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卖大菜,人生赢家定是我 第156节
  走出教室,发现大家都在呼着长气,总算,暂时,算是解放了,不是吗?
  接下来就是好好的睡觉好好的吃饭好好的休息,等高考成绩出来,考上了皆大欢喜,考不上的……她想了高考前她舍友说过,要是考不上打算继续复读的事情。
  那姑娘已经是二次复读了,这已经是她的第三次高考。
  林淑英觉得她勇气可嘉,甚至一度也思考了一下这个选择,但是又想回来,自己应该还是能考上大学的。
  她这么想着,便跟着大部队走到了校门口。
  “淑英!这边!!!”
  【第297章第297章我想去做外贸】
  林淑英一手捧着自己的泛红的脸坐在船中央,一手还拿着她妈给她买的冰棍吃。
  今天的冰棍是奶油的,比普通的白糖冰棍要贵两毛呢!
  像是为了庆祝她高考结束一般,梁生娣回去路上专门往几个河集走,看见什么,都要问一句,
  “淑英啊,这个糕你要不要吃?”
  “淑英啊,晚上想吃鱼吗?”
  “淑英啊……”
  林淑英想说,奶,我都行,只要你别再站在树上拿着喇叭喊我就行了。
  刚才她走到校门口的时候,都还没反应过来她有没有人来接的时候,梁生娣就拿着个喇叭站在树上大喊她的名字。
  喇叭是沈春花从保安手里临时顺来的,她没上树,但她及时把道具递给了树上的梁生娣,又在保安发火前还给了人家。
  还因为喇叭声太响,大家都看到了这边,给让了条小道出来,方便林淑英跑过来与她们汇合。
  婆媳搭配完美,徒留淑英脚趾抠地。
  不过没关系,只要她考上了大学,也就不用再待这学校了。
  “你自我感觉考的怎么样?”沈春花问道。
  林淑英掰着指头算了算前两天和大家对答案估出来的分,还有最后一门的自我感觉估分。理科总分是710,语文数学满分各120分,生物70分,其余100分。
  “还……行吧?”林淑英算着分道,“大概……520?”她全都是压着最低分算的,觉得再低也低不过520了。
  去年的理科本科线是464,林淑英要是真能考到520分,那大学就算不能任她挑选,起码是肯定有的读的!
  “走!回家跟你爹说去!让他可以提前准备升学宴了!”沈春花坐在船上就笑了起来,“他天天惦记着要把那两瓶茅台在考上大学后拆了喝呢!这下算是圆了他的梦了!”
  林淑英红着脸笑着,表情语气都恢复到了以往的轻柔,根本看不出高考复习那段时间的那股紧迫感了。
  “姆妈,你养殖场那边还要忙吗?我放假了,可以来帮你干活了。”
  夏天可能是所有行业的淡季,菇房最近就可着剩下那几茬双孢菇收了,其他的几个菇房暂时都不出菇了,孙传芳闲下来就一直在接菌种,把金针菇淘汰下来的那500个玻璃瓶都用上了。
  家禽养殖场里的鸡鸭的下单频率也都降低了很多,再加上人手多了,这两天,沈春花都是从这边转到那边,又从那边转到这边的。主要关注对象反而是正在新建的菇房。
  那玩意儿也用不上孩子帮忙。
  “没啥要帮忙的,你好好休息两天,看看电视吃吃西瓜,真要是闲不住了,就教教弟弟妹妹作业吧。老三那成绩,给你爹都快愁死了!”
  林淑英哈哈的笑了出来,林书超那成绩,怕是神仙来了都难救。
  “有空你也可以琢磨琢磨,想报哪个大学。等成绩出来了就要填志愿了,别等到时候再手忙脚乱的去想。”
  现在大学并不像后来那样都是教育部门统一管理的,而是定向招生。什么类型的学校就属什么部门管理,毕业后直接进入该系统分配工作。
  读了财经大学,就只能分配到银行系统,因为它是由人民银行管理的;读了外语类大学就有可能分配到外交部,读了财贸学校,则可能会被分配到供销社……
  工作包分配的背景下,说白了就是你也没有什么个人择业的机会。好处是只要考上了无论如何都有去处,坏处是几乎没有改变的可能。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中专中师比大专院校还吃香,因为那些中专可以分配到更好的工作。
  但也是因此,择校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林淑英是一心要上本科的人,大专中专当然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内,她只关注本科类大学。对未来的目标也很明确,那就是赚钱。
  她的父母算不上钱串子,但是从小看着他们奔波忙碌就是为了赚钱养家,给她们兄弟姐妹提供更好的生活。
  家里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是会被影响到的,比如林淑英,她觉得当什么干部啊、待什么系统啊,都不如做生意。
  那要如何吃国家的生意饭?
  “我想考对外贸易大学。”林淑英在晚餐的饭桌上认真跟她爹妈分析着自己的想法。
  “我们老师说,这两年对外贸易出来的学生一般都是会被分配到外贸部去,我想去做外贸。”
  做外贸要是做得好,不仅赚的多,还能有机会出国交流,各种券到手的也是比普通工薪阶级的要多,只不过对学生的要求也会更高点。
  外贸外贸,既要求会打算盘,又要求会说外语。不然怎么能配得上它的高收入呢?
