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崔勇在门口,抱着他的盔甲和新铸的佩剑:“将军,雨势太大……”
萧玦点头,目光清朗:“我知道。”他一边走,一边系上盔甲。
“从颍州带来的一万精兵,五千留在京城,由张辰调配,剩下五千跟我走。”张辰是萧玦在殿前司的下属。
萧玦担心他离京之后有人蠢蠢欲动,所以留下这五千精兵混在殿前司兵卒中。
张辰为人勤勉,是可用之人。
“你去京郊待命,随时准备出发,我去宫中请旨。”他吩咐崔勇道。
崔勇连声应下,萧玦翻身上马,又看向他:“我之前吩咐的事情做好了吗?”
崔勇双手抱拳:“将军放心,属下已经安排妥当。”
萧玦再无担心,策马扬鞭,夜奔皇宫。
风急雨骤,雨水打在脸上带着些刺痛,盔甲沉重,压在肩头。
萧玦俯身骑在马上,目光坚定。
他也想沉溺在温柔乡中,不理世事,和音音做一对闲云野鹤地自在夫妻。
但他不能,他而今的身份地位,他的音音,都是通过手里这把剑博来的。
自然也要用这剑去护住。
-
音音醒来的时候已经临近中午,昨天一整日没吃什么东西,乍一睁眼的时候她只觉得天旋地转。
身上的寝衣完好,只不过昨夜穿的那件兜儿怎么也找不到了。
找不到就不找了,音音没空去想那些了。
绸儿端来饭菜,她吃了几口,才有了说话的力气。
“将军呢?”她都不记得萧玦是什么时候走的了。
“昨晚走的,现在也没个信儿,崔勇也跟着走了。”绸儿继续说:“冯姑娘回家了,今早冯家来人把她接走了。”
音音有些茫然:“怎么回事?”
绸儿摇头:“不知道,总之是客客气气的把人接走了。”
屋外忽然传来平阳长公主的声音:“眼见着大中午了,还不起来!”
门被骤然推开,音音眼看着姑母走了进来。
外面雨还没停,只是雨势已经不大了,小雨绵延,惹得人有些心烦。
“哟,眼睛怎么肿成这样?”
音音低头嗫嚅着不说话,平阳笑了笑:“为着个妾室?”
音音摸摸鼻子:“姑母怎么知道的?”
平阳哈哈笑了两声:“天刚亮陛下就召见冯贵妃,听说骂了一个多时辰,连史齐和元章的婚事都差点告吹了。”
音音更疑惑了,想着自己不过是睡了一夜,怎么就错过这么多事?
平阳没时间一句一句和她解释,招呼着绸儿进来给音音梳妆:“别管那些,你赶紧打扮着,今晚大军开拔,你我都要去给萧玦和两位皇子饯行。”
音音:“今晚就要走了吗,可是宫里没送消息过来。”
“你这傻孩子,等宫里来消息,你还哪有时间打扮了,快点,穿的鲜亮些。”
平阳长公主的消息确实快而准,音音梳头的时候宫里便来了人,请她晚上出城饯行。
平阳一边看着她打扮,一边给她讲昨晚发生的事。
“昨晚萧将军连夜入宫商议出发事宜,应该是说起了这个妾室的事,具体怎么说的我就不知道了,总之天亮的时候萧玦出宫去兵营,陛下随后就召见了冯贵妃。”
平阳低声些:“听说陛下动了大怒,用词极为严厉,斥责冯贵妃图谋不轨,问她是不是想让这朝野上下都是她冯家人。”
音音忽然想起史齐为元译说话的事,平阳也恰好提及此事:“原本陛下就在意皇子们私下拉拢朝臣,眼下冯家和史家的婚事一定,就连史齐都为大皇子说话,陛下就更是忌惮了。”
“冯贵妃跪地讨饶,连声说此事与史齐和元章无关,陛下这才平息怒气。”平阳自言自语道:“我估计陛下是想着史齐的婚事已经被他改了一次,而今若是再把他同元章的婚事取消实在是让史家面子上过不去,这才没取消。”
音音歪着头看她:“齐哥哥的婚事被改了一次?和谁啊?”
