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杭州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汹涌,”李沉壁开口道:“彦之,待老师明日重开灵隐书院,我们就回北凉。”
“重开灵隐书院是个好时机,江南学子本就因为停科举而愤愤不平,书院重开,届时江南书生便会成为我们的笔杆子,我要让北凉改革轰动大周上下!”李沉壁说这话时的眼神无比坚定。
秦望愣住了。
他抓住李沉壁的手腕,质问道:“你疯了?这样做你与北凉都会成为阊都的靶子,你想改革,咱们就安安静静地在北凉推进,你要轰动、要响彻大周,傅岐知道吗?”
李沉壁的沉默告诉了秦望答案。
傅岐自然不知道。
李沉壁此举,就是想声势浩大地告诉天下人,他要在北凉公然地挑战这个王朝的规则与秩序。
重开灵隐书院,那帮拿着笔杆子的书生嘴皮子一掀,上下一碰便是一场浩浩荡荡的讨伐。
李沉壁此举,无疑是将自己放在火上炙烤。
李沉壁一意孤行,翌日清晨,亲自陪着恩师张之贺步行上了灵隐书院。
就在决定重开书院的那天夜里,江南学子之中便流传了这则隐秘的流言。
一时间,满江南的躁动吹拂向了秋日的西子湖畔。
张之贺与李沉壁一步一步地爬在去往灵隐书院的石阶之上,越往上,就能见到早早到来的学子等候在书院大门前。
灵隐书院居于小山最高峰。
从上往下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
张之贺步履稳健,当着所有书生的面,一把推开了灵隐书院的大门。
他站在摇摇欲坠的牌匾之下,牌匾上的尘灰落了满头,本就发白的双鬓更显灰白。
之间张之贺虽然老迈龙钟,但却声若洪钟。
他一字一句地说道:“江南停科举,天下书生惴惴不安,老朽今日重开灵隐书院,便是想告诉诸位学子,有老朽在一日,诸君纵然十年饮冰,但必定热血难凉!大周即使千载暗室,也终将一灯既明!”2
“老朽一介白衣,虽早已致仕离都,今日却有一书想要告与诸君,乃我学生——昔日侍郎李沉壁深陷昭狱的绝书,望能与诸君共勉。”
张之贺瞒着所有人,带来了李沉壁写在昭狱中的血书。
李沉壁双目愕然。
就见张之贺颤颤巍巍地掏出了那封早已被他读过千遍万遍的绝书,眼眶泛红,嗓音响彻天地。
“平今深陷昭狱矣!痴心报主,久拼七尺,不复挂念。不为张俭逃亡,亦不为杨震仰药,欲以性命归之朝廷,不图亲友师长环泣耳。打问之时,枉处赃私,杀人献媚,五日一比,限限严旨。倾路远,交绝途穷,身非铁石,有命而已。雷霆雨露,莫非天恩,仁义一生,死于诏狱,难言不得死所。何憾于天?何怨于人?”*
“唯我身副臣命,螳臂于乱世,身戚戚不得善终;杯水于炙阳,心狗茍则不屑!持此一念,终可以见先帝于在天,对二祖十宗与皇天后土、天下万世矣。大笑大笑还大笑,百死但求一志!”*
张之贺读到此处,灵隐书院前的书生好似又回到了昔日李沉壁深陷昭狱、他们跪在浙江布政使前的日子。
江南书生替李沉壁请愿,折子一封又一封雪花似的飞进了内阁。
他们所有人都在等着内阁赦免李沉壁的折子。
但是没有,在庆历十三年冬,江南学子奔走数月,却只换来了李沉壁身死断头台的消息。
“平即身无完骨,尸供蛆蚁,原所甘心。但愿国家强固,圣德刚明,海内长享太平之福。此痴愚念头,至死不改。”*3
伴随着张之贺念完李沉壁的绝书,有悲痛者终于忍不住,跪在了灵隐书院的山门前,放声大哭。
一声接着一声的‘张老’络绎不绝。
那是所有正在饱受停科举的灭顶之难的江南书生对张之贺的呼唤。
张之贺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
他们便什么也不会害怕了!
今日阊都停了江南科举又有何妨!
只有江南有一个书生、只有灵隐书院在一日,他们心中的道理就不会消逝!
大周倒下了一个李沉壁。
便会有千千万万个李沉壁站出来!
张之贺站在灵隐书院前,便是在给阊都世家以警告。
大周的学子不会后退。
大周的文官清流不会后退。
向前!
再向前!
一如李沉壁绝书所言,百死但求一志,至死不改!
