭又硬,和樊景遥这个人一样。
说不上怎么回事,这个年纪的人总是欠考虑,冲破边界感的关心显得很突兀,说的人感到别扭,听的人更感觉别扭。明明有更温和的方式。
李晏的那点挽留很轻易就能挣脱,说完这话樊景遥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果不其然他被黄蓉逮着又训了一顿。
高三不比往常,期末考试不意味着学期结束,寒假里的课程只会更加密集,周日也会开始加课。
她还是一样,劝樊景遥把休息日熬大夜的活辞了来上课。樊景遥也是一样,不愿意辞。
网咖的老板够照顾他了,上一休一的班为了迁就他硬是让他每周只去两天,才改了没多久,现在要和人说不去上了,当初本来就是他很迫切地要在网咖工作。
樊景遥觉得不好开口,不是抹不开脸面,而是突然的决定会令人感到麻烦。
路上憋了一肚子烦闷回去,到了烤肉店,小泥炉已经架好了,菜都已经上齐,李晏背对着门口正往烤网上夹肉。
可能是出于自小练琴的习惯,无论什么环境下他的背脊总是很直,人也显得很挺拔。
樊景遥捏了捏手里那沓卷子,也觉得临走前那句话说得有点微妙的不妥,走回座位后先开口搭了话:“烤上了?”
“嗯。”李晏应了声,“刚架上,你回来得挺巧。”
他扫了眼樊景遥放在桌上的那一摞,忽然想起了点什么:“啊!我把我们学校复习用的知识点小册整理好复印了一份,今天忘记带过来了。”
“行,多谢。”
“要给陈敏复印一份吗?”
这樊景遥也不知道了:“要不你多印一份我带学校去,他不要的话就算了。”
“可以。说起来,陈静成绩一直挺好,都是一家人,分数差得有点悬殊……”
“从上课状态就能看出来了,早上两节课撑得犯困,后两节课饿得坐不住。中午吃过饭后同样的状态再循环一次,他记菜单比记单词快多了,也算是天赋吧……”
陈敏人虽然不在,却起到了氛围调和的关键作用。
炭火上的肉片发出“滋滋”的响声,李晏拿着夹子刚准备翻面,手里一空,再抬头发现夹子已经被樊景遥劫走了。
牛胸口肉脂肪丰富,一翻过来焦香四溢,还没吃到嘴里,隐约就能感觉出一股奶香。
李晏也没客气,从上头夹了块儿刚熟的,吹凉了也没蘸料就吃进嘴里。
“待会儿去我家写作业吗?顺便把资料给你。”
樊景遥有些犹豫,还没应。
“反正你回去不也一样是写作业,也没有别的计划吧?”
去别人家里很别扭,尤其是对方父母都在的情况下。
樊景遥觉得自己可能已经适应不了任何家庭氛围了,即便作为一个旁观者,他也觉得不自在。
“再说吧。”
李晏来北华后就樊景遥和陈敏与他的关系近些,即便早上听到了对话,此刻也难完全了解樊景遥的心思,仍在竭力劝说:“从我家去网咖还能方便点,你网咖的工作打算做到什么时候?”
