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旁边站着个人高马大的婆子,往花写意跟前凑了凑,压低了声音。
王妃娘娘,真的是误会。适才追风统领带人来院子里搜查,花汝的贴身物件洗了就晾在屋子里,一个姑娘家脸皮薄,这才慌忙收捡起来,往衣箱里塞,谁知道就出了这事儿。我跟花汝住在一堆儿,秤不离砣的,这事儿怎么可能跟她有关系呢?
花写意打量了一眼,婆子约莫四十多岁的年纪,膀大腰圆,大手大脚,满月脸盘,是个有气力的。早就听何嫂说自己陪嫁的下人有三个,王妈,花汝,还有一个跑腿小厮,这人是王妈无疑了。
她点点头,吩咐花汝:起来吧。
花汝起身,仍旧战战兢兢的,头也不敢抬。
这绝对不能是自己的贴身丫头见到自己时的反应。
你很怕我吗?
小丫头一张口就带着颤音:不,不怕。
花写意轻笑:你在将军府做事多久了?
奴婢刚来将军府。
新人?
花写意微蹙了眉尖。
一般来讲,这陪嫁的丫头婆子大都是府里老人,知根知底,忠心耿耿的,跟着自己嫁入夫家也好有个帮衬。
自家老娘怎么给自己挑选了一个新人陪嫁?先不说不懂高门大户里的规矩,是否忠心,人品如何谁知道呢?
第41章 太史五蛇羹
花写意扭脸问婆子:你算是府里的老人了吧?
婆子笑得十分亲热:可不,算下来,王妈我可都伺候了王妃您十来年了,说什么也舍不得您嫁人,这不夫人就恩准老奴跟着一块过来了。
谁都知道自己嫁进王府不是什么好差事,这王妈能跟着自己嫁过来,可见应当跟原主是十分亲近的。
何嫂再好,那也是宫锦行的人,跟自己隔着肚皮。
花写意点头:那你们以后还是跟在我身边伺候吧。
王妈十分高兴,眉开眼笑地点头:来的时候夫人刻意交代过,让老奴一定要好好伺候王妃娘娘您。您尽管放心,老奴一定会尽心尽力。
花写意再次点点头:今日是否有可疑之人进出过你们的房间,一会儿跟追风统领不要隐瞒,一定要如实说,配合他证明自己的清白。
两人应是,花写意就不再逗留,拎着毒蛇大摇大摆地回了院子。
回到院子,何嫂已经命人生好了铁皮炉子,下面开了风口,可以烧炭。
以后煎药就不必再往厨房跑,麻烦。在眼皮子底下,也免得被人动了手脚。
宫锦行正在书房之中议事,霸占了她的房间。
这两日府中访客一直不断,大都是来探望宫锦行的身体,表达关心。由何管事负责接待,三言两语打发了。
也有各个府上的女眷递上拜帖,不知道揣着什么心思,花写意一概不见,懒得费心应付,自己也不是那块料。
看来,是朝堂之上有重要政务需要处理,所以宫锦行将人请进了主院里。
相信,用不了几日,这个工作狂就会迫不及待地回归朝堂,重新主持大局。
花写意暂时无家可归,拎过那一袋毒蛇,挽起衣袖,直接将手伸进布袋里,拽出一条银环蛇,手起刀落,直接剁掉蛇头,剖开肚子,挤出蛇胆,放出蛇血,丢在一旁。
第二次取出来的是眼镜蛇,面不改色,照旧是手起刀落。
第三次金环蛇,锦蛇,五颜六色,全都是剧毒之蛇,随便来一口,就可以直接躺进棺材里去了。
院子里众人瞧得目不转睛,就连书房里议政的几个大臣也逐渐变得心不在焉,透过打开的窗子,眼神越过窗前的宫锦行,一个劲儿地往外瞟。
宫锦行只瞄了两眼,指尖都开始哆嗦,几次喉尖发痒。
阳光照在他如玉的侧颜之上,显得更加苍白了几分。
所有人全都朝着宫锦行投去了怜悯的目光。
这兴许就是王爷的午膳啊,确定这玩意儿吃不死人?
