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这四年间她怀孕生女,操持家务,送走亲人。局势稳定后,祝愿全终于回来了。
繁华已经走到了江氏的面前,微弯下身子轻声细语道:“主母,我这是在为你尽孝,关心着你的病情呢。”
温柔刀,刀刀致命。
比起歇斯底里的大叫、怒吼,或者惩罚,将所厌恶憎恨之人施以皮肉之苦,都不如捅人心窝子来得痛快。
皮肉之痛只是一时的,但后者对心理和精神上的折磨,却是长久的。
“主母早就病了。”她垂下眼睑,收回唇边淡淡的笑意:“该去看看病了。”
“不——”江氏摇头,眼神躲闪:“我没病,我没有……”
“我没有……”
“怎么会没有呢?”繁华握住她的手,逼着江氏直视着她的眼睛:
“你忘了当初是怎么对我的吗?”
“将我关起来,割破我的皮肤,放着蛇鼠虫蚁啃食鲜血。”她陡然提高音量:“你怎么会没病!”
“你已经病到心态扭曲,丧心病狂。”
那些年将她作为宣泄口,江氏才从郁郁寡欢的状态中走了出来。
“他抛家弃女,去同外室生了你这么个贱/货,我怎么能不恨你。”多年被隐瞒的秘密被知晓,江氏又惧又怕,又像是这么多年终于有个人懂她了。
“对不住你的人不是我,我何其无辜!”繁华立即反驳她:“我有阿娘,当年爹爹救我的时候,阿娘已经死了。”
“爹爹根本就不认识我阿娘!”
“所有的一切都是你自相情愿的瞎想,天下相似之人何其多,莫非都有血缘关系。”这是她这些年学医后才逐渐悟了的事,关于江氏的病,关于长相的相似。
她松开了江氏的手,微红的眼也透露着她情绪的激动:“主母,若是爹爹和允棠知晓这一切。”
“不——不要”她好不容易将自己伪装成正常人,若是被人知晓她的病,祝愿全和允棠怎么看她。
她的名声还会连累棠儿的婚事。
“以后该说什么该做什么,就不必我教你了。”繁华离她远了些,回到主座上:“太妃娘娘今日问你什么。”
江氏一下子就苍老了许多:“问了些你小时候的事情,我说你年纪小,入府时就小娃娃般大,又是个傻的,一问三不知。”
“没有父母,报了官也无人来寻,便将你养在府里了。多口饭吃的事情,待陛下选秀,就将你送进了宫。”
江氏省去了自己算计没说给太妃娘娘听,俩人都是人精,有些话不必明说。
繁华入祝府前就没开口说过以前的情况,直到今日她情绪失控才将梅娘说了出来。
但江氏不会外传的,她比任何人都害怕她的病被人知晓。
“你们在里面干什么。”院子外头传来祝允棠的声音。
“祝二姑娘你不能进去。”院子外宫女们正拦着她。
“祝繁华你是不是欺负我母亲来着。”
江氏听到祝允棠的声音,连忙收拾着自己的妆容,生怕等会出去后被人瞧出了端倪。
繁华忽然间想起了书中的一句话:父母之爱子为之计深远。
江氏即使在病得最严重的时候,也未曾对允棠不好过。
繁华累了,背过身去对江氏道:“你回去吧。”
江氏没想到她只问了太妃娘娘这一件事,丝毫没提季宴安和她谋划将其送进宫的事情。
江氏想了想又觉得有些痛快,她迈着轻快的步伐将要推开门。
繁华将语气缓了下来,看着地上碎了一地的茶盏:
“府里的老人说,主母以前是个很爱笑的姑娘。”
江氏的心又被她一句话拽入了深渊。
第30章 (捉虫)
祝家母女被送出宫去了。
繁华将自己锁在了屋子里, 到入夜都没叫人进来收拾。
谢执听说后,招来内务府大总管问:“华嫔怎么回你的。”
徐总管小心复述着繁华当时的话。
谢执听后一琢磨,得, 没哄好,她还在气头上。
“她跟那对母女下午都聊了些什么。”谢执问七喜。
七喜说:“盼春盼夏都被娘娘支了去, 俩人什么都没听到。”
谢执也不知晓这俩人是真的没听到, 还是心已经向着繁华。不过这并不重要, 他要听的不是这个。
“孤是问,她同这俩人相处时情绪如何。”
这个七喜知晓,盼春盼夏回禀过了。
“娘娘同祝二姑娘相处时, 俩人看着相处不错。倒是同祝夫人在房里时, 屋里摔了东西。”
谢执大概知晓发生何事了。
又问:“她喜欢吃什么。”
七喜懵了, 他还真不知晓华嫔娘娘喜欢什么吃食。
谢执见状站起来,道:“还是得靠孤。”
——
戌时,谢执提着食盒来到凤仪宫。
繁华的屋门紧闭, 里面有着微弱的灯光。谢执先敲了敲门:“阿晚, 我可以进来吗?”
