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他说谁好,那这人肯定是对他不错。
见方千南不答话,方拂平又拍了一下方千南的后背。
方千南忍不住笑,“好好好,我也没说坏话,我夸你外祖母呢!”
方拂平这才作罢。
萧薿在宣府一直待到了葬礼彻底结束,她该启程回家了。
但是安之的脸色并不是很好,萧薿很担心。
听说林夫人已经整装,要回京城去了。
方千南陷入了沉思。
若要开战,最先受影响的不是边关,而是宣府,宣府是大雍重要的枢纽。
方千南想了又想,还是托安之见了萧薿一面。
他的意思是,希望萧薿能够把拂平给带回京城去。
萧薿听了半天,明白方千南的顾虑。
她也直说:“这件事儿,我做不了主的。”
“要写信给母亲。”
安之不说话,孩子留在她身边,很好,送去给母亲养着,她也放心,都好。
方千南也没意见,是要问一问岳母的意愿。
萧薿无奈,又在宣府留了几天,等着回信。
陈玉壶没有让萧薿多等,知道她也惦记她的孩子。
陈玉壶没敢再外面多玩,还不是挂心,家里有两个孩子没有娘在身边。
陈玉壶给方千南回信,结结实实骂了他一顿。
问他是不是仗着皇恩不想活了?
还没打仗,他就已经想着送幼子离开宣府了,生怕别人不知道情况有异。
谁看不明白那点借口。
但是陈玉壶也给他出了个主意。
要是打仗,郡主必定要回京,她不回来王妃和陈玉壶都亲自去抓她去。
她也要为了沙棠考虑。
郡主回京,路过宣府,让郡主带上拂平正好。
陈玉壶还特意嘱托,我的外孙要回京城,你尽管放心,就算是要我抚养他长大,都没人有异议。
京中还有拂平亲舅教养照料,一定会悉心教导,必不会养坏了他去。
方千南看见了来信,也放下了心。
日后真有什么事儿,他也会更加放心。
事情就此定下,萧薿乘车归家。
自从林清浊升了五品官,陈玉壶一直等着,以从此就要平步青云,步步高升了。
电视剧都是这么演的。
萧薿回来以后,陈玉壶无聊就数着日子,等庄国公倒霉。
结果等到边关都打起来了,庄国公还是好好的。
边关刚打起来,王妃就派人去了边关,抓柔嘉郡主回来。
按照之前说好的,柔嘉郡主顺便把方拂平给带回了京城来。
安之刚刚生产,又生了一个男孩儿,方千南大喜。
觉得方家人丁兴旺从此指日可待。
幼子太小了,夫妻俩没舍得让孩子奔波。
保存现有的力量,只让拂平跟着来了京城。
陈玉壶高兴去门口迎接,一把抱住了拂平,又期待的看向了马车上。
一个小女孩儿从马车上跳了下来,“祖母!”
陈玉壶笑的看不见眼睛,“沙棠!”
“沙棠给祖母请安。”
“起来起来,不用请安。”
陈玉壶一手扯着一个,往院子里走,还没忘叫上柔嘉郡主。
拉着孩子们落座,陈玉壶才看向柔嘉,“清桐有没有受伤?”
