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我是捏着鼻子不得不认,但是我现在反倒盼着他们都成才,力气往一处使,家族才能昌盛。”
“哪怕他们将来高居庙堂,名满天下,我也是他们的嫡母。”
“两位姨娘这些年也没给我添什么麻烦,孩子们也算乖巧,我把他庶子送到咱们家来,当然是希望他和咱家亲近。”
“从咱家出去,那就是咱家的学生也是外甥,这多好,大家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陈老夫人此刻看陈玉壶的眼神温和了许多。
对着陈玉壶恶评道:“这些年了,你总算长了点脑子了。”
陈玉壶拿着茶盏也不反驳。
陈家并不是那种叽叽喳喳的家族,反而整个家族的人都很沉静,大概是家庭的环境导致的。
陈玉壶的嫂子也欣慰的看着她:“你既然有了打算,家里自然是全力帮你的,你放心就是。”
陈玉壶看着自己的长嫂露出了笑。
他们家孩子多,光陈玉壶的亲生母亲就生了六个孩子,每一个都好好的养大了。
所以在陈老夫人眼里,有个别蠢的也不奇怪。
六个孩子,三子三女,还有两个庶女。
陈老夫人最喜欢的是自己的长女。
只是大概是慧极必伤,陈玉壶的长姐在嫁人一年后难产去世了。
嫁的是地方豪族,陇西李氏。
她长姐成婚一年,生一子难产而亡,这些年李家二房的也没再娶。
李程景思念亡妻,一个人带着孩子自得其乐。
足以见陈玉壶长姐的魅力一斑。
从那以后,陈老夫人就开始专心的管自己家的事,培养自己的孙子。
陈老夫人就十分的专注自家,这一点做的十分的好。
但是也有一点就是太专注自家了,有点不管女儿死活。
陈玉壶还有个妹妹,也嫁去了外地,嫁去了广陵许家。
也就是扬州那边。
三个女儿,两个都聪明,就这么一个笨蛋嫁在了自己眼跟前,陈老夫人眼不见为净。
陈玉壶是自苦,只要她自己看的开,日子过的更舒服,看不开,谁也救不了她。
如今这个蠢的开了窍,陈老夫人也不能真的不管。
对陈玉壶说:“你想的明白,家里不会不管你的,交给你哥哥便是。”
陈玉壶在老夫人面前撒娇卖痴,跟嫂子待了一会儿,三个人在一起说了一肚子八卦。
既是八卦,也是互相传递消息。
陈太尉一把年纪娶了个小妾,结果当晚被陈夫人抓花了脸……
城阳伯府前些日子传出来,城阳伯和自己的弟妹苟且,现在城阳伯的二房已经分出去了。
并宣布两家老死不相往来。
丢人丢的满京城都知道了,现在大家都避开和城阳伯府打交道。
还有前几天有官员家里,正妻随意打杀妾室,那位文官被申饬了,说是治家不严。
那位妾室可不是奴籍,而是正经的平民。
连带着一家人都要吃挂落。
陈玉壶和嫂子聊天,能从这些消息里得出很多的结论。
象征着朝堂的风向。
第12章 师傅领进门
带了一车的礼物,老的小的,哥哥嫂子,陈玉壶挨个照顾到了。
离开的时候看了两个孩子一眼,嘱咐了一句:“要好好学。”
陈玉壶就拍拍屁股回家了。
晚上,穿着柔软寝衣的陈玉壶坐在床上思索,家里的男孩儿都让她打发出去了,自己去找自己的路。
剩下一个林清洛还太小,暂时先不管,反正亲爹很快就就要回来了。
家里的女孩儿,她也有自己的打算。
门路都给他们找到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陈玉壶觉得她这个假妈做到这步就算是到位了。
如果托举才是恩,那该托举的她也算是托举了。
剩下的,她就要暂时的放开手,享受一下贵妇的生活了。
第二天早上,陈玉壶独自享受自己的早餐。
薄皮的烧麦,小菜,紧实的切成薄片的牛腱子肉,虾仁饺,小馄饨,口味不一样的粥,各色点心……
这还是陈玉壶缩减过的结果,否则只会更多。
在陈玉壶看来这还是太奢侈了,她一个人是吃不了这么多的,但也不是光为了吃,更多的是施恩。
陈玉壶吃不完的,或者没动过的,基本上就会被下人瓜分,所以也不会造成浪费。
如果陈玉壶不赏给下人,她们平常想去大厨房吃点什么,还要自己拿钱。
出于多方面的考量,最后陈玉壶没有特别的缩减这方面的开支。
府内的管家,是侯爷的人,贪污与否她不操心,那是侯爷的贴心人。
她只关心管家的办事能力,以及是否听话。
吃完了早饭,很快有人进来说:“夫人,请的女官到了。”
陈玉壶“嗯”了一声。
她托自己的长嫂,给自己找两个退休的女官出来。
虽然女官可以干到自己老去,在宫里养老,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在宫里养老的。
也不是所有人女官都有资格,会被宫里养老的。
三个女孩儿被带到了陈玉壶的跟前,和两位上了年纪的女官。
其实两位女官的年纪在陈玉壶看来并不算很大,四十出头,但是在古代,四十都有人当奶奶了。
着急点的,可能都能当太奶了。
陈玉壶让家里的女孩儿和两位女官见礼。
“这两位嬷嬷是我请回来教导你们的,你们和嬷嬷见礼吧!”
