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这话越说,傅璋越心虚。
他小心翼翼地跟着严嵇进了书房。
严瑞堂沉默地坐在主位上。
严瑞堂今年已经八十了,看面相是个极为祥和的老者,满头白发,双眼褶皱。
素日里都不爱讲话,内阁商讨政事时他都是静默地坐在上位,只有需要他定夺的时候才会吭声。
严瑞堂把持了内阁太久太久,严家又是大周开国时便存在的世家大族,傅璋如今虽然是太子,但在朝中却仍旧要处处受到严党钳制。
太子算什么。
在阊都,姓傅远远没有姓严来的好使。
严瑞堂沉默了许久,知道傅璋腿都站麻了,他才缓缓掀着眼皮,看了傅璋一眼。
古朴而又沉重的声音响起,“太子深夜到访,想来是有要紧的话同老夫说了。”
寒冬腊月的,傅璋后背硬是起了汗。
他斟酌了许久,这才缓声道:“想来阁老已经听说了北凉那边的事了,孤之子在北凉胡作非为……”
“呵,”严瑞堂一声轻笑,“太子还真是养了个好儿子啊。”
“改革赋税,今年春天一过,阊都只怕就管不到北凉和辽东了,太子,北凉有十八万傅家军,这十八万人若是起了反骨,咱们这些人啊,就该全都跟着北凉姓喽。”严瑞堂眸光精锐,眼风扫过,傅璋刚准备拿起茶盏的手一抖,茶盏咕噜噜地滚落在地。
他轻声道:“这……这……阁老怕是多虑了……”
“多虑?”严瑞堂重复着这两个字,他的语气陡然加重:“眼下在这究竟是不是内阁多虑毫无意义,太子您更该想象如何教子才是啊。”
“区区庶子,既然从前能把他送去北凉,太子合该有办法将人接回来才是。”
傅璋忙不迭应声,连说了好几声是。
书房中早没了傅璋的身影。
但严瑞堂仍旧坐在太师椅中没有起身。
严嵇候在一旁,轻声道:“父亲不必忧心了,那傅岚不过是个庶子,生来微贱,他如今在北凉闹出来的这些幺蛾子,不过是秋后的蚂蚱,蹦不高。”
“北凉和辽东要作战,就凭他们自己所谓的赋税改革,能撑得到什么时候?阊都扣他们个一年半载的军饷粮食,到时候一个个不都要软下身子来求阊都拨钱。”严嵇半点也看不上北凉的那点动静,语气中尽是不屑。
严瑞堂的面色阴沉,他自知自己这个儿子手段不够,脑子也不够,半辈子都泡在了女人堆里面,不成器。
严瑞堂想起了庆历十三年死掉的户部侍郎。
那个年轻人才是阊都的硬骨头。
他若是没死,只怕阊都这天,早就该变了。
第104章
这天早就该变了。
大周被洪流裹挟到如今, 早就成了漂浮的小舟。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天命不可违。
可李沉壁死而复生,此生最不信的就是天命。
老天爷既然让他来到北凉, 那他便不会白来一趟。
过完年,傅岐养在北境大营的九歌也被人送来了平城。
冬日暖阳高照的日子里, 傅岐就带着李沉壁去平城郊外跑马。
九歌性子温顺, 李沉壁坐在身上时感受不到半点的野性。
傅岐牵着缰绳,两人一马慢悠悠地踩着余晖走在乡间野地上,昏黄的橘光笼在未融化的雪被上,晶莹璀璨, 徒生缱绻。
李沉壁马上功夫不好。
傅岐一旦松了缰绳, 便慌张地不成样子。
小心翼翼地拽着绳子, 平日里的从容淡定全都消失不见了,就像是一只受惊的小鹿, 傅岐见着他这般模样就觉得好笑,故意逗他,总是会在李沉壁不注意的时候松开绳子。
然后在李沉壁着急忙慌寻他的时候伸手, 保住从马背上跳下来的李沉壁。
拥他入怀。
“过两日马道融雪了,我便带兵回北境大营去。”
傅岐背着李沉壁,说话时便会停下来, 侧头看向他, 眸光温柔而又眷恋。
李沉壁趴在他的身上,手指卷着他的发,在傅岐转过来的那一刻便贴上去,还给他一个轻柔的吻。
“花将军才寻回妹妹, 让她在平城多待一阵子吧。”
李沉壁体谅花红玉与花婷多年未见, 如今相逢, 姐妹两必然有说不完的话。