里面无人回应。
谢执又敲了敲门:“阿晚,你不说话就当你默许我进来了。”
屋内传来女声:“陛下进来吧。”
谢执推开了门, 看见繁华坐在梳妆台前盯着一小匣子, 里面装着谢执没见过的一首饰和一小瓶子。见他进来了,繁华便当着他的面将其合上了。
“过来吃饭吧。”谢执收回视线, 扭扭捏捏的没有打开食盒。
“臣妾给陛下请安。”繁华冷淡的给谢执请安, 谢执听到耳里,觉得她阴阳怪气的, 依旧在生气。
“我让御膳房给你做了碗长寿面。”谢执这才从食盒里慢吞吞拿出来, 放在繁华桌前。
繁华看了眼这两根青菜、一个鸡蛋的长寿面,没有胃口。
谢执察觉到了她的抗拒:“我难过的时候, 就喜欢吃上碗长寿面。”
繁华便坐下来,拿起筷子在谢执期待的目光中,夹了一口到嘴里嚼了几下。
“还行吧?”谢执问。
繁华边吃边说:“不好吃,将那个御厨脑袋砍了吧。”
谢执语塞,觉得脖子凉飕飕的,他怂恿着她:“你再尝尝,我吃了这么多年,不难吃的。”
繁华给面子又尝了一口,慢慢嚼着没有说话。谢执看她没有继续说难吃,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
那么可以开口关心她了。
“今日你为何轻易放过祝夫人。”据他所知,祝夫人对她并不好。世家里头也有不少当家主母,表面善待庶子庶女,背地里却在苛待着。
繁华将口中的面咽了下去,恹恹地回答:“前几年爹爹遇到一位急诊病人,送来时他半边脸被咬得面目全非,还没了一只眼。这位病人,他以捉狗卖狗肉为生。”
“他脸上的伤,是赶狗入穷巷。狗为求生,舍命一搏所噬。”
她小小年纪且深居闺中,竟然还有这等见识。谢执想开口夸她,让她放手去做,不必有后顾之忧。
繁华便接着道:“况且,我也未曾轻易放过她。我往她的心口,捅了好几刀。她回去必然夜夜都活在担惊受怕之中。”
听此一言,谢执便知晓,这一场同江氏的交战中,她没有吃亏,并且还处在上风。
“那你为何将自己锁在屋里。”
为何如此难过。
繁华垂着头抿了抿唇,手中的筷子无意识地轻戳着碗底: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江氏不是一个好人,对允棠来说却是个好母亲。”
她难过是因为她想起了梅娘。
她也曾有母亲。
十四年前,梅娘也曾为她计过。
可她不孝,十四年间却从未去寻过梅娘的墓,在她坟前上过一炷香。
她想,她如今都入宫做了娘娘了,应当是世间最尊贵的地位了。
她此时去寻寻梅娘的墓,这不算违背梅娘的遗愿吧?
繁华想到此,眼中泪倏地掉落在长寿面里。
她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吃长寿面。
她连自己的生辰是何日都不知晓。
若是梅娘在,她必定不会经历这些。
谢执看见她哭了,慌了。
他手忙脚乱地去接她的眼泪:“你别哭,太难吃我们不吃了。我也没想到这次会做得这么难吃。”
“不,是好吃的。”繁华红着眼眶,又拿起筷子往嘴里塞了一大口,哽咽道:“方才说不好吃,是我气你的。”
“哎你这个人……”谢执收回伸出去的手,尴尬的不知晓要做什么,干脆坐在她身侧看着她吃。
繁华咬着面,泪眼婆娑地看着他:“你方才说,难过时便会吃上一碗长寿面是为何。”
谢执给自己倒了杯热茶,低头轻轻吹开面上浮动的茶叶:
“我听七喜说,民间的孩童在过生辰时,父母都会为其做上一碗长寿面,这是孩子最幸福的时刻。”
“每次难过时,我就给自己做一碗长寿面,假装他/她们还在身边。”
繁华已经走到了江氏的面前,微弯下身子轻声细语道:“主母,我这是在为你尽孝,关心着你的病情呢。”
温柔刀,刀刀致命。
比起歇斯底里的大叫、怒吼,或者惩罚,将所厌恶憎恨之人施以皮肉之苦,都不如捅人心窝子来得痛快。
皮肉之痛只是一时的,但后者对心理和精神上的折磨,却是长久的。
“主母早就病了。”她垂下眼睑,收回唇边淡淡的笑意:“该去看看病了。”
“不——”江氏摇头,眼神躲闪:“我没病,我没有……”
“我没有……”
“怎么会没有呢?”繁华握住她的手,逼着江氏直视着她的眼睛:
“你忘了当初是怎么对我的吗?”