两位嬷嬷仔细的打量着三个女孩儿。
陈玉壶答应了以后要给两位嬷嬷养老,也不一定真的要她养老,人家只是需要侯府的名头庇护,但是总归差不多的。
当着女孩子的面,陈玉壶虽然坐在主位,但是对着两个嬷嬷很恭敬。
陈玉壶说:“我知道世家大族的女子多金贵,有些世家的女子甚至为了尊贵的血统不外嫁。”
“我的女儿当然也金贵,可我却不想按照传统的规矩教养她们。”
“人家都说女儿家沾不得污秽,我不愿意把孩子们给养成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傻子,该知道的阴私还是要让她们知道。”
“以免将来遇到了,只会慌张和茫然无措。”
“咱们提前教了,将来孩子遇到什么事情都能有个心理准备。”
两个嬷嬷虽然意外,但还是主家怎么安排,她们就怎么教。
沉思阁早就收拾出来了,就等着先生和小姐们到场了。
如今两位嬷嬷到了,沉思阁也应该开课了。
陈玉壶也有了新的事情做。
两个嬷嬷一个教姑娘们规矩,另一个教她们泡茶和其他的一些技法。
总之离不开体面和规矩。
等姑娘们正经的课程教导完,陈玉壶就会一起,当做和两个嬷嬷闲聊磨牙了,说上一些罕见或者阴私的事情。
闲聊给家里的姑娘听。
说完让她们过耳就忘了,白嬷嬷管束她们很严,不让他们多讨论,怕好好的女孩儿养成了好听闲的毛病,那可不好。
渐渐的,三个姑娘每天刷新一次三观,陈玉壶听了不少八卦,和两个嬷嬷处的越发的好了。
陈玉壶盯着女孩儿们盯的很紧,可能几个女孩子察觉不到,但是两个嬷嬷察觉到了。
根据陈玉壶多年看小说和电视剧的经验来看,不怕孩子不聪明,就怕孩子自作聪明。
尤其是女孩儿,这世道对女孩儿尤其苛刻,她要求家里的女孩子心要正,头脑要清明。
两位嬷嬷对陈玉壶的教育方法十分的认可,很少有夫人会这么养孩子。
整天忙活着女孩儿们,加上家里还有一个清洛,加上还有操持一下家里,陈玉壶过的还算充实。
偶尔还能品个茶,写个字,看看花园里的风景,日子过的舒服。
天气也越来越暖和了,陈玉壶没忘了山上的老太太,派人去给老太太送新料子,送吃食。
原本陈玉壶是打算月底带着孩子们上山去给老太太请安的。
顺便带着孩子们玩一玩,都辛苦,放风的时间不多。
结果前两天陈玉壶的弟媳带着他们家的小儿子上了山一次,回来之后那孩子就发了高烧。
老太太又急又气,干脆说了,叫他们都不要去烦她,不要总去请安,打扰她清净。
也好,省的折腾了。
天气暖和了,陈玉壶带着孩子们看料子,给大家都做几身衣服。
两个读书的用不着,在舅家读书,都是统一服装。
但是陈玉壶还是给做了,那孩子还有放假的时候呢!
