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黄小姐也叹气,拍了拍她的手,携着她朝着另一间偏房走去:“我再去劝劝她。”
李棣与朱璟宁一并进的屋子,屋内尚且算是雅净。当然,若是和昔日的谢公府相较肯定差了一大截。内室里隔了两个阁间,一个消瘦的背影站在书阁前发呆,盯着那些书卷很是出神。
李棣乍一看见谢曜的清瘦背影,忽然觉得有些鼻酸,他数次想要开口,却总觉得如鲠在喉。朱璟宁咳了一声:“你还会看书呢?现在想吊书袋子装儒生未免太迟了些。”
谢曜闻声回头,“猪嘴里吐......”一句骂词卡在喉咙里没了下文。朱璟宁瞧着这两人,心道两人这娘们唧唧的怕是有话要絮叨矫情,便自觉的退出了屋子。
“回来了?”谢曜淡声问道。
“回来了。”李棣应答。
谢曜垂下眼,他放下手中的书卷,往前迈了两步,结结实实地一把抱住了李棣,拍着他的背,隔在两人之间的犹疑倒是无声地消融了。
“我先前还想着,要是你真回不来,他日下了黄泉,我该活活再打死你一回。让你叫我一声哥,却想害我背一辈子的歉疚。李宣棠,你这如意算盘打的倒是巧妙。”李棣却笑不出来,他拍了拍谢曜的肩膀,沉声道:“对不住。”
谢曜也不跟他客气,抡手捶了他一拳,李棣被他这一拳捶的血气翻涌,无奈地一笑。
谢曜松开他,眼中有泪花:“再没下回了。”
话说的简略,李棣却听懂了。谢三说的是,再没下回抛下对方独自求死的事了。
李棣点头。
谢三深吸了一口气,长长吁出:“恰好你今日来了,要不然过几日我也是要去李公府找你的。”他顿了顿,“我大哥早年在墉州当过里正县尉,在那里有旧相识,如今,我们一家预备搬去墉州。父亲母亲已经去了,大哥还在筹备打点,过几日会回京接走大嫂和阿钰。”
李棣一愣,他是没想过这一点的,于是下意识问道:“你也走吗?”
谢曜转身,行至书架前,淡声道:“这也是我要跟你说的事。”他顿了顿,“我不打算走,我还要留在郦安做一件事。”
“什么事?”
谢曜一双眸子沉了沉:“我二哥的死,别有真相,我要为他争一个明白。”
李棣淡淡别开眼,昔日谢家衰颓,他亦是脱不开干系,此番提及谢琅,他多多少少有些难堪。谢三从成堆的书阁中翻捡出一叠泛黄的纸张,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左下角皆落了朱红小印,细看,正是秦篆体的“琅”字。
“确实,我二哥犯的孽,够杀他几回;谢家的过错,也并不是冤枉。可有人利用我二哥做刀,利用完了一脚就踢开他。”谢三有些哽咽,“吞食生金而死,连副尸骨都留不齐整......阿棣,你知道吗?水牢的狱卒说,谢翰林的骨头发黑,连蛆虫蚊蝇都不敢碰。”
他展开这叠纸张,上面写的却不是什么私人往来,这种东西若有,想必也早被大理寺抄去了。李棣扫了一眼,多是一些词句文章,大约是谢琅自题的小诗,状物写景,是为隐晦含蓄的相思小诗。
李棣不解地看了谢曜一眼。
“我从不知道......”谢曜说,“他那样孤傲自持的人,竟会写下这么多的文字,却又一封都不敢送出去,可想而知此情隐忍到了什么样的地步。”
梨花窗前一个影子闪过,正是一只扬着尾巴的小花狸,此刻沿着窗沿走,像是留恋什么东西一般。这花狸李棣曾在谢府见过,当时他还纳闷谢家竟会养这些小东西。
谢曜看了那花狸一眼,道:“那是我二哥从小就开始养的,一直带在身边,先前留在翰林院。自我二哥过世之后,我就再也没见过它。”谢曜双眸微促,冷声道:“可是那日从太尉府回仁宜坊的路上,我却在状元郎的宅门前看到了这只花狸。这畜生大约还念着旧主,时不时会溜到这儿来。”
“你疑心萧悯?你觉得......谢二郎的相思之人是萧少保?”这话问的十分荒唐,李棣觉得的荒唐的点倒不是说谢萧二人皆为男子,而是萧悯他已经娶妻。
况且,若是有那样的情义,但凡只一两分,萧悯也不至于推谢琅至绝境?
