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海莉眨了眨眼睛:“1.4万亿,美元。”
桑德史密斯:......
他终于明白海莉为什么敢言之凿凿地对他说基金的破产会引发华尔街史无前例的震荡了。对方说的没错,她这个时候告知他这个消息,确实是在挽救他岌岌可危的职业生涯。
桑德不敢相信如果在他手里爆出1.4万亿的债务违约事件该怎么办,要知道俄罗斯的债务也才130多亿*而已,一百个俄罗斯都赶不上一个永恒基金制造出来的核弹!!!
“在此之前,格里芬已经跑遍了华尔街,也被我们这些伟大的资本家们奚落了个遍。”海莉用玩笑的口吻继续说道,“他给沃伦诺特打电话,结果对方已经跑出去度假了,还说他的电话完全影响了他观看驼鹿的心情。巴克维尔投资每天都在威胁说要停止对基金所有业务的清算,让基金赶紧破产。ag投资由于跟基金共享了一部分债务敞口,所以一直在恶意抛售,企图靠吸干前盟友的血来填自身的亏空。”
“先生,我自知自己还比不上格里芬那么有人脉,有权威,所以我也不想自己上门去找不快。不过情况比较紧急,我建议您立刻给华尔街所有的投行总裁打电话,请他们联合拿出一个方案,收购永恒对冲基金。”海莉不紧不慢地用指甲敲击着桌面,“我想,没有人这个时候说话比您更有权威了。”
办公室里一片寂静,桑德史密斯的头上已经冒出细密的汗珠。
海莉卡拉季奇生动地贯彻了什么叫做欠钱的才是大爷,她一点都不着急,悠然自得靠着椅背,欣赏着自己刚刚做的漂亮指甲,但桑德史密斯已经双眼发黑,恨不得赶紧拿枪跟格里芬布朗做个了断。
美联储其实并不负责监管对冲基金。或者说,在整个美国,对冲基金根本谈不上被监管,它们游离在银行法之外,不接受证券交易所的上市监管,也不受传统基金的披露义务限制。它们向最富有的那批人募集资金,然后交由一些极其聪明的,如海莉这样的明星交易员,执行高杠杆、超复杂的交易策略。
现在的美国已经不是一百年前的美国了,当时的美国金融系统有j.p.morgan这样的伟大人物,凭借自己的号召就可以让美国经济系统免受崩溃的困扰,而现在华尔街,投行林立,大大小小对冲基金各自为王,光说这些财团本身,没有一个能一呼百应,遇到问题只会各自甩锅,指望他们联合救援,并不实际。
桑德忽然抬起头,对海莉说:“你的聪明程度完全超过了我的想象,海莉。”
格里芬布朗从八月二十号开始忙活到了现在都抓不到重点,还在到处管投行借钱,海莉卡拉季奇却从一起开始就想明白谁才是那个有能力解决问题且必须解决问题的人。
“多谢您的赞美。”海莉微微颔首,非常优雅地做了一个感谢的姿态,“不过我还得再提醒您,中期大选马上就要开始了,您可能得向白宫汇报情况,我想政府不会允许在选举期间出现经济危机。”
桑德:......
“我会开会仔细研究这件事。”他脱下眼镜,用手帕擦了擦额上的汗,“也许要跟财政部沟通,当然也有必要跟普里斯特莱.乔伊斯主席谈一谈,无论如何,我会尽快给你消息,请向我保证现在永恒对冲基金在你的掌握中对吗?我不想再看到格里芬那个蠢货执掌基金,我一句话都不想和他多说。”
“目前来说,是这样。”海莉微笑,“我会全力配合您的一切安排。”
半个小时后,海莉离开纽联储大厦。
充当海莉助理的乔伊辛格开着奔驰轿车停在街边接她,海莉一进来,她就忙不迭问:“怎么样,他们答应帮忙了吗?”
“当然。”海莉挑了挑眉。
“哇哦。”乔伊敬佩地看着海莉,“怎么做到的?”
“只要欠的钱够多,就可以做到。”海莉扯了扯嘴角。
乔伊:......