“将我关起来,割破我的皮肤,放着蛇鼠虫蚁啃食鲜血。”她陡然提高音量:“你怎么会没病!”
“你已经病到心态扭曲,丧心病狂。”
那些年将她作为宣泄口,江氏才从郁郁寡欢的状态中走了出来。
“他抛家弃女,去同外室生了你这么个贱/货,我怎么能不恨你。”多年被隐瞒的秘密被知晓,江氏又惧又怕,又像是这么多年终于有个人懂她了。
“对不住你的人不是我,我何其无辜!”繁华立即反驳她:“我有阿娘,当年爹爹救我的时候,阿娘已经死了。”
“爹爹根本就不认识我阿娘!”
“所有的一切都是你自相情愿的瞎想,天下相似之人何其多,莫非都有血缘关系。”这是她这些年学医后才逐渐悟了的事,关于江氏的病,关于长相的相似。
她松开了江氏的手,微红的眼也透露着她情绪的激动:“主母,若是爹爹和允棠知晓这一切。”
“不——不要”她好不容易将自己伪装成正常人,若是被人知晓她的病,祝愿全和允棠怎么看她。
她的名声还会连累棠儿的婚事。
“以后该说什么该做什么,就不必我教你了。”繁华离她远了些,回到主座上:“太妃娘娘今日问你什么。”
江氏一下子就苍老了许多:“问了些你小时候的事情,我说你年纪小,入府时就小娃娃般大,又是个傻的,一问三不知。”
“没有父母,报了官也无人来寻,便将你养在府里了。多口饭吃的事情,待陛下选秀,就将你送进了宫。”
江氏省去了自己算计没说给太妃娘娘听,俩人都是人精,有些话不必明说。
繁华入祝府前就没开口说过以前的情况,直到今日她情绪失控才将梅娘说了出来。
但江氏不会外传的,她比任何人都害怕她的病被人知晓。
“你们在里面干什么。”院子外头传来祝允棠的声音。
“祝二姑娘你不能进去。”院子外宫女们正拦着她。
“祝繁华你是不是欺负我母亲来着。”
江氏听到祝允棠的声音,连忙收拾着自己的妆容,生怕等会出去后被人瞧出了端倪。
繁华忽然间想起了书中的一句话:父母之爱子为之计深远。
江氏即使在病得最严重的时候,也未曾对允棠不好过。
繁华累了,背过身去对江氏道:“你回去吧。”
江氏没想到她只问了太妃娘娘这一件事,丝毫没提季宴安和她谋划将其送进宫的事情。
江氏想了想又觉得有些痛快,她迈着轻快的步伐将要推开门。
繁华将语气缓了下来,看着地上碎了一地的茶盏:
“府里的老人说,主母以前是个很爱笑的姑娘。”
江氏的心又被她一句话拽入了深渊。
第30章 (捉虫)
祝家母女被送出宫去了。
繁华将自己锁在了屋子里, 到入夜都没叫人进来收拾。
谢执听说后,招来内务府大总管问:“华嫔怎么回你的。”
徐总管小心复述着繁华当时的话。
谢执听后一琢磨,得, 没哄好,她还在气头上。
“她跟那对母女下午都聊了些什么。”谢执问七喜。
七喜说:“盼春盼夏都被娘娘支了去, 俩人什么都没听到。”
谢执也不知晓这俩人是真的没听到, 还是心已经向着繁华。不过这并不重要, 他要听的不是这个。
“孤是问,她同这俩人相处时情绪如何。”
这个七喜知晓,盼春盼夏回禀过了。
“娘娘同祝二姑娘相处时, 俩人看着相处不错。倒是同祝夫人在房里时, 屋里摔了东西。”
谢执大概知晓发生何事了。
又问:“她喜欢吃什么。”
七喜懵了, 他还真不知晓华嫔娘娘喜欢什么吃食。
谢执见状站起来,道:“还是得靠孤。”
——
戌时,谢执提着食盒来到凤仪宫。
繁华的屋门紧闭, 里面有着微弱的灯光。谢执先敲了敲门:“阿晚, 我可以进来吗?”
