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这样啊。”胡鹭想说你家还挺严格,话到嘴边又觉得自己没有资格评价杨陶的家事,便紧急改成了,“那我也要保持安静,我之前的朋友总说我没什么气质。”
  “谁说的,他咋话这么密。”杨陶问,“你哪里没气质了?我觉得你气质很好,不用改,这都什么年代了,又不是王公贵族,谁在乎吃饭这一套。”
  杨陶说着,忽然来了脾气,一压手就将筷子插在米饭里:“我最烦那些人天天说规矩规矩,吃饭都一堆规矩,我还这样插筷子呢,咋了,难道有鬼半夜来找我?”
  胡鹭默默将杨陶的筷子拔下来,横放在碗上:“这个还是别了。”
  杨陶不屑地撅起嘴:“你别听那什么朋友瞎说,我就觉得你这个人的气质很好。”
  “怎么又变成安慰我了。”胡鹭欲哭无泪。他粗略统计下来,总觉得自从遇见杨陶,他的人生仿佛多了个导师。杨陶总能精准地抓住他刚冒出一点头的悲观或焦虑,将它们全部扼杀在萌芽时期。
  杨陶抿起嘴唇,双手交叠:“因为你总是觉得自己不行啊,其实比你差的人有很多,比你好的我倒是没见过几个。”
  第33章 陈旧一棵树
  “我有这么好?”胡鹭傻笑,“别哄我了,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杨陶抬起手指,在眼前晃了晃,“不不不,我是说真的,比你帅的不见得比你有钱,比你有钱的不见得比你聪明,就算是个聪明绝顶的高富帅,那他能会做糖塑吗?比较不能只用自己的短处去比别人的长处,要是总是这么比,那全世界的人都比你优秀。”
  “谢谢陶陶老师,又一次开导了我。”胡鹭又夹了一筷子菜递给杨陶。
  杨陶摆摆手:“小事小事,桃哥说好要带你在世糖赛闯出名堂的,这也算是我分内事了,得保证你自信满满地上赛场。”
  胡鹭低下头,看着碗里不知不觉就已经见底的米饭,余光一瞥发现杨陶碗里也只剩半碗,便端起小饭锅问:“要不要加碗饭?”
  杨陶犹犹豫豫,遮住自己的碗,默默将素白的陶瓷小碗端到自己怀里遮住:“这次真不用,有点吃饱了,都怪你买的菠萝,吃完连饭都吃不下去。”
  “那糖葫芦就明天吃了,好不好?”胡鹭眼底笑意渐渐涌起。
  今夜的菠萝计划已成功。
  他揉揉杨陶的头发,“我是想着让你饭后吃一点助消化的,没想到你直接吃完了。”
  杨陶哼了一声,将碗放回桌上,擦干净自己的手指,拍着身边的床吐槽:“你说我为什么吃那么多,我一进房间都快吓晕了,满屋子杨桃,除了吃菠萝我还能干啥?”
  “怎么了,不好看吗?”胡鹭不明所以,顺着杨陶的手看向自己刚换上还不到二十四小时的床上四件套,床单颜色清新、干净整洁,他自认为没有问题,“我昨晚才换上,感觉比较适合夏天就买了。”
  “不是好不好看的问题......”杨陶话到嘴边又说不出口。他总觉得直接问胡鹭‘你是不是因为我叫杨陶所以才换的杨桃床单’会显得自己很自恋,万一胡鹭只是单纯喜欢杨桃这个水果,那他岂不是丢人丢大发了?
  于是杨陶只能尴尬地笑,毫不走心地夸赞:“其实挺好看的,有链接吗,我给自己也买一套。”
  “有,我找给你。”胡鹭拿起手机,翻出间隔不久的订单记录,转发给杨陶。
  他的购物软件里最近的订单大多都是制作糖塑时会用到的工具,什么烤灯、锉刀、硅胶垫,在黑白灰的各类工具中,夹着这么一套青绿色的床品,不免有些突兀。
  杨陶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好奇。
  吃饭前杨陶发的朋友圈这时也引来了贵舜的注意,贵舜私聊调侃杨陶又吃上了四川特产,弄得杨陶连手机屏幕的边都不敢露给胡鹭看,生怕自己和贵舜的聊天记录泄露出去。
  “原来你是真的喜欢杨桃啊,刚刚在车上是我想多了。”杨陶嘴里还留着被菠萝的汁水刺痛的酸麻,舌根处隐隐作痛,他语气干巴巴地问,“对了,之前胡妈妈做过杨桃糖葫芦呀,怎么没见你做了?”
  “杨桃水太多了,糖衣凝不住,我没敢做,做出来也是浪费。”胡鹭诚实坦荡,直接向杨陶交底,“当时是我学艺不精,现在说不准可以了,要不我明天试试......”
  “汁水多的问题能通过技术改变?”杨陶将信将疑,“算了。我对杨桃没啥兴趣,就是突然很好奇你怎么想到换装修的,风格转变这么大。”
  胡鹭忽然低下头,恨不得把脸埋进盘子里,他声音变得极小,跟蚊子似地哼哼:“因为哼哼你......”
