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这种文化的分割,足以让人们将自己与他人区别对待,形不成一个整体。
而连整体都形不成,大家怎么能团结在一起,共同延续这个势力的生命。
所以除非帝皇搞神学宣称自己是神,让这个观念深入每个人类的内心。
那么信仰着同一个神,大家就有相同的信仰,可以团结在同个旗帜下。
帝国作为神的象征将继续延续。
【作者有话说】
玛丽极其不看好帝国的未来,真野心勃勃,随时准备跑路的。
关于荷鲁斯大叛乱,我记得有看到有说40k的是荷鲁斯大叛乱留下的余波,但我看达奇的背景介绍,还有哪一本书来着,说在荷鲁斯叛乱之后,有一段人类的辉煌时期。
他的叛乱影响深远,但在民生方面恢复的还是挺快的。
要么怎么说战争財好发,大家打完了什么都缺百废待兴,利益重新分配,日子一下子就好了,诶,又想到大缺大德的美利坚和大嘤帝国了,这两都是这样的,真是外面自有国情在。[捂脸笑哭]
感觉不管有没有混沌,蛊惑荷鲁斯帝国迟早都是要打一场的。
毕竟后期的帝国实在是积重难返。
帝皇与荷鲁斯的想法也大为不同,他们在政治上有着不同的意见。不过荷鲁斯要是出于自己的意志而被四神的蛊惑和帝皇打架,我估计帝皇也乐得和他来一场。
然后视情况下线。
148
第148章
◎他不会给我发金戒指吧?◎
心里想是这么想,罗斯玛丽还没有头铁到当着帝皇的面说出帝国前途堪忧的话。
她只是思考再三,一本正经地回答帝皇给出的问题。
而对于罗斯玛丽的回答,帝皇既没说错,也没说对,本来策论这东西就明确没有对错只有合不合适,帝皇不评价对错,对罗斯玛丽来说不能算件坏事。
除了策论之外,帝皇还与罗斯玛丽商量了一系列关于银河列车的事情。
罗斯玛丽向帝皇介绍了诺斯特姆目前能够产出的关于列车零部件,以及改造的盖勒立场和功能。
零零碎碎的关于列车建造方面的经验,还有规划,罗斯玛丽与帝皇商量了许久。
当她说出诺斯特姆已经能够制造出一些零部件的时候,少见的,罗斯玛丽发现帝皇的表情是一眼就能看出的愉悦。
不过好事说了,坏事也要说说。
罗斯玛丽很坦诚地道:“目前诺斯特姆能做出来的部件都只是外围产物,列车最核心的‘曲速引擎’还全无头绪。”
银河列车的最核心的空间跃迁部件,具体叫什么名字,点子机并没有给出来,‘曲速引擎’只是罗斯玛丽根据现在主流对超光速技术的核心称呼的沿用。
同时说到核心科技,罗斯玛丽对这个实在是分外头疼。
有时候,她也不想把帝皇捧的那么高高在上,不想依赖帝皇去进行决断。
但事实是,目前帝皇就是对亚空间了解最多,对于如何抗击亚空间及混沌最有经验的人,他还掌管着整个帝国的资源,能够任意调动火星上的各种大贤者和帝国最尖端分科研人员,让他们为银河列车的建造出力。
而这些都是诺斯特姆做不到的。
这毕竟是个足以跨越时代的工程,一旦启动就算有图纸,要耗费的资源将数不胜数就不说了,其次能把曲速引擎弄明白的科研人才要是那么好找,曲速引擎在这个世界早就造出来了,就是因为造不出来,人类才会使用亚空间。
所以要造银河列车,那就不只是资源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还要把大把大把的人力资源使劲往里砸。
罗斯玛丽下不了这个决心,她的私心太多也太杂,就算明知道这件事,可能功在千秋,但她就是做不到罪在当下。
她先前说的原体们都太过眷恋故乡的文化,奥特拉玛人瞧不起帝国人,实际上诺斯特姆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而且要说柯兹因为帝皇还对帝国有几分上心,那么罗斯玛丽对帝国是真的没有几分共鸣的心态,她对诺斯特姆的私心几乎等同于基里曼对马库拉格的私心,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还有从基里曼见到帝皇,虽然表面端着政客的那一套,但不经意间还是会透露出几分对帝皇的爱戴。
