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大太监笑笑,又感慨道:“还是太子殿下脾气好,对谁都和和气气的,人缘好也好,上次来宫里,还特意关心老奴的老寒腿呢。”
皇帝沉默一瞬,道:“太子的心野了。”
大太监闭上嘴,不再说话了。
……
寿宴很快开始,百官按品级站在麒麟殿内,皇帝在礼乐声中登上龙椅。
众人向皇帝朝拜,行三跪九叩大礼,之后众人按品级上前献礼。
一切都很顺利,直到一个外国使臣献礼时,不小心被拌了一脚摔倒了,他手上的箱子也滚到地上。
不等众人笑他,他箱子里滚出的一瓶药粉就散发出了难闻的味道,惹得众人连连后退。
味道之大,都传到了上头。
皇帝捂着鼻子皱眉:“怎么回事?”
大太监尖声叫道:“大胆,尔等番邦小民,怎敢向圣上献如此秽物!”
那使臣似乎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满脸茫然,同样被熏的捂着鼻子,用蹩脚的大燕话说着:“这不湿窝们国家进献的河礼。”
“那这是什么?!”
有眼尖的人却瞧见,那箱子里似乎不止有药粉,还有一大沓信纸。
有人探头看着道:“好像是一沓信。”
太子见状不知为何,眼皮狠狠一跳,道:“还不快将这使臣带走,再将这秽物打扫干净,别坏了陛下的兴致!”
药粉被小内侍们利落的收走,皇帝也注意到了那些纸,却是吩咐道:“去,看看是什么。”
小内侍立即上前去拿箱子里的信。
太子硬着头皮道:“父皇,何不等寿宴结束再看?不要扰乱了寿宴进程。”
皇帝深深看了太子一眼:“太子在教朕做事?”
太子吓得立即跪在地上:“儿臣不敢。”
小内侍将信纸呈上去,皇帝看了几页,眉头狠狠皱起。
他将箱子连带信纸一起砸在跪着的太子身上。
“太子,看看你做的好事!”
太子看着那些信,慌的身形都不稳了,他膝行向前:“不、不是我,父皇,有人污蔑儿臣!”
有站在太子身边的人看到信的内容,大骇:“太子派人向雍州投毒……雍州的时疫竟然是人为?!”
“什么?投毒?太子怎会如此恶毒!”
百官窃窃私语。
大太监高喊:“肃静。”
众人安静下来,但眼神仍有交流,都是震惊。
其实在这些上等人眼里,没有人觉得死几个贱民是事儿,但这事儿若搬到明面上来,激起民怨,天下人的唾沫星子就能将他们喷死。
更何况,这时疫与一般的疫毒不同,它是会传染的,若是控制不好,也是极有可能传到别的地方的。
有人道:“幸亏雍州及时封城,若是这疫毒传到晋安来,后果不堪设想啊!”
雍州远在边境,雍州的时疫,也就值得大家感慨一句,可若是传到晋安来,不行,光是想一想,便是人人自危了。
一时间,众人看太子的目光都变了。
皇帝将信拍在面前的桌案上:“太子,这些信都是你亲笔所写,你如何能抵赖!”
太子还在抵抗,这件事虽是他做的,但来往的信明明都已经销毁了,都是他亲自烧的,怎么可能还有备份!
因此,他坚定这信是假的。
他哭喊道:“父皇,这证据来源不明,不可信啊,定、定是萧沉污蔑我!”
一直冷眼看着的萧沉,闻言道:“本王若有证据,还能等到今日?”
也是,雍州是萧沉的地盘,雍王殿下是出了名的有仇当场报,他若早知真相,不可能忍到今日才说。
众朝臣不由都信了几分。
太子慌了神,四处找“污蔑”他的凶手。
温国公率先站出来道:“陛下,此事需严查,投放疫毒,残害百姓,其心可诛!”
他是八皇子一脉,此时不落井下石,更待何时?
也有太子一脉的朝臣站出来道:“此时的确需严查!陛下寿宴,举国同庆,不知是谁暗地里将这些污蔑之词放入使臣箱中,定是存心要乱了国本!若是的确证据确凿,那人为何不直接战出来揭发,偏要如何遮遮掩掩?”
“胡说,陛下尚且康健,如何能乱了国本!”温国公说完,又哼道:“定是被某些人威胁,不敢露面,只能以此等形式揭发了。”
朝臣们各执一词,吵成一团。
太子捶胸顿足:”一定是有人污蔑儿臣,父皇,您要相信儿臣啊!”
