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孙思邈意识到其中的意思,惊出一身冷汗:“殿下慎言。”
  李承乾笑道:“先生别怕,我呢,从生下来就在这个地方,我想的所有事也离不开这个地方。”
  孙思邈道:“殿下不想笑的时候,可以不笑。”
  “难不成要哭嘛,先生,我哭过很多次,哭是没有用的。”李承乾仍然笑着,“不过也可能因为我都是背着人哭的,所以才没用。”
  “但哭着求人可怜,是不是太难看了?”李承乾耸耸肩,“算了,不提这个。”
  他将药箱递给孙思邈,道:“那就说定了,先生,你从不藏私,将一身医术都传给了太医署的诸位太医,好人应该有好报。”
  孙思邈接过药箱,道:“殿下将医书传至天下,大公无私,好人应该有好报。”
  “我不是一个好人,先生,我这么做有自己的目的,我是为了让你进京给我阿娘治病。”李承乾道。
  孙思邈道:“无论目的为何,殿下的确让天下每一个识字的人都能看到这本医书。”
  李承乾笑道:“多谢先生。”
  孙思邈道:“是殿下提议让我去太医署的,那时候殿下就料想到今日了吗?”
  等太医署的太医们学到孙思邈的医术,能为皇后等人治病,他就能功成身退了。
  “这倒不是。”李承乾老实道,“是因为我想建议圣人在各地都设立官方医院,先生教了他们,好让他们再去教别的……”
  “殿下有此打算?”孙思邈一时激动,贸然打断了太子的话。
  李承乾点点头,道:“先生有何想法,只管提。”
  孙思邈笑道:“没有,我只是没想到殿下竟有此意,但天下各地均设官署*太医,只怕不是那么容易达成的。”
  话至最后,他又忧虑起来,自隋末战乱以来,民不聊生,如今尚未恢复,朝廷恐怕没有这么大的财力支撑,若是靠增加百姓的赋税达成,岂非本末倒置?
  “先列个计划,才能准备实施。”李承乾道,“下次再细聊吧,先生,这大中午外头太热了,您要不等凉快了再回去。”
  孙思邈笑道:“多晒晒太阳对身体好,殿下,你也要常出来。”
  “大夏天就不必了,我怕中暑。”李承乾遮着脸道,“您真能回去,先生,可不兴逞强啊,不然神医中暑多尴尬。”
  孙思邈摇头笑道:“多谢殿下挂心,无碍。”
  “行吧,先生慢走。”李承乾道,“我叫人送你。”
  孙思邈推辞不过,谢过后背着药箱朝宫门而去。
  李承乾又到阳光下站了一会儿,才转身回了立政殿。
  ……
  端午时节,李承乾手腕上被母亲要求系了一根五彩绳,他转着手绳,正听李丽质和李毓秀一人一句的抱怨。
  李世民给她们两个各自添了一个教养礼仪的女先生,将两个小姑娘折腾的了不得,不过两三日就个个一肚子怨气。
  李承乾道:“那日阿耶提起,我也忘了后边劝一劝他,这下人都来了,我也没什么好办法。”
  “大兄~”两个小姑娘一边扯一只李承乾的袖子,软声软气地撒娇。
  “那那那……阿娘呢?”李承乾被她们两个拽得整个人摇摇晃晃,“阿娘怎么说?”