要是哪天帝国出事了,看在帝皇的面子上,基里曼可能还会想要拯救帝国,罗斯玛丽的话就直接带着柯兹跑路了。
问原因就是,只想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管不了帝国这个庞然大物。
因此让她掏出全部的资源去造列车,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并且驻扎在诺斯特姆的机械教科研人员,及诺斯特姆本地培养的科研人员,以他们的知识水平也还不足以造出核心部件。
要说世界上真的有谁不依靠系统能够在短短数十年百年的时间内把银河列车复现出来,罗斯玛丽想大概有且只有,见证过人类科技飞速发展蓬勃,见证过人类辉煌又渐渐衰败的帝皇了。
没有人知道帝皇手中掌握着多少种旧夜时代的科技,也没有人知道帝皇到底拥有着多少的知识。
三万多年何其恐怖的一个数字。
那是不知道多少代人类的变迁。
而大约是因为她还维持着短生种的心态吧,光是想到这些数字,罗斯玛丽就感觉自己喘不上气。
不过实际想想人类数百万年的演变史,想想数亿年才形成的地球,想想宇宙中的每一颗恒星的形成需要的时间。
再想到人类这个种族,罗斯玛丽也会不禁感慨,人类还是太年轻了。
年轻到二万不足三万年,就可以让他们经历一次兴衰与落败。
交谈总是能够迅速拉进彼此的距离,特别是跟帝皇这位想要复兴人类,让人类走出银河堪称伟人的人交谈时,人们的心中总是会生出无限的豪情壮志。
罗斯玛丽的性格有些温吞,不喜欢纷争与战火,只喜欢平静的生活,着眼于可以看到的事物。
但这不代表她内心就没有豪情壮志,看着宽广的银河,看着面对异形屡战屡胜,在银河畅游的人类。
身为人类的一员,谁能不为自己骄傲?
正是这种豪情与战争带来的利益,让无数人类相信帝国真理,前赴后继的奔赴帝国广阔疆域的战场虽死不悔。
因此面对帝皇的侃侃而谈,罗斯玛丽问他:“父亲,你觉得人类会再次兴起吗?”
面对这个问题帝皇这一次没有沉默,他的身形不断缩小,眨眼间不再是那个金光闪闪的大高个,而是个看起来比罗斯玛丽略高些略高些中年人。
他走近罗斯玛丽将手搭在她的肩膀上,告诉她:“我在为此而努力,只要没有亚空间,没有混沌的干扰,我相信人类迟早会再度崛起的。”
许多和帝皇一样的永生者不认可帝皇建立帝国一通折腾的想法,他们都和帝皇一样活过了漫长的岁月,种族的兴衰与变迁,他们屡见不鲜。
他们认为人类怎么变化该由人类自己决定,无论是兴盛还是衰败时间会做出判决,事情总会有办法解决的,总会有人站出来领导人类,作为永生者,他们不应该去插手干预这一切。
不过马卡多不这么想,作为永生者中最年轻的存在,只有6000多岁的他觉得人类已经在危急存亡的时刻。
他也是人类,也是凡人,怎么能够用高高在上的旁观者的姿态去注视自己正在衰败的种族。
他找到了帝皇。
他与帝皇共同建立了帝国。
时至今日没人能说得出,他们做的是对还是错,也许没有他们,人类能迈过这个坎,也许没有他们人类迈不过这个坎。
这就像是薛定谔的猫。
只不过在两种摇摆不定的可能性中,帝皇与马卡多选择了去做。
那么事已至此,再没有回头路,是非功过自留给后人评说。
看着眼前豪迈的帝皇,罗斯玛丽能够理解荷鲁斯为什么为他着迷。
大抵是能做统治者的,都有非凡的魅力和理想,不管他们具体能做到什么样,现实与理想是否一致。
但那其中热烈的感情,飞扬的理想,正是人类这个种族能不断迈进,在银河间存续的理由之一。
就是没有亚空间人类就能崛起的话……罗斯玛丽没那么认同,没有亚空间,还有兽人,还有灵族,未来也许宇宙中还会出不属于人类的种族。
人类到底能不能崛起,还是要看人类的整体,罗斯玛丽觉得亚空间只是其中一个因素,而不是决定性的代表。
她讨厌压空间,是因为混沌掌管了人类的灵魂,让人类连安息的地方都没有。
同时混沌会吸收现实宇宙的情绪,转化为壮大自身的能量,这点就像趴在现实宇宙上的脓疮,让人很不适。
没人想自己谈个恋爱,努力钻研知识,性格好斗一些,邋遢一些,情绪产生波动就给混沌势力添砖加瓦。