作者有话说:
注: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2十年饮冰,难凉热血。——梁启超
3李沉壁绝书参考于明代杨涟的《狱中血书》,个别细节进行了改动,非俺原创,俺是个俗人,写不出这样惊天地泣鬼神的文字。(鞠躬)【ps:天启五年(1625年),因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被诬陷受贿二万两,历经拷打,惨死狱中。(来源于百度百科)】
【歪个楼:提前和朋友们说一声吶,俺29号计划了一个短途旅行,因为木有存稿,29号开始申请隔日更新,暂定隔日更新的频率到七号结束!感谢朋友们的体谅,七号之后恢复日更,啾咪啾咪!】
第101章
初晨, 庭院内一片寂静,簌簌的积雪从枝头掉落。
一声清脆的咚声惊醒了立在枝头的麻雀。
下了一夜的雪,天蒙蒙亮的时候才停。
院中的青石板铺上厚厚的雪层, 还未曾被人踩过,白茫茫一片洁白, 静谧而又柔和。
屋内炭火正旺, 层层迭迭的窗幔更是笼出了一层暖意。
一双手从帐子内伸了出来。
纤细的手腕抓住了帐子,青筋四起,闷哼声从严实的帐子里头漏了出来。
听上去有些委屈。
“哭什么?”
“你……你出去!”
李沉壁眼睛都没来得及睁开呢,就被一团火热堵住了。
他甚至都没办法从唇角露出呻/吟, 就迎上了傅岐火热的双唇。
“在江南招惹风月, 小殿下好快活, 都快把家里的春闺梦里人忘光了吧。”
傅岐做坏,食指搅弄着李沉壁的唇, 拉出了一条又一条的银丝。
勾的怀中人狼狈而又可怜。
“傅……傅岐,你讲点道理,那是花婷!”
李沉壁严重怀疑这人抓着这事不肯放了。
自他从江南回来, 自一行人回王府之后,傅岐就不止一次故意在李沉壁提起杭州楼外楼中沈一梦的心思。
果然,李沉壁一这样说, 傅岐就故意问道:“是么?倘若那姑娘不是花婷, 小殿下可要英雄救美将人带走?”
傅岐边说话,边使劲。
醋味好大,而且还是傅岐一门心思自己给自己酿出来的醋。
李沉壁简直没法说。
“带……我能带去哪儿……”
李沉壁一番话破碎不堪。
他仰着头,修长纤细的脖颈袒露在傅岐眼前。
傅岐没忍住, 低头用力咬了一口。
李沉壁一时卸了力, 一双手在傅岐的背上挠出了好长一道划痕。
屋外逐渐有了婢女走动的声音。
傅岐坐在床上, 将李沉壁抱在了怀中,方才欺负狠了,眼下能怎么办,只能好好哄着了。
他亲着李沉壁的眼皮,爽够了,醋劲自己就消了,低眉顺眼地说道:“方才是我错了,对不住,弄疼你了。”
李沉壁闭着眼睛,懒洋洋地摸了摸傅岐的脸,示意他听到了。
大部分时候李沉壁都会很累,到最后浑身上下没有一处地方有力气。
原本落笔能杀人的手也成了绵柔掌,软绵绵地抚过傅岐侧脸,温柔而又缱绻。
那双清冷的双眸也变得格外眷恋,望着傅岐时恍若流淌着春水。
傅岐抱着他,就像是抱着一只没有骨头的猫。
顺着他的脊背一寸寸往下抚摸。
李沉壁就会舒服地动一动耳朵。
这还是傅岐前天夜里从后面抱着他,吻着他后背时发现的。
他与李沉壁说的时候两人都觉得奇怪。
再后来傅岐就爱上了这样抚摸李沉壁。
他的沉壁果然好可爱。
天才亮,外头又冷,李沉壁在傅岐怀里窝的舒服,恨不得一整天都这样耗过去。
“啊!”李沉壁难得小孩子脾气,抱怨道:“不想起来了!”
傅岐轻笑,“那就不起来了。”
李沉壁哼了一声,高贵冷艳地戳了戳他的胸膛,“小王爷无事一生轻,府里头大大小小的事你可曾过问半句?”