里面无人回应。
谢执又敲了敲门:“阿晚,你不说话就当你默许我进来了。”
屋内传来女声:“陛下进来吧。”
谢执推开了门, 看见繁华坐在梳妆台前盯着一小匣子, 里面装着谢执没见过的一首饰和一小瓶子。见他进来了,繁华便当着他的面将其合上了。
“过来吃饭吧。”谢执收回视线, 扭扭捏捏的没有打开食盒。
“臣妾给陛下请安。”繁华冷淡的给谢执请安, 谢执听到耳里,觉得她阴阳怪气的, 依旧在生气。
“我让御膳房给你做了碗长寿面。”谢执这才从食盒里慢吞吞拿出来, 放在繁华桌前。
繁华看了眼这两根青菜、一个鸡蛋的长寿面,没有胃口。
谢执察觉到了她的抗拒:“我难过的时候, 就喜欢吃上碗长寿面。”
繁华便坐下来,拿起筷子在谢执期待的目光中,夹了一口到嘴里嚼了几下。
“还行吧?”谢执问。
繁华边吃边说:“不好吃,将那个御厨脑袋砍了吧。”
谢执语塞,觉得脖子凉飕飕的,他怂恿着她:“你再尝尝,我吃了这么多年,不难吃的。”
繁华给面子又尝了一口,慢慢嚼着没有说话。谢执看她没有继续说难吃,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
那么可以开口关心她了。
“今日你为何轻易放过祝夫人。”据他所知,祝夫人对她并不好。世家里头也有不少当家主母,表面善待庶子庶女,背地里却在苛待着。
繁华将口中的面咽了下去,恹恹地回答:“前几年爹爹遇到一位急诊病人,送来时他半边脸被咬得面目全非,还没了一只眼。这位病人,他以捉狗卖狗肉为生。”
“他脸上的伤,是赶狗入穷巷。狗为求生,舍命一搏所噬。”
她小小年纪且深居闺中,竟然还有这等见识。谢执想开口夸她,让她放手去做,不必有后顾之忧。
繁华便接着道:“况且,我也未曾轻易放过她。我往她的心口,捅了好几刀。她回去必然夜夜都活在担惊受怕之中。”
听此一言,谢执便知晓,这一场同江氏的交战中,她没有吃亏,并且还处在上风。
“那你为何将自己锁在屋里。”
为何如此难过。
繁华垂着头抿了抿唇,手中的筷子无意识地轻戳着碗底: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江氏不是一个好人,对允棠来说却是个好母亲。”
她难过是因为她想起了梅娘。
她也曾有母亲。
十四年前,梅娘也曾为她计过。
可她不孝,十四年间却从未去寻过梅娘的墓,在她坟前上过一炷香。
她想,她如今都入宫做了娘娘了,应当是世间最尊贵的地位了。
她此时去寻寻梅娘的墓,这不算违背梅娘的遗愿吧?
繁华想到此,眼中泪倏地掉落在长寿面里。
她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吃长寿面。
她连自己的生辰是何日都不知晓。
若是梅娘在,她必定不会经历这些。
谢执看见她哭了,慌了。
他手忙脚乱地去接她的眼泪:“你别哭,太难吃我们不吃了。我也没想到这次会做得这么难吃。”
“不,是好吃的。”繁华红着眼眶,又拿起筷子往嘴里塞了一大口,哽咽道:“方才说不好吃,是我气你的。”
“哎你这个人……”谢执收回伸出去的手,尴尬的不知晓要做什么,干脆坐在她身侧看着她吃。
繁华咬着面,泪眼婆娑地看着他:“你方才说,难过时便会吃上一碗长寿面是为何。”
谢执给自己倒了杯热茶,低头轻轻吹开面上浮动的茶叶:
“我听七喜说,民间的孩童在过生辰时,父母都会为其做上一碗长寿面,这是孩子最幸福的时刻。”
“每次难过时,我就给自己做一碗长寿面,假装他/她们还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