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卖大菜,人生赢家定是我 第223节
  刚开始的几天,还有些年纪大的喊着要下山去的,因为想去看看家里的情况,田里的情况,看看是不是还有什么能剩下的。
  伺候了一辈子庄稼地的老农民,你让他们突然天天拢着袖子在那干瞪眼,那滋味就好像放了一群蚂蚁在他们身上一样,里外难受。
  于是在上山后的第七天,林有粮被吵烦了,便想着先组织一批人,一起下去探探风。他本来的意思是,先让他们这批年轻力壮的下去看看,有什么风吹草动的,跑回来也快。
  但上了年纪那群人不肯就这么留在山上等消息,说什么也一定要下去,还说有些说什么家里的东西,年轻人不知道放在哪里,必须得他们去才找得到。
  这里面不乏像章小女这样年纪的中老年妇女。
  林有粮有句骂娘的话堵在嗓子里不上不下的,就是骂不出来。
  下面都不知道被烧成什么样了,你还有什么能找出来的?
  但他这个村长也才三十几岁,压不下太多上了年纪人的想法,他便只好改了口,说每家出一个,具体是谁你们自己看着办,但总数里,青壮年必须有一半,不然大家都别去了。
  有些人家已经是儿子当家了,能压下老头老太站出来的,但有些人家小辈还小点的,就只能顺着老的,比如林文轩家。
  林文轩的锄头都扛在肩头了,硬是被章小女哭天喊地的抢了下来,说她去。
  “你要是出事了,我可怎么活啊……”她一定要去看看她那两只鸡还在不在,不然死了都不得安心的。
  林文轩甚至抢不过她,最后只能在山上和梁生娣一起等她回来,但走之前,也是千叮咛万嘱咐的让她听林有粮的指挥。
  “村长让你干嘛你就干嘛,让你回来你就赶紧回来,别放不下这个放不下那个的,你想想看生娣肚子里的孩子,你都没听她喊你一声奶奶,你安心吗?”
  章小女听进去了,再三表示会听指挥的。
  就这样,她们一群人又偷偷摸摸的下山回村去了。
  才走到山脚下呢,已经有人一屁股坐在地上开始嚎啕大哭了。
  实在是忍不住。
  能爬到树上看的毕竟就这么一些人,年纪大的也就是听他们说,没真实看到过村里的情况。
  现在这一眼望去,村里是一片光秃秃,那帮畜生,连田里的青苗都被拔光烧光了,夏收是不用想了。
  不管是谁家的屋子,都烟熏火燎的,运气好的还能留下半间,运气不好的,烧得就只剩几堵还没倒的墙和焦黑的梁了,七零八落的摊了一地。
  章小女跟在大山爹身后赶紧往自己方向跑,然后在自家被烧塌了的“遗址”前面,一起拍着大腿嚎啕大哭。
  这样的人家可不少,村里顿时一片哭声。
  林有粮也管不了他们那么多,只能无奈的走过去喊过去,
  “你们哭小声点,小心鬼子被你们引来!”
  “不是要找东西吗?赶紧找啊!等着鬼子来帮你们呢?!找完了你们就赶紧回山上去!”
