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而和罗斯玛丽在伯仲之间,作为原体指挥战争的水平已经称得上糟糕。
这让罗斯玛丽一度怀疑人生,她的教育水平就这么差吗?
柯兹的政治教不好,安格隆的指挥能力教不好。
考虑到科兹的政治水平还能被福格瑞姆拉回及格线以上,罗斯玛丽决定等安格隆回到帝国,她就去请擅长指挥作战的原体给安格隆补习。
不说让安格隆的指挥能力变得超凡脱世,比肩荷鲁斯,费鲁斯等擅长指挥的原体,但至少应该达到原体的平均水准,不然罗斯玛丽总感觉自己坑了第十二军团战犬一把。
不过这些想法在罗斯玛丽的大脑中只是一闪而过,安格隆的战术指挥能力不是今天的重点,他的能力在这颗星球上中庸的能力已经足够,有卧龙的地方必然有凤雏。
注意,这里的卧龙凤雏不是褒义。
努凯里亚上的旧势力别说天才,他们连中庸都够不上,纯是一群吃干饭的,能撑不过是因为体量足够大。
要是柯兹在这里领兵作战,他们连三个月都不会撑过。
这次的会议作战将决定留守大本营和出征的人员,自从安格隆开始征战并能够独当一面,大多数时候正面战场都是由安格隆带兵出战,他的战斗能力还有日渐魁梧的身躯,能大幅提升我方的士气。
但这一次不同,通过研究探子传回的消息,罗斯玛丽知道对方这是想抓自己不惜下血本,所以为了诱敌深入一鼓作气,直捣黄龙,罗斯玛丽决定这一次由自己上场,安格隆镇守后方,在必要的时候支援。
这个提议没有人反对,一个人也没有在安格隆扛起大旗之前就是罗斯玛丽在领兵作战,而安格隆扛起大旗的时间也不过就这一年,人们都还没有忘记这位王的恐怖实力。
虽然她自嘲自己的能力是中庸,但在没有见过更强的人的努凯里亚人民眼中,她已经足够强悍且远非常人。
能和她比肩的只有她强悍勇猛的高山之子,联邦势力为拥有这两位领袖自豪。
新加入高层的女巫维隆卡提出了一个问题:“这样会不会太冒险了?他们的部队有很多,我们不能失去首领。”
新联邦势力与旧贵族势力目前呈现南北割据的局面,维隆卡处在交界处,贵族现在自己管辖的区域内仍然肆意捕捉贩卖奴隶,大山中的孩子还在被迫害。
巫师在努凯里亚是不受欢迎的存在,他们一旦出现多半都是被丢进角斗场,维隆卡没有保护好自身,她被人发现了,捕奴队通过灵能抑制装置打算将她卖入角斗场。
不过在那之前,他们会途经新旧势力的交界处,罗斯玛丽憎恨买卖奴隶,一旦路过她的地盘,发现有人贩卖奴隶,捕奴队全部枪毙,奴隶则是被释放恢复自由人的身份,如果愿意他们可以留在城内生活,如果无意他们也可以回到自己的故乡。
维隆卡是幸运又不幸的,她不幸在被捕奴队捕捉一路经受磨难,幸运在被释放并找到了自己奋斗的目标。
传闻中总是说巫师想要成长必须经历试炼,因此维隆卡将这当做命运给予自己的考试,她加入了罗斯玛丽的阵营,在罗斯玛丽的教导下重新学习灵能的运用,以自己的天赋帮助队伍获得胜利。
她从没有觉得自己的能力那么好过,毕竟从前这份能力只会让她如过街的老鼠一样被喊打喊杀,且不稳定的灵能时常让她做噩梦饱受痛苦和折磨。
但现在这一切都不会了。
所以面对改变了她人生的罗斯玛丽,即使知道他很强,维隆卡还是认为他们应该慎重更慎重。
维隆卡的说法让克莱斯特笑出声,她是安格隆队伍中的一员,一位强悍的战士,也是被他从角斗场中解放出来的角斗士。
她嬉笑着说:“别担心了,维隆卡战士总是要上战场的,你总是忧虑过多,就算我们都死了,首领也不会有事。”
不夸张的说,克莱斯特见过罗斯玛丽与敌人交战的模样。
那称得上令人恐惧。
只是她给人带来的恐惧和安格隆给人带的恐惧又不同,安格隆喜欢肉搏作战,他战斗的场面总是热血沸腾,冲击力十足,就像一头凶猛的野兽。
而人对野兽的恐惧是刻在骨子里的。
谁看见这样横冲直撞的野兽会不害怕?