“那我们是不是不需要再去找投资人要钱了?”乔伊问。
“不,当然不,为什么不要钱?”海莉低头看了眼手表,“现在,去一趟gordon&stein。”
**
gordon&stein是华尔街最早从家族企业走向合伙人制度的投资银行,早在七十年代这家投资银行就对自身的结构和制度进行大规模的改革,投资亚洲,并建立定量策略部quantstrat,大量使用计算机技术,从事套利交易,开发住房抵押贷款债券(mbs),崇尚极度精英主义,像对冲基金一样寻找机会,又拥有投资银行的牌照和能量,到了今天,这家投行的实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三十年前的自己,成为华尔街当之无愧的霸主。
施坦因家族与加西亚家族虽然是gordon&stein的两大重要创始家族,但投行改革后,两个家族在投行内部并没有多少话语权,因此,霍恩比加西亚的横空出世所带来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也是令所有合伙人警惕而担忧的。
霍恩比加西亚从普林斯顿毕业,之后进入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研究生院,攻读计量经济学。1984年进入gordon&stein,从事结构性融资,短短十年后就成为了cfo。四十岁的霍恩比加西亚让gordon&stein成为整个华尔街盈利能力最强的投资银行,而比他小九岁的弟弟怀特加西亚则被视作他的绝对同盟,兄弟两人牢牢把握着投行的话语权,架空现任ceo高尔斯沃西。
《华尔街日报》管gordon&stein这种情况叫历史的倒退,戏称投行七十年代的改革成果完全付诸东流,所谓的合伙人制度最终又回到了家族企业手里,而且这一次,可怜的施坦因家族已经完全不见踪影。
迫于股东压力,霍恩比加西亚迟迟没有坐到他一直想坐的ceo位置上,但这并不影响他在投行内部一家独大的地位。鉴于gordondon't&stein跟纽联储总部相隔不过十分钟不到的车程,霍恩比很快就知道海莉卡拉季奇在拜访她之前已经去过了纽联储。
“让她进来。”霍恩比对助理说,“我正好一直想找她谈一谈。”
【作者有话说】
海莉:欠了1.4万亿后我成了全球最大的大爷
第81章 拯救永恒
“americanoorlatte?(美式还是拿铁)”霍恩比问海莉。
“americano。”海莉说,她舒舒服服地在霍恩比办公室的意大利皮沙发上坐下来。
和政府部门不一样,投资银行的高管相当懂得如何享受生活,霍恩比加西亚的办公室很大,落地玻璃窗直接俯瞰曼哈顿下城和哈德逊河,视野辽阔得像是这座城市都是他私人领地的一部分。一整面墙挂着波洛克的原作泼墨画,桌上放着一座20世纪初期的黄铜地球仪,墙边摆着一台复古意式咖啡机。不过海莉见过格里芬那过于奢靡的办公室,对于这些摩天大楼里的标准化房间已经提不兴趣。
“还没来得及恭喜你晋升。”
“怎么人人都跟我说这句话,华尔街没有秘密吗?”
“理论上没有。”霍恩比将一杯咖啡递给海莉,“尤其是大家现在都很关注esf的情况。”
“不关注自己吗?你们亏损的也不少。”海莉抿了一口咖啡,习以为常的苦涩在口腔里蔓延,“我听说gordon&stein打算ipo上市,俄债危机给你们带来的影响应该要远大于其余的投资银行。”
“除了ashcroftglobal,就是我们亏损最严重。”霍恩比并没有反驳,含笑在办公桌后坐下来。
“正好你们也视对方为头号竞争对手,都亏损也比一方赚钱要好。”
“这样说太刻薄了。”霍恩比感叹。
“你看,人们总是不愿意听难听的实话。”海莉耸耸肩。
两个人对视了一眼,都笑了起来。
霍恩比加西亚简直就是年长版的怀特加西亚,很英俊,四十岁依然风度翩翩,笑起来眼角已然有明显的皱纹,但更添成熟魅力。海莉听怀特说霍恩比的太太也来自一位上东区富豪家族,他们夫妻是非常典型的联姻,不过关系很好,想必跟霍恩比加西亚的俊美和儒雅也有很大关系。
“你想找我要钱?”霍恩比问,“之前格里芬已经来找过我。”
“我刚去见了史密斯主席。”海莉说。
“纽联储不会出手救助一家对冲基金。”霍恩比说,“他只会要求你们尽快破产清算。”
“那可不一定。”
“怎么?他给了你不同的选择?”
“做个交易吧,霍恩比。”海莉笑着看着他。
“你可以说说你的价码。”霍恩比也耐心地哄她,“看看能不能打动我。”
“我不喜欢和人废话。”海莉说,她点燃一根香烟,这还是霍恩比第一次见到她抽烟,“现在基金值钱的只剩下一个东西,那就是它的投资组合,债券、股权、衍生品,我可以私下里把债券组合卖给你,记住,是私下。”
霍恩比眼皮一跳,咖啡杯端到嘴边,又缓缓放了下来。
“我可以放你的人进入基金内部copy数据,我会开放一定权限,但你能带走什么,我不知道。”
烟雾迷漫,霍恩比加西亚有了一种窒息感,他私以为海莉的胆子实在是太大了,这种话但凡有一句传出去,他们两个都要完蛋了!
