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宁归竹抹了点在手上,感觉油腻腻的,就伸着手往熊锦州面上糊,熊锦州也不躲,只是伸手弄了点,趁宁归竹专心致志使坏时涂到他臉上。
  “……”
  宁归竹没躲掉,哼哼着嫌弃,“油腻腻的,弄臉上脏死了。”
  “怎么会?”熊锦州笑着靠近,“还是很漂亮,而且很香。”
  是黄芪和三七的药香,里面还夹杂着绵长的蜂蜜甜香。
  宁归竹往后仰了仰,快速搓搓臉,试图把浮在表面的防冻膏揉进皮肤中,“你多给爹娘他们装点送过去,川水的臉摸着都有些糙,他们天天干活,估计好不到哪里去。”
  “好。”
  家里带盖的容器就数竹筒最多,因为宁归竹喜欢将东西分门别类地收着,熊锦州陆陆续续去买过几回,这会儿蹲下来翻找,很快就找到了只有中指深的短竹筒。
  这还是熊锦州见家里全是深竹筒,特意让篾匠弄的一批。
  之前偶尔会用来装些磨好的椒盐之类的调味。
  熊锦州拿了四个出来,先给自家的那个装满了,然后才将剩下的分到三个竹筒中。
  一次弄的防冻膏有限,装满他们家的竹筒后,剩下的均下来便只能装七分满。
  宁归竹搓了好半天的脸,去卧室找黄铜镜瞧了瞧,确定自己不是油光满面的才回来,这会儿凑近一看,说道:“咱们家的是不是满了点?再分点过去吧。”
  “不用。”熊锦州拒绝。
  今天忙活一上午,大半都给家里送过去了,总该给宁归竹留下足够的量。
  宁归竹听他这么说,想想也没坚持,不过还是嘀咕:“这个好难涂,还是你用吧,我又不怎么出门,冻不坏的。”
  “……”
  熊锦州好笑又无奈,将装好的防冻膏盖上,转身抱住他道:“不常出门也得涂,等雪落下来更冷,到时候你坐在屋里也会被冻着。”
  他的怀抱分外温暖,宁归竹赖在人怀里,不动了。
  原是想着等防冻膏凝结之后,再送去前院家里,不过比两人先动作的,是抱着竹篓过来送饭的王春華。
  宁归竹都惊了,“这么大的雨怎么还送饭,大嫂你慢点走,衣服淋湿了吗。”
  王春華刚进入屋檐下,手里的伞和竹篓就被熊锦州接了过去,宁归竹拉着人仔细看了一圈,发现上身还好,不过膝盖以下的裤腿和鞋子都湿了,便拉着人往卧室里去。
  他怀着孕,王春華也不敢挣脱,只好顺着力道进入室内,感受着身体被温暖包围,她不由轻轻呼出口气,笑着说道:“这不是昨天跟你说好了嘛,怕你念着这一口,就还是送了过来。”
  王春華和柳秋红都是过来人,最清楚怀孕时嘴能有多不讲道理,那东西若是能正常吃到还好,若是死活吃不到,便能抓心挠肝许久,即使有更好吃的东西也没办法缓解馋意,换个人做也不行,会觉得不是那个味儿。
  宁归竹张了张嘴,一时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只从炉子上的罐中舀了热水,催促着人把鞋袜脱了,他去拿了双干净没穿过的过来。
  到底是位女性,宁归竹没好意思让王春华换裤子,便让人卷了裤腿,用干净的布巾隔开皮肤。
  就现在这个天气,裤子和鞋袜都被打湿可不是说说的。
  王春华见人这么着急,心里甜丝丝的,只觉得没白冒雨走这一趟,顺着他的话利落地弄好了,拉着人坐下:“你歇着,锦州呢?怎么半天没过来?”