  他组织了一批年轻人,跟他一起出去探探风,看看鬼子有没有撤出他们这个小镇。
  要是没有,那就只能再回山上窝着,要是撤了……
  村里那么多人呢,也不可能一直窝在山上,赶紧下来一起重新糊泥巴烧砖,赶在夏种前把住人的窝都搭出来,然后再每家凑点粮种出来,秋收还是可以盼一下的。
  日子再难,也得继续过。
  剩两把枪护村子,剩下的兵分四路,一路一把枪出村去,约定了太阳到头顶的之前必须回村里,不然大家就当你死了。
  鬼子扫的是真干净,原本房梁上没来得及搬走的粮没了,章小女藏在灶间的那篮子鸡蛋没了,咸菜没了,干菜没了。还有一小坛霉豆腐,不知道是不是鬼子不吃,直接砸在了地上。
  章小女哭哭啼啼的想把那些已经有些反碱干巴了的霉豆腐捡起来,可惜越想捡它越碎,重新装回缺了头的半个罐里,一半豆腐一半草木灰。
  章小女的嘴里没停下来过,咒骂着小鬼子,也咒骂着老天爷。
  “鬼子没来前还没完没了的下雨,鬼子来了却停了……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年年岁岁的拿新米上供着菩萨,你们怎么就不开开眼呢……”
  她在半塌的院墙角落找到了一颗被鬼子落下的鸡蛋,已经熟了。那两只鸡连影子都没了。章小女握着那颗熟了的鸡蛋坐在废墟里哭得撕心裂肺的,引得隔壁大山爹叹了口气,从自家的墙底下爬了出来。
  “我说文轩妈,你就别哭了。好歹咱们几家人都是全乎的,你想想那……”他想说林有粮和陈大春他们刚办过白事的几家,但陈大春家在对面不远,现在墙都没了,太大声他怕人听到,触及伤心事。
  章小女抽噎着回着,“我知道……我知道……我就是忍不住后悔……”
  “我儿媳……之前还说想吃鸡,想吃蛋来着……我舍不得啊!我真的舍不得!结果他娘的都便宜了鬼子!当时还不如给她吃了呢!好歹喂我孙了!”
  可惜梁生娣在山上没听见,就算听见了,她估计也不会太感动,而是会指着她手里的鸡蛋说,那您先把那蛋给我吃吧。
  老一辈儿就这样,永远舍不得,永远进不了自己嘴,但重新来一次,她真的会舍得吗?
  不会的,章小女只会想办法把鸡也带上山去罢了。
  留在村里翻东西的人,运气好点的,还能翻出点藏在角落底下的东西,运气不好的,就和章小女一样,只剩下点破盆烂罐了。
  倒是出去的那批,回来的时候,多少都收到了一些消息。
  “咱们村这附近好像已经没鬼子了,我看下河村那边跑出去的人也都偷摸着回去修屋子了。还有上河村、三王村……每个村子都被烧过抢过了,他们估计已经走了。”
  “没呢!没走!在夏西山上落脚了,说是要做据点,也不知道是整个大部队留在这里,还是留几个……”
  “龙山那边也说有鬼子上去占地盘了,咱们就这么一个镇,鬼子要那么多据点干嘛?”
  “咱镇不小,交界的地方又多,他们当然要占了……”
  “那应该也不至于所有人都留着吧?”
  ……
  【第413章第413章番外生如芥子尘,娣心藏须弥26】
  林有粮带着老少和消息又回了山,本来在全村人坐一起讨论半天后,是决定下山去的。
  结果,还没等这儿主意拍板呢,远处又传来了炮声。大概是隔得远,炮声并没有很响,但还是把小孩们吓哭了,山上人也都吓得不敢说话。
  林有粮又带着两个人摸了出去,一直到第二天早上天亮了才回来的,三个人的表情都不可谓不凝重。
  “昨天那炮声,是国军带人去打夏西山的鬼子了。”
  “国军打上去了?那鬼子……”大家提心吊胆了一晚上的心,终于是落了地,但还没等他们开心两秒,林有粮下一句话就把他们打回了地狱。
  “那上面的据点说是一共就留了10个人,昨天8个人出去扫荡了,就剩两个人看着。国军也派了10个人去打,结果半小时就都没了,鬼子一个都没死。”
  上山第一天,他们能弄死了六个鬼子,那是因为他们占据了制高点,并且四五十个人都躲在暗处一起偷袭。
  就这样,还损失了六个汉子。
  而国军,他们是上山攻的那方,鬼子占据了制高点,武器装备又差太多,盲目的冲锋的下场比他们还惨。
  “昨天那8个鬼子去扫荡的是三王村……别再说什么去过了就不会再去的话了,鬼子他妈的就不是人……”
  林有粮说着说着就骂了起来,骂着骂着又骂不下去了,还是边上的跟他一起去的人,蹲在那里抹了把脸叹气道,
  “我们半夜摸到三王村那里了,那……那……那真他妈太惨了!”
  “池塘都红了!人直接就这么被剖开了扔地上!大半夜的都还能听到女人的尖叫声……”
  围着的人脸色都灰白灰白的,尤其是年轻女人们,小猫媳妇儿率先掉头冲出人堆,扶着一棵树就开始干呕,后面又陆续有好几个大着肚子的女人出来吐了。
  倒是梁生娣,靠着林文轩,只是紧紧的拽着他胳膊,一声不吭。
  不知道为什么,她就是不怎么意外,鬼子本来就不是人,到底是谁在高估他们的良心?
