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3月4日,她接受了采访,表现得非常淡定自如,那场采访给了市场误解,认为她运筹帷幄,也给了空头最后一击。”
  “实际上,如果空头再坚持一周,形势就会完全相反——至少从账面上来看是这样的。但我想,即便空头不放弃,海莉依然会想办法卖掉手里的股票,她一定有所准备,只是没有等到那个时候而已。”
  “3月6日,宽客基金和狮虎基金相继爆仓,被迫以高价从极光手中回购股票。。”
  “3月10日,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泡沫之一被刺破,那一天,纳斯达克指数先是飙升到5132.52点,随后开始下跌,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千禧dot-com泡沫危机”。
  他没说也不敢说的是——
  3月9日,极光陆续抛售手中所持有的绝大多数novamind股票,只保留了4%不到的象征性持仓,novamind股价下跌至95美金,一同抛售的还有思科、微软、戴尔三家公司股票,整个卖单高达11亿美金,但因为有novamind这个更大单的抛售珠玉在前,这笔卖单并没有那么引人注目。
  微软当时已陷入长达数月的反垄断诉讼,联邦政府指控其违反《谢尔曼法案》,构成市场垄断。春季,法院初步裁定要求拆分微软,股价随之暴跌六成,带动整个科技板块崩盘,被认为是这场金融危机的直接导火索。
  而极光的抛售在法院公布之前。
  很明显,卡拉季奇已经从她的‘朋友们’那里提前得到了消息,她卖空的这11亿美金至少在华尔街起到了一定的带头作用,很多金融公司跟在她身后抛售金融股,导致了3月10的股价暴跌。
  整个二月中旬,极光一边增持头部科技股,一边大规模签订看空纳斯达克指数的衍生品合约。在技术上,这种操作并不违法,甚至无法从程序上挑出半点毛病,它以其复杂的对冲组合减少了极光的资产波动,保护了它背后的主权基金资产和私人财富,在人类历史上无数次抵抗经济危机的行动上来说,堪称是天才般的做法。但它揭示了一个更本质的问题:当人类聪明到突破想象力的极限,是否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答案是否。
  格里芬认为最恐怖的是,同样是参与大量的衍生品交易,他本人当年是真的不清楚这样会带来那么可怕的后果,如果他一开始就知道之后esf的风险敞口会到达可怕的1.2万亿,他绝对不会去做这样的蠢事。永恒对冲基金的覆灭,只是因为他真的蠢到控制不了结果了而已,但海莉不一样。
  海莉当时已经知道经济危机即将到来,作为董事长,她签字确权了那样多的做空合约,却依然笑脸盈盈地在节目上表示她所追求的目标是‘规避风险’。
  她的确规避了风险,只不过是替她的客户。
  而那些在科技泡沫中破产的人和公司,完全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
  许久之后,华尔街少数高层才得知,在混乱开始前的第十八个交易日,海莉签署了一份极为复杂的新型合成衍生品计划,名称是:“指数负相关自适应远期-期权打包计划”(ifap)。这个几乎无人读得懂的产品设定了一个激进条款,只要纳斯达克指数在未来60天内下跌超过17%,其收益杠杆将自动放大至4倍。而它却被打包成一支低风险的固定收益产品出售,为极光带来超额回报。
  它被认为是一种全新的cdo(信用违约互换),而当时的国际衍生品协会甚至没有试图登记这一产品。
  这一策略在几年后,为次贷中危机中的关键产品——cdo平方的诞生提供了灵感。
  4月8日,乔治霍尔宣布关闭宽客基金,开启他的退休生涯。维克托施瓦茨成立了自己的基金,不再参与市场投机,而是专注于孵化新基金。
  4月10日,迈克柯蒂斯宣布关闭狮虎基金。
  宏观对冲基金时代就此落幕。
  4月13日,gordon&stein因在第一季度遭遇巨额亏损,被迫取消ipo,霍恩比加西亚引咎辞职。
  极光以战略支持为名义,提出以贴近账面价回购gs持有的10%极光股份,同时认购gs部分处于减值边缘的非核心资产,尤其是做空科技股失败后形成的复杂衍生品敞口,帮助其剥离亏损部门,对价条件是极光委派人手入主投资策略委员会,并协助gs制定风险管理体系。