还有这位摄政王妃,天呐,书到用时方恨少,几位满腹经纶的博学之士,搜肠刮肚都找不到可以形容自己敬畏之情的词语。
花写意要的就是这效果,麻利地将毒蛇收拾清洗干净,过水之后,去掉蛇骨。然后重新烧水,将蛇骨,猪骨,发好的鲍鱼,泡发好的药材等一股脑地丢进去,小火慢炖,用作底汤。
空闲的时间里,她将蛇肉,鸽子肉等全都细细地撕成细丝,动作娴熟,而且仔细。又从一旁的花盆里剪下一朵盛开的金灿灿的菊花,将花瓣一瓣一瓣地摘下来,用水清洗干净。
宫锦行偶尔抬眼,默默地看一眼她的一举一动。
她认真做事的样子真好看。难得她一个娇滴滴的将军府小姐,竟然还会做饭,而且,还那么好吃。
这一身的烟火之气,令整个王府后院都变得温暖起来,而且鲜活,有一种陌生的,自小都从未感受过的,家的味道。
虽说,今儿这汤羹有点令他发憷。
他热情地对几位大臣留饭:今儿大家都有口福,中午留下来尝尝拙荆的手艺。
刚才还争执不休,坚持己见的几人被吓得连连摇头,一溜烟地告辞离开了,生怕被留下来,盛情难却。
花写意洗净了手,走到宫锦行的跟前坐下:这些毒蛇里的蛇毒已经被提取干净,看来,府里隐藏着一位玩毒高手,你日后可要小心了。
有你在本王身边,有什么好怕的?
我已经与父亲母亲打好招呼,随时都可以回家。
宫锦行答应得很干脆:好,容我回禀母后知道,一定还你自由。
花写意托腮望着他:为什么肖王与肖王妃合离,可以自作主张?
宫锦行默了默,面色有点沉: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肖王兄富贵得意之时,她可以同富贵;离开都城前往封地,她便吵着闹着要合离,不愿共苦。不过是肖王兄顾念夫妻情分,不愿她被世人唾骂,美其名曰合离罢了。
花写意看他面有冷意,看来对这位肖王妃颇有怨言。
清官难断家务事,其中是非曲直谁知道呢?
她不想再讨没趣,轻轻地嗯了一声:好吧,那我等你消息。
宫锦行的眸光一暗,指尖揪着袖口,显示出内心的纠结,几次欲言又止,又重新咽了回去。终究是抹不开脸面,向着一个女人放低姿态,说出那一句不愿。
面对朝堂风云变幻都能应付得得心应手,运筹帷幄,偏生面对花写意,除了死皮赖脸与苦肉计,他竟然就想不出留下她的方法与借口。
这汤从上午一直炖到黄昏,加了蛇肉与鸽肉,冬菇丝之后,鲜香味就弥漫出来。
花写意打了一个盹儿,醒来伸个懒腰,走到蛇羹跟前,调过味道,舀起一点尝了尝,恰到好处。
金丝猴扒着窗棂往外瞅,提着鼻子轻嗅。
花写意用白玉碗盛了,略加几粒小嫩葱,还没来得及喝呢,就听外间长一声短一声的,有人通报。
太皇太后驾到。
妈呀,婆婆来了。
昨日宫锦行被下毒一事肯定瞒不过她的耳目。
花写意慌忙搁下手里的汤碗,起身迎接太皇太后大驾。
这次出宫,太皇太后不像上次那般风尘仆仆,满头华发抿得油光锃亮,一袭凤袍,颈带东珠,雍容华贵,前呼后拥,气势十足。
老太太一进门,院子里的人呼啦啦跪了一地。
她目不斜视,一副睥睨天下之态,径直往宫锦行的房间走,压根就没有看到跪在地上的花写意。走着走着就顿住脚步了,扭脸望向泥炉上沸腾的汤羹。
这是什么?
一个院子的人都不敢说话,扭脸望向花写意。
花写意不得不抬起头来回禀:启禀母后,这叫太史骨羹。
五蛇羹三个字在舌尖打了一个转,想说龙的,想起皇家的忌讳,还是重新换了一个说法。
第42章 母后打断他的腿!
老太太对这汤羹挺感兴趣:你做的?
是的。
可是给行儿煲的药膳?
花写意当然不能说自己做了解馋的,十分贤惠地点头:是的,药补不如食补。
老太太有点感动,上前亲自将花写意搀扶起来,上下打量,越看越满意。
换了男装的花写意,少了点冷硬的匪气,多了一股清冷,如若风吹碎玉,水流寒冰,天然的高贵之气。而眉眼之间,又带着一股懵懂的娇憨乖巧之气,令人望之生怜。
跟自家小儿子多般配啊。
好孩子,太皇太后赞不绝口:行儿能娶到你真是他的福气,你的委屈母后知晓,今儿来,就是来给你做主的。
王妃娘娘,真的是误会。适才追风统领带人来院子里搜查,花汝的贴身物件洗了就晾在屋子里,一个姑娘家脸皮薄,这才慌忙收捡起来,往衣箱里塞,谁知道就出了这事儿。我跟花汝住在一堆儿,秤不离砣的,这事儿怎么可能跟她有关系呢?