郡主惊讶,没想到婆母问的第一件事儿,居然是林清桐。
但是又好像很合理。
郡主笑着答:“都是小伤,无碍的。”
本意是想安慰婆母,结果陈玉壶的脸色却变得不好了起来。
“小伤和小伤叠加起来,就是大问题了。”
陈玉壶拉着拂平的手,神色戚戚。
其他人连忙出言安慰,陈玉壶这才打起精神。
叫了莫忍她们过来,给沙棠认识。
小孩子各有各的脾气,并没有一下子就十分的亲近,反而离远了再互相打量。
陈玉壶也不生气,由得她们打量对方。
只是跟郡主说:“你再回边关,不能带走沙棠了。”
“孩子大了,再不相处,要来不及了。”
郡主没有搭话,显然是舍不得。
陈玉壶也不说话,她没有和她商量。
该敬着王府的,她都敬着了。
现在该到她说了算了。
郡主垂下了眼眸,没有说什么。
陈玉壶把方拂平带在了身边,悉心教导。
边境几乎是明晃晃的打起来了。
边境一乱,皇上更需要稳住边疆,她感叹庄国公的命好。
否则新的将领也到了能够成才顶上的时候了。
可以把二庄都收拾了。
陈玉壶正思考的时候,朝阳走了进来。
十几岁的女孩儿张扬明媚,光看外表,几乎看不出来她有毛病。
实际上现在朝阳懂得也不少,只是有时候反应慢了一点。
现在放她一个人出去,陈玉壶也不担心。
朝阳依旧是阔步走了进来,招呼也不打的蹲在陈玉壶的脚边。
像一条凶犬。
事实上,她确实不大给,这个家里除了陈玉壶以外的人面子。
哪怕是崔丹绮。
陈玉壶待在京城,守着孩子们,边关传来消息,林清桐屡立战功。
本来在林清浊升了五品之后,陈玉壶对他满怀期待,以为他从此就要称霸官场,平步青云。
结果林清浊在五品官的位置上,一蹲就是两年。
现在林清柏都快追上他了。
这皇宫不是自己家开的,升官就是慢。
原本不显眼的林清桐,在开始打仗之后,林清桐的官位倒是蹭蹭的往上升。
现在都是四品的将军了。
怪不得武将都盼着打仗!
家中并不为此欣喜,因为主母的态度摆在那里。
武将战场上挣命,文官暗地里相互算计。
这古代真不是人待得地方。
陈玉壶被身边的丫鬟扶了起来,心里想道。
林老太太又来信了。
林驱又该调任了,林老太太的意思是让陈玉壶去给她请安。
说这么多年了,谭氏替陈玉壶孝顺了她。
她本人怎么连请安都不肯去?
就差直接说她不孝了。
但是陈玉壶哪还是当时的陈玉壶。
昨晚陈玉壶当着孩子们的面,趁着孩子们来请安的时候读了信。
陈玉壶念完了信,就递给了林骥。
看着林骥接过信,陈玉壶才笑着问:“要不我去一趟?”
第203章 翻身做主
林骥仔细看了看,还没等他看完,陈玉壶的话已经引起了孩子们的警觉。
林清柏问了一句:“母亲,要去哪里?是祖母出了什么事儿?”
林骥看完了,脸色不大好,把信纸放在了一旁。
陈玉壶示意侍女,把信纸拿去给林清柏看看。
她脸上还是很明媚的笑容,一点不见晦暗,好像这件事儿对她全无影响。
实际上好希望这老太太死。
她活着,林驱在陈玉壶和孩子们这里,永远不可能真的关系好起来。
林清柏拿过了信纸,一目十行扫过。
看完了又把信纸递给了林清浊。
兄弟俩都看过。
林清浊在心里暗笑,祖母还活在过去呢?怎么净往大哥的眼前撞。
林清浊看完了信纸也放在了旁边。
萧薿看了一下婆母和公爹的脸色,没有言语。
林清柏示意丫鬟,把信纸给萧薿拿过去。
萧薿接过信纸,就和崔丹绮一起看了起来。
看完萧薿的脸色也不好看了。
这是要干嘛啊?
家里有事儿,再大的事情,也没见家中的这位祖母关心一句。
平日里连问候他们都没有得了一声,如今突然指责母亲不孝,意图也太明显了一点。
看完了信纸的崔氏,也皱了皱眉。
不说这祖母多大年纪了,还这么操心,单说她婆母,那也是做人家祖母、外祖母的人了。
林老太太想的挺美,她觉得自己年纪大,不想想陈玉壶的年纪在古代也不小了。
她想凭借辈分拿捏陈玉壶,仗着自己是林骥的亲娘。
那陈玉壶的孩子,还心疼自己的母亲呢!
而林清柏进的可是吏部。
林老太太这次就是惯性思维了,人老了,也变笨了。
还以为是从前,遇到这种事儿,就拿捏陈玉壶。
实际上她写信给自己孙子,林清柏没有二话的。
现在却并不是一回事儿了。
陈玉壶眉眼含笑,哎呀!终于轮到她翻身做主了。
林清柏看了一下林骥的脸色,罕见的在人多的场合,牵起话头来:“母亲年纪大了,路途奔波吃不消了。”
“不如让萧薿代替吧!”