  山顶上静悄悄的一片,没人再开口说要下山去了。
  山上是苦,但起码能保条命。
  而且按照林有粮他们打探来的消息,留在他们镇上的鬼子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安稳待在山上,除非鬼子放火烧山,不然几个几个冲上来了,他们还是弄得死的。
  要是下去了,刚搭好的屋子,刚下好的秧苗,恐怕又是便宜了鬼子。
  要长时间待在山上,就不能再像现在一样都挤在一个洞里了,主要是也挤不下。大家伙儿又一起找了几个,大大小小的,两三家一个,五六家一个的,分开住着,起码还能伸个腿。
  年纪大的闲不住,已经在山上开荒了,种不了米种点菜也行。华夏人的天性,逃命的时候,就算不带米也会带上种,只要有种子在,哪里都能开始。
  梁生娣再也没有盯着章小女身后那几个粮袋了,因为她知道,这种时候还要问婆婆多吃一口饭,那就是在要她的命。
  而且上次她从山下回来,还是给了她一颗鸡蛋的。
  家里的鸡没了,就剩一颗鸡蛋,章小女给了她吃,自己连个蛋壳都没沾。虽然给的垂头丧气的,但起码那蛋是进了梁生娣肚子里的。
  梁生娣知道,婆婆也是真没办法,要不是鬼子打进来了,最起码一天三顿米粥还是肯定会供她的。
  山上生活不易,还是别去和婆婆触霉头了。
  还好山里,还有些小动物可以打,年轻男人们闲不住就会去做陷阱,既能猎野兽,也能防鬼子。
  粮吃的都是自家的,不分着来,但凡是山上猎的,大家都是一锅炖了然后再分。
  不过就像林文轩说的那样,他们这儿的山没野猪,最多的就是蛇。十次里有九次都是蛇汤,剥皮抽筋后切块下锅。
  不管男女老少都没有什么怕不怕的想法,能吃上一口蛇肉那都是补的!
  就是蛇肉太少,每家每户分到一碗热汤就算完的,只有家里有孕妇的才能多分一块肉。
  女人们也没闲着,挖野菜的挖野菜,撅山笋的撅山笋,有几户人家上山的时候还背上了纺车,这会儿正24小时不停的转着,几家人轮着用。
  章小女到底还是从家里的废墟里挖出了些东西,比如瘸了腿的凳子,被墙砸扁了一点的烧水壶,一些塞在柜里没被烧着,但也明显有火燎过痕迹的衣物被子。
  以及一些散架了的木板。
  那都是他们家以前的脸盆脚盆水盆,留在底下被太阳晒被雨淋得迟早得发霉,不如带上来,让村里老孙再重新箍一下。
  老孙家是几代都是箍桶匠,一手的好木作活,逃命的时候工具包看得比粮袋还重要,全部搬上山来了,什么刨子、锯子、削刀、斜凿的,一样不落。
  这会儿他也是忙的停不下来,并打趣着这恐怕是他这辈子生意最好的时候了。可惜不收钱。
  当然了,村民们也不会真的让他白干,老孙家每天都能收到一些粮食。
  连章小女都倒了一碗米过去给孙师母,当箍桶的报酬。虽然不多,但每家给点,凑起来也不少了。
  梁生娣坐在溪边大石上,水里放着个她编的粗糙筐子,正在等鱼自己撞上来。
  山上的鱼比较笨,已经被她得手好几次了。虽然每次带回去都得大锅里炖了分,但她作为孕妇和捕猎者,起码能分到一个鱼头加后面一点肉,已经吃得她很满足了。
  大家都说山上日子过得没有山下舒坦,但梁生娣总是莫名其妙的觉得,她在山上过得更自由舒坦。
  当然,如果婆婆能多放点粮的话,就更好了。
  林有粮一直有隔段时间组织人下去探周边的消息,也不是固定,而是每家轮流,林文轩也下去过。
  只是每次带回来的消息,都只会让大家的心里更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