练武的那个更是用不上好料子了,十分的费衣服,陈玉壶已经给送了好几次衣服了。
家里的女孩儿表面上吃住都是一样的。实际上也是一样的。
有了差距就会有攀比心,那孩子就不好管了。
“哪怕他们将来高居庙堂,名满天下,我也是他们的嫡母。”
“两位姨娘这些年也没给我添什么麻烦,孩子们也算乖巧,我把他庶子送到咱们家来,当然是希望他和咱家亲近。”
“从咱家出去,那就是咱家的学生也是外甥,这多好,大家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陈老夫人此刻看陈玉壶的眼神温和了许多。
对着陈玉壶恶评道:“这些年了,你总算长了点脑子了。”
陈玉壶拿着茶盏也不反驳。
陈家并不是那种叽叽喳喳的家族,反而整个家族的人都很沉静,大概是家庭的环境导致的。
陈玉壶的嫂子也欣慰的看着她:“你既然有了打算,家里自然是全力帮你的,你放心就是。”
陈玉壶看着自己的长嫂露出了笑。
他们家孩子多,光陈玉壶的亲生母亲就生了六个孩子,每一个都好好的养大了。
所以在陈老夫人眼里,有个别蠢的也不奇怪。
六个孩子,三子三女,还有两个庶女。
陈老夫人最喜欢的是自己的长女。
只是大概是慧极必伤,陈玉壶的长姐在嫁人一年后难产去世了。
嫁的是地方豪族,陇西李氏。
她长姐成婚一年,生一子难产而亡,这些年李家二房的也没再娶。
李程景思念亡妻,一个人带着孩子自得其乐。
足以见陈玉壶长姐的魅力一斑。
从那以后,陈老夫人就开始专心的管自己家的事,培养自己的孙子。
陈老夫人就十分的专注自家,这一点做的十分的好。
但是也有一点就是太专注自家了,有点不管女儿死活。
陈玉壶还有个妹妹,也嫁去了外地,嫁去了广陵许家。
也就是扬州那边。
三个女儿,两个都聪明,就这么一个笨蛋嫁在了自己眼跟前,陈老夫人眼不见为净。
陈玉壶是自苦,只要她自己看的开,日子过的更舒服,看不开,谁也救不了她。
如今这个蠢的开了窍,陈老夫人也不能真的不管。
对陈玉壶说:“你想的明白,家里不会不管你的,交给你哥哥便是。”
陈玉壶在老夫人面前撒娇卖痴,跟嫂子待了一会儿,三个人在一起说了一肚子八卦。
既是八卦,也是互相传递消息。
陈太尉一把年纪娶了个小妾,结果当晚被陈夫人抓花了脸……
城阳伯府前些日子传出来,城阳伯和自己的弟妹苟且,现在城阳伯的二房已经分出去了。
并宣布两家老死不相往来。
丢人丢的满京城都知道了,现在大家都避开和城阳伯府打交道。
还有前几天有官员家里,正妻随意打杀妾室,那位文官被申饬了,说是治家不严。
那位妾室可不是奴籍,而是正经的平民。
连带着一家人都要吃挂落。
陈玉壶和嫂子聊天,能从这些消息里得出很多的结论。
象征着朝堂的风向。
第12章 师傅领进门
带了一车的礼物,老的小的,哥哥嫂子,陈玉壶挨个照顾到了。
离开的时候看了两个孩子一眼,嘱咐了一句:“要好好学。”
陈玉壶就拍拍屁股回家了。
晚上,穿着柔软寝衣的陈玉壶坐在床上思索,家里的男孩儿都让她打发出去了,自己去找自己的路。
剩下一个林清洛还太小,暂时先不管,反正亲爹很快就就要回来了。
家里的女孩儿,她也有自己的打算。
门路都给他们找到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陈玉壶觉得她这个假妈做到这步就算是到位了。
如果托举才是恩,那该托举的她也算是托举了。
剩下的,她就要暂时的放开手,享受一下贵妇的生活了。
第二天早上,陈玉壶独自享受自己的早餐。
薄皮的烧麦,小菜,紧实的切成薄片的牛腱子肉,虾仁饺,小馄饨,口味不一样的粥,各色点心……
这还是陈玉壶缩减过的结果,否则只会更多。
在陈玉壶看来这还是太奢侈了,她一个人是吃不了这么多的,但也不是光为了吃,更多的是施恩。
陈玉壶吃不完的,或者没动过的,基本上就会被下人瓜分,所以也不会造成浪费。
如果陈玉壶不赏给下人,她们平常想去大厨房吃点什么,还要自己拿钱。
出于多方面的考量,最后陈玉壶没有特别的缩减这方面的开支。
府内的管家,是侯爷的人,贪污与否她不操心,那是侯爷的贴心人。
她只关心管家的办事能力,以及是否听话。
吃完了早饭,很快有人进来说:“夫人,请的女官到了。”
陈玉壶“嗯”了一声。
她托自己的长嫂,给自己找两个退休的女官出来。
虽然女官可以干到自己老去,在宫里养老,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在宫里养老的。
也不是所有人女官都有资格,会被宫里养老的。
三个女孩儿被带到了陈玉壶的跟前,和两位上了年纪的女官。
其实两位女官的年纪在陈玉壶看来并不算很大,四十出头,但是在古代,四十都有人当奶奶了。
着急点的,可能都能当太奶了。
陈玉壶让家里的女孩儿和两位女官见礼。
“这两位嬷嬷是我请回来教导你们的,你们和嬷嬷见礼吧!”
