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春華,竹哥儿,我去提水了。”熊锦平喊了声,拎着两个空木桶离开。
  寧归竹下意识朝他离开的方向看去。
  王春華见状, 随口解释道:“现在一天能賣的豆花多了, 从家里帶水过来很麻烦,就交了些铜錢,每天去坊中间的水井提水洗碗。”
  “挺好的, 能多带两桶豆花,也轻松些。”宁归竹道。
  来買豆花的顾客渐渐多了起来,宁归竹挽着袖子和王春华一起忙活,王春华盛豆浆, 宁归竹在旁邊添蘸水,还能顺手帮忙收收铜板。
  来買豆花的最多时也就五六份,都是十以内的加减乘除,宁归竹算得飞快。
  王春华忙碌间隙看了两眼,不由生出些羡慕来。
  读了书,做什么都方便。
  不过这些羡慕很快转变为高兴,她三个孩子都在读书呢,以后不说和大伯家的堂哥一样去考科举当官,在家弄点小生意还是没问题的。
  心情好,动作都要轻快些。一碗碗豆花被端走,先坐下来吃的人已经起身离开,熊锦平放下带回来的水桶,把那些碗筷全部收起放到水桶中,开始清洗。
  碗勺先在放了澡豆的水桶里洗干净,再放到另一个干净的水桶里过一遍水,然后分别放到装碗勺的木桶里,方便宁归竹和王春华拿取。
  多了一个人搭把手,王春华和熊锦平轻松不少。
  宁归竹往豆花碗里放着蘸水,“总共二十四个铜板,这邊付錢。”
  来買东西的人将铜板放下,伸手端起被宁归竹放出来的豆花,宁归竹手指拨动桌面上的铜板,确定数量没错后,一把抓起放到竹篓中。
  忙忙碌碌,不经意一抬头,就见熊锦州带着一队人,站在不远处朝这边看来。
  见宁归竹抬头看来,他笑着抬起手,和人打了个招呼。
  宁归竹不由笑了声,听见又有客人过来点豆花,他忙收回视线,在王春华盛好放过来的豆花中添入蘸水,然后收錢给豆花。
  “头儿,嫂夫郎今儿咋跟着一起賣豆花了?”跟着的捕快有些奇怪。
  老大平日里对夫郎是个什么态度,他们可都是看在眼底的,熊家又不缺银錢,怎么忽然就舍得让人出来吃苦了?
  熊锦州收回视线,带着人继续巡逻,“他来縣里有点事,正好帮大哥大嫂的忙。”
  “哦。”
  捕快又往那边看了两眼,正好撞见宁归竹和旁边的妇人说笑,不由心中感慨一声,长得这么好看还有本事,但凡有眼睛的都想呵护一二,也不怪老大上值的时候都想着对方。
  三个人一起动作很快,还不到中午,带过来的豆花就卖完了。
  将旁边桌子上的碗勺全部收回来,熊锦平来回挑了好几趟水,将碗勺全部清洗干净放回木桶中。
  洗碗勺的水倒在青石板制成的下水道中,将摆摊的地方也收拾干净,一个个木桶堆叠着放在板车上,重新套上板车的馒头前蹄轻快地踢踏两下。
  没有沉甸甸的重量压着,宁归竹就有些控不住他了,还好熊锦平和王春华都能降服这欺软怕硬的小家伙,他两手空空地走在旁边,一家子朝着最近的香料店而去。
  香料店平日里招待的人,起步就是小富人家,像是他们三个这样,拉着骡车过来的还真是第一次见。
  店小二习惯性狗眼看人低,语气懒散:“这里是卖香料的,别……”看清了三人模样,他话头一转:“请问要買些什么香料?”
  宁归竹因着纺织一事,稍微有点家底的人家都知道,他是入了县令大人眼的,跟他一起来的,又是这些日子在县里卖豆花的熊家大哥大嫂,他们身后还有另一个县令面前的红人呢,他是傻了才会嘴上逞强得罪人。
  到时候真给铺面惹来麻烦,掌柜的只会把他赶出去,可不会给他撑腰。
  宁归竹道:“八角、茴香、干姜,都有吗?”
  “有的,先请进。”店小二走到前面,问道:“请问需要多少?”
  “各三两是什么价?”
