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卖大菜,人生赢家定是我 第137节
沪市物价贵,她小本本上算了半天,加上今天回去的车钱,那20块钱也就剩个两块三了,这还不算今天的伙食费。
舅舅舅妈万一想吃的贵一点……自己也可以说不吃,但他们肯定会白给自己,所以还是得跟着吃,那20块钱还真的就是刚刚好,那剩下想给家里买点东西只能借钱了。
沈春花嗔了她一眼,“你这话说的,你就算不还我也得给你啊!”
本来想说等会要买什么直说,她掏钱,后来想了想,还是掏出了5张10块钱塞到了六妮手里,
“你自己拿着,等会要买什么直接买,不够再问我要,不用顾忌我俩,反正坐火车,肯定搬得回去!”
六妮兴奋的一直说着谢谢舅妈,还说舅妈有没有什么想买的东西,她可以送沈春花。
给沈春花逗得哈哈大笑。
“你家里那么多姐妹呢,你先顾好她们吧!我和你舅舅不需要。”
【第260章第260章大城市处处有商机】
昨天到招待所的时候天也已经黑了,今天一出门,就发现边上是一家粮油店,边上路边还有好些小摊贩大早上的就开始摆摊了。
有个摊子特别大,上面摆满了厨房用具和小百货,五颜六色的塑料盆、塑料桶、莱篮子、水果筐,五花八门的杯碗瓢碟、铝锅、不锈钢锅、咖啡锅、塑料浴缸……
上面都没有明码标价的,但沈春花她们路过时,刚好有个顾客在随口问价,一个不锈钢锅要100斤粮票。
“他不卖钱吗?卖粮票?还这么贵?”六妮就听见那100斤,就有点懵。
“其实还好,去国营商店买个铝锅都要五六块,高压锅更是要二十几,这可是不锈钢锅,100斤稻谷的收购价也就十五六块,这还是粮票,不是谷子。”
“他们要那么多粮票做什么?”
“倒卖呗。”林国庆小声的回了句,顺势还把手指放在嘴巴上轻轻的嘘了一声。
现在每斤细粮票合人民币2角,每斤粗粮票合人民币1角3分,全国粮票的代换价还要高些,大约3—4角钱。每用“小百货”换1斤粮票,大约能赚5分钱。
平均每收入100斤粮票,就能赚5元左右。一天赚个1000斤,一个月下来就能收入1500元。不得不说这门生意赚的很。
这样的摊位在全国各地自由市场上都有不少,基本都是瓯江那边的人在干,他们那儿都是山,不管是种田还是做生意都难,不出来闯闯,没法活。所以胆子也比平原地方的人大的多。
这种买卖也只有胆子大的人才敢干,毕竟现在大家都是心照不宜在做着生意,看着没什么人来抓,谁知道哪天天就塌了。
六妮一听他们这么摆摊一个月都能挣一千多,人都傻了,这世道的钱有那么好挣吗?!
“他们这也不算正宗的倒卖,最多就是以物易票,那些直接喊着收购粮票的,搞不好真要被抓。”
正说着话呢,边上就有个粗犷的声音在他们身边低声吆喝着,
“收购粮票!本市粮票十斤两块,全国粮票十斤三块!还能换鸡蛋!十斤粮票换一斤鲜鸡蛋!换不换!换不换!”
林国庆摆摆手,说着不换不换,然后赶紧拉着沈春花和六妮跑出了这条巷子,再回头望去,那巷子里,大早上的生意都已经做开了。
市区内的清晨,更加能看清这座城市的风貌,人人都穿戴整洁,精神抖擞的来来去去。
6月初的天气已经开始热起来了,赶时髦的青年男女都穿上了最新款的夏装,放眼望去,上衣基本都是白色衬衫,下面则有西装裤、百褶裙、格子裙,还有男的已经穿上了短裤的。
会打扮的姑娘们辫子上绑着丝带蝴蝶结,脚踩皮鞋斜挎着包赶着去上班。
路过几个小厂门口,一群穿着白色工作服的人正整齐的站在门口做早操,走过路过的行人会瞟一眼,但很少盯着看。
黄鱼车、三轮货车大早上的也已经载上了货在道路上穿梭起来了,人行横道旁边,大幅的汽车宣传广告挂在那儿给大家展示着最新款的三菱大卡。
有老太太拎着煤球风炉坐在路口,扇着蒲扇卖茶叶蛋的,还有拎了篮子,穿着大襟别着手帕卖白玉兰的,弄堂里的老虎灶也早就烧开了,一分钱一壶。
“这都能卖钱?”六妮听着吆喝,脑袋怎么都转不回来了。
那么小的小花能卖钱?白开水都能卖钱?沪市还有什么是不能卖的?