但罗斯玛丽不一样,罗斯玛丽没有强悍的□□,她属于能用武器就用武器的类型,不能用武器就用‘灵能’。
因此她的战斗场面总是静默的,就像蚂蚁在啃食大象,会发出痛苦哀嚎声的只有被狩猎的大象,蚂蚁则静默着、静默着。
这种诡异的安静有时候给人带来的恐惧不亚于野兽。
许多与罗斯玛丽交战的人在看到这样的画面后,气势都难以凝聚。交战的时间越久,他们的气势就越是溃败。
克莱斯特说的维隆卡怎么会不懂,她才是那个被罗斯玛丽教导着学习过灵能的人,她很清楚罗斯玛丽的能力。
这不是关心则乱嘛。
现在被克莱斯特点出思虑过多维隆卡摸了摸鼻子,姗姗一笑。
大致的计划已经定下来,现在他们讨论更多细小的战术方针。
等他们讨论结束,转眼之间就到了出战的那天。
罗斯玛丽带着人毫不犹豫的出城了,临走前,她拍着自己已经够不到肩膀的安格隆对他道:“后方就交给你了,他们很有可能会突袭,注意防护。”
“我明白。”
罗斯玛丽一旦带大批的人离开,前往正面战场作战,他们的后方便会空虚,这时候人手更多的就势力只要有点脑子都会考虑突袭,安格隆当然懂他们的想法,他会做好防护的,也会让他们有来无回。
说着安格隆看了一眼罗斯玛丽。
母亲今天穿着盔甲,在他的印象中,罗斯玛丽的服装基本在长袍和铠甲中切换,穿着长袍的母亲温柔悲悯,捧着书阅读的画面有时甚至会让人觉得神圣,因此没人会在那时去打扰她。
穿着铠甲的母亲则是凛冽中带着冷酷,冰冰的铠甲冲淡了她身上的温和感,这让人们相信她是一位战无不胜的将军。
无独有偶,安格隆看罗斯玛丽的时候,罗斯玛丽也在看安格隆。
时间转眼就过去八年,安格隆也从一个小婴儿长成大大一只,估计再过几年他就要长得比罗斯玛丽还要高许多,以他的体格来看,说不定他将来会比柯兹还要高大。
到时候罗斯玛丽要想拥抱安格隆或者像现在这样拍拍他,大概做不到了。
孩子长得真是快啊,看一眼少一眼。
罗斯玛丽看着安格隆,他棕红被自己编了满头辫子的头发,原本清澈朦胧的金色双眼变得沉稳睿智,他已经学会自己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
时间流逝的痕迹通过他,是如此清晰的展现在罗斯玛丽面前,看着安格隆,罗斯玛丽忍不住想念康拉德柯兹。
【作者有话说】
关于打架
玛丽:死寂的安静恐惧。
大安:热血沸腾的狩猎。
前者是恐怖游戏,见敌方san值,后者是狩猎游戏,增加我方士气buff。
原体其实也不是都要指挥能力够好,能砍带队推土就足够了,像天使也没人夸他指挥能力很强,但是人家军团战斗力强,平推都能赢,吞噬者也是平推都能赢,只不过罗斯玛丽接触到的都是被夸过有指挥能力的,像荷鲁斯就不用说了绝对一线的,伊里曼也不差,费鲁斯更是很有美名,这三个指挥能力算是比较并肩的吧,原著里柯兹早期也给夸过,干活也很有效率,马上有科兹政治拉垮的这个教育水准,在罗斯玛丽很怀疑自己的教育水平。
克莱斯特、维隆卡分别是大安小说里的角斗士义妹,还有大安杀掉的灵能巫师,在大安的小说里,那位巫师是没有名字的,我这边给她取了一个。
大安杀巫师的时候真的看的让人很难受,就他明明看出了那个女巫也很害怕,很痛苦,很挣扎,为了自保杀死了其他人,就像他一样,但是他自己又非常的愤怒,因为他觉得这样子没有荣耀,什么都没有,女巫就这样杀了他的同伴,然后愤怒就冲晕了他,他就把女巫干掉了。
讲道理这里直接写安格隆因为角斗士同伴死亡,太过悲伤,所以尽管知道女巫是为了自保才杀的人。也好过写他觉得这样没有荣耀混合悲伤杀人观感要好些。
不过从逻辑上也是说得通的,只不过再一次证明了原体在情绪上也只是普通人,就是能力超凡的普通人。
140
第140章
◎亚空间内就像过年一样◎
罗斯玛丽离开了,大部队随着她离去。
安格隆目送他远行,这种体验对于其他原体来说大概是稀奇地,因为往往原体们才是让其他人看着背影的那个人。
不过这种感觉对安格隆来说其实习以为常,他幼年时期,总是这么目送着罗斯玛丽离开,这一次和往常没有任何区别。
这让罗斯玛丽一度怀疑人生,她的教育水平就这么差吗?