  “什么?”杨陶完全没听清,他将身子凑过去,耳朵甚至离胡鹭的嘴唇只有一指的距离。
  胡鹭心率飙升,紧张地连连咽口水。
  “因为喜欢你。”胡鹭一咬牙,大声说出口。
  他干脆抓住杨陶的肩膀,直视着那双从来都水润动人的眼睛。想象杨陶是林间的一只鹿,极易受惊,所以要小心小心再小心,但也不能太轻浮,要坚定地走过去、放慢脚步、绝不中途停下。
  杨陶被这五个字砸蒙了脑袋,整个人软趴趴的没力气,像坐在盘子里的布丁,随着胡鹭的摇动来回晃动,仿佛失去了对四肢的控制权。
  “喜欢我?”杨陶亲耳听见早就不是秘密的这句话,却丝毫开心不起来。
  他垂下眼眸,睫毛遮住眼中的情绪,让胡鹭难以看清他究竟在想些什么。
  想些什么呢……
  杨陶攥着自己的手指,想起夏季伊始,他头回见到以往只出现在胡妈妈嘴中的胡鹭,往后每天都将自己打扮得格外靓丽,一次又一次踏进胡家糖坊,只要胡鹭亲手给他装一袋雪球番茄,他整天都会无比高兴。
  后来晚风醉人,酒也迷人心窍,他们竟然浑浑噩噩地在这间卧室里坦诚相待。
  可是那时的胡鹭不像杨陶想象的那样,能永远坚定地站在他身侧,能不怕他惹麻烦、不怕他蛮横无理、不怕他耍脾气闹别扭……那时的胡鹭都做不到这些,所以杨陶只能选择放弃。
  如今胡鹭慢慢变成杨陶理想中恋人的样子,可杨陶依旧忘不掉心里的那根刺,以至于他在面对自己希冀已久的‘爱’时,竟然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回应。
  心里的刺扎的说深不深、说浅不浅,哪怕没有板栗老李那次口不择言,两人之间也早晚会出现问题。
  只是杨陶没想到问题来得那么快,他刚刚准备好迎接一段感情,刚刚鼓足勇气告诫自己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困难,困难仿佛有所感应,一秒都不愿多等,山洪泥流般轰鸣而来,冲垮杨陶外强中干的防线。
  这道防线最初建立起来时,杨陶尚且不懂爱究竟有何意义。
  从确认自己喜欢男人的那天起,杨陶在家里的每一天都过得胆战心惊。
  他是传统家庭里长大的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被父母规划的妥妥帖帖,丝毫都不能踏错。
  小学、初中、高中,父母要求杨陶一定要考上公办学校的实验班,长达八年的住校生涯,在学校里,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能干。
  身边的同学已经能讨论游戏皮肤或娱乐八卦时,杨陶可支配的只有一台连贪吃蛇都玩不了的翻盖手机。他耻于使用那台手机,到高中住校的三年里,他没有主动打过一次电话回家。
  同学不经意透露出杨陶在学校内和另一个男生的关系不一般,学校内风言风语愈演愈烈,父母被请去学校,在办公室内争吵又哀求,最终还是带着杨陶回家反省半个月。
  杨陶站在办公室的门口,羞愧难当,抬不起头。
  反省的半个月里,杨陶的生活被按下暂停键。
  父母试图送杨陶去全封闭的改造学校,希望自己的儿子变回从前懂事的样子,收拾行李的那几天,姐姐从大学回来,抱着父母的腿苦苦哀求,杨陶才得以留下。
  代价是她必须和自己选择的男友分手,接受家里的安排。
  杨陶想反抗到底的心就此碎裂,他不敢再任性,怕姐姐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长久以来,杨陶的人生都像一潭死水,直到高中毕业,他终于忍受不了这无边的寂寞,决定亲自向死寂的潭中投进巨石,激起足以洗刷过往一切的惊涛骇浪。
  提交高考志愿的前一分钟,家中正好有亲戚上门拜访,杨陶觉得是命运在拯救自己,他赶着父母去给亲戚开门的那一分钟,把所有志愿都改成了天南海北的学校。
  由于学校发的志愿填报名册始终在父母手里,杨陶从未被赋予选择未来的权利,自然也对志愿填报的规则模糊不清。他不在乎自己要去哪里上学,只要离开黄海边,去哪都是最好的选择。
  原本足以考上双一流的成绩付诸东流,杨陶毫不后悔,他甚至原本就带着几分故意,故意填一所父母都看不上的学校,期待父母知道后的暴怒和癫狂。
  行李箱在这时忽然显得那么大,杨陶收拾了许久,除去日复一日穿着的校服,夏季的衣服甚至装不满半边行李箱。他留下父母在查完分后喜气洋洋给他买的智能手机,只带着那台陪伴他六年的老人机,揣上学校发给他的一千元奖金,用回老家看望奶奶的借口,悄悄坐上了开往四川的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