花写意打量了一眼,婆子约莫四十多岁的年纪,膀大腰圆,大手大脚,满月脸盘,是个有气力的。早就听何嫂说自己陪嫁的下人有三个,王妈,花汝,还有一个跑腿小厮,这人是王妈无疑了。
她点点头,吩咐花汝:起来吧。
花汝起身,仍旧战战兢兢的,头也不敢抬。
这绝对不能是自己的贴身丫头见到自己时的反应。
你很怕我吗?
小丫头一张口就带着颤音:不,不怕。
花写意轻笑:你在将军府做事多久了?
奴婢刚来将军府。
新人?
花写意微蹙了眉尖。
一般来讲,这陪嫁的丫头婆子大都是府里老人,知根知底,忠心耿耿的,跟着自己嫁入夫家也好有个帮衬。
自家老娘怎么给自己挑选了一个新人陪嫁?先不说不懂高门大户里的规矩,是否忠心,人品如何谁知道呢?
第41章 太史五蛇羹
花写意扭脸问婆子:你算是府里的老人了吧?
婆子笑得十分亲热:可不,算下来,王妈我可都伺候了王妃您十来年了,说什么也舍不得您嫁人,这不夫人就恩准老奴跟着一块过来了。
谁都知道自己嫁进王府不是什么好差事,这王妈能跟着自己嫁过来,可见应当跟原主是十分亲近的。
何嫂再好,那也是宫锦行的人,跟自己隔着肚皮。
花写意点头:那你们以后还是跟在我身边伺候吧。
王妈十分高兴,眉开眼笑地点头:来的时候夫人刻意交代过,让老奴一定要好好伺候王妃娘娘您。您尽管放心,老奴一定会尽心尽力。
花写意再次点点头:今日是否有可疑之人进出过你们的房间,一会儿跟追风统领不要隐瞒,一定要如实说,配合他证明自己的清白。
两人应是,花写意就不再逗留,拎着毒蛇大摇大摆地回了院子。
回到院子,何嫂已经命人生好了铁皮炉子,下面开了风口,可以烧炭。
以后煎药就不必再往厨房跑,麻烦。在眼皮子底下,也免得被人动了手脚。
宫锦行正在书房之中议事,霸占了她的房间。
这两日府中访客一直不断,大都是来探望宫锦行的身体,表达关心。由何管事负责接待,三言两语打发了。
也有各个府上的女眷递上拜帖,不知道揣着什么心思,花写意一概不见,懒得费心应付,自己也不是那块料。
看来,是朝堂之上有重要政务需要处理,所以宫锦行将人请进了主院里。
相信,用不了几日,这个工作狂就会迫不及待地回归朝堂,重新主持大局。
花写意暂时无家可归,拎过那一袋毒蛇,挽起衣袖,直接将手伸进布袋里,拽出一条银环蛇,手起刀落,直接剁掉蛇头,剖开肚子,挤出蛇胆,放出蛇血,丢在一旁。
第二次取出来的是眼镜蛇,面不改色,照旧是手起刀落。
第三次金环蛇,锦蛇,五颜六色,全都是剧毒之蛇,随便来一口,就可以直接躺进棺材里去了。
院子里众人瞧得目不转睛,就连书房里议政的几个大臣也逐渐变得心不在焉,透过打开的窗子,眼神越过窗前的宫锦行,一个劲儿地往外瞟。
宫锦行只瞄了两眼,指尖都开始哆嗦,几次喉尖发痒。
阳光照在他如玉的侧颜之上,显得更加苍白了几分。
所有人全都朝着宫锦行投去了怜悯的目光。
这兴许就是王爷的午膳啊,确定这玩意儿吃不死人?