  沈春花对什么大学什么大学了解的不多,你要问她,她只能给你报出清华北大复旦交大来,她转头看向林国庆。
  林国庆琢磨了一会儿又问向自己大闺女,
  “那你是想去首都的对外经贸还是沪市的,或者羊城?”
  正如林淑英的老师所说,这几所学校都是外经贸部直属的高校,是“国贸三星”,也被誉为外贸行业人才的摇篮。淑英说想去对外贸易,林国庆也是举双手赞成的。
  但问题是去哪里读?
  林淑英挠了挠脑袋,“这也得看我的分数吧……”
  最好的肯定是首都的对外经贸大学,分数肯定也是最高的,林淑英估的520分还真不一定能进首都。
  次之,就是沪市和羊城的外贸学院。
  羊城自从改开后,占据最佳的地理位置和政策,创外汇很是疯狂,那边的外贸学院也随之水涨船高。而沪市,身为初代罗马,真要是能凭着读大学留在那里工作……
  “我觉得你还是报沪市的比较好。”沈春花劝道,“水土风情都差不多,吃喝拉撒也能习惯。离家近,有事我们当天就能赶到,你也当天能回来。
  就算以后留在那里工作了,也不至于一年到头才见了几面的那种。”
  从古至今,父母都是不希望孩子离自己太远,要沈春花承认自己自私也行,反正她接受不了一年半载见不到自己孩子一面的情况。
  【第298章第298章这暑假过的好像还不如上学】
  让林淑英自己选,她当然也是乐意离家近点。
  沈春花本来还想说要不等成绩出来了再定。万一闺女真考了个很高的分数,那肯定也不能浪费了。
  结果现实是残酷的,现在的高考是先估分,后报志愿,难度系数比较大。不像后来的高考,知道自己的分数以后再报志愿,很容易就能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
  林淑英在家里休息了三天,随后便按照老师在高考前定好的时间又回了学校。
  这次是正儿八经去对答案去的,老师公布的标准答案总比她们自己瞎对比的来的准。
  林淑英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算了三遍分,除了作文实在没什么把握以外,另外基本都能确定。她之前的估分估低了,今天算起来感觉起码能有个538分。
  这分数怎么说呢,第一批的重点大学肯定没戏,但是本科管饱。
  估完分老师就把志愿表发下来了,有些第一次参加高考的同学还在抬头看贴在最上面的学校目录,懵懵懂懂的,不知该填哪所学校。
  也有些复读两三年了的老油条,纸到手就唰唰唰的填。
  林淑英也还算顺利,反正第一批的录取院校大家差不多都一样,
  清华北大复旦浙大,心有多大就填多高,顺便下面再写一排的服从。
  万一瞎猫碰上了死耗子呢?
  第一批她填了浙大复旦,参考志愿是同济交大南大。然后到第二批录取院校志愿时才认真填写了沪市外贸学院、杭市大学还有杭市商学院。
  反正就三个可以填,就像她妈不想让她走太远一样,她也不是很想跑太远,主打一个就近原则。
  几个志愿都报的是经济类专业,所有的志愿栏里都填了“服从分配”。
  第三批也都填了省内的专科院校,至于最下面的中专栏,她直接空着了。真倒霉到连大专都上不了的话,她宁可复读。
  交了志愿表,和老师道别后,她便走出了教室。
  沈春花已经在外面等她很久了,宿舍的东西都帮她收拾好,母女俩一起离开学校回了家。
  至此,林淑英目前的生活任务,主要就是休息和玩耍。其他三个孩子还有暑假作业,她就真的无事一身轻了。
  林家堂屋的电视机前,林淑英和五妮并排坐着,看着电视,吹着电风扇,一人抱着半个冰镇过的西瓜,来上一勺,那真是——
  透心凉,心飞扬。
  本来沈春花夫妻俩都快忘记那张冰箱券了,还是高考前几天,刚送林淑英上船回来,林国庆一拍脑门想起来的。
  哎呀!要是没忘记的话,淑英高考前就能吃到冰西瓜了!
  不过这时候想起来也不算晚,赶紧买回来,淑英考完试就能吃上!
  林国庆问沈春花要了钱,第二天就揣着钱揣着票去买冰箱,结果说没货。
  过了两天又跑了一趟,还是没货。
  什么时候有?
  不知道。
  直到高考结束,都没见到补货的,气得林国庆想骂娘。
  还好也没让他们等多久,9号高考结束,15号冰箱就到货了。
  有事没事帮林国庆盯着百货商店的叶俊才赶紧给他打电话,快来,来晚了又要没了!
  林国庆接到电话后赶紧搭车过来,火速抢下了一台最新款。
  国产电冰箱,1350元整,林国庆去年的收入大半都搭进去了!
  不过他也不算特别心疼,票子没花钱那都算赚的!
  绿色冰箱还没人高,上小下大各有一个拉手,上面是冷冻,下面是冷藏。
  林国庆搬回家后就赶紧给插上电,还买了好几瓶汽水回来放进去,等摸着冷了,又放了西瓜进去。
  林马两家的孩子,暑假基本都混一起,尤其是要写暑假作业的时候。林淑英是刚刚高考结束,五妮是放假一开始就已经把作业做完了。
  两个典型的好孩子代表,这会儿吃的,正是冰箱里拿出来的第一口西瓜。
  冰凉清爽的红瓤一进嘴,嗯~淑英的眼睛都眯起来,跟泡水里的凉,真不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