李棣此前一直认为萧悯就是个过河拆桥的小人,可如果表象之下另有隐情,那么......许多东西就无法解释清楚了。
譬如谢琅之死、譬如廊州贪污一案的真相。
“那花狸是我二哥唯一珍重的东西,可如今它却肯腻着萧悯。”谢曜冷笑一声,“说萧少保无辜,我却是不信的。”
李棣垂眸,心里却知道谢曜说的话并不是假的。当日他与陈翛羁押触犯刑法的谢琅时,事情发展过于容易,事后一想,诡谲之处竟有许多。
李棣点头:“既然如此,你暂且待在郦安也好,那霍姑娘呢?她......”李棣忽然想到自己今日进来似乎并未瞧见霍弦思,下意识环视了周围一圈。
谢曜却似蔫了一样,他眼中有伤,“她不肯见人。”谢曜既心疼又无力地望着窗外的方向,“当日常将军为了救我们,死在了平晋陂,消息传到郦安的那一日,她就咯血了。从我回来那一日起,我就没有见过她,她把自己锁在屋子里,只要我一走近,她就哭,我没有办法。”
闻听此言,常锦身殁的情景似乎仍在眼前,就像是昨日之事。
这场战火如同潮水一般,来的快去的也快,可仍在退潮之时吞没了一些人的尸骨。李棣其实并不是很明白常锦为什么要以引开越人为他们争得一线生机,说到底,他们几个对于常锦来说也不是个亲密人。
离开小筑时,李棣瞧见了纱窗前的一抹剪影。
瘦削身形的女儿家影子半垂首,像是在瞧着什么,又像是什么都不曾惦念。
在某一刻,李棣竟会恍惚觉得这个寡言少语的霍姑娘被锁在郦安城中了,就像只小鸟被困在金笼子里,连挣扎都是奢望。
她身为皇商庶女,嫁娶由不得自身,就算谢三钟情于她,一心为她,她也好像......并不开心。
李棣垂了眼,并不深想。说到底,他也只是个局外人。
第79章 逗趣
城西三生坊因谢家倾颓一事彻底落败, 原先的坊间被推倒,新立了一个说书评弹的小楼。盘下这楼的乃是早些年寄居郦安的江湖客, 不过与寻常刀客不同,这些人不靠打杀,只凭着一张嘴、一双耳朵便能成事儿。
一阵噼里啪啦的掌声此起彼伏的响起, 站在下方的布衣男子抱拳, 描金折扇一扫,“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琵琶横掠,扫弦之声绕梁不绝,听得人洗耳朵, 浑身舒坦。三两个拿漆盘的罗衣婢女面上带笑,下了高台,行至各家公子座前讨赏。
一锭官银放入漆盘中, 罗衣婢女惊疑抬眼, 那打赏的是个年纪极轻的公子爷, 净面白皙, 只是面上不少地方还结着痂, 俊秀之余还带着点男儿硬气。
被如此厚爱, 难免让人想到露水情缘,婢女娇滴滴地道了谢, 再看那公子,却见他已经起身追着说书先生去了。
李棣素来不喜欢这些酸唧唧的文人之事,在这儿听书听的眼皮子直打架。好不容易歇了, 他三步并作两步拦住了布衣先生。对方瞧见李棣模样,先是愣了愣,而是惊喜道:“小将军?!”