  李丽质噘着嘴道:“阿娘说我们的确该好好学学规矩。”
  “阿娘让我们好生跟先生学,将来好跟大姊一般。”李毓秀接着道。
  新得了封号的襄城公主已经定好了亲事,将于秋天下降尚书左仆射萧瑀长子萧锐,因她不要新建公主府,以萧家儿媳自居,因此得了皇帝雅礼有度的称赞,让诸公主都向她学习。
  李承乾知道,这其实就是个面子工程,纵然天可汗觉得谁都不许慢待我女儿,却也不能将这个话宣之于口,明面上他必须以贤良淑德来要求他的公主们。
  皇后就更加是了,她是国母,要做天下女子的表率,文德皇后在历史上有贤后的名声,但真正的长孙皇后却从不是那么死板无趣的人,但没办法,按照这个时代对女子的要求,对外她只能如此。
  但这显然给了尚且不怎么懂事的小公主们不小的压力,她们还是贪玩的年纪,前头突然出现了这么一个目标,不免有些惶恐。
  李承乾将袖子抽回来,分别揉了揉两个小妹妹的头,笑道:“大姊是大姊,你们是你们,阿耶和阿娘那些话就是说着玩玩的,你们做不到像大姊也无妨。”
  “真的吗?”两个小姑娘都目光炯炯地看向他。
  “当然是真的,但这个话呢,他们不好明说,就像我们见人须得讲礼数,这件事也是我们要做给外人看的。”李承乾温声笑道。
  李丽质慢慢点头:“我明白了,只要让外面的人以为我们是这个样子就好。”
  李毓秀眨眨眼睛:“这很简单啊,我们都不用学的。”
  自幼在皇家长大,从下地走路起就开始面对各种各样的礼数规矩,对于她们来说,让外人看着挑不出错处简直就是易如反掌。
  安慰完两个小妹妹,李承乾又去找了母亲说了她们的事,长孙氏听罢笑道:“我原想着这两天算是磨磨她们两个人的性子,之前也忒调皮了些,没成想竟吓着她们了。”
  “哪有调皮,阿娘,姑娘家活泼些才好,就像您一样,可可爱爱。”李承乾比划着笑道。
  长孙氏敲敲他的额头,笑道:“阿娘多大岁数了,还可爱,我可听不了这个话。”
  李承乾摇头晃脑地笑道:“阿娘就是可爱嘛,出去让不认识您的人一瞧,谁敢想你儿子这么大了啊!您看,这一点就很不好,阿娘,你太谦虚了。”
  长孙氏被他逗得笑出声来:“专会说好听话奉承我,好了好了,告诉你妹妹她们去,先生那儿我知会一声,明儿就不那么严格了。”
  “多谢阿娘!”李承乾笑着跑远了,“您是天底下最好的阿娘!”
  长孙氏向身边人笑道:“这孩子呀……瞧着他长大了吧,这会儿又这么孩子气。”
  女官笑道:“正是在殿下跟前,太子才如此呢。”
  “是啊,在父母跟前,多大了都是孩子。”长孙幽幽道,像是一声叹息。
  ……
  已到夏日,因李承乾之前说过的大旱一事,李世民一直牵肠挂肚,就算做了蓄水的准备,可也只能解一解燃眉之急,这场大旱究竟何时结束,尚未可知啊。
  过于忧心忡忡,李世民便去问李承乾:“承乾,山东究竟何时才能下一场雨?”
  “这个我真不知道。”李承乾叹了口气,“要不先筹备粮食吧,等那边闹了灾,好能及时发放。”
  李世民愁道:“如今各处粮食富裕的也不多,曲辕犁和水车毕竟才用了半年,或者还有才开始用的,存粮不会增加的那么快。”
  李承乾眉头也皱了起来:“我们大唐这么惨的吗?”
  “隋末以来,老百姓才安稳了几年?”李世民道,“这已经算是好的了。”
  上辈子这会儿李承乾刚当太子,还没听过政监过国,对这时候的事的确不甚了解。
  李承乾挠了挠头,道:“那我们少吃点,少穿件漂亮衣服,省下钱来去买粮食。”
  “还有,老百姓没粮食,但那些世家大族肯定有存粮,跟他们要。”
  201
  第201章
  ◎主意。◎
  李世民道:“此法可行,容我细想想……”
  “想什么,不用想。”李承乾道,“你就直接跟他们开口要,不给你就查他们家的人,这些大家族不是向来最骄傲自己人口多还都做官么,正好方便了,查一个不肯交粮食,你就查十个,还不给就杀,杀十个不够就杀二十个。”
  “还有,他们交粮食的时候要严查他们会不会欺压百姓,有没有违反乱纪的行为,抓住一个就严惩一个,要将他们的罪行昭告天下,反正他们人多,死十个八个的,还能有人接着出仕,他们若要消极抵抗不肯出仕,那你留着他们还有什么用,接着杀。”
  “别担心,他们肯定提前就怕了,好死不如赖活着,他们享惯了荣华富贵,会惜命的,所以你不会缺人干活。”
  李世民:“……”
  这是谁教的?我的承乾怎么一口一个杀字?
  李世民揉了揉眉心,道:“承乾,阿耶并不……并不打算做暴君。”
  “那你救不了受灾的老百姓就是昏君,昏君和暴君,阿耶,你选哪个咧?”李承乾伸出两只手递到他面前。
  李世民叹气道:“我就不能做个明君圣君吗?”
  李承乾将手收回来,撑着下巴反问道:“救灾,让老百姓尽可能多的活下来,难道不是明君圣君吗?”
  李世民倏然愣住,他将手放下搁在案上,慢慢看向李承乾。
  是他本末倒置了。
  片刻后,李世民下令召中书、门下等官员前来议事,至于李承乾,他则是让他回去。
  李世民嘱咐道:“承乾,这件事不要让人知道你参与其中,阿耶并非要抹去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