皇帝没说话,只紧紧皱着眉。
片刻后,太医院首上前,道:“回禀陛下,微臣等已侧过这药粉,的确有剧毒,至于是不是疫毒,还需查验。”
皇帝终于开口:“众卿都看看这‘证据’吧。”
小内侍上前将信都捡起来,先给站在最前面的朝臣看。
第一个便是国师。
一直侯在一侧,不曾发言的国师看了信,忽然道:“陛下,破军星冲撞帝星,也与圣上有关联的人有关,太子乃国之储君,散播疫毒,实乃罪过。”
第65章 主线任务
在大燕, 国师的地位超然,但一般不参与政事。
可一旦参与了,便是皇帝也不得不听的存在。
君权神授, 大燕信奉神明, 对星象之事更是敏感。
尤其是当今圣上,对于星象与自己的安危, 十分看重。
国师此言一出,太子一脉的人彻底慌了:“此事尚未有定论, 国师怎敢如此污蔑?”
国师的声音如玉石,沉静清雅:“我只是说出星象而已, 其余的,自有圣上论断。”
“可这是污蔑!太子性情温润, 从不与人发生争执, 怎可能做出这种事!”
“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你又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你怎么知道他真心怎么想的?”
“看那信里,分别还有太子纵容手底下的人欺男霸女、侵占良田之事, 可见,太子的真实性情并非他表面那般。”
这些世家大族里, 谁家没有这样的唵囋事呢?不过要搬到明面上来,就要另当别论了。
“这都不算什么, 私吞军饷才是真的其心可诛!”
“太子将朝廷拨给雍州的军饷私自扣押, 若是延误了军情,康盛十一年的事便会重演啊陛下!”
这件事其实并不完全属实, 朝廷根本没有拨给雍州多少军饷,太子做的,只是按住雍州缺粮的消息, 让晋安的人以为局面尚且可控,再加上皇帝厌恶萧沉人人皆知,自然不会有人硬顶着皇帝的压力去筹粮。
这是心照不宣的事。
但压消息和私自扣押军饷可不是一个等级的罪名。
太子的人自然也知道这一单,立即反驳:“并非如此,尔等难道都不知此事?明明……”
一直沉默着并不参与的萧沉听到这里,终于抬手道:“给本王看看。”
那人忽然便像被扼住了脖子,声音卡住了。
如今萧沉就在这里,他是雍州之王,与外敌厮杀多年,若让他知道,晋安的朝臣享受着他带来的安定,却压着粮食不给,现场发疯可怎么办?
若因此砍死一两个官员泄愤,恐怕为了安抚他,也无人敢怎么样。
现在没人敢触这阎王的霉头,立即有人上前将信递给了他。
萧沉越看眉头皱的越紧。
他将信纸扔在太子脸上 ,脸色阴沉:“呵,这便是一国储君的作为?”
太子多年营造的体面都没有了,险些发疯:“孤是太子,你怎敢如此!”
萧沉直接踹了他一脚,这一脚踹在胸口,用了十成十的力,太子直接吐出了一口血。
众朝臣都胆战心惊地后退,连太子党都噤声了。
这雍王还真是莽夫,在大殿上竟然对太子动武,其他人若惹了他,就更不必说了。
皇帝虽不想保太子,却也见不得萧沉肆意妄为,皱眉道:“好了,在朕面前,你这像什么样子。”
萧沉对皇帝行了个军礼,道:“陛下,臣请彻查此事,给雍州百姓和将士一个说法。”
皇帝没有开口。
又有人上前,跪在地上道:“陛下,雍州外与蛮族开战,内有蝗虫过境,粮食短缺,形势危急,太子殿下却私吞军饷,臣怀疑,太子与蛮族勾结,其心,志在大燕!”
这顶帽子扣下来,太子这下真疯了:“你胡说什么,孤已经是太子了,怎会勾结蛮族!”
是啊,已是太子了,却也只是太子而已。
那官员冷哼一声,目光却看向龙椅之上,其意不言而喻。
“孤没有,你怎敢如此挑拨孤与父皇的关系!”太子疯狂辩解,看起来真情实感,涕泗横流,“父皇,您要相信儿臣啊父皇,儿臣绝没有做过这种事!”