“先生还记得我。”李棣笑了笑。四年前的廊州一战,许多江湖客皆被搅入战事中,当时李棣坚持收留受伤的残兵老弱,当中正赶巧有这江湖百晓生。那样凶险的一战过后,百晓生说是要洗手不做了,去郦安讨个营生。
却不想,一别五年,他竟真的在郦安做出了名堂。
故人相见,百晓生很是兴奋,他叫嚷着要请酒,李棣却赶忙推了:“听闻你出山,我这次来,是有事相求的。”
百晓生就笑:“小将军可不要听那些碎嘴子浑说,早前那些事儿我已经不做了,如今就想安安生生的娶个婆娘过活。不过小将军有什么事尽管说,我能帮的一定尽心尽力。”
“不知先生有没有听过最近传的热热闹闹的胡巫圣女?”
百晓生面上笑意一滞,他拉着李棣的衣袖将他往里间带了一点,压低声音道:“那不是皇帝老子的大忌讳吗?”他像是想到了什么,“你是那个谁、谁家的嫡子来着?”
“先皇后是我姑母。”李棣答他。
“是了!”百晓生一击掌,“小将军既然和先皇后有亲,那趁早别沾惹。皇帝刚失了婆娘,这会子又来了个长的一样的,小将军难道觉不出里头的古怪地儿吗?这事七八成带着腥。”他拧眉补充,“我在郦安待了几年,也零零散散听过你家一些事,皇帝老子待你们可算不上太好。”
李棣面上带着笑看着他,也不说话,百晓生被他看的心里发虚,便摆手道:“你这样瞧我,我可瘆得慌。”
李棣挑眉,遥遥指着自己座上的两坛太禧白,说:“既如此,不如我们先喝几杯再说?”百晓生肚子里的馋虫被勾的大动,他心道:感情一早等在这儿算计我呢。他摆手,终是把折扇往腰带上一插,叹道:“成成成,离了你们军营这些年,当真没痛快喝过几回酒,小将军这回可要好好陪我一次!不兴半道上就跑!”
李棣与朱璟宁一并进的屋子,屋内尚且算是雅净。当然,若是和昔日的谢公府相较肯定差了一大截。内室里隔了两个阁间,一个消瘦的背影站在书阁前发呆,盯着那些书卷很是出神。
李棣乍一看见谢曜的清瘦背影,忽然觉得有些鼻酸,他数次想要开口,却总觉得如鲠在喉。朱璟宁咳了一声:“你还会看书呢?现在想吊书袋子装儒生未免太迟了些。”
谢曜闻声回头,“猪嘴里吐......”一句骂词卡在喉咙里没了下文。朱璟宁瞧着这两人,心道两人这娘们唧唧的怕是有话要絮叨矫情,便自觉的退出了屋子。
“回来了?”谢曜淡声问道。
“回来了。”李棣应答。
谢曜垂下眼,他放下手中的书卷,往前迈了两步,结结实实地一把抱住了李棣,拍着他的背,隔在两人之间的犹疑倒是无声地消融了。
“我先前还想着,要是你真回不来,他日下了黄泉,我该活活再打死你一回。让你叫我一声哥,却想害我背一辈子的歉疚。李宣棠,你这如意算盘打的倒是巧妙。”李棣却笑不出来,他拍了拍谢曜的肩膀,沉声道:“对不住。”
谢曜也不跟他客气,抡手捶了他一拳,李棣被他这一拳捶的血气翻涌,无奈地一笑。
谢曜松开他,眼中有泪花:“再没下回了。”
话说的简略,李棣却听懂了。谢三说的是,再没下回抛下对方独自求死的事了。
李棣点头。
谢三深吸了一口气,长长吁出:“恰好你今日来了,要不然过几日我也是要去李公府找你的。”他顿了顿,“我大哥早年在墉州当过里正县尉,在那里有旧相识,如今,我们一家预备搬去墉州。父亲母亲已经去了,大哥还在筹备打点,过几日会回京接走大嫂和阿钰。”
李棣一愣,他是没想过这一点的,于是下意识问道:“你也走吗?”