柯兹的政治教不好,安格隆的指挥能力教不好。
考虑到科兹的政治水平还能被福格瑞姆拉回及格线以上,罗斯玛丽决定等安格隆回到帝国,她就去请擅长指挥作战的原体给安格隆补习。
不说让安格隆的指挥能力变得超凡脱世,比肩荷鲁斯,费鲁斯等擅长指挥的原体,但至少应该达到原体的平均水准,不然罗斯玛丽总感觉自己坑了第十二军团战犬一把。
不过这些想法在罗斯玛丽的大脑中只是一闪而过,安格隆的战术指挥能力不是今天的重点,他的能力在这颗星球上中庸的能力已经足够,有卧龙的地方必然有凤雏。
注意,这里的卧龙凤雏不是褒义。
努凯里亚上的旧势力别说天才,他们连中庸都够不上,纯是一群吃干饭的,能撑不过是因为体量足够大。
要是柯兹在这里领兵作战,他们连三个月都不会撑过。
这次的会议作战将决定留守大本营和出征的人员,自从安格隆开始征战并能够独当一面,大多数时候正面战场都是由安格隆带兵出战,他的战斗能力还有日渐魁梧的身躯,能大幅提升我方的士气。
但这一次不同,通过研究探子传回的消息,罗斯玛丽知道对方这是想抓自己不惜下血本,所以为了诱敌深入一鼓作气,直捣黄龙,罗斯玛丽决定这一次由自己上场,安格隆镇守后方,在必要的时候支援。
这个提议没有人反对,一个人也没有在安格隆扛起大旗之前就是罗斯玛丽在领兵作战,而安格隆扛起大旗的时间也不过就这一年,人们都还没有忘记这位王的恐怖实力。
虽然她自嘲自己的能力是中庸,但在没有见过更强的人的努凯里亚人民眼中,她已经足够强悍且远非常人。
能和她比肩的只有她强悍勇猛的高山之子,联邦势力为拥有这两位领袖自豪。
新加入高层的女巫维隆卡提出了一个问题:“这样会不会太冒险了?他们的部队有很多,我们不能失去首领。”
新联邦势力与旧贵族势力目前呈现南北割据的局面,维隆卡处在交界处,贵族现在自己管辖的区域内仍然肆意捕捉贩卖奴隶,大山中的孩子还在被迫害。
巫师在努凯里亚是不受欢迎的存在,他们一旦出现多半都是被丢进角斗场,维隆卡没有保护好自身,她被人发现了,捕奴队通过灵能抑制装置打算将她卖入角斗场。
不过在那之前,他们会途经新旧势力的交界处,罗斯玛丽憎恨买卖奴隶,一旦路过她的地盘,发现有人贩卖奴隶,捕奴队全部枪毙,奴隶则是被释放恢复自由人的身份,如果愿意他们可以留在城内生活,如果无意他们也可以回到自己的故乡。
维隆卡是幸运又不幸的,她不幸在被捕奴队捕捉一路经受磨难,幸运在被释放并找到了自己奋斗的目标。
传闻中总是说巫师想要成长必须经历试炼,因此维隆卡将这当做命运给予自己的考试,她加入了罗斯玛丽的阵营,在罗斯玛丽的教导下重新学习灵能的运用,以自己的天赋帮助队伍获得胜利。
她从没有觉得自己的能力那么好过,毕竟从前这份能力只会让她如过街的老鼠一样被喊打喊杀,且不稳定的灵能时常让她做噩梦饱受痛苦和折磨。
但现在这一切都不会了。
所以面对改变了她人生的罗斯玛丽,即使知道他很强,维隆卡还是认为他们应该慎重更慎重。
维隆卡的说法让克莱斯特笑出声,她是安格隆队伍中的一员,一位强悍的战士,也是被他从角斗场中解放出来的角斗士。
她嬉笑着说:“别担心了,维隆卡战士总是要上战场的,你总是忧虑过多,就算我们都死了,首领也不会有事。”
不夸张的说,克莱斯特见过罗斯玛丽与敌人交战的模样。
那称得上令人恐惧。
只是她给人带来的恐惧和安格隆给人带的恐惧又不同,安格隆喜欢肉搏作战,他战斗的场面总是热血沸腾,冲击力十足,就像一头凶猛的野兽。
而人对野兽的恐惧是刻在骨子里的。
谁看见这样横冲直撞的野兽会不害怕?