萧薿笑着应承:“是啊!父亲母亲,不如让儿媳去吧!孝顺祖母,原也是儿媳应该的。”
见方千南不答话,方拂平又拍了一下方千南的后背。
方千南忍不住笑,“好好好,我也没说坏话,我夸你外祖母呢!”
方拂平这才作罢。
萧薿在宣府一直待到了葬礼彻底结束,她该启程回家了。
但是安之的脸色并不是很好,萧薿很担心。
听说林夫人已经整装,要回京城去了。
方千南陷入了沉思。
若要开战,最先受影响的不是边关,而是宣府,宣府是大雍重要的枢纽。
方千南想了又想,还是托安之见了萧薿一面。
他的意思是,希望萧薿能够把拂平给带回京城去。
萧薿听了半天,明白方千南的顾虑。
她也直说:“这件事儿,我做不了主的。”
“要写信给母亲。”
安之不说话,孩子留在她身边,很好,送去给母亲养着,她也放心,都好。
方千南也没意见,是要问一问岳母的意愿。
萧薿无奈,又在宣府留了几天,等着回信。
陈玉壶没有让萧薿多等,知道她也惦记她的孩子。
陈玉壶没敢再外面多玩,还不是挂心,家里有两个孩子没有娘在身边。
陈玉壶给方千南回信,结结实实骂了他一顿。
问他是不是仗着皇恩不想活了?
还没打仗,他就已经想着送幼子离开宣府了,生怕别人不知道情况有异。
谁看不明白那点借口。
但是陈玉壶也给他出了个主意。
要是打仗,郡主必定要回京,她不回来王妃和陈玉壶都亲自去抓她去。
她也要为了沙棠考虑。
郡主回京,路过宣府,让郡主带上拂平正好。
陈玉壶还特意嘱托,我的外孙要回京城,你尽管放心,就算是要我抚养他长大,都没人有异议。
京中还有拂平亲舅教养照料,一定会悉心教导,必不会养坏了他去。
方千南看见了来信,也放下了心。
日后真有什么事儿,他也会更加放心。
事情就此定下,萧薿乘车归家。
自从林清浊升了五品官,陈玉壶一直等着,以从此就要平步青云,步步高升了。
电视剧都是这么演的。
萧薿回来以后,陈玉壶无聊就数着日子,等庄国公倒霉。
结果等到边关都打起来了,庄国公还是好好的。
边关刚打起来,王妃就派人去了边关,抓柔嘉郡主回来。
按照之前说好的,柔嘉郡主顺便把方拂平给带回了京城来。
安之刚刚生产,又生了一个男孩儿,方千南大喜。
觉得方家人丁兴旺从此指日可待。
幼子太小了,夫妻俩没舍得让孩子奔波。
保存现有的力量,只让拂平跟着来了京城。
陈玉壶高兴去门口迎接,一把抱住了拂平,又期待的看向了马车上。
一个小女孩儿从马车上跳了下来,“祖母!”
陈玉壶笑的看不见眼睛,“沙棠!”
“沙棠给祖母请安。”
“起来起来,不用请安。”
陈玉壶一手扯着一个,往院子里走,还没忘叫上柔嘉郡主。
拉着孩子们落座,陈玉壶才看向柔嘉,“清桐有没有受伤?”