  “来了来了。”
  熊锦州听见王春华的询问,提高声音应了声,这才端着面条进入卧室。
  怕雨淋湿或者不小心晃洒,这面条是装在竹筒里拿过来的,正正好两大碗,手上端着面,熊锦州一只手的手臂上,还挂着王春华带来的竹篓,他动作轻缓地进入室内,避开两人先放了碗。
  然后从竹篓中取出筷子,将剩下的东西连着竹篓放到王春华面前,说道:“大嫂,这是竹哥儿刚刚做的防冻膏,家里人都有,涂脸涂手用的,你记得每天都要用。”
  王春华愣了下,“哎哟,你们怎么还做了这个。”
  她不知道什么防冻膏,不过这涂脸涂手用的东西她晓得啊,县里胭脂铺有卖的,小小一盒就要好几十文。
  再看竹篓里这竹筒,放胭脂铺都能分十几二十盒了。
  宁归竹吸溜了一口面条,幸福地眯起眼睛,声音含糊着道:“昨儿摸川水的脸,感觉已经有些冻伤了,就顺手弄了。也不费什么事,就一点猪油和蜂蜜,都是家里有的东西,大嫂你收着。”
  药材没敢说,那玩意儿相较而言更贵。
  不得不说宁归竹对王春华的心态掐得很准,现在日子好了起来,她对猪油和蜂蜜也没过往那么宝贝,聞言迟疑了下,便没坚决地拒绝,只是说麻烦他们两个折腾这一遭。
  熊锦州挑着肉夹到宁归竹碗里,聞言笑眯眯:“本来我们也要做的。”
  宁归竹说起这事之前,他还去胭脂铺瞧了两回呢。
  只是那里面的东西种类太多,又有各种各样的香味,挑得他眼花缭乱,这才没能先一步买回来。
  他们都这么说了,王春华也就没再多说。
  今天午餐的面条,是柳秋红先弄了汤,然后再单独煮面放进去的,汤底咸鲜,但面条上的味道要淡一些,更吸引人的是本身的麦香和柔韧的口感。
  宁归竹吃着面条,又夹了些蔬菜和肉吃了,只觉得这跟自己想像的味道完美吻合。
  他吃了顿高兴的,面上便是明明白白的欢喜。
  熊锦州去洗了碗筷,将其放到竹篓中,原本还想着送王春华回前屋,但被她拒绝了。
  看着人出了院子,身影消失在掩上的门后,熊锦州牵着宁归竹回到卧室里,问道:“要不要先去睡一会儿?”
  宁归竹:“不怎么困,等下的吧。”
  ·
  都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等到大雨停歇的时候,呼吸间都能看到热气飘渺了。
  宁归竹担心骡棚只挂一层席子不够,在给前屋弄了几卷后,便拉着熊锦州又给骡棚加了一层挂席,这回连靠着院墙的后面都没放过,然后才开始给馒头做厚厚的稻草芦花被。
  新做的稻草芦花被摸着很厚实暖和,宁归竹折好后,让熊锦州先放到了骡棚上面,与干草、干豆腐渣放在一起。
  他伸手揉了揉馒头的耳朵,“希望你别嘴馋到把被子啃了。”
  馒头:“……”
  鼻孔喷气。
  花了三四天的时间,收拾好了骡棚,夫夫俩到了前屋。
  昨儿王春华就说家里的牛棚弄好了,问宁归竹什么时候有时间,想让他去看看。
  前屋的牛棚比家里的骡棚还要大一些,不过他们人多,还有小孩子能时不时指挥一下,紧赶慢赶的,这才在短时间内收拾好了牛棚。
  这会儿正是上午,王春华跟熊锦平去县里卖豆花去了,熊石山估摸着是在豆腐房,柳秋红在拌鸡食,看见他们两个过来,手上的东西也没放下,直接端着,和两人一起往后院去。
  他们家的后院要小一些,鸡鸭圈栏和牛棚就占了绝大部分的空间,然后就是角落里的茅厕,以及小小一块用来种葱和辣椒的地。
  牛棚被厚厚的挂席包围着,宁归竹走近就聞到一股臭味,他捂着鼻子探头瞧了瞧,牛棚里被收拾得挺干净的,只有角落里有点粪便,靠近食槽的这一侧铺着稻草,看着很不错。
  宁归竹收回脑袋,问柳秋红:“娘,这儿下雨天不进水吧?”
  “不啊。”柳秋红道,“你先前说地面要高一点才比较好,你大哥找不准位置,干脆挖了些土过来填了层。”
  牛棚是熊锦平和熊石山为主力做的,熊锦州也就傍晚收尾的时候过来搭了把手,因而并不清楚具体情况。
  “那就行,弄得很好了。”宁归竹点头肯定道。
  这些事柳秋红他们自己也能给出准确的判断,但就是听到宁归竹点头后才有那种安心感,闻言脸上的笑容便灿烂了许多。
  出都出来了,宁归竹和熊锦州便商量着四处走走活动一下,于是拒绝了柳秋红招呼他们去厨房烤火的话,出了院子往村口的方向走去。
  天冷,在村口聊闲的人也少了。
  宁归竹和熊锦州走过村口,只看见几个孩子追打着跑过,比以往见着时要少许多,都是些穿着还算不错的,他们家那三个也在其中,看见两人便挥着手热情喊人。
  宁归竹笑着跟他们打了个招呼,也没拉着孩子们说话,和熊锦州从村里绕了个弯往家里去。
  靠近村这边的,大多是熊家人,或者是跟熊家关系不错的,见两人路过,就有妇人夫郎去拿了些自家弄的干菜咸菜出来,让两人带回去尝尝。
  毕竟过去半年里,他们也间接靠着宁归竹得了许多实惠。
  拒绝不过,两人只好加快步伐。
  猫儿站在墙头上朝着人类喵喵叫唤,宁归竹抬头,才发现是三宝和四喜,野猫的脸型偏尖,站在高处垂眼看来时还挺有威慑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