桑德史密斯:......
他终于明白海莉为什么敢言之凿凿地对他说基金的破产会引发华尔街史无前例的震荡了。对方说的没错,她这个时候告知他这个消息,确实是在挽救他岌岌可危的职业生涯。
桑德不敢相信如果在他手里爆出1.4万亿的债务违约事件该怎么办,要知道俄罗斯的债务也才130多亿*而已,一百个俄罗斯都赶不上一个永恒基金制造出来的核弹!!!
“在此之前,格里芬已经跑遍了华尔街,也被我们这些伟大的资本家们奚落了个遍。”海莉用玩笑的口吻继续说道,“他给沃伦诺特打电话,结果对方已经跑出去度假了,还说他的电话完全影响了他观看驼鹿的心情。巴克维尔投资每天都在威胁说要停止对基金所有业务的清算,让基金赶紧破产。ag投资由于跟基金共享了一部分债务敞口,所以一直在恶意抛售,企图靠吸干前盟友的血来填自身的亏空。”
“先生,我自知自己还比不上格里芬那么有人脉,有权威,所以我也不想自己上门去找不快。不过情况比较紧急,我建议您立刻给华尔街所有的投行总裁打电话,请他们联合拿出一个方案,收购永恒对冲基金。”海莉不紧不慢地用指甲敲击着桌面,“我想,没有人这个时候说话比您更有权威了。”
办公室里一片寂静,桑德史密斯的头上已经冒出细密的汗珠。
海莉卡拉季奇生动地贯彻了什么叫做欠钱的才是大爷,她一点都不着急,悠然自得靠着椅背,欣赏着自己刚刚做的漂亮指甲,但桑德史密斯已经双眼发黑,恨不得赶紧拿枪跟格里芬布朗做个了断。
美联储其实并不负责监管对冲基金。或者说,在整个美国,对冲基金根本谈不上被监管,它们游离在银行法之外,不接受证券交易所的上市监管,也不受传统基金的披露义务限制。它们向最富有的那批人募集资金,然后交由一些极其聪明的,如海莉这样的明星交易员,执行高杠杆、超复杂的交易策略。
现在的美国已经不是一百年前的美国了,当时的美国金融系统有j.p.morgan这样的伟大人物,凭借自己的号召就可以让美国经济系统免受崩溃的困扰,而现在华尔街,投行林立,大大小小对冲基金各自为王,光说这些财团本身,没有一个能一呼百应,遇到问题只会各自甩锅,指望他们联合救援,并不实际。
桑德忽然抬起头,对海莉说:“你的聪明程度完全超过了我的想象,海莉。”
格里芬布朗从八月二十号开始忙活到了现在都抓不到重点,还在到处管投行借钱,海莉卡拉季奇却从一起开始就想明白谁才是那个有能力解决问题且必须解决问题的人。
“多谢您的赞美。”海莉微微颔首,非常优雅地做了一个感谢的姿态,“不过我还得再提醒您,中期大选马上就要开始了,您可能得向白宫汇报情况,我想政府不会允许在选举期间出现经济危机。”
桑德:......
“我会开会仔细研究这件事。”他脱下眼镜,用手帕擦了擦额上的汗,“也许要跟财政部沟通,当然也有必要跟普里斯特莱.乔伊斯主席谈一谈,无论如何,我会尽快给你消息,请向我保证现在永恒对冲基金在你的掌握中对吗?我不想再看到格里芬那个蠢货执掌基金,我一句话都不想和他多说。”
“目前来说,是这样。”海莉微笑,“我会全力配合您的一切安排。”
半个小时后,海莉离开纽联储大厦。
充当海莉助理的乔伊辛格开着奔驰轿车停在街边接她,海莉一进来,她就忙不迭问:“怎么样,他们答应帮忙了吗?”
“当然。”海莉挑了挑眉。
“哇哦。”乔伊敬佩地看着海莉,“怎么做到的?”
“只要欠的钱够多,就可以做到。”海莉扯了扯嘴角。
乔伊:......