“花红玉打小就待在北境,脑子里没那么多风花雪月的功夫,我瞧着秦望那心思,怕是难。”
“难有难的办法,秦望自然有他的主意。”
正是因为李沉壁与秦望多年好友,才知好友动一回心思不容易。
“我心悦玉娘,再无旁人。”
这是秦望的心意。
也是他对花红玉的承诺。
冬雪初消,李沉壁终于能够骑着九歌上路了。
他送傅岐出城,两人在城楼下告别。
高大的城门下人流如织,傅岐一身劲装骑在山鬼之上,往前驰骋而去。
“殿下,小王爷已经远去了,咱们也回吧。”
花红玉陪同李沉壁出城相送,她得了傅岐的恩典,能够在平城待在初夏。
“过几日我要去一趟亗城,届时你与花婷留在府中,若有急事,飞鸽传书至亗城太守府便可。”
如今正值改革,花红玉留在平城王府,李沉壁也放心往其余城去,倘若发生个什么岔子,也好有人接应。
过完年,整个北凉好似都清静了下来。
李沉壁坐在院子中,望着外头那一轮高挂的弯月,很难得的想起了在阊都的日子。
他也不知自己怎么就突然想起了阊都。
夜里睡得也不安稳,梦里是遍地流民的江南,梦外是深陷昭狱的长夜。
翌日天明,与秦望启程去亗城,李沉壁面色一片青白。
秦望一脸忧心。
轻声问道:“你脸色瞧着不太对劲,这一趟可要缓缓?”
“马上就要开始征税了,”李沉壁与秦望一同站在马车下面,他捏了捏眉心,“这是北凉第一年用‘一条鞭法’*,万不能出差错。”1
“虽说赋税乃头等大事,但你这身子,也得好生调养才是,忙完这一阵,还是得让傅岐将邹先生从北境接来平城,从去岁冬天开始,我就觉着你这身子没好过。”
秦望担心李沉壁,却又深知自己劝不动他。
李沉壁还想说什么,秦望眼睛尖,瞧见了张之贺正往外走来,他轻声道:“张老可一直记挂着你这身子,你若再犟不肯老实养病,我便捅到他老人家耳边去。”
“让他盯着你,看你还敢不敢再折腾。”
李沉壁自然是怕张之贺的。
他无父无母,除了一个恩师,再无旁的长辈,张之贺的话他是不敢不听。
“殊平,此去亗城,上有高岑下有罗愈,此外还有从江南来的大小官员,你只要知道如何用人如何御下,知人善任,擅用监察,便能事半功倍。”
“事事亲为累人累己,非智人之道。”
李沉壁点头,“学生谨记老师教诲。”
罗愈聪明,还识时务。
如今北凉已然全都在傅岐和李沉壁的掌控之下,仝城都被料理干净了,他一个亗城太守如何能翻天,在意识到这一点后,罗愈便老老实实投入了傅岐和李沉壁麾下。
在李沉壁抵达亗城前就把整个亗城过往十年的账都算得漂漂亮亮。
老王爷往亗城贴了多少钱,阊都又在亗城捞了多少油水,册子上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有了仝城常家这只鸡,北凉其余地主乡绅也都老实的不得了。
在李沉壁和秦望一行人抵达亗城后,恨不得夹着尾巴做人送走这几尊大佛。
晨光熹微,几辆低调的马车缓缓驶入了亗城。
一大早,罗愈就忙活了起来。
差人打扫上好的院落,又着人打听来的这位殿下爱吃什么爱喝什么,生怕哪里没有招待好。
结果罗愈千算万算没有算到,人到罗府后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大夫。
李沉壁这身子实在是不争气,不过是赶了一日的路,便病倒了。
抵达亗城的时候整个人烧得滚烫。
病势汹汹,烧没了这一路来的冷静。
秦望不是没见过李沉壁生病,但他心里实在没底,身子虚弱归虚弱,但好端端的人因为劳累就病成这样,他怎么看都觉得不对劲。
大夫来了之后,秦望实在不放心,将所有下人都打发走了,认真郑重地询问大夫李沉壁究竟因何原因如此体虚。
李沉壁醒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幕。
秦望沉默地坐在床边,见自己睁眼了,也没有吭声。
“这是做什么?”