要过年了,王府里头事情一大堆。
庄子上的账本要看,过年时各方宾客的节礼要备下,外加李沉壁还忙着辽东那边的账目,简直没有一刻得闲。
“小王妃这叫做能者多劳。”
“为夫自然乐得清闲。”
傅岐替李沉壁捏肩,两人都没穿衣裳,李沉壁贴在傅岐滚烫的胸膛上,舒服地发出了一声喟叹。
“重开灵隐书院是个好时机,江南学子本就因为停科举而愤愤不平,书院重开,届时江南书生便会成为我们的笔杆子,我要让北凉改革轰动大周上下!”李沉壁说这话时的眼神无比坚定。
秦望愣住了。
他抓住李沉壁的手腕,质问道:“你疯了?这样做你与北凉都会成为阊都的靶子,你想改革,咱们就安安静静地在北凉推进,你要轰动、要响彻大周,傅岐知道吗?”
李沉壁的沉默告诉了秦望答案。
傅岐自然不知道。
李沉壁此举,就是想声势浩大地告诉天下人,他要在北凉公然地挑战这个王朝的规则与秩序。
重开灵隐书院,那帮拿着笔杆子的书生嘴皮子一掀,上下一碰便是一场浩浩荡荡的讨伐。
李沉壁此举,无疑是将自己放在火上炙烤。
李沉壁一意孤行,翌日清晨,亲自陪着恩师张之贺步行上了灵隐书院。
就在决定重开书院的那天夜里,江南学子之中便流传了这则隐秘的流言。
一时间,满江南的躁动吹拂向了秋日的西子湖畔。
张之贺与李沉壁一步一步地爬在去往灵隐书院的石阶之上,越往上,就能见到早早到来的学子等候在书院大门前。
灵隐书院居于小山最高峰。
从上往下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
张之贺步履稳健,当着所有书生的面,一把推开了灵隐书院的大门。
他站在摇摇欲坠的牌匾之下,牌匾上的尘灰落了满头,本就发白的双鬓更显灰白。
之间张之贺虽然老迈龙钟,但却声若洪钟。
他一字一句地说道:“江南停科举,天下书生惴惴不安,老朽今日重开灵隐书院,便是想告诉诸位学子,有老朽在一日,诸君纵然十年饮冰,但必定热血难凉!大周即使千载暗室,也终将一灯既明!”2
“老朽一介白衣,虽早已致仕离都,今日却有一书想要告与诸君,乃我学生——昔日侍郎李沉壁深陷昭狱的绝书,望能与诸君共勉。”
张之贺瞒着所有人,带来了李沉壁写在昭狱中的血书。
李沉壁双目愕然。
就见张之贺颤颤巍巍地掏出了那封早已被他读过千遍万遍的绝书,眼眶泛红,嗓音响彻天地。
“平今深陷昭狱矣!痴心报主,久拼七尺,不复挂念。不为张俭逃亡,亦不为杨震仰药,欲以性命归之朝廷,不图亲友师长环泣耳。打问之时,枉处赃私,杀人献媚,五日一比,限限严旨。倾路远,交绝途穷,身非铁石,有命而已。雷霆雨露,莫非天恩,仁义一生,死于诏狱,难言不得死所。何憾于天?何怨于人?”*
“唯我身副臣命,螳臂于乱世,身戚戚不得善终;杯水于炙阳,心狗茍则不屑!持此一念,终可以见先帝于在天,对二祖十宗与皇天后土、天下万世矣。大笑大笑还大笑,百死但求一志!”*
张之贺读到此处,灵隐书院前的书生好似又回到了昔日李沉壁深陷昭狱、他们跪在浙江布政使前的日子。
江南书生替李沉壁请愿,折子一封又一封雪花似的飞进了内阁。
他们所有人都在等着内阁赦免李沉壁的折子。
但是没有,在庆历十三年冬,江南学子奔走数月,却只换来了李沉壁身死断头台的消息。
“平即身无完骨,尸供蛆蚁,原所甘心。但愿国家强固,圣德刚明,海内长享太平之福。此痴愚念头,至死不改。”*3
伴随着张之贺念完李沉壁的绝书,有悲痛者终于忍不住,跪在了灵隐书院的山门前,放声大哭。
一声接着一声的‘张老’络绎不绝。
那是所有正在饱受停科举的灭顶之难的江南书生对张之贺的呼唤。
张之贺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
他们便什么也不会害怕了!
今日阊都停了江南科举又有何妨!
只有江南有一个书生、只有灵隐书院在一日,他们心中的道理就不会消逝!
大周倒下了一个李沉壁。
便会有千千万万个李沉壁站出来!
张之贺站在灵隐书院前,便是在给阊都世家以警告。
大周的学子不会后退。
大周的文官清流不会后退。
向前!
再向前!
一如李沉壁绝书所言,百死但求一志,至死不改!