平阳后知后觉,尴尬的笑了笑:“没谁,姑母记错了。”
音音没追问,想着反正不是她。
打扮好准备进宫的时候绵延的小雨终于是停了,只不过天始终不放晴。
坐在马车上,平阳还是觉得音音今日穿的太过素净,头上的金钗也插的少了些。
音音不语,怕惹恼了姑母,姑母会不知从哪掏出两根大金钗插她头上,她实在承受不住。
她穿了一身袭烟霞紫绣金鸾罗裙,裙摆层层叠叠铺展开来,宛如暮夏时节盛放的紫藤。
发间一支累丝嵌宝金步摇,垂下三串珍珠坠子,紫裙衬得她胸口露出的皮肤白胜雪,也衬得她颈间点缀的宝石珠链熠熠生辉。
饯行的场地在京郊大营外,礼部官员紧赶慢赶从昨夜开始搭建到现在,乍一看算是有模有样。
到了饯行场地,众人纷纷朝音音行礼称公主。
今日参加饯行的只有皇亲国戚和朝野众臣,三品以下官员没有参加的资格。
内侍将她和平阳分开指引:“雍国公主请随奴才去上座。”
内侍伸手指了指龙椅下方的高座,音音有些惶恐,转头看向姑母。
平阳笑了笑:“你是嫡出公主,而今中宫没有皇后,在没有女子比你身份更尊贵了。”
音音忐忑的坐在高座上,俯视着众人。
她第一次身居如此高位,也是第一次被众人这样注视着。
音音有些怯然地低下头去,不敢让人看见她还略微发肿的眼睛。
没过过久之后陛下就到了,众人起身相迎,音音也起身行礼。
她依旧低着头,直到场中传来她熟悉的声音。
临近傍晚,天终于是湛湛放晴,萧玦单膝跪在场中,身后是两位皇子。
铁甲映着残阳,甲片层层叠压如龙鳞,每一片都淬着幽冷的寒光。铁盔压住他锋利的眉骨,露出下半张线条冷硬的脸。
音音一抬头,就和萧玦的目光对上了,他目光灼灼,一动不动地盯着音音。
音音慌张的低下头去,脸有些发烫。
可她又忍不住去看,他双手抱拳,正朗声和父皇说着什么,他的手那么大,手心还有茧子,昨晚这手单手就能握住她的腿,摩挲的她浑身颤抖。
想到这些,音音的脸更烫了,简直要烫熟了。
她说不清这是怎么回事,只觉得心里痒痒的,像是踹了只小兔子跳来跳去的。
音音摇了摇头,如此正式的场合,她怎么能想这么下流的事情!
都怪萧玦!对!都怪他!
她正思量着,忽然被宣文帝点了名字:“雍国公主也说几句吧。”
音音猝然抬头,满场人都盯着自己,萧玦的视线格外热烈,让她口舌发干。
“萧玦……”意识到称呼不对,音音马上改了口:“将军和两位哥哥要保重身体,平安归来。”
她不会说那些冠冕堂皇的话,此刻说的就是她心中所期盼的。
说完这些,她又随着父皇下场给萧玦和两位皇子送践行酒。
宣文帝在前,她在后,内侍端着酒杯,他二人各自拿起一杯。
这是宣文帝即位后第一次对抗外敌,只许成功,不能失败,若能收复京、同十三州,他将千古留名。
宣文帝与萧玦碰杯,除了胜利收兵以外,他还有别的嘱托:“萧将军,元诚年幼,朕只有这三个儿子……”
萧玦严肃:“陛下放心,臣必保二位皇子,安然无恙。”
宣文帝欣慰的点点头,随后走向两个儿子。
音音跟在父皇身后,走向萧玦,她双手举起酒杯,萧玦微微下放手臂与她碰杯。
“将军……”她咕哝着说不出话,到是萧玦发问:“脸怎么这么红?”
这话一出,她的脸更红了,娇怯的看了他一眼,随后轻声道:“望将军平安凯旋。”
“臣谨遵公主御令。”
又给两位哥哥敬了酒,随后众人一饮而尽,音音和宣文帝回到高台,看着将士们翻身上马,绝尘而去。
众人散场,音音回到将军府,神情落寞。
“绸儿,你说这次会不会有事啊?”
“不会吧,将军英明神武,到了霸州还有常将军,不会有事的。”
音音心中依旧忐忑。
晚上好不容易入睡,可梦中依旧是可怖的场景。
她仓皇地从梦中惊醒,走下床给自己倒了杯水。
萧玦他们是傍晚出发的,今晚应该不会休息,要急行军。
她坐回床上,不禁思索,萧玦此刻会在做什么。
音音一歪头,就看见了挂在衣架上的萧玦的寝衣。
鬼使神差地,她走了过去,捧起寝衣嗅了嗅,是萧玦的味道还有干净的皂角香气。
她脱下自己的寝衣,穿上他的,而后回到了床上。
周遭都是萧玦的味道,让她安心。
萧玦点头,目光清朗:“我知道。”他一边走,一边系上盔甲。
“从颍州带来的一万精兵,五千留在京城,由张辰调配,剩下五千跟我走。”张辰是萧玦在殿前司的下属。
萧玦担心他离京之后有人蠢蠢欲动,所以留下这五千精兵混在殿前司兵卒中。
张辰为人勤勉,是可用之人。
“你去京郊待命,随时准备出发,我去宫中请旨。”他吩咐崔勇道。
崔勇连声应下,萧玦翻身上马,又看向他:“我之前吩咐的事情做好了吗?”