李沉壁胳膊撑着身子,后背靠在了软枕上。
他扯了扯嘴角,想笑,但胸膛处却在隐隐作疼。
“殊平,你从来没有告诉过我,你中毒了。”
秦望双眸平静,但其中却藏着深深的悲痛。
他小心翼翼地跟着严嵇进了书房。
严瑞堂沉默地坐在主位上。
严瑞堂今年已经八十了,看面相是个极为祥和的老者,满头白发,双眼褶皱。
素日里都不爱讲话,内阁商讨政事时他都是静默地坐在上位,只有需要他定夺的时候才会吭声。
严瑞堂把持了内阁太久太久,严家又是大周开国时便存在的世家大族,傅璋如今虽然是太子,但在朝中却仍旧要处处受到严党钳制。
太子算什么。
在阊都,姓傅远远没有姓严来的好使。
严瑞堂沉默了许久,知道傅璋腿都站麻了,他才缓缓掀着眼皮,看了傅璋一眼。
古朴而又沉重的声音响起,“太子深夜到访,想来是有要紧的话同老夫说了。”
寒冬腊月的,傅璋后背硬是起了汗。
他斟酌了许久,这才缓声道:“想来阁老已经听说了北凉那边的事了,孤之子在北凉胡作非为……”
“呵,”严瑞堂一声轻笑,“太子还真是养了个好儿子啊。”
“改革赋税,今年春天一过,阊都只怕就管不到北凉和辽东了,太子,北凉有十八万傅家军,这十八万人若是起了反骨,咱们这些人啊,就该全都跟着北凉姓喽。”严瑞堂眸光精锐,眼风扫过,傅璋刚准备拿起茶盏的手一抖,茶盏咕噜噜地滚落在地。
他轻声道:“这……这……阁老怕是多虑了……”
“多虑?”严瑞堂重复着这两个字,他的语气陡然加重:“眼下在这究竟是不是内阁多虑毫无意义,太子您更该想象如何教子才是啊。”
“区区庶子,既然从前能把他送去北凉,太子合该有办法将人接回来才是。”
傅璋忙不迭应声,连说了好几声是。
书房中早没了傅璋的身影。
但严瑞堂仍旧坐在太师椅中没有起身。
严嵇候在一旁,轻声道:“父亲不必忧心了,那傅岚不过是个庶子,生来微贱,他如今在北凉闹出来的这些幺蛾子,不过是秋后的蚂蚱,蹦不高。”
“北凉和辽东要作战,就凭他们自己所谓的赋税改革,能撑得到什么时候?阊都扣他们个一年半载的军饷粮食,到时候一个个不都要软下身子来求阊都拨钱。”严嵇半点也看不上北凉的那点动静,语气中尽是不屑。
严瑞堂的面色阴沉,他自知自己这个儿子手段不够,脑子也不够,半辈子都泡在了女人堆里面,不成器。
严瑞堂想起了庆历十三年死掉的户部侍郎。
那个年轻人才是阊都的硬骨头。
他若是没死,只怕阊都这天,早就该变了。
第104章
这天早就该变了。
大周被洪流裹挟到如今, 早就成了漂浮的小舟。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天命不可违。
可李沉壁死而复生,此生最不信的就是天命。
老天爷既然让他来到北凉, 那他便不会白来一趟。
过完年,傅岐养在北境大营的九歌也被人送来了平城。
冬日暖阳高照的日子里, 傅岐就带着李沉壁去平城郊外跑马。
九歌性子温顺, 李沉壁坐在身上时感受不到半点的野性。
傅岐牵着缰绳,两人一马慢悠悠地踩着余晖走在乡间野地上,昏黄的橘光笼在未融化的雪被上,晶莹璀璨, 徒生缱绻。
李沉壁马上功夫不好。
傅岐一旦松了缰绳, 便慌张地不成样子。
小心翼翼地拽着绳子, 平日里的从容淡定全都消失不见了,就像是一只受惊的小鹿, 傅岐见着他这般模样就觉得好笑,故意逗他,总是会在李沉壁不注意的时候松开绳子。
然后在李沉壁着急忙慌寻他的时候伸手, 保住从马背上跳下来的李沉壁。
拥他入怀。
“过两日马道融雪了,我便带兵回北境大营去。”
傅岐背着李沉壁,说话时便会停下来, 侧头看向他, 眸光温柔而又眷恋。
李沉壁趴在他的身上,手指卷着他的发,在傅岐转过来的那一刻便贴上去,还给他一个轻柔的吻。
“花将军才寻回妹妹, 让她在平城多待一阵子吧。”
李沉壁体谅花红玉与花婷多年未见, 如今相逢, 姐妹两必然有说不完的话。
“花红玉打小就待在北境,脑子里没那么多风花雪月的功夫,我瞧着秦望那心思,怕是难。”
“难有难的办法,秦望自然有他的主意。”