“只要你想得到的东西,都能换钱。”林国庆呵呵一笑,
“你别看那水才一分钱一壶,那是自己去打的价格,上门收暖水瓶回来灌满了再送去就要五分钱。那不是还有两张八仙桌,可以坐在那儿泡茶喝,再卖你点小点心。
白天空闲的时候,还能代客烧饭,一锅7分钱。有些双职工家庭没空做饭的,就会在早上或者中午淘好米送去,中午或者下午下班了再来取回米饭,回家就不用煮了。有些单位也是这么做的。
等到了晚上,后堂拉个布帘,放几个腰子型的木盆,旁边再放把凳子,有人来洗澡,还会有小工负责给客人拎水,这么简单地擦洗一下,也要8分钱。但比浴室要便宜得多。”
林国庆之前就去老虎灶擦洗过好几次,招待所洗一次澡要三毛呢!有时候人不怎么脏,就想擦洗一下的时候,老虎灶这边是最划算的。
不过他还加了一句,“去洗老虎灶的一般都是男的,女的基本没有。”那不是废话,就里外一张帘子,女的过去了老板都不一定收。
六妮都听傻了,还能这样的?昨天下火车的时候就感觉这边好像到处都是赚钱路子,今天这么一听,更是了不得。
“大城市果然处处有商机。”
再往前走,一个弄堂转角正在排队领奶,六妮看着人拿着票就能换走一瓶奶,可是羡慕眼热。
“舅舅,百货商场里是不是有奶粉卖?”六妮问道。
“有啊,三块钱一袋,一袋有一斤呢,可以泡很多杯喝好久。”
之前他给家里孩子们买过一次,不过她们好像没有特别喜欢喝,他后来就没有再买。
六妮决定了,给二姐家的丽丽和大姐即将出生的宝宝都买袋奶粉去!
百货商场要9点才开门,但八点四五十分的时候,外面就已经排满了人,都是准备一开门就冲进去的,
“至于嘛……”沈春花小声的嘀咕了一声,但还是一手拉着六妮,一手紧紧跟在林国庆身后,随时做好冲进去的准备。
9点商场卷帘门一拉,大家都一头扎了进去,但又不是进去了就会付钱买的,该逛逛看看的还是得逛着看着,都不知道为啥要这么急。
不过沪市不亏是沪市,百货商场看起来都要比他们那儿高档的多,沈春花和六妮的眼睛都挑花了,从一楼逛到三楼,又逛到了地下一层,什么都想要却又什么都要思虑再三。
【第261章第261章来者何人】
等再上火车,三人就没有来时那么轻松悠闲了。
东西实在是有点多了,沈春花当初吐槽着林国庆这也想买那也想买的,结果等自己站在商场的时候,要不是都要票,她真想直接把洗衣机和电冰箱也搬上火车。
就这样东西也多的不得了,带去的钱也是花的七七八八的了,到最后还不如六妮能克制。
六妮是数着人头买东西的。给她大姐二姐买的是一家一袋奶粉和一袋爽身粉,商场里还有卖婴儿车的,她看着眼热但还是没下手,一个是因为贵还有一个确实是有点大了。
林国庆和她一起蹲在那儿研究了半天,觉得回家找孙德发帮忙,应该也能做个七七八八的出来。
三姐四姐则都是一双牛皮鞋,本来她想买的是毛毯,听说沪市这边新婚的姑娘都会有一条做陪嫁的。凤凰牌羊毛毯,五十六块钱一条,比工人一个月的工资都高,她都打算咬着牙再问舅妈借钱带两条回去了。
结果根本买不到的,据说这种紧俏商品,一上柜台就能被抢空。你以为那些大早上等在商场门口往里冲的人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抢这类商品?