崔勇双手抱拳:“将军放心,属下已经安排妥当。”
萧玦再无担心,策马扬鞭,夜奔皇宫。
风急雨骤,雨水打在脸上带着些刺痛,盔甲沉重,压在肩头。
萧玦俯身骑在马上,目光坚定。
他也想沉溺在温柔乡中,不理世事,和音音做一对闲云野鹤地自在夫妻。
但他不能,他而今的身份地位,他的音音,都是通过手里这把剑博来的。
自然也要用这剑去护住。
-
音音醒来的时候已经临近中午,昨天一整日没吃什么东西,乍一睁眼的时候她只觉得天旋地转。
身上的寝衣完好,只不过昨夜穿的那件兜儿怎么也找不到了。
找不到就不找了,音音没空去想那些了。
绸儿端来饭菜,她吃了几口,才有了说话的力气。
“将军呢?”她都不记得萧玦是什么时候走的了。
“昨晚走的,现在也没个信儿,崔勇也跟着走了。”绸儿继续说:“冯姑娘回家了,今早冯家来人把她接走了。”
音音有些茫然:“怎么回事?”
绸儿摇头:“不知道,总之是客客气气的把人接走了。”
屋外忽然传来平阳长公主的声音:“眼见着大中午了,还不起来!”
门被骤然推开,音音眼看着姑母走了进来。
外面雨还没停,只是雨势已经不大了,小雨绵延,惹得人有些心烦。
“哟,眼睛怎么肿成这样?”
音音低头嗫嚅着不说话,平阳笑了笑:“为着个妾室?”
音音摸摸鼻子:“姑母怎么知道的?”
平阳哈哈笑了两声:“天刚亮陛下就召见冯贵妃,听说骂了一个多时辰,连史齐和元章的婚事都差点告吹了。”
音音更疑惑了,想着自己不过是睡了一夜,怎么就错过这么多事?
平阳没时间一句一句和她解释,招呼着绸儿进来给音音梳妆:“别管那些,你赶紧打扮着,今晚大军开拔,你我都要去给萧玦和两位皇子饯行。”
音音:“今晚就要走了吗,可是宫里没送消息过来。”
“你这傻孩子,等宫里来消息,你还哪有时间打扮了,快点,穿的鲜亮些。”
平阳长公主的消息确实快而准,音音梳头的时候宫里便来了人,请她晚上出城饯行。
平阳一边看着她打扮,一边给她讲昨晚发生的事。
“昨晚萧将军连夜入宫商议出发事宜,应该是说起了这个妾室的事,具体怎么说的我就不知道了,总之天亮的时候萧玦出宫去兵营,陛下随后就召见了冯贵妃。”
平阳低声些:“听说陛下动了大怒,用词极为严厉,斥责冯贵妃图谋不轨,问她是不是想让这朝野上下都是她冯家人。”
音音忽然想起史齐为元译说话的事,平阳也恰好提及此事:“原本陛下就在意皇子们私下拉拢朝臣,眼下冯家和史家的婚事一定,就连史齐都为大皇子说话,陛下就更是忌惮了。”
“冯贵妃跪地讨饶,连声说此事与史齐和元章无关,陛下这才平息怒气。”平阳自言自语道:“我估计陛下是想着史齐的婚事已经被他改了一次,而今若是再把他同元章的婚事取消实在是让史家面子上过不去,这才没取消。”
音音歪着头看她:“齐哥哥的婚事被改了一次?和谁啊?”