正是因为李沉壁与秦望多年好友,才知好友动一回心思不容易。
“我心悦玉娘,再无旁人。”
这是秦望的心意。
也是他对花红玉的承诺。
冬雪初消,李沉壁终于能够骑着九歌上路了。
他送傅岐出城,两人在城楼下告别。
高大的城门下人流如织,傅岐一身劲装骑在山鬼之上,往前驰骋而去。
“殿下,小王爷已经远去了,咱们也回吧。”
花红玉陪同李沉壁出城相送,她得了傅岐的恩典,能够在平城待在初夏。
“过几日我要去一趟亗城,届时你与花婷留在府中,若有急事,飞鸽传书至亗城太守府便可。”
如今正值改革,花红玉留在平城王府,李沉壁也放心往其余城去,倘若发生个什么岔子,也好有人接应。
过完年,整个北凉好似都清静了下来。
李沉壁坐在院子中,望着外头那一轮高挂的弯月,很难得的想起了在阊都的日子。
他也不知自己怎么就突然想起了阊都。
夜里睡得也不安稳,梦里是遍地流民的江南,梦外是深陷昭狱的长夜。
翌日天明,与秦望启程去亗城,李沉壁面色一片青白。
秦望一脸忧心。
轻声问道:“你脸色瞧着不太对劲,这一趟可要缓缓?”
“马上就要开始征税了,”李沉壁与秦望一同站在马车下面,他捏了捏眉心,“这是北凉第一年用‘一条鞭法’*,万不能出差错。”1
“虽说赋税乃头等大事,但你这身子,也得好生调养才是,忙完这一阵,还是得让傅岐将邹先生从北境接来平城,从去岁冬天开始,我就觉着你这身子没好过。”
秦望担心李沉壁,却又深知自己劝不动他。
李沉壁还想说什么,秦望眼睛尖,瞧见了张之贺正往外走来,他轻声道:“张老可一直记挂着你这身子,你若再犟不肯老实养病,我便捅到他老人家耳边去。”
“让他盯着你,看你还敢不敢再折腾。”
李沉壁自然是怕张之贺的。
他无父无母,除了一个恩师,再无旁的长辈,张之贺的话他是不敢不听。
“殊平,此去亗城,上有高岑下有罗愈,此外还有从江南来的大小官员,你只要知道如何用人如何御下,知人善任,擅用监察,便能事半功倍。”
“事事亲为累人累己,非智人之道。”
李沉壁点头,“学生谨记老师教诲。”
罗愈聪明,还识时务。
如今北凉已然全都在傅岐和李沉壁的掌控之下,仝城都被料理干净了,他一个亗城太守如何能翻天,在意识到这一点后,罗愈便老老实实投入了傅岐和李沉壁麾下。
在李沉壁抵达亗城前就把整个亗城过往十年的账都算得漂漂亮亮。
老王爷往亗城贴了多少钱,阊都又在亗城捞了多少油水,册子上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有了仝城常家这只鸡,北凉其余地主乡绅也都老实的不得了。
在李沉壁和秦望一行人抵达亗城后,恨不得夹着尾巴做人送走这几尊大佛。
晨光熹微,几辆低调的马车缓缓驶入了亗城。
一大早,罗愈就忙活了起来。
差人打扫上好的院落,又着人打听来的这位殿下爱吃什么爱喝什么,生怕哪里没有招待好。
结果罗愈千算万算没有算到,人到罗府后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大夫。
李沉壁这身子实在是不争气,不过是赶了一日的路,便病倒了。
抵达亗城的时候整个人烧得滚烫。
病势汹汹,烧没了这一路来的冷静。
秦望不是没见过李沉壁生病,但他心里实在没底,身子虚弱归虚弱,但好端端的人因为劳累就病成这样,他怎么看都觉得不对劲。
大夫来了之后,秦望实在不放心,将所有下人都打发走了,认真郑重地询问大夫李沉壁究竟因何原因如此体虚。
李沉壁醒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幕。
秦望沉默地坐在床边,见自己睁眼了,也没有吭声。
“这是做什么?”
李沉壁胳膊撑着身子,后背靠在了软枕上。
他扯了扯嘴角,想笑,但胸膛处却在隐隐作疼。
“殊平,你从来没有告诉过我,你中毒了。”
秦望双眸平静,但其中却藏着深深的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