然而,他如何辩解都没有用,甚至朝臣们如何说也没有用。
唯有皇帝真的丝毫不怀疑他,要保他,才有用。
但皇帝多疑,今日的行为,更是已经有了倾向,这下看清形势的官员,全都随之上书,请求彻查此事。
皇帝沉默一瞬,道:“太子的心野了。”
大太监闭上嘴,不再说话了。
……
寿宴很快开始,百官按品级站在麒麟殿内,皇帝在礼乐声中登上龙椅。
众人向皇帝朝拜,行三跪九叩大礼,之后众人按品级上前献礼。
一切都很顺利,直到一个外国使臣献礼时,不小心被拌了一脚摔倒了,他手上的箱子也滚到地上。
不等众人笑他,他箱子里滚出的一瓶药粉就散发出了难闻的味道,惹得众人连连后退。
味道之大,都传到了上头。
皇帝捂着鼻子皱眉:“怎么回事?”
大太监尖声叫道:“大胆,尔等番邦小民,怎敢向圣上献如此秽物!”
那使臣似乎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满脸茫然,同样被熏的捂着鼻子,用蹩脚的大燕话说着:“这不湿窝们国家进献的河礼。”
“那这是什么?!”
有眼尖的人却瞧见,那箱子里似乎不止有药粉,还有一大沓信纸。
有人探头看着道:“好像是一沓信。”
太子见状不知为何,眼皮狠狠一跳,道:“还不快将这使臣带走,再将这秽物打扫干净,别坏了陛下的兴致!”
药粉被小内侍们利落的收走,皇帝也注意到了那些纸,却是吩咐道:“去,看看是什么。”
小内侍立即上前去拿箱子里的信。
太子硬着头皮道:“父皇,何不等寿宴结束再看?不要扰乱了寿宴进程。”
皇帝深深看了太子一眼:“太子在教朕做事?”
太子吓得立即跪在地上:“儿臣不敢。”
小内侍将信纸呈上去,皇帝看了几页,眉头狠狠皱起。
他将箱子连带信纸一起砸在跪着的太子身上。
“太子,看看你做的好事!”
太子看着那些信,慌的身形都不稳了,他膝行向前:“不、不是我,父皇,有人污蔑儿臣!”
有站在太子身边的人看到信的内容,大骇:“太子派人向雍州投毒……雍州的时疫竟然是人为?!”
“什么?投毒?太子怎会如此恶毒!”
百官窃窃私语。
大太监高喊:“肃静。”
众人安静下来,但眼神仍有交流,都是震惊。
其实在这些上等人眼里,没有人觉得死几个贱民是事儿,但这事儿若搬到明面上来,激起民怨,天下人的唾沫星子就能将他们喷死。
更何况,这时疫与一般的疫毒不同,它是会传染的,若是控制不好,也是极有可能传到别的地方的。
有人道:“幸亏雍州及时封城,若是这疫毒传到晋安来,后果不堪设想啊!”
雍州远在边境,雍州的时疫,也就值得大家感慨一句,可若是传到晋安来,不行,光是想一想,便是人人自危了。
一时间,众人看太子的目光都变了。
皇帝将信拍在面前的桌案上:“太子,这些信都是你亲笔所写,你如何能抵赖!”
太子还在抵抗,这件事虽是他做的,但来往的信明明都已经销毁了,都是他亲自烧的,怎么可能还有备份!
因此,他坚定这信是假的。
他哭喊道:“父皇,这证据来源不明,不可信啊,定、定是萧沉污蔑我!”
一直冷眼看着的萧沉,闻言道:“本王若有证据,还能等到今日?”
也是,雍州是萧沉的地盘,雍王殿下是出了名的有仇当场报,他若早知真相,不可能忍到今日才说。
众朝臣不由都信了几分。
太子慌了神,四处找“污蔑”他的凶手。
温国公率先站出来道:“陛下,此事需严查,投放疫毒,残害百姓,其心可诛!”
他是八皇子一脉,此时不落井下石,更待何时?
也有太子一脉的朝臣站出来道:“此时的确需严查!陛下寿宴,举国同庆,不知是谁暗地里将这些污蔑之词放入使臣箱中,定是存心要乱了国本!若是的确证据确凿,那人为何不直接战出来揭发,偏要如何遮遮掩掩?”
“胡说,陛下尚且康健,如何能乱了国本!”温国公说完,又哼道:“定是被某些人威胁,不敢露面,只能以此等形式揭发了。”
朝臣们各执一词,吵成一团。
太子捶胸顿足:”一定是有人污蔑儿臣,父皇,您要相信儿臣啊!”