  店小二拿起算盘算了下,“茴香和八角较贵,八十文一两,干姜三十文一两,总共五钱七十文。”
  来时想象得很夸张,这会儿听到报價,宁归竹感觉还可以接受,他朝着王春华和熊锦平点点头,熊锦平取出碎银放在柜台上。
  店小二没有着急称银子,而是按照宁归竹说的,取出对应的香料来。
  等到香料包好放在面前时,方才还觉得能接受的價格,忽然又变得昂贵起来,宁归竹看着店小二拿起碎银开始称重,忍不住开始琢磨去山里找香料带回来种的事情,也不用种多少,自家够用就能省好多钱。
  相较于宁归竹,王春华和熊锦平的反应很平静。
  昨天说起买香料的时候,他们就做好了心理准备,这会儿看见五钱多只换来这么点东西,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包好的香料和找零的铜板一起放入竹篓中,等走出香料店,宁归竹就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试图平复激荡的心情。
  王春华见状,笑着拍拍宁归竹的肩膀,安抚道:“怎么反倒是你受不了。”
  宁归竹闻言叹气,“我是知道香料价格贵,但看看,快六钱的铜板换来这么点东西,这价格未免也太高了。”
  “好了好了,不叹气,先前不还说香料熬的汤能用很多回嘛,摊开也没有多少钱呢。”王春华安抚宁归竹。
  宁归竹算了算,道:“熬出来的汤汁最少得用两年,把成本降到日一文以下才行。”
  “好——”王春华道,“就麻烦竹哥儿你教我们啦!”
  她说得真心实意,宁归竹摸了摸鼻子,笑着保证:“放心,肯定把你们教会了再说。”
  买了香料就可以回去了,三人出城的路上,正好遇到熊锦州巡逻完一圈绕路过来,看他们朝着出城的方向走,问道:“香料已经买好了?”
  宁归竹点头,“是。”
  “哦。”熊锦州声音有些闷,但很快调整过来,叮嘱宁归竹道:“回去的路上小心,要是累了就坐骡车上歇歇脚。”
  “放心吧。”宁归竹笑弯了眼睛,想想,将随身带着的荷包解下来塞熊锦州手里,压低声音道:“你等会儿去肉铺问问,买几斤肉带回去,收麦子不是个轻松活,吃点肉有力气些。”
  熊锦州垂眸看着他,也学着人压低声音,“好。”
  他们俩在这聊着天,王春华和熊锦平只以为两人是在说什么私密话,也就没有关注,凑在一起低声商量着,说的也是买荤腥回去的事情。
  现在不是以前,手里有了些银子,农忙的时候花钱买点肉还是舍得的。
  熊锦平下午还要来城里送豆腐等,这会儿听王春华又叮嘱了一遍,只点点头表示自己记住了,并不着急去肉铺买肉。
  而熊锦州……
  和三人分开之后,他就直奔肉铺而去。
  三人回到家时,请来的三个婶子已经在柳秋红和熊石山的带领下忙活开了,宁归竹留下来帮着卸了会儿东西,问道:“家里有大一些的陶罐吗?”
  熊石山正好出来,随口接话:“要多大?”
  宁归竹在膝盖上面点的位置比划了下,“差不多这么高吧。”
  熊石山思索了下,扭头问厨房里的柳秋红,“他娘,你腌酸菜的那个大坛子空着没?”
  “空着的,咋啦?”
  “春华他们要用,你放哪了,我去搬出来?”
  宁归竹昨天才说了要教新的豆干做法,这一回来就提起大坛子,不用想就知道是要来做什么的。
  柳秋红从厨房里出来,带着熊石山翻出了杂物间深处的大坛子,熊锦平抢在宁归竹和王春华之前上前,拎起坛子问道:“放在哪里?”
  宁归竹指了指院子后面,“去我家弄吧。”
  这里还有三个帮忙的婶子,熬煮鹵汁的过程,还是私下里来更安心些。
  熊锦平点点头,拎着陶坛走在前面,宁归竹和王春华带上豆干和香料,跟在他后面。
  熊锦平还要忙着去县里送豆腐,把陶坛放下后就走了,宁归竹道:“大嫂,你洗一下陶坛,一会儿放在桌子上曬着,我去把香料洗了。”
  “好。”
  买来的三样香料当然是不够的,宁归竹从橱柜中取出适量的桂皮和花椒,一起清洗干净放在旁边,又去后院摘了些葱回来,洗干净打结放在旁边。
  王春华洗完大陶罐进来,挽着袖子问道:“竹哥儿,有啥要准备的,我来吧。”
  “都准备好了。”宁归竹笑着起身,提起旁边的水桶,边弄边道:“鹵汁弄起来简单,大嫂你看一遍就知道了,一会儿我再拿纸把香料配比写下来,你好好收着。”
  王春华闻言应声,挫着手在宁归竹对面站定,认真看着他的动作。
  清水入锅,洗干净的香料和葱丢入锅中,再加入适量的细盐和酱油,然后盖子就盖上了。
  王春华:“好了?”
  宁归竹:“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