但罗斯玛丽不一样,罗斯玛丽没有强悍的□□,她属于能用武器就用武器的类型,不能用武器就用‘灵能’。
因此她的战斗场面总是静默的,就像蚂蚁在啃食大象,会发出痛苦哀嚎声的只有被狩猎的大象,蚂蚁则静默着、静默着。
这种诡异的安静有时候给人带来的恐惧不亚于野兽。
许多与罗斯玛丽交战的人在看到这样的画面后,气势都难以凝聚。交战的时间越久,他们的气势就越是溃败。
克莱斯特说的维隆卡怎么会不懂,她才是那个被罗斯玛丽教导着学习过灵能的人,她很清楚罗斯玛丽的能力。
这不是关心则乱嘛。
现在被克莱斯特点出思虑过多维隆卡摸了摸鼻子,姗姗一笑。
大致的计划已经定下来,现在他们讨论更多细小的战术方针。
等他们讨论结束,转眼之间就到了出战的那天。
罗斯玛丽带着人毫不犹豫的出城了,临走前,她拍着自己已经够不到肩膀的安格隆对他道:“后方就交给你了,他们很有可能会突袭,注意防护。”
“我明白。”
罗斯玛丽一旦带大批的人离开,前往正面战场作战,他们的后方便会空虚,这时候人手更多的就势力只要有点脑子都会考虑突袭,安格隆当然懂他们的想法,他会做好防护的,也会让他们有来无回。
说着安格隆看了一眼罗斯玛丽。
母亲今天穿着盔甲,在他的印象中,罗斯玛丽的服装基本在长袍和铠甲中切换,穿着长袍的母亲温柔悲悯,捧着书阅读的画面有时甚至会让人觉得神圣,因此没人会在那时去打扰她。
穿着铠甲的母亲则是凛冽中带着冷酷,冰冰的铠甲冲淡了她身上的温和感,这让人们相信她是一位战无不胜的将军。
无独有偶,安格隆看罗斯玛丽的时候,罗斯玛丽也在看安格隆。
时间转眼就过去八年,安格隆也从一个小婴儿长成大大一只,估计再过几年他就要长得比罗斯玛丽还要高许多,以他的体格来看,说不定他将来会比柯兹还要高大。
到时候罗斯玛丽要想拥抱安格隆或者像现在这样拍拍他,大概做不到了。
孩子长得真是快啊,看一眼少一眼。
罗斯玛丽看着安格隆,他棕红被自己编了满头辫子的头发,原本清澈朦胧的金色双眼变得沉稳睿智,他已经学会自己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
时间流逝的痕迹通过他,是如此清晰的展现在罗斯玛丽面前,看着安格隆,罗斯玛丽忍不住想念康拉德柯兹。
【作者有话说】
关于打架
玛丽:死寂的安静恐惧。
大安:热血沸腾的狩猎。
前者是恐怖游戏,见敌方san值,后者是狩猎游戏,增加我方士气buff。
原体其实也不是都要指挥能力够好,能砍带队推土就足够了,像天使也没人夸他指挥能力很强,但是人家军团战斗力强,平推都能赢,吞噬者也是平推都能赢,只不过罗斯玛丽接触到的都是被夸过有指挥能力的,像荷鲁斯就不用说了绝对一线的,伊里曼也不差,费鲁斯更是很有美名,这三个指挥能力算是比较并肩的吧,原著里柯兹早期也给夸过,干活也很有效率,马上有科兹政治拉垮的这个教育水准,在罗斯玛丽很怀疑自己的教育水平。
克莱斯特、维隆卡分别是大安小说里的角斗士义妹,还有大安杀掉的灵能巫师,在大安的小说里,那位巫师是没有名字的,我这边给她取了一个。
大安杀巫师的时候真的看的让人很难受,就他明明看出了那个女巫也很害怕,很痛苦,很挣扎,为了自保杀死了其他人,就像他一样,但是他自己又非常的愤怒,因为他觉得这样子没有荣耀,什么都没有,女巫就这样杀了他的同伴,然后愤怒就冲晕了他,他就把女巫干掉了。
讲道理这里直接写安格隆因为角斗士同伴死亡,太过悲伤,所以尽管知道女巫是为了自保才杀的人。也好过写他觉得这样没有荣耀混合悲伤杀人观感要好些。
不过从逻辑上也是说得通的,只不过再一次证明了原体在情绪上也只是普通人,就是能力超凡的普通人。
140
第140章
◎亚空间内就像过年一样◎
罗斯玛丽离开了,大部队随着她离去。
安格隆目送他远行,这种体验对于其他原体来说大概是稀奇地,因为往往原体们才是让其他人看着背影的那个人。
不过这种感觉对安格隆来说其实习以为常,他幼年时期,总是这么目送着罗斯玛丽离开,这一次和往常没有任何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