谢曜转身,行至书架前,淡声道:“这也是我要跟你说的事。”他顿了顿,“我不打算走,我还要留在郦安做一件事。”
“什么事?”
谢曜一双眸子沉了沉:“我二哥的死,别有真相,我要为他争一个明白。”
李棣淡淡别开眼,昔日谢家衰颓,他亦是脱不开干系,此番提及谢琅,他多多少少有些难堪。谢三从成堆的书阁中翻捡出一叠泛黄的纸张,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左下角皆落了朱红小印,细看,正是秦篆体的“琅”字。
“确实,我二哥犯的孽,够杀他几回;谢家的过错,也并不是冤枉。可有人利用我二哥做刀,利用完了一脚就踢开他。”谢三有些哽咽,“吞食生金而死,连副尸骨都留不齐整......阿棣,你知道吗?水牢的狱卒说,谢翰林的骨头发黑,连蛆虫蚊蝇都不敢碰。”
他展开这叠纸张,上面写的却不是什么私人往来,这种东西若有,想必也早被大理寺抄去了。李棣扫了一眼,多是一些词句文章,大约是谢琅自题的小诗,状物写景,是为隐晦含蓄的相思小诗。
李棣不解地看了谢曜一眼。
“我从不知道......”谢曜说,“他那样孤傲自持的人,竟会写下这么多的文字,却又一封都不敢送出去,可想而知此情隐忍到了什么样的地步。”
梨花窗前一个影子闪过,正是一只扬着尾巴的小花狸,此刻沿着窗沿走,像是留恋什么东西一般。这花狸李棣曾在谢府见过,当时他还纳闷谢家竟会养这些小东西。
谢曜看了那花狸一眼,道:“那是我二哥从小就开始养的,一直带在身边,先前留在翰林院。自我二哥过世之后,我就再也没见过它。”谢曜双眸微促,冷声道:“可是那日从太尉府回仁宜坊的路上,我却在状元郎的宅门前看到了这只花狸。这畜生大约还念着旧主,时不时会溜到这儿来。”
“你疑心萧悯?你觉得......谢二郎的相思之人是萧少保?”这话问的十分荒唐,李棣觉得的荒唐的点倒不是说谢萧二人皆为男子,而是萧悯他已经娶妻。
况且,若是有那样的情义,但凡只一两分,萧悯也不至于推谢琅至绝境?
李棣此前一直认为萧悯就是个过河拆桥的小人,可如果表象之下另有隐情,那么......许多东西就无法解释清楚了。
譬如谢琅之死、譬如廊州贪污一案的真相。
“那花狸是我二哥唯一珍重的东西,可如今它却肯腻着萧悯。”谢曜冷笑一声,“说萧少保无辜,我却是不信的。”
李棣垂眸,心里却知道谢曜说的话并不是假的。当日他与陈翛羁押触犯刑法的谢琅时,事情发展过于容易,事后一想,诡谲之处竟有许多。
李棣点头:“既然如此,你暂且待在郦安也好,那霍姑娘呢?她......”李棣忽然想到自己今日进来似乎并未瞧见霍弦思,下意识环视了周围一圈。
谢曜却似蔫了一样,他眼中有伤,“她不肯见人。”谢曜既心疼又无力地望着窗外的方向,“当日常将军为了救我们,死在了平晋陂,消息传到郦安的那一日,她就咯血了。从我回来那一日起,我就没有见过她,她把自己锁在屋子里,只要我一走近,她就哭,我没有办法。”
闻听此言,常锦身殁的情景似乎仍在眼前,就像是昨日之事。
这场战火如同潮水一般,来的快去的也快,可仍在退潮之时吞没了一些人的尸骨。李棣其实并不是很明白常锦为什么要以引开越人为他们争得一线生机,说到底,他们几个对于常锦来说也不是个亲密人。
离开小筑时,李棣瞧见了纱窗前的一抹剪影。