六妮放弃了,但也暗暗地松了口气,最后挑了两双皮鞋给两个准备结婚的姐姐。
五妮那儿,六妮买了一只钢笔一瓶墨水给她,七妮是一条小裙子,八妮是一盒弹子跳棋,九妮则是大白兔奶糖,这是她来之前九妮缠着她点名要的。
这糖以前都是要凭票买的,现在不用了,六妮很豪气的称了整整一公斤带回家。
林玉兰和马德祥她也没忘记,林玉兰是一盒雪花膏加一块香皂,马德祥则是一瓶三块钱的洋河大曲,她俩的东西都不贵,甚至有点敷衍。没办法,在六妮心里,她俩肯定排在姐妹后面。
至于爷爷奶奶,六妮去火车站前特地去最近的菜市场割了很大一块猪肉回来,明天做顿红烧肉吧,算是送给爷奶的,大家也都能吃到一块。
嘻嘻,她可真是个小天才。
其实六妮的东西多,但都不大,并不怎么占地方,但林国庆和沈春花则不然,她俩现在坐着的位置上都没法落脚。
小桌板下面整整齐齐的放着4盏台灯,头顶货架上还塞着一个电风扇大纸箱。
让沈春花说,林国庆这人也有毒,之前催了他好几次去市里或者县里给孩子们买台灯,他都不记得,结果到了沪市,就都想起来了,还硬要说沪市的台灯质量比他们那儿的好?
沈春花就很无语。
买的还是那种绿玻璃罩的老式台灯,林国庆说这种台灯看书最好,导致他们搬上搬下的都小心翼翼的,生怕一个不小心就给碎了。
林国庆也很无语,一边说着这贵那贵不要浪费钱的女人究竟是谁,又是谁硬是给他买了一件十一块八的确良的衬衫,还要加一件三十好几的中山装!
都要夏天了,谁还穿中山装的!还有这价钱!这价钱,土布背心能穿到天荒地老了!
沈春花看他瞪自己,也毫不留情的瞪了回去。
刚那条裙子她说不要不要的,是谁非要买的,红白条纹的连衣裙,她哪有机会穿?穿着去喂鸡吗?真是个冤大头!
实在是商场里的东西诱惑力太大了,他们谁都收不住手,这不,今天的晚饭算是最次的一顿了,三人一人一个茶叶蛋算是填饱了肚子,省得再心疼那钱。
好不容易等到了肃县,她们大包小包的扛出火车站,外面的天都已经黑完了。三人急匆匆的走到一条小河边,还没走近,就听见河面上有人吹了个口哨。
“哇呀呀呀~来者何人!”
沈春花;林国庆:……
“你儿子儿媳和外孙女!”
她觉得应该让梁生娣少看点电视了,在这么看下去,总有一天要变成河大王了,高低得喊上一句,“此河是我开,此船是我造,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妈,这两天孩子们还算乖吗?”
沈春花坐在乌篷船里的草席上,抱着腿问着梁生娣,
梁生娣晃悠悠的摇着船打了个哈欠,“就这样呗,乖的什么时候都乖,该闯祸的什么时候都会闯祸。”她可一点都没有要给人兜着的想法,爹妈回来了,该打还是得打。
林国庆嗯了一声,“谁又闯祸了?老三?他又干了什么?”
“一群孩子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火,点着了金水家的干草垛子,那会儿有个人正躺在那儿睡觉呢,差点被一起点了。”
“什么!”
“什么!!”
林国庆和沈春花齐声叫了起来,这小兔崽子真是越大越不像话,不好好打一顿是长不了记性了的!
昨天才被他奶用擀面杖敲打过的林书超还不知道,他爹妈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回来揍他了。这会儿正摸着屁股跟他哥嘀咕着,
“你说爸妈会给我们带点啥回来?”
都快九点半了,今天奶奶去接人不在,电视机是林书赶下来关的,把人都赶走关好门再回来刷题。
一颗耀眼的白炽灯泡挂在书桌上方,本来是为了省点电费,林书赶才让弟弟过来跟自己一起写作业的,这会儿他已经后悔了。林书赶把林书超往边上推了推,拉出自己的作业本继续埋头刷着题,
“不知道,我觉得比起礼物,你更应该做好心理准备。”
“什么心理准备?”林书超歪了歪脑袋,骤然就想起了昨天的事儿,结结巴巴的说着,
“啊!昨天奶已经打过我了啊!我屁股现在都还疼着呢!难道爹回来还要打我不成?!”
林书赶:“……是什么让你觉得,你点了人家草垛子,只要奶奶轻轻打两下就算了?所以你点人草垛子的时候怎么不怕被爹揍了?”
“哎呀!那不是老师说古人都是钻木取火的,那我就想试一试嘛!好不容易钻出烟来了,正好边上就金水叔家有干草,我就想扯两根看看能不能着,谁知道那么猛……我真不是故意的!