哪怕就算没有这样,祂们也会存在。
而连整体都形不成,大家怎么能团结在一起,共同延续这个势力的生命。
所以除非帝皇搞神学宣称自己是神,让这个观念深入每个人类的内心。
那么信仰着同一个神,大家就有相同的信仰,可以团结在同个旗帜下。
帝国作为神的象征将继续延续。
【作者有话说】
玛丽极其不看好帝国的未来,真野心勃勃,随时准备跑路的。
关于荷鲁斯大叛乱,我记得有看到有说40k的是荷鲁斯大叛乱留下的余波,但我看达奇的背景介绍,还有哪一本书来着,说在荷鲁斯叛乱之后,有一段人类的辉煌时期。
他的叛乱影响深远,但在民生方面恢复的还是挺快的。
要么怎么说战争財好发,大家打完了什么都缺百废待兴,利益重新分配,日子一下子就好了,诶,又想到大缺大德的美利坚和大嘤帝国了,这两都是这样的,真是外面自有国情在。[捂脸笑哭]
感觉不管有没有混沌,蛊惑荷鲁斯帝国迟早都是要打一场的。
毕竟后期的帝国实在是积重难返。
帝皇与荷鲁斯的想法也大为不同,他们在政治上有着不同的意见。不过荷鲁斯要是出于自己的意志而被四神的蛊惑和帝皇打架,我估计帝皇也乐得和他来一场。
然后视情况下线。
148
第148章
◎他不会给我发金戒指吧?◎
心里想是这么想,罗斯玛丽还没有头铁到当着帝皇的面说出帝国前途堪忧的话。
她只是思考再三,一本正经地回答帝皇给出的问题。
而对于罗斯玛丽的回答,帝皇既没说错,也没说对,本来策论这东西就明确没有对错只有合不合适,帝皇不评价对错,对罗斯玛丽来说不能算件坏事。
除了策论之外,帝皇还与罗斯玛丽商量了一系列关于银河列车的事情。
罗斯玛丽向帝皇介绍了诺斯特姆目前能够产出的关于列车零部件,以及改造的盖勒立场和功能。
零零碎碎的关于列车建造方面的经验,还有规划,罗斯玛丽与帝皇商量了许久。
当她说出诺斯特姆已经能够制造出一些零部件的时候,少见的,罗斯玛丽发现帝皇的表情是一眼就能看出的愉悦。
不过好事说了,坏事也要说说。
罗斯玛丽很坦诚地道:“目前诺斯特姆能做出来的部件都只是外围产物,列车最核心的‘曲速引擎’还全无头绪。”
银河列车的最核心的空间跃迁部件,具体叫什么名字,点子机并没有给出来,‘曲速引擎’只是罗斯玛丽根据现在主流对超光速技术的核心称呼的沿用。
同时说到核心科技,罗斯玛丽对这个实在是分外头疼。
有时候,她也不想把帝皇捧的那么高高在上,不想依赖帝皇去进行决断。
但事实是,目前帝皇就是对亚空间了解最多,对于如何抗击亚空间及混沌最有经验的人,他还掌管着整个帝国的资源,能够任意调动火星上的各种大贤者和帝国最尖端分科研人员,让他们为银河列车的建造出力。
而这些都是诺斯特姆做不到的。
这毕竟是个足以跨越时代的工程,一旦启动就算有图纸,要耗费的资源将数不胜数就不说了,其次能把曲速引擎弄明白的科研人才要是那么好找,曲速引擎在这个世界早就造出来了,就是因为造不出来,人类才会使用亚空间。
所以要造银河列车,那就不只是资源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还要把大把大把的人力资源使劲往里砸。
罗斯玛丽下不了这个决心,她的私心太多也太杂,就算明知道这件事,可能功在千秋,但她就是做不到罪在当下。
她先前说的原体们都太过眷恋故乡的文化,奥特拉玛人瞧不起帝国人,实际上诺斯特姆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而且要说柯兹因为帝皇还对帝国有几分上心,那么罗斯玛丽对帝国是真的没有几分共鸣的心态,她对诺斯特姆的私心几乎等同于基里曼对马库拉格的私心,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还有从基里曼见到帝皇,虽然表面端着政客的那一套,但不经意间还是会透露出几分对帝皇的爱戴。
要是哪天帝国出事了,看在帝皇的面子上,基里曼可能还会想要拯救帝国,罗斯玛丽的话就直接带着柯兹跑路了。