平阳后知后觉,尴尬的笑了笑:“没谁,姑母记错了。”
音音没追问,想着反正不是她。
打扮好准备进宫的时候绵延的小雨终于是停了,只不过天始终不放晴。
坐在马车上,平阳还是觉得音音今日穿的太过素净,头上的金钗也插的少了些。
音音不语,怕惹恼了姑母,姑母会不知从哪掏出两根大金钗插她头上,她实在承受不住。
她穿了一身袭烟霞紫绣金鸾罗裙,裙摆层层叠叠铺展开来,宛如暮夏时节盛放的紫藤。
发间一支累丝嵌宝金步摇,垂下三串珍珠坠子,紫裙衬得她胸口露出的皮肤白胜雪,也衬得她颈间点缀的宝石珠链熠熠生辉。
饯行的场地在京郊大营外,礼部官员紧赶慢赶从昨夜开始搭建到现在,乍一看算是有模有样。
到了饯行场地,众人纷纷朝音音行礼称公主。
今日参加饯行的只有皇亲国戚和朝野众臣,三品以下官员没有参加的资格。
内侍将她和平阳分开指引:“雍国公主请随奴才去上座。”
内侍伸手指了指龙椅下方的高座,音音有些惶恐,转头看向姑母。
平阳笑了笑:“你是嫡出公主,而今中宫没有皇后,在没有女子比你身份更尊贵了。”
音音忐忑的坐在高座上,俯视着众人。
她第一次身居如此高位,也是第一次被众人这样注视着。
音音有些怯然地低下头去,不敢让人看见她还略微发肿的眼睛。
没过过久之后陛下就到了,众人起身相迎,音音也起身行礼。
她依旧低着头,直到场中传来她熟悉的声音。
临近傍晚,天终于是湛湛放晴,萧玦单膝跪在场中,身后是两位皇子。
铁甲映着残阳,甲片层层叠压如龙鳞,每一片都淬着幽冷的寒光。铁盔压住他锋利的眉骨,露出下半张线条冷硬的脸。
音音一抬头,就和萧玦的目光对上了,他目光灼灼,一动不动地盯着音音。
音音慌张的低下头去,脸有些发烫。
可她又忍不住去看,他双手抱拳,正朗声和父皇说着什么,他的手那么大,手心还有茧子,昨晚这手单手就能握住她的腿,摩挲的她浑身颤抖。
想到这些,音音的脸更烫了,简直要烫熟了。
她说不清这是怎么回事,只觉得心里痒痒的,像是踹了只小兔子跳来跳去的。
音音摇了摇头,如此正式的场合,她怎么能想这么下流的事情!
都怪萧玦!对!都怪他!
她正思量着,忽然被宣文帝点了名字:“雍国公主也说几句吧。”
音音猝然抬头,满场人都盯着自己,萧玦的视线格外热烈,让她口舌发干。
“萧玦……”意识到称呼不对,音音马上改了口:“将军和两位哥哥要保重身体,平安归来。”
她不会说那些冠冕堂皇的话,此刻说的就是她心中所期盼的。
说完这些,她又随着父皇下场给萧玦和两位皇子送践行酒。
宣文帝在前,她在后,内侍端着酒杯,他二人各自拿起一杯。
这是宣文帝即位后第一次对抗外敌,只许成功,不能失败,若能收复京、同十三州,他将千古留名。
宣文帝与萧玦碰杯,除了胜利收兵以外,他还有别的嘱托:“萧将军,元诚年幼,朕只有这三个儿子……”
萧玦严肃:“陛下放心,臣必保二位皇子,安然无恙。”
宣文帝欣慰的点点头,随后走向两个儿子。
音音跟在父皇身后,走向萧玦,她双手举起酒杯,萧玦微微下放手臂与她碰杯。
“将军……”她咕哝着说不出话,到是萧玦发问:“脸怎么这么红?”
这话一出,她的脸更红了,娇怯的看了他一眼,随后轻声道:“望将军平安凯旋。”
“臣谨遵公主御令。”
又给两位哥哥敬了酒,随后众人一饮而尽,音音和宣文帝回到高台,看着将士们翻身上马,绝尘而去。
众人散场,音音回到将军府,神情落寞。
“绸儿,你说这次会不会有事啊?”
“不会吧,将军英明神武,到了霸州还有常将军,不会有事的。”
音音心中依旧忐忑。
晚上好不容易入睡,可梦中依旧是可怖的场景。
她仓皇地从梦中惊醒,走下床给自己倒了杯水。
萧玦他们是傍晚出发的,今晚应该不会休息,要急行军。
她坐回床上,不禁思索,萧玦此刻会在做什么。
音音一歪头,就看见了挂在衣架上的萧玦的寝衣。
鬼使神差地,她走了过去,捧起寝衣嗅了嗅,是萧玦的味道还有干净的皂角香气。
她脱下自己的寝衣,穿上他的,而后回到了床上。
周遭都是萧玦的味道,让她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