“你跟我说没用,等会儿……”
舅舅舅妈万一想吃的贵一点……自己也可以说不吃,但他们肯定会白给自己,所以还是得跟着吃,那20块钱还真的就是刚刚好,那剩下想给家里买点东西只能借钱了。
沈春花嗔了她一眼,“你这话说的,你就算不还我也得给你啊!”
本来想说等会要买什么直说,她掏钱,后来想了想,还是掏出了5张10块钱塞到了六妮手里,
“你自己拿着,等会要买什么直接买,不够再问我要,不用顾忌我俩,反正坐火车,肯定搬得回去!”
六妮兴奋的一直说着谢谢舅妈,还说舅妈有没有什么想买的东西,她可以送沈春花。
给沈春花逗得哈哈大笑。
“你家里那么多姐妹呢,你先顾好她们吧!我和你舅舅不需要。”
【第260章第260章大城市处处有商机】
昨天到招待所的时候天也已经黑了,今天一出门,就发现边上是一家粮油店,边上路边还有好些小摊贩大早上的就开始摆摊了。
有个摊子特别大,上面摆满了厨房用具和小百货,五颜六色的塑料盆、塑料桶、莱篮子、水果筐,五花八门的杯碗瓢碟、铝锅、不锈钢锅、咖啡锅、塑料浴缸……
上面都没有明码标价的,但沈春花她们路过时,刚好有个顾客在随口问价,一个不锈钢锅要100斤粮票。
“他不卖钱吗?卖粮票?还这么贵?”六妮就听见那100斤,就有点懵。
“其实还好,去国营商店买个铝锅都要五六块,高压锅更是要二十几,这可是不锈钢锅,100斤稻谷的收购价也就十五六块,这还是粮票,不是谷子。”
“他们要那么多粮票做什么?”
“倒卖呗。”林国庆小声的回了句,顺势还把手指放在嘴巴上轻轻的嘘了一声。
现在每斤细粮票合人民币2角,每斤粗粮票合人民币1角3分,全国粮票的代换价还要高些,大约3—4角钱。每用“小百货”换1斤粮票,大约能赚5分钱。
平均每收入100斤粮票,就能赚5元左右。一天赚个1000斤,一个月下来就能收入1500元。不得不说这门生意赚的很。
这样的摊位在全国各地自由市场上都有不少,基本都是瓯江那边的人在干,他们那儿都是山,不管是种田还是做生意都难,不出来闯闯,没法活。所以胆子也比平原地方的人大的多。
这种买卖也只有胆子大的人才敢干,毕竟现在大家都是心照不宜在做着生意,看着没什么人来抓,谁知道哪天天就塌了。
六妮一听他们这么摆摊一个月都能挣一千多,人都傻了,这世道的钱有那么好挣吗?!
“他们这也不算正宗的倒卖,最多就是以物易票,那些直接喊着收购粮票的,搞不好真要被抓。”
正说着话呢,边上就有个粗犷的声音在他们身边低声吆喝着,
“收购粮票!本市粮票十斤两块,全国粮票十斤三块!还能换鸡蛋!十斤粮票换一斤鲜鸡蛋!换不换!换不换!”
林国庆摆摆手,说着不换不换,然后赶紧拉着沈春花和六妮跑出了这条巷子,再回头望去,那巷子里,大早上的生意都已经做开了。
市区内的清晨,更加能看清这座城市的风貌,人人都穿戴整洁,精神抖擞的来来去去。
6月初的天气已经开始热起来了,赶时髦的青年男女都穿上了最新款的夏装,放眼望去,上衣基本都是白色衬衫,下面则有西装裤、百褶裙、格子裙,还有男的已经穿上了短裤的。
会打扮的姑娘们辫子上绑着丝带蝴蝶结,脚踩皮鞋斜挎着包赶着去上班。
路过几个小厂门口,一群穿着白色工作服的人正整齐的站在门口做早操,走过路过的行人会瞟一眼,但很少盯着看。
黄鱼车、三轮货车大早上的也已经载上了货在道路上穿梭起来了,人行横道旁边,大幅的汽车宣传广告挂在那儿给大家展示着最新款的三菱大卡。
有老太太拎着煤球风炉坐在路口,扇着蒲扇卖茶叶蛋的,还有拎了篮子,穿着大襟别着手帕卖白玉兰的,弄堂里的老虎灶也早就烧开了,一分钱一壶。
“这都能卖钱?”六妮听着吆喝,脑袋怎么都转不回来了。
那么小的小花能卖钱?白开水都能卖钱?沪市还有什么是不能卖的?