瘦削身形的女儿家影子半垂首,像是在瞧着什么,又像是什么都不曾惦念。
在某一刻,李棣竟会恍惚觉得这个寡言少语的霍姑娘被锁在郦安城中了,就像只小鸟被困在金笼子里,连挣扎都是奢望。
她身为皇商庶女,嫁娶由不得自身,就算谢三钟情于她,一心为她,她也好像......并不开心。
李棣垂了眼,并不深想。说到底,他也只是个局外人。
第79章 逗趣
城西三生坊因谢家倾颓一事彻底落败, 原先的坊间被推倒,新立了一个说书评弹的小楼。盘下这楼的乃是早些年寄居郦安的江湖客, 不过与寻常刀客不同,这些人不靠打杀,只凭着一张嘴、一双耳朵便能成事儿。
一阵噼里啪啦的掌声此起彼伏的响起, 站在下方的布衣男子抱拳, 描金折扇一扫,“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琵琶横掠,扫弦之声绕梁不绝,听得人洗耳朵, 浑身舒坦。三两个拿漆盘的罗衣婢女面上带笑,下了高台,行至各家公子座前讨赏。
一锭官银放入漆盘中, 罗衣婢女惊疑抬眼, 那打赏的是个年纪极轻的公子爷, 净面白皙, 只是面上不少地方还结着痂, 俊秀之余还带着点男儿硬气。
被如此厚爱, 难免让人想到露水情缘,婢女娇滴滴地道了谢, 再看那公子,却见他已经起身追着说书先生去了。
李棣素来不喜欢这些酸唧唧的文人之事,在这儿听书听的眼皮子直打架。好不容易歇了, 他三步并作两步拦住了布衣先生。对方瞧见李棣模样,先是愣了愣,而是惊喜道:“小将军?!”
“先生还记得我。”李棣笑了笑。四年前的廊州一战,许多江湖客皆被搅入战事中,当时李棣坚持收留受伤的残兵老弱,当中正赶巧有这江湖百晓生。那样凶险的一战过后,百晓生说是要洗手不做了,去郦安讨个营生。
却不想,一别五年,他竟真的在郦安做出了名堂。
故人相见,百晓生很是兴奋,他叫嚷着要请酒,李棣却赶忙推了:“听闻你出山,我这次来,是有事相求的。”
百晓生就笑:“小将军可不要听那些碎嘴子浑说,早前那些事儿我已经不做了,如今就想安安生生的娶个婆娘过活。不过小将军有什么事尽管说,我能帮的一定尽心尽力。”
“不知先生有没有听过最近传的热热闹闹的胡巫圣女?”
百晓生面上笑意一滞,他拉着李棣的衣袖将他往里间带了一点,压低声音道:“那不是皇帝老子的大忌讳吗?”他像是想到了什么,“你是那个谁、谁家的嫡子来着?”
“先皇后是我姑母。”李棣答他。
“是了!”百晓生一击掌,“小将军既然和先皇后有亲,那趁早别沾惹。皇帝刚失了婆娘,这会子又来了个长的一样的,小将军难道觉不出里头的古怪地儿吗?这事七八成带着腥。”他拧眉补充,“我在郦安待了几年,也零零散散听过你家一些事,皇帝老子待你们可算不上太好。”
李棣面上带着笑看着他,也不说话,百晓生被他看的心里发虚,便摆手道:“你这样瞧我,我可瘆得慌。”
李棣挑眉,遥遥指着自己座上的两坛太禧白,说:“既如此,不如我们先喝几杯再说?”百晓生肚子里的馋虫被勾的大动,他心道:感情一早等在这儿算计我呢。他摆手,终是把折扇往腰带上一插,叹道:“成成成,离了你们军营这些年,当真没痛快喝过几回酒,小将军这回可要好好陪我一次!不兴半道上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