作者有话说:
注: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2十年饮冰,难凉热血。——梁启超
3李沉壁绝书参考于明代杨涟的《狱中血书》,个别细节进行了改动,非俺原创,俺是个俗人,写不出这样惊天地泣鬼神的文字。(鞠躬)【ps:天启五年(1625年),因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被诬陷受贿二万两,历经拷打,惨死狱中。(来源于百度百科)】
【歪个楼:提前和朋友们说一声吶,俺29号计划了一个短途旅行,因为木有存稿,29号开始申请隔日更新,暂定隔日更新的频率到七号结束!感谢朋友们的体谅,七号之后恢复日更,啾咪啾咪!】
第101章
初晨, 庭院内一片寂静,簌簌的积雪从枝头掉落。
一声清脆的咚声惊醒了立在枝头的麻雀。
下了一夜的雪,天蒙蒙亮的时候才停。
院中的青石板铺上厚厚的雪层, 还未曾被人踩过,白茫茫一片洁白, 静谧而又柔和。
屋内炭火正旺, 层层迭迭的窗幔更是笼出了一层暖意。
一双手从帐子内伸了出来。
纤细的手腕抓住了帐子,青筋四起,闷哼声从严实的帐子里头漏了出来。
听上去有些委屈。
“哭什么?”
“你……你出去!”
李沉壁眼睛都没来得及睁开呢,就被一团火热堵住了。
他甚至都没办法从唇角露出呻/吟, 就迎上了傅岐火热的双唇。
“在江南招惹风月, 小殿下好快活, 都快把家里的春闺梦里人忘光了吧。”
傅岐做坏,食指搅弄着李沉壁的唇, 拉出了一条又一条的银丝。
勾的怀中人狼狈而又可怜。
“傅……傅岐,你讲点道理,那是花婷!”
李沉壁严重怀疑这人抓着这事不肯放了。
自他从江南回来, 自一行人回王府之后,傅岐就不止一次故意在李沉壁提起杭州楼外楼中沈一梦的心思。
果然,李沉壁一这样说, 傅岐就故意问道:“是么?倘若那姑娘不是花婷, 小殿下可要英雄救美将人带走?”
傅岐边说话,边使劲。
醋味好大,而且还是傅岐一门心思自己给自己酿出来的醋。
李沉壁简直没法说。
“带……我能带去哪儿……”
李沉壁一番话破碎不堪。
他仰着头,修长纤细的脖颈袒露在傅岐眼前。
傅岐没忍住, 低头用力咬了一口。
李沉壁一时卸了力, 一双手在傅岐的背上挠出了好长一道划痕。
屋外逐渐有了婢女走动的声音。
傅岐坐在床上, 将李沉壁抱在了怀中,方才欺负狠了,眼下能怎么办,只能好好哄着了。
他亲着李沉壁的眼皮,爽够了,醋劲自己就消了,低眉顺眼地说道:“方才是我错了,对不住,弄疼你了。”
李沉壁闭着眼睛,懒洋洋地摸了摸傅岐的脸,示意他听到了。
大部分时候李沉壁都会很累,到最后浑身上下没有一处地方有力气。
原本落笔能杀人的手也成了绵柔掌,软绵绵地抚过傅岐侧脸,温柔而又缱绻。
那双清冷的双眸也变得格外眷恋,望着傅岐时恍若流淌着春水。
傅岐抱着他,就像是抱着一只没有骨头的猫。
顺着他的脊背一寸寸往下抚摸。
李沉壁就会舒服地动一动耳朵。
这还是傅岐前天夜里从后面抱着他,吻着他后背时发现的。
他与李沉壁说的时候两人都觉得奇怪。
再后来傅岐就爱上了这样抚摸李沉壁。
他的沉壁果然好可爱。
天才亮,外头又冷,李沉壁在傅岐怀里窝的舒服,恨不得一整天都这样耗过去。
“啊!”李沉壁难得小孩子脾气,抱怨道:“不想起来了!”
傅岐轻笑,“那就不起来了。”
李沉壁哼了一声,高贵冷艳地戳了戳他的胸膛,“小王爷无事一生轻,府里头大大小小的事你可曾过问半句?”
要过年了,王府里头事情一大堆。
庄子上的账本要看,过年时各方宾客的节礼要备下,外加李沉壁还忙着辽东那边的账目,简直没有一刻得闲。
“小王妃这叫做能者多劳。”
“为夫自然乐得清闲。”
傅岐替李沉壁捏肩,两人都没穿衣裳,李沉壁贴在傅岐滚烫的胸膛上,舒服地发出了一声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