“只要你想得到的东西,都能换钱。”林国庆呵呵一笑,
“你别看那水才一分钱一壶,那是自己去打的价格,上门收暖水瓶回来灌满了再送去就要五分钱。那不是还有两张八仙桌,可以坐在那儿泡茶喝,再卖你点小点心。
白天空闲的时候,还能代客烧饭,一锅7分钱。有些双职工家庭没空做饭的,就会在早上或者中午淘好米送去,中午或者下午下班了再来取回米饭,回家就不用煮了。有些单位也是这么做的。
等到了晚上,后堂拉个布帘,放几个腰子型的木盆,旁边再放把凳子,有人来洗澡,还会有小工负责给客人拎水,这么简单地擦洗一下,也要8分钱。但比浴室要便宜得多。”
林国庆之前就去老虎灶擦洗过好几次,招待所洗一次澡要三毛呢!有时候人不怎么脏,就想擦洗一下的时候,老虎灶这边是最划算的。
不过他还加了一句,“去洗老虎灶的一般都是男的,女的基本没有。”那不是废话,就里外一张帘子,女的过去了老板都不一定收。
六妮都听傻了,还能这样的?昨天下火车的时候就感觉这边好像到处都是赚钱路子,今天这么一听,更是了不得。
“大城市果然处处有商机。”
再往前走,一个弄堂转角正在排队领奶,六妮看着人拿着票就能换走一瓶奶,可是羡慕眼热。
“舅舅,百货商场里是不是有奶粉卖?”六妮问道。
“有啊,三块钱一袋,一袋有一斤呢,可以泡很多杯喝好久。”
之前他给家里孩子们买过一次,不过她们好像没有特别喜欢喝,他后来就没有再买。
六妮决定了,给二姐家的丽丽和大姐即将出生的宝宝都买袋奶粉去!
百货商场要9点才开门,但八点四五十分的时候,外面就已经排满了人,都是准备一开门就冲进去的,
“至于嘛……”沈春花小声的嘀咕了一声,但还是一手拉着六妮,一手紧紧跟在林国庆身后,随时做好冲进去的准备。
9点商场卷帘门一拉,大家都一头扎了进去,但又不是进去了就会付钱买的,该逛逛看看的还是得逛着看着,都不知道为啥要这么急。
不过沪市不亏是沪市,百货商场看起来都要比他们那儿高档的多,沈春花和六妮的眼睛都挑花了,从一楼逛到三楼,又逛到了地下一层,什么都想要却又什么都要思虑再三。
【第261章第261章来者何人】
等再上火车,三人就没有来时那么轻松悠闲了。
东西实在是有点多了,沈春花当初吐槽着林国庆这也想买那也想买的,结果等自己站在商场的时候,要不是都要票,她真想直接把洗衣机和电冰箱也搬上火车。
就这样东西也多的不得了,带去的钱也是花的七七八八的了,到最后还不如六妮能克制。
六妮是数着人头买东西的。给她大姐二姐买的是一家一袋奶粉和一袋爽身粉,商场里还有卖婴儿车的,她看着眼热但还是没下手,一个是因为贵还有一个确实是有点大了。
林国庆和她一起蹲在那儿研究了半天,觉得回家找孙德发帮忙,应该也能做个七七八八的出来。
三姐四姐则都是一双牛皮鞋,本来她想买的是毛毯,听说沪市这边新婚的姑娘都会有一条做陪嫁的。凤凰牌羊毛毯,五十六块钱一条,比工人一个月的工资都高,她都打算咬着牙再问舅妈借钱带两条回去了。
结果根本买不到的,据说这种紧俏商品,一上柜台就能被抢空。你以为那些大早上等在商场门口往里冲的人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抢这类商品?