问原因就是,只想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管不了帝国这个庞然大物。
因此让她掏出全部的资源去造列车,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并且驻扎在诺斯特姆的机械教科研人员,及诺斯特姆本地培养的科研人员,以他们的知识水平也还不足以造出核心部件。
要说世界上真的有谁不依靠系统能够在短短数十年百年的时间内把银河列车复现出来,罗斯玛丽想大概有且只有,见证过人类科技飞速发展蓬勃,见证过人类辉煌又渐渐衰败的帝皇了。
没有人知道帝皇手中掌握着多少种旧夜时代的科技,也没有人知道帝皇到底拥有着多少的知识。
三万多年何其恐怖的一个数字。
那是不知道多少代人类的变迁。
而大约是因为她还维持着短生种的心态吧,光是想到这些数字,罗斯玛丽就感觉自己喘不上气。
不过实际想想人类数百万年的演变史,想想数亿年才形成的地球,想想宇宙中的每一颗恒星的形成需要的时间。
再想到人类这个种族,罗斯玛丽也会不禁感慨,人类还是太年轻了。
年轻到二万不足三万年,就可以让他们经历一次兴衰与落败。
交谈总是能够迅速拉进彼此的距离,特别是跟帝皇这位想要复兴人类,让人类走出银河堪称伟人的人交谈时,人们的心中总是会生出无限的豪情壮志。
罗斯玛丽的性格有些温吞,不喜欢纷争与战火,只喜欢平静的生活,着眼于可以看到的事物。
但这不代表她内心就没有豪情壮志,看着宽广的银河,看着面对异形屡战屡胜,在银河畅游的人类。
身为人类的一员,谁能不为自己骄傲?
正是这种豪情与战争带来的利益,让无数人类相信帝国真理,前赴后继的奔赴帝国广阔疆域的战场虽死不悔。
因此面对帝皇的侃侃而谈,罗斯玛丽问他:“父亲,你觉得人类会再次兴起吗?”
面对这个问题帝皇这一次没有沉默,他的身形不断缩小,眨眼间不再是那个金光闪闪的大高个,而是个看起来比罗斯玛丽略高些略高些中年人。
他走近罗斯玛丽将手搭在她的肩膀上,告诉她:“我在为此而努力,只要没有亚空间,没有混沌的干扰,我相信人类迟早会再度崛起的。”
许多和帝皇一样的永生者不认可帝皇建立帝国一通折腾的想法,他们都和帝皇一样活过了漫长的岁月,种族的兴衰与变迁,他们屡见不鲜。
他们认为人类怎么变化该由人类自己决定,无论是兴盛还是衰败时间会做出判决,事情总会有办法解决的,总会有人站出来领导人类,作为永生者,他们不应该去插手干预这一切。
不过马卡多不这么想,作为永生者中最年轻的存在,只有6000多岁的他觉得人类已经在危急存亡的时刻。
他也是人类,也是凡人,怎么能够用高高在上的旁观者的姿态去注视自己正在衰败的种族。
他找到了帝皇。
他与帝皇共同建立了帝国。
时至今日没人能说得出,他们做的是对还是错,也许没有他们,人类能迈过这个坎,也许没有他们人类迈不过这个坎。
这就像是薛定谔的猫。
只不过在两种摇摆不定的可能性中,帝皇与马卡多选择了去做。
那么事已至此,再没有回头路,是非功过自留给后人评说。
看着眼前豪迈的帝皇,罗斯玛丽能够理解荷鲁斯为什么为他着迷。
大抵是能做统治者的,都有非凡的魅力和理想,不管他们具体能做到什么样,现实与理想是否一致。
但那其中热烈的感情,飞扬的理想,正是人类这个种族能不断迈进,在银河间存续的理由之一。
就是没有亚空间人类就能崛起的话……罗斯玛丽没那么认同,没有亚空间,还有兽人,还有灵族,未来也许宇宙中还会出不属于人类的种族。
人类到底能不能崛起,还是要看人类的整体,罗斯玛丽觉得亚空间只是其中一个因素,而不是决定性的代表。
她讨厌压空间,是因为混沌掌管了人类的灵魂,让人类连安息的地方都没有。
同时混沌会吸收现实宇宙的情绪,转化为壮大自身的能量,这点就像趴在现实宇宙上的脓疮,让人很不适。
没人想自己谈个恋爱,努力钻研知识,性格好斗一些,邋遢一些,情绪产生波动就给混沌势力添砖加瓦。
哪怕就算没有这样,祂们也会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