皇帝没说话,只紧紧皱着眉。
片刻后,太医院首上前,道:“回禀陛下,微臣等已侧过这药粉,的确有剧毒,至于是不是疫毒,还需查验。”
皇帝终于开口:“众卿都看看这‘证据’吧。”
小内侍上前将信都捡起来,先给站在最前面的朝臣看。
第一个便是国师。
一直侯在一侧,不曾发言的国师看了信,忽然道:“陛下,破军星冲撞帝星,也与圣上有关联的人有关,太子乃国之储君,散播疫毒,实乃罪过。”
第65章 主线任务
在大燕, 国师的地位超然,但一般不参与政事。
可一旦参与了,便是皇帝也不得不听的存在。
君权神授, 大燕信奉神明, 对星象之事更是敏感。
尤其是当今圣上,对于星象与自己的安危, 十分看重。
国师此言一出,太子一脉的人彻底慌了:“此事尚未有定论, 国师怎敢如此污蔑?”
国师的声音如玉石,沉静清雅:“我只是说出星象而已, 其余的,自有圣上论断。”
“可这是污蔑!太子性情温润, 从不与人发生争执, 怎可能做出这种事!”
“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你又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你怎么知道他真心怎么想的?”
“看那信里,分别还有太子纵容手底下的人欺男霸女、侵占良田之事, 可见,太子的真实性情并非他表面那般。”
这些世家大族里, 谁家没有这样的唵囋事呢?不过要搬到明面上来,就要另当别论了。
“这都不算什么, 私吞军饷才是真的其心可诛!”
“太子将朝廷拨给雍州的军饷私自扣押, 若是延误了军情,康盛十一年的事便会重演啊陛下!”
这件事其实并不完全属实, 朝廷根本没有拨给雍州多少军饷,太子做的,只是按住雍州缺粮的消息, 让晋安的人以为局面尚且可控,再加上皇帝厌恶萧沉人人皆知,自然不会有人硬顶着皇帝的压力去筹粮。
这是心照不宣的事。
但压消息和私自扣押军饷可不是一个等级的罪名。
太子的人自然也知道这一单,立即反驳:“并非如此,尔等难道都不知此事?明明……”
一直沉默着并不参与的萧沉听到这里,终于抬手道:“给本王看看。”
那人忽然便像被扼住了脖子,声音卡住了。
如今萧沉就在这里,他是雍州之王,与外敌厮杀多年,若让他知道,晋安的朝臣享受着他带来的安定,却压着粮食不给,现场发疯可怎么办?
若因此砍死一两个官员泄愤,恐怕为了安抚他,也无人敢怎么样。
现在没人敢触这阎王的霉头,立即有人上前将信递给了他。
萧沉越看眉头皱的越紧。
他将信纸扔在太子脸上 ,脸色阴沉:“呵,这便是一国储君的作为?”
太子多年营造的体面都没有了,险些发疯:“孤是太子,你怎敢如此!”
萧沉直接踹了他一脚,这一脚踹在胸口,用了十成十的力,太子直接吐出了一口血。
众朝臣都胆战心惊地后退,连太子党都噤声了。
这雍王还真是莽夫,在大殿上竟然对太子动武,其他人若惹了他,就更不必说了。
皇帝虽不想保太子,却也见不得萧沉肆意妄为,皱眉道:“好了,在朕面前,你这像什么样子。”
萧沉对皇帝行了个军礼,道:“陛下,臣请彻查此事,给雍州百姓和将士一个说法。”
皇帝没有开口。
又有人上前,跪在地上道:“陛下,雍州外与蛮族开战,内有蝗虫过境,粮食短缺,形势危急,太子殿下却私吞军饷,臣怀疑,太子与蛮族勾结,其心,志在大燕!”
这顶帽子扣下来,太子这下真疯了:“你胡说什么,孤已经是太子了,怎会勾结蛮族!”
是啊,已是太子了,却也只是太子而已。
那官员冷哼一声,目光却看向龙椅之上,其意不言而喻。
“孤没有,你怎敢如此挑拨孤与父皇的关系!”太子疯狂辩解,看起来真情实感,涕泗横流,“父皇,您要相信儿臣啊父皇,儿臣绝没有做过这种事!”
然而,他如何辩解都没有用,甚至朝臣们如何说也没有用。
唯有皇帝真的丝毫不怀疑他,要保他,才有用。
但皇帝多疑,今日的行为,更是已经有了倾向,这下看清形势的官员,全都随之上书,请求彻查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