六妮放弃了,但也暗暗地松了口气,最后挑了两双皮鞋给两个准备结婚的姐姐。
五妮那儿,六妮买了一只钢笔一瓶墨水给她,七妮是一条小裙子,八妮是一盒弹子跳棋,九妮则是大白兔奶糖,这是她来之前九妮缠着她点名要的。
这糖以前都是要凭票买的,现在不用了,六妮很豪气的称了整整一公斤带回家。
林玉兰和马德祥她也没忘记,林玉兰是一盒雪花膏加一块香皂,马德祥则是一瓶三块钱的洋河大曲,她俩的东西都不贵,甚至有点敷衍。没办法,在六妮心里,她俩肯定排在姐妹后面。
至于爷爷奶奶,六妮去火车站前特地去最近的菜市场割了很大一块猪肉回来,明天做顿红烧肉吧,算是送给爷奶的,大家也都能吃到一块。
嘻嘻,她可真是个小天才。
其实六妮的东西多,但都不大,并不怎么占地方,但林国庆和沈春花则不然,她俩现在坐着的位置上都没法落脚。
小桌板下面整整齐齐的放着4盏台灯,头顶货架上还塞着一个电风扇大纸箱。
让沈春花说,林国庆这人也有毒,之前催了他好几次去市里或者县里给孩子们买台灯,他都不记得,结果到了沪市,就都想起来了,还硬要说沪市的台灯质量比他们那儿的好?
沈春花就很无语。
买的还是那种绿玻璃罩的老式台灯,林国庆说这种台灯看书最好,导致他们搬上搬下的都小心翼翼的,生怕一个不小心就给碎了。
林国庆也很无语,一边说着这贵那贵不要浪费钱的女人究竟是谁,又是谁硬是给他买了一件十一块八的确良的衬衫,还要加一件三十好几的中山装!
都要夏天了,谁还穿中山装的!还有这价钱!这价钱,土布背心能穿到天荒地老了!
沈春花看他瞪自己,也毫不留情的瞪了回去。
刚那条裙子她说不要不要的,是谁非要买的,红白条纹的连衣裙,她哪有机会穿?穿着去喂鸡吗?真是个冤大头!
实在是商场里的东西诱惑力太大了,他们谁都收不住手,这不,今天的晚饭算是最次的一顿了,三人一人一个茶叶蛋算是填饱了肚子,省得再心疼那钱。
好不容易等到了肃县,她们大包小包的扛出火车站,外面的天都已经黑完了。三人急匆匆的走到一条小河边,还没走近,就听见河面上有人吹了个口哨。
“哇呀呀呀~来者何人!”
沈春花;林国庆:……
“你儿子儿媳和外孙女!”
她觉得应该让梁生娣少看点电视了,在这么看下去,总有一天要变成河大王了,高低得喊上一句,“此河是我开,此船是我造,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妈,这两天孩子们还算乖吗?”
沈春花坐在乌篷船里的草席上,抱着腿问着梁生娣,
梁生娣晃悠悠的摇着船打了个哈欠,“就这样呗,乖的什么时候都乖,该闯祸的什么时候都会闯祸。”她可一点都没有要给人兜着的想法,爹妈回来了,该打还是得打。
林国庆嗯了一声,“谁又闯祸了?老三?他又干了什么?”
“一群孩子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火,点着了金水家的干草垛子,那会儿有个人正躺在那儿睡觉呢,差点被一起点了。”
“什么!”
“什么!!”
林国庆和沈春花齐声叫了起来,这小兔崽子真是越大越不像话,不好好打一顿是长不了记性了的!
昨天才被他奶用擀面杖敲打过的林书超还不知道,他爹妈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回来揍他了。这会儿正摸着屁股跟他哥嘀咕着,
“你说爸妈会给我们带点啥回来?”
都快九点半了,今天奶奶去接人不在,电视机是林书赶下来关的,把人都赶走关好门再回来刷题。
一颗耀眼的白炽灯泡挂在书桌上方,本来是为了省点电费,林书赶才让弟弟过来跟自己一起写作业的,这会儿他已经后悔了。林书赶把林书超往边上推了推,拉出自己的作业本继续埋头刷着题,
“不知道,我觉得比起礼物,你更应该做好心理准备。”
“什么心理准备?”林书超歪了歪脑袋,骤然就想起了昨天的事儿,结结巴巴的说着,
“啊!昨天奶已经打过我了啊!我屁股现在都还疼着呢!难道爹回来还要打我不成?!”
林书赶:“……是什么让你觉得,你点了人家草垛子,只要奶奶轻轻打两下就算了?所以你点人草垛子的时候怎么不怕被爹揍了?”
“哎呀!那不是老师说古人都是钻木取火的,那我就想试一试嘛!好不容易钻出烟来了,正好边上就金水叔家有干草,我就想扯两根看看能不能着,谁知道那么猛……我真不是故意的!
“你跟我说没用,等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