“那我们是不是不需要再去找投资人要钱了?”乔伊问。
“不,当然不,为什么不要钱?”海莉低头看了眼手表,“现在,去一趟gordon&stein。”
**
gordon&stein是华尔街最早从家族企业走向合伙人制度的投资银行,早在七十年代这家投资银行就对自身的结构和制度进行大规模的改革,投资亚洲,并建立定量策略部quantstrat,大量使用计算机技术,从事套利交易,开发住房抵押贷款债券(mbs),崇尚极度精英主义,像对冲基金一样寻找机会,又拥有投资银行的牌照和能量,到了今天,这家投行的实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三十年前的自己,成为华尔街当之无愧的霸主。
施坦因家族与加西亚家族虽然是gordon&stein的两大重要创始家族,但投行改革后,两个家族在投行内部并没有多少话语权,因此,霍恩比加西亚的横空出世所带来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也是令所有合伙人警惕而担忧的。
霍恩比加西亚从普林斯顿毕业,之后进入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研究生院,攻读计量经济学。1984年进入gordon&stein,从事结构性融资,短短十年后就成为了cfo。四十岁的霍恩比加西亚让gordon&stein成为整个华尔街盈利能力最强的投资银行,而比他小九岁的弟弟怀特加西亚则被视作他的绝对同盟,兄弟两人牢牢把握着投行的话语权,架空现任ceo高尔斯沃西。
《华尔街日报》管gordon&stein这种情况叫历史的倒退,戏称投行七十年代的改革成果完全付诸东流,所谓的合伙人制度最终又回到了家族企业手里,而且这一次,可怜的施坦因家族已经完全不见踪影。
迫于股东压力,霍恩比加西亚迟迟没有坐到他一直想坐的ceo位置上,但这并不影响他在投行内部一家独大的地位。鉴于gordondon't&stein跟纽联储总部相隔不过十分钟不到的车程,霍恩比很快就知道海莉卡拉季奇在拜访她之前已经去过了纽联储。
“让她进来。”霍恩比对助理说,“我正好一直想找她谈一谈。”
【作者有话说】
海莉:欠了1.4万亿后我成了全球最大的大爷
第81章 拯救永恒
“americanoorlatte?(美式还是拿铁)”霍恩比问海莉。
“americano。”海莉说,她舒舒服服地在霍恩比办公室的意大利皮沙发上坐下来。
和政府部门不一样,投资银行的高管相当懂得如何享受生活,霍恩比加西亚的办公室很大,落地玻璃窗直接俯瞰曼哈顿下城和哈德逊河,视野辽阔得像是这座城市都是他私人领地的一部分。一整面墙挂着波洛克的原作泼墨画,桌上放着一座20世纪初期的黄铜地球仪,墙边摆着一台复古意式咖啡机。不过海莉见过格里芬那过于奢靡的办公室,对于这些摩天大楼里的标准化房间已经提不兴趣。
“还没来得及恭喜你晋升。”
“怎么人人都跟我说这句话,华尔街没有秘密吗?”
“理论上没有。”霍恩比将一杯咖啡递给海莉,“尤其是大家现在都很关注esf的情况。”
“不关注自己吗?你们亏损的也不少。”海莉抿了一口咖啡,习以为常的苦涩在口腔里蔓延,“我听说gordon&stein打算ipo上市,俄债危机给你们带来的影响应该要远大于其余的投资银行。”
“除了ashcroftglobal,就是我们亏损最严重。”霍恩比并没有反驳,含笑在办公桌后坐下来。
“正好你们也视对方为头号竞争对手,都亏损也比一方赚钱要好。”
“这样说太刻薄了。”霍恩比感叹。
“你看,人们总是不愿意听难听的实话。”海莉耸耸肩。
两个人对视了一眼,都笑了起来。
霍恩比加西亚简直就是年长版的怀特加西亚,很英俊,四十岁依然风度翩翩,笑起来眼角已然有明显的皱纹,但更添成熟魅力。海莉听怀特说霍恩比的太太也来自一位上东区富豪家族,他们夫妻是非常典型的联姻,不过关系很好,想必跟霍恩比加西亚的俊美和儒雅也有很大关系。
“你想找我要钱?”霍恩比问,“之前格里芬已经来找过我。”
“我刚去见了史密斯主席。”海莉说。
“纽联储不会出手救助一家对冲基金。”霍恩比说,“他只会要求你们尽快破产清算。”
“那可不一定。”
“怎么?他给了你不同的选择?”
“做个交易吧,霍恩比。”海莉笑着看着他。
“你可以说说你的价码。”霍恩比也耐心地哄她,“看看能不能打动我。”
“我不喜欢和人废话。”海莉说,她点燃一根香烟,这还是霍恩比第一次见到她抽烟,“现在基金值钱的只剩下一个东西,那就是它的投资组合,债券、股权、衍生品,我可以私下里把债券组合卖给你,记住,是私下。”
霍恩比眼皮一跳,咖啡杯端到嘴边,又缓缓放了下来。
“我可以放你的人进入基金内部copy数据,我会开放一定权限,但你能带走什么,我不知道。”
烟雾迷漫,霍恩比加西亚有了一种窒息感,他私以为海莉的胆子实在是太大了,这种话但凡有一句传出去,他们两个都要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