郡主惊讶,没想到婆母问的第一件事儿,居然是林清桐。
但是又好像很合理。
郡主笑着答:“都是小伤,无碍的。”
本意是想安慰婆母,结果陈玉壶的脸色却变得不好了起来。
“小伤和小伤叠加起来,就是大问题了。”
陈玉壶拉着拂平的手,神色戚戚。
其他人连忙出言安慰,陈玉壶这才打起精神。
叫了莫忍她们过来,给沙棠认识。
小孩子各有各的脾气,并没有一下子就十分的亲近,反而离远了再互相打量。
陈玉壶也不生气,由得她们打量对方。
只是跟郡主说:“你再回边关,不能带走沙棠了。”
“孩子大了,再不相处,要来不及了。”
郡主没有搭话,显然是舍不得。
陈玉壶也不说话,她没有和她商量。
该敬着王府的,她都敬着了。
现在该到她说了算了。
郡主垂下了眼眸,没有说什么。
陈玉壶把方拂平带在了身边,悉心教导。
边境几乎是明晃晃的打起来了。
边境一乱,皇上更需要稳住边疆,她感叹庄国公的命好。
否则新的将领也到了能够成才顶上的时候了。
可以把二庄都收拾了。
陈玉壶正思考的时候,朝阳走了进来。
十几岁的女孩儿张扬明媚,光看外表,几乎看不出来她有毛病。
实际上现在朝阳懂得也不少,只是有时候反应慢了一点。
现在放她一个人出去,陈玉壶也不担心。
朝阳依旧是阔步走了进来,招呼也不打的蹲在陈玉壶的脚边。
像一条凶犬。
事实上,她确实不大给,这个家里除了陈玉壶以外的人面子。
哪怕是崔丹绮。
陈玉壶待在京城,守着孩子们,边关传来消息,林清桐屡立战功。
本来在林清浊升了五品之后,陈玉壶对他满怀期待,以为他从此就要称霸官场,平步青云。
结果林清浊在五品官的位置上,一蹲就是两年。
现在林清柏都快追上他了。
这皇宫不是自己家开的,升官就是慢。
原本不显眼的林清桐,在开始打仗之后,林清桐的官位倒是蹭蹭的往上升。
现在都是四品的将军了。
怪不得武将都盼着打仗!
家中并不为此欣喜,因为主母的态度摆在那里。
武将战场上挣命,文官暗地里相互算计。
这古代真不是人待得地方。
陈玉壶被身边的丫鬟扶了起来,心里想道。
林老太太又来信了。
林驱又该调任了,林老太太的意思是让陈玉壶去给她请安。
说这么多年了,谭氏替陈玉壶孝顺了她。
她本人怎么连请安都不肯去?
就差直接说她不孝了。
但是陈玉壶哪还是当时的陈玉壶。
昨晚陈玉壶当着孩子们的面,趁着孩子们来请安的时候读了信。
陈玉壶念完了信,就递给了林骥。
看着林骥接过信,陈玉壶才笑着问:“要不我去一趟?”
第203章 翻身做主
林骥仔细看了看,还没等他看完,陈玉壶的话已经引起了孩子们的警觉。
林清柏问了一句:“母亲,要去哪里?是祖母出了什么事儿?”
林骥看完了,脸色不大好,把信纸放在了一旁。
陈玉壶示意侍女,把信纸拿去给林清柏看看。
她脸上还是很明媚的笑容,一点不见晦暗,好像这件事儿对她全无影响。
实际上好希望这老太太死。
她活着,林驱在陈玉壶和孩子们这里,永远不可能真的关系好起来。
林清柏拿过了信纸,一目十行扫过。
看完了又把信纸递给了林清浊。
兄弟俩都看过。
林清浊在心里暗笑,祖母还活在过去呢?怎么净往大哥的眼前撞。
林清浊看完了信纸也放在了旁边。
萧薿看了一下婆母和公爹的脸色,没有言语。
林清柏示意丫鬟,把信纸给萧薿拿过去。
萧薿接过信纸,就和崔丹绮一起看了起来。
看完萧薿的脸色也不好看了。
这是要干嘛啊?
家里有事儿,再大的事情,也没见家中的这位祖母关心一句。
平日里连问候他们都没有得了一声,如今突然指责母亲不孝,意图也太明显了一点。
看完了信纸的崔氏,也皱了皱眉。
不说这祖母多大年纪了,还这么操心,单说她婆母,那也是做人家祖母、外祖母的人了。
林老太太想的挺美,她觉得自己年纪大,不想想陈玉壶的年纪在古代也不小了。
她想凭借辈分拿捏陈玉壶,仗着自己是林骥的亲娘。
那陈玉壶的孩子,还心疼自己的母亲呢!
而林清柏进的可是吏部。
林老太太这次就是惯性思维了,人老了,也变笨了。
还以为是从前,遇到这种事儿,就拿捏陈玉壶。
实际上她写信给自己孙子,林清柏没有二话的。
现在却并不是一回事儿了。
陈玉壶眉眼含笑,哎呀!终于轮到她翻身做主了。
林清柏看了一下林骥的脸色,罕见的在人多的场合,牵起话头来:“母亲年纪大了,路途奔波吃不消了。”
“不如让萧薿代替吧!”
萧薿笑着应承:“是啊!父亲母亲,不如让儿媳去吧!孝顺祖母,原也是儿媳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