两位嬷嬷仔细的打量着三个女孩儿。
陈玉壶答应了以后要给两位嬷嬷养老,也不一定真的要她养老,人家只是需要侯府的名头庇护,但是总归差不多的。
当着女孩子的面,陈玉壶虽然坐在主位,但是对着两个嬷嬷很恭敬。
陈玉壶说:“我知道世家大族的女子多金贵,有些世家的女子甚至为了尊贵的血统不外嫁。”
“我的女儿当然也金贵,可我却不想按照传统的规矩教养她们。”
“人家都说女儿家沾不得污秽,我不愿意把孩子们给养成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傻子,该知道的阴私还是要让她们知道。”
“以免将来遇到了,只会慌张和茫然无措。”
“咱们提前教了,将来孩子遇到什么事情都能有个心理准备。”
两个嬷嬷虽然意外,但还是主家怎么安排,她们就怎么教。
沉思阁早就收拾出来了,就等着先生和小姐们到场了。
如今两位嬷嬷到了,沉思阁也应该开课了。
陈玉壶也有了新的事情做。
两个嬷嬷一个教姑娘们规矩,另一个教她们泡茶和其他的一些技法。
总之离不开体面和规矩。
等姑娘们正经的课程教导完,陈玉壶就会一起,当做和两个嬷嬷闲聊磨牙了,说上一些罕见或者阴私的事情。
闲聊给家里的姑娘听。
说完让她们过耳就忘了,白嬷嬷管束她们很严,不让他们多讨论,怕好好的女孩儿养成了好听闲的毛病,那可不好。
渐渐的,三个姑娘每天刷新一次三观,陈玉壶听了不少八卦,和两个嬷嬷处的越发的好了。
陈玉壶盯着女孩儿们盯的很紧,可能几个女孩子察觉不到,但是两个嬷嬷察觉到了。
根据陈玉壶多年看小说和电视剧的经验来看,不怕孩子不聪明,就怕孩子自作聪明。
尤其是女孩儿,这世道对女孩儿尤其苛刻,她要求家里的女孩子心要正,头脑要清明。
两位嬷嬷对陈玉壶的教育方法十分的认可,很少有夫人会这么养孩子。
整天忙活着女孩儿们,加上家里还有一个清洛,加上还有操持一下家里,陈玉壶过的还算充实。
偶尔还能品个茶,写个字,看看花园里的风景,日子过的舒服。
天气也越来越暖和了,陈玉壶没忘了山上的老太太,派人去给老太太送新料子,送吃食。
原本陈玉壶是打算月底带着孩子们上山去给老太太请安的。
顺便带着孩子们玩一玩,都辛苦,放风的时间不多。
结果前两天陈玉壶的弟媳带着他们家的小儿子上了山一次,回来之后那孩子就发了高烧。
老太太又急又气,干脆说了,叫他们都不要去烦她,不要总去请安,打扰她清净。
也好,省的折腾了。
天气暖和了,陈玉壶带着孩子们看料子,给大家都做几身衣服。
两个读书的用不着,在舅家读书,都是统一服装。
但是陈玉壶还是给做了,那孩子还有放假的时候呢!
练武的那个更是用不上好料子了,十分的费衣服,陈玉壶已经给送了好几次衣服了。
家里的女孩儿表面上吃住都是一样的。实际上也是一样的。
有了差距就会有攀比心,那孩子就不好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