还有这位摄政王妃,天呐,书到用时方恨少,几位满腹经纶的博学之士,搜肠刮肚都找不到可以形容自己敬畏之情的词语。
花写意要的就是这效果,麻利地将毒蛇收拾清洗干净,过水之后,去掉蛇骨。然后重新烧水,将蛇骨,猪骨,发好的鲍鱼,泡发好的药材等一股脑地丢进去,小火慢炖,用作底汤。
空闲的时间里,她将蛇肉,鸽子肉等全都细细地撕成细丝,动作娴熟,而且仔细。又从一旁的花盆里剪下一朵盛开的金灿灿的菊花,将花瓣一瓣一瓣地摘下来,用水清洗干净。
宫锦行偶尔抬眼,默默地看一眼她的一举一动。
她认真做事的样子真好看。难得她一个娇滴滴的将军府小姐,竟然还会做饭,而且,还那么好吃。
这一身的烟火之气,令整个王府后院都变得温暖起来,而且鲜活,有一种陌生的,自小都从未感受过的,家的味道。
虽说,今儿这汤羹有点令他发憷。
他热情地对几位大臣留饭:今儿大家都有口福,中午留下来尝尝拙荆的手艺。
刚才还争执不休,坚持己见的几人被吓得连连摇头,一溜烟地告辞离开了,生怕被留下来,盛情难却。
花写意洗净了手,走到宫锦行的跟前坐下:这些毒蛇里的蛇毒已经被提取干净,看来,府里隐藏着一位玩毒高手,你日后可要小心了。
有你在本王身边,有什么好怕的?
我已经与父亲母亲打好招呼,随时都可以回家。
宫锦行答应得很干脆:好,容我回禀母后知道,一定还你自由。
花写意托腮望着他:为什么肖王与肖王妃合离,可以自作主张?
宫锦行默了默,面色有点沉: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肖王兄富贵得意之时,她可以同富贵;离开都城前往封地,她便吵着闹着要合离,不愿共苦。不过是肖王兄顾念夫妻情分,不愿她被世人唾骂,美其名曰合离罢了。
花写意看他面有冷意,看来对这位肖王妃颇有怨言。
清官难断家务事,其中是非曲直谁知道呢?
她不想再讨没趣,轻轻地嗯了一声:好吧,那我等你消息。
宫锦行的眸光一暗,指尖揪着袖口,显示出内心的纠结,几次欲言又止,又重新咽了回去。终究是抹不开脸面,向着一个女人放低姿态,说出那一句不愿。
面对朝堂风云变幻都能应付得得心应手,运筹帷幄,偏生面对花写意,除了死皮赖脸与苦肉计,他竟然就想不出留下她的方法与借口。
这汤从上午一直炖到黄昏,加了蛇肉与鸽肉,冬菇丝之后,鲜香味就弥漫出来。
花写意打了一个盹儿,醒来伸个懒腰,走到蛇羹跟前,调过味道,舀起一点尝了尝,恰到好处。
金丝猴扒着窗棂往外瞅,提着鼻子轻嗅。
花写意用白玉碗盛了,略加几粒小嫩葱,还没来得及喝呢,就听外间长一声短一声的,有人通报。
太皇太后驾到。
妈呀,婆婆来了。
昨日宫锦行被下毒一事肯定瞒不过她的耳目。
花写意慌忙搁下手里的汤碗,起身迎接太皇太后大驾。
这次出宫,太皇太后不像上次那般风尘仆仆,满头华发抿得油光锃亮,一袭凤袍,颈带东珠,雍容华贵,前呼后拥,气势十足。
老太太一进门,院子里的人呼啦啦跪了一地。
她目不斜视,一副睥睨天下之态,径直往宫锦行的房间走,压根就没有看到跪在地上的花写意。走着走着就顿住脚步了,扭脸望向泥炉上沸腾的汤羹。
这是什么?
一个院子的人都不敢说话,扭脸望向花写意。
花写意不得不抬起头来回禀:启禀母后,这叫太史骨羹。
五蛇羹三个字在舌尖打了一个转,想说龙的,想起皇家的忌讳,还是重新换了一个说法。
第42章 母后打断他的腿!
老太太对这汤羹挺感兴趣:你做的?
是的。
可是给行儿煲的药膳?
花写意当然不能说自己做了解馋的,十分贤惠地点头:是的,药补不如食补。
老太太有点感动,上前亲自将花写意搀扶起来,上下打量,越看越满意。
换了男装的花写意,少了点冷硬的匪气,多了一股清冷,如若风吹碎玉,水流寒冰,天然的高贵之气。而眉眼之间,又带着一股懵懂的娇憨乖巧之气,令人望之生怜。
跟自家小儿子多般配啊。
好孩子,太皇太后赞不绝口:行儿能娶到你真是他的福气,你的委屈母后知晓,今儿来,就是来给你做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