  4月28日,gordon&steinceo因年迈宣布退休,霍恩比加西亚的亲弟弟怀特加西亚担任执行总裁一职,成为华尔街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投资银行总裁。
  他上任后大刀阔斧裁撤旧有体系,gordon&stein从纯投行向资产管理与自营交易转型,进入对冲基金、pe、资产管理等领域,成为全能型金融控股公司,超过摩根成为华尔街第一大投行,并在在泡沫末期联合极光利用低价收购危机对手资产,膨胀为超级财团。
  整个2000年,极光资产管理公司从科技泡沫中受益颇丰,那些存活下来的科技公司都害怕至极,纷纷去和极光签订合作协议,将公司的风险资产交由这家位于曼哈顿中城的金融公司处理。
  海莉使全世界相信她就是拥有提前预知风险的能力。
  当然,格里芬想,她当然会提前知道,因为每次她都在有意识地刺破泡沫,以减少泡沫破裂的未知。
  如果一位掌控军队的国王,她理应知道什么时候会开战。
  但海莉已经声名鹊起,不再是在金融行业内变得有名气,在全球范围内,她都被认为是可以和乔治霍尔、沃伦诺特、加德纳.伦纳德齐名的超级资本家。
  到2000年12月,极光资本管理公司的管理资产额突破260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旗下囊括了风险管理、投资组合管理、私募投资基金三大板块。
  2001年起,大量金融机构开始学习极光设计的多策略复合合约,将风险分层包装成信用等级不同的证券出售,而这些金融产品的诞生,被认为是衍生品金融化滥觞的起点之一。
  但如果指责极光是一家制造衍生品的公司,那又过于浅薄了。
  因为从2006年开始,极光已经将几乎是所有的衍生品风险资本从自身剥离出去,不再参与复杂交易。
  它的巅峰并不在2000年,也不在2008年,而在当下,更在在未来。
  这家已经被认为创造了奇迹的公司在泡沫结束后的一年里,做下了另一个伟大的决定,彻底改变了这家公司的走向。
  人们将它创造的时代称为——
  指数时代。
  【作者有话说】
  接下来的剧情就要慢慢进入我们的主题,即————决战华尔街。
  第121章 兵临城下
  酒注入玻璃杯的那一刻,细长的杯颈泛起一圈轻微的震颤,琥珀色液体带着不易察觉的旋涡,悄然攀升到杯肚最宽处。
  瓷盘上的牛排油脂焦黄,刀口切开的地方溢出深红的汁液,香气中混合着迷迭香和干胡椒的味道,十分诱人。
  但利安德克拉克完全没有心思关心食物,他紧张到仿佛心脏都跳到了喉咙处,连银叉与盘沿轻碰的声音都像在耳边炸响,格外剧烈。
  海莉把酒杯往他那边微微推了些,微笑着看着他:“你看起来很紧张?”
  上帝啊,她真是迷人极了。
  整间餐厅的光线都围绕着她而转动,她的轮廓被灯光切割出柔和的弧线,双眸如同冰湖湖面,空灵而瑰丽。作为美人,她毫无疑问是美丽的,但抛开这一点,她还是一位超级富豪,管理着数千亿美金,这让她多了一种近乎野性的、令人生畏的吸引力,财富与权力在她身上凝结成实质的威慑力,像是一只豹子在暗夜潜行,优雅却致命。
  “我在听你说话。”利安德慌忙垂眸。
  “可是我还没说。”海莉温声道,“你好像有些怕我?”
  “没有。”他抬起眼,试图镇定,却撞进她那双湖蓝眼眸,心跳又漏了一拍。
  “过去一年里我都很忙,没有时间接受你的邀请。”她端起酒杯,慢悠悠转动,“真遗憾,是不是?”
  她的目光在他脸上停留,带着微妙的审视。“不过我听说你在好莱坞也很忙,克拉克先生。你现在可是派拉蒙的红人。”
  利安德脸一热,耳根泛红:“感谢你,卡拉季奇小姐。”
  海莉跟那群诡计多端的男人们打交道惯了,第一次见到这么局促不安的漂亮男孩,搞的她也有点不知所措。
  “我是一只猛兽吗,克拉克先生?”她皱起眉,“为什么你一直不敢抬头看我?”
  “是您的美貌令我不敢直视。”克拉克说。
  海莉被他逗笑。
  “你真可爱。”她说。
  利安德整张面孔都腾地红了起来。
  “我看了和您有关的所有新闻。”克拉克小声道,“看了你和那些金融家们发生的冲突。”
  “哦?是吗?”海莉慢悠悠地切着牛排,“你认为我怎么样?”
  “非常厉害,您是我见过最聪慧美丽的女人。”
  昏黄的烛光下,一位有着天使容颜的美少年一脸真诚地对着你说出这句话,对方还是个家喻户晓的国际巨星,这种满足感实在是难以用言语来形容。海莉这下知道为什么那些富豪都喜欢找女明星或者国际超模了,还不就是图心理和面子上的双重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