“还不知道。”
“期末之后的寒假就要开始加课了吧,听说你们学校和我们是一样的上课时间,这样你会不会太赶了,每周差的课会变得很多……”
樊景遥刚从学校听黄蓉说了一轮,回来在饭桌上再听了一轮,心里更烦。
他把烤熟的肉摞在烤网边缘,重新放了几片新的后才坐下开口,带着几分不耐的口吻:“我需要赚生活费啊,大学能考上就行,上不了好大学也不会怎么样,但没有生活费是真的会饿死。”
李晏闷头吃了几口,还是没忍住,说:“你也太悲观了吧……”
这话听起来没什么毛病,樊景遥也能表示赞同。可当下或许是各种情绪堆积,令他在听到的那一刻下意识反驳回击道:“我要是你,我也会每天都很开朗乐观的。”
他真的不想逢人就解释一遍在福利院生活的境遇,尽管李晏已经听到,他也没必要再隐瞒。
但事实就是几块钱的花销都要计划着来的日子,没有经历过的人再怎么和他劝说眼光要放得长远,听起来都像是居高临下的傲慢。而烦又烦在,他知道这些人没有恶意,都是好心。
樊景遥的肉烤得很好,虽说肉和炭每桌都一样,夹一片丢上去翻翻面就行,但这类事樊景遥做起来仍是轻松利落。不像李晏,剪个肉还要换着看左右手哪个用起来比较顺。
怪不得能把小笼包捏得奇形怪状。
十点多钟营业后,店里陆续进来几桌客人。除了他们这桌外,其余地方都是热热闹闹的氛围。
小泥炉上的烤肉声很好地补充了两个人之间的静默,让两个人即便不开口讲话,也能照常把肉吃进肚子里。
很莫名其妙的氛围。
都觉得话说得有些别扭,却没别扭到需要当即指出并争论高低的程度,可又做不到全然不在意。
于是在别扭中结束了这顿饭,在懒洋洋门口照常分别。
只是李晏没再提去他家拿资料的事,樊景遥也装作没想起来。
日子一天天往前挪,李晏隔了好久都没再出现,生活又过回到以前。
把自行车放到门卫大爷那儿就方便了很多,樊景遥每天不用再爬墙,推着车从门卫的小门就出来了。
往年这个月份早都开始降雪了,今年不知道怎么回事,天气时常阴沉沉的,温度维持在一个区间,长时间不下降不波动,反而令人焦躁。
回便利店时崔阿姨在后面整理货架,闻声探出头来,下意识接了句:“小李同学没来?”
“……他在上课吧?”
也就几天的工夫不露面,所有人都惦记着问他在哪儿,怎么不算是种本事呢?
甚至在学校时陈敏也在问,樊景遥应付的同时也更感到费解,难道问陈静不是更靠谱一点吗?
问的人并没有多想,就是顺嘴的事儿,问过也就忘记了,倒是给樊景遥搞得些许烦闷。
想起最后见李晏那天,说是不欢而散未免太过,可饭桌上两个人都能感觉到隐约的不对。
樊景遥走进收银台后放下书包,垂着眼掏出一摞卷子。
所以说与人相处是门学问,或许与所有人保持边界才是正确的,谁也别劝谁,谁也别多问。
好不容易这事儿像是过去了,结果第二天中午三个人凑到一块儿吃饭,陈静又问起来了。
“李晏怎么了,连请了好几天的假?”
樊景遥一抬头,对面兄妹俩都齐齐看过来,企图从他嘴里知道答案。
“……我不知道,我也好几天没见他了。”樊景遥如实回答。
陈敏看向樊景遥,神色有些纠结,但最后还是开口道:“你要不要去看看他?我昨天晚上给他分享了搞笑视频,他一直都没回我,怪反常的……”
樊景遥觉得这群人都好奇怪的,他自认为和李晏也没好到这种地步,偏偏所有人都觉得他们关系不一般。
可等周六那天中午,他骑着车停在李晏家门口,和隔壁趴在墙头的拖把狗大眼对小眼时,忽然觉得自己也挺奇怪的。
第28章 扯平了(往事13)
樊景遥坐在自行车上,顶着零下的温度傻不愣登停在李晏家门口。
那只长毛拖把狗见过他没几次就熟了,但关系还没好到一定程度,尾巴小幅度晃悠着看他,也不肯叫。
樊景遥观望了半晌,最后一踩车蹬围着这片区域绕了圈到别墅背面。
好在这里现在是无人管理的状态,他能骑着车在这儿随便乱窜。
他记得李晏房间有个小露台,顺着过去没费什么劲儿就定位到了。
后院要比前院的空间小太多,樊景遥将自行车停在墙边,下来后抬起头朝二楼看过去。
他边退边找着角度,试图透过模糊不清的反光玻璃望见里面的人,不过努力了半晌也没成功。
李晏或许根本不在家,一连请了好几天的假,可能是有些别的事。
虽说这人是矫情了点,但总不至于真是因为饭桌上三言两语的不对付生这么大气吧?
脑子里是这样想,脚还钉在原地没动。
今日天气很好,碧空如洗几乎不见几朵云,阳光毫无遮挡地落在地上,即便室外气温已降到零下,也并不令人感到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