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姜沛道:“我想您应该知道,他的工作安排怎么样和我没有关系,我没有必要因此去体谅他。”
“是是,我会好好处罚的。作为补偿,我会给您调配一个您喜欢的住所。”
姜沛在拉蒂玛的窗口前只是待了两分钟,新家就落户到手里了。
剩下的事情就顺利多了。
姜沛有一个拉蒂玛的账户,里面的余额足够让她这辈子都可以过极尽奢靡的生活。靠着便利的生活和充沛的资金,在全球因为拉蒂玛的出现而恐慌不安时,姜沛过上了宅在家,闲了就打游戏看书,腻了就点各式各样的外卖送到门口的退休生活。
如果不是接到了社区办需要她补办资料的电话,她估计还能宅一段时间不出门。
姜沛背了个背包,将必要的资料装上后出了门,目光随意地扫向了走廊外的对面楼,她不由得一顿,在她搬进来的时候这片住宅区一栋楼还只有四五户人家,现在居然已经全都住满了。
她疑惑了一下,然后到电梯前按下电梯,在等待的过程中来了一家三口。那是一对年轻夫妻,妻子一手拿着帆布袋,一手轻轻放在隆起的肚子上,爸爸抱着一个五岁左右的小孩,看起来一家人准备去买菜。
小孩拿着五彩的风车鼓着腮帮子呼啦呼啦地吹,一会又动起来扯起妈妈的衣服。“啪”的一下,孩子的风车掉在了姜沛面前。
年轻妈妈正要弯下身,姜沛便拦住了:“我帮你捡吧。”
“谢谢啊。”她感激地笑着接过递给小孩,然后随口又问:“你在这里住了多久了呀?”
“我不是第一批入住的,现在在这里大概住了两个月。”
年轻妈妈便说:“不好意思啊,我们刚刚搬过来,对这边还不太熟悉。想问问这里有没有什么超市,购物去哪里买?”
姜沛和她一一说明,随后又告诉她在中转站上的网购软件和外卖软件。
年轻夫妻便凑头研究起来,庆幸地说:“还好婴儿尿布不贵,飞船限制行李重量,都没有带多少。”
姜沛便有些好奇地问:“临产的话为什么要来中转站?地球的医疗设备不是更完善吗?”
反而年轻妈妈很惊讶她的问题:“咦?你不知道吗?现在很多人都来新地球待产……”
姜沛这才知道在自己宅在家里的两个月,阿维图斯的口碑发生了极大的逆转。
因为人们发现重病难愈的人只要在中转站住上一周,重症就会转为轻症,八十岁的老人住上一个月,头发渐渐就能便会黑色,甚至有许多专家研究出,如果孕妇在新地球生产,孩子刚出生时就会拥有相当于十岁时的免疫力,能够大大降低孩子的夭折率。于是为了孩子能更好的适应新时代,许多孕期或备孕的妈妈们都在抢飞船的船票。
在诸多诱人的好处下,地球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移民热潮。中转站规模急速地扩大,越来越多的人类都从地球搬到了这里,中转站甚至被称为新地球。
姜沛有点庆幸自己提前来到了拉蒂玛,不然自己恐怕很难竞争到星球移民的机会。
今天早上联系她的人说要她将材料交到物业,居民区的物业在19栋,姜沛低着头看着地图穿过林荫路时,她瞥见一群人在前方汇聚,看上去像是在等着跳广场舞。
居然这么快都把广场舞文化带过来了吗?还好自己住的地方远,应该听不到广场舞的音乐。
心里念叨了一句,姜沛走小路先去办了材料,随后拿着返还的资料回去的时候,又一次经过了那个广场。
“你也是去参加素质教育的吗?”姜沛的旁边,一位文质彬彬的老爷爷微笑着和她搭话。
素质教育?
啊,原来不是广场舞,是小区举办的活动吗?这么想的话,她整个下午都有时间。
“啊,对。”
老爷爷便满脸的欣赏,笑道:“真好,真好。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去参加素质教育会,你有前途。”
“这是第几次去参加了?”
“第一次。”
“哦哦,第一次,不用怕,大家都在,到时候大家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就好了。”老爷爷笑着安抚她。这话单单听起来很正常,但是姜沛又不是八九岁的小孩,怎么可能还会害怕?
姜沛察觉出一些奇怪的地方,便不由地多打听了几句。
“车上的所有人是去参加素质会的吗?”
“车上的这些?哈哈哈,不止呢。我们的同胞可是有几十万!别着急别着急,今天你就能见到了。”
几十万?
一个社区活动能有几十万人参加吗?
姜沛又忍不住问:“这么多人参加啊,具体活动有什么?”
“不会有那么多人的,这只是一个分部。别着急啊,你到时候就知道了。”
他笑眯眯的,这时候一辆大巴车开了进来,汇集在广场上的人开始陆续的上车。
姜沛有些想要离开了,但那大爷自己上车的同时又转头喊她“发什么呆啊,快上来,别没位置了。”
姜沛先找了个位置坐下,再左右看去。
车厢里的人大多是四十岁以上的清闲中年人,有的扭着头小声地交流着什么,不时发出声音不大的笑声,也有的人在低着头对什么东西念念有词,离得远声音低,她听不清楚。此时车辆已经发动,姜沛心里莫名有些忐忑起来,她总觉得这素质教育好像不一般,却又说不出什么。
便在这时,忽然间瞥见在自己座位的另一侧,一名老太太手里拿着一本册子阅读着。趁着她翻动书页的时候,姜沛看到了书上写的内容《友善互助协会章程》。
“你要看吗?”察觉到她的目光,老人微笑着将书递过来。
她的脸上带着慈祥的微笑,姜沛试探着道谢接过来翻了两页,发现除了维护社区的安宁和友善外没有写什么东西。
也是,这只不过是个社区活动,能出什么问题?
姜沛心里莫名的焦躁彻底消失,道谢着将书还给老人,老人便含笑着收回来继续看书了。
没过一会,公交车在一个宽阔的广场前停下了。姜沛随着众人下了车,忽然闻到了一股什么东西烧焦的气味,她下意识地问刚才的大爷:“大爷,您没有闻到什么味道吗?”
“什么味道,孩子你在说什么呢。”大爷冲着她笑,边走边催促她:“快点走吧,马上要迟到了。”
姜沛仔细闻了闻,好像是烤肉的味道。
这味道好香。
周围没有烤肉店,所以素质教育之后还供餐吗?
姜沛继续跟着人群到了广场入口。
此刻宽阔的广场上已经站满了人,许多人都被挤到了广场边缘。在广场四周,颇具拉蒂玛风格的石雕围绕着了一周,十二名执行官的雕像威严肃穆,精雕细刻的触手、眼睛、盘升的弯曲状腕足雕刻得栩栩如生,仿若天神降临,但所有的雕像都比不上最中间的那一座巨大的铜质雕像。
那是一座更加巨伟的雕像,它屹立在广场的最中央。手持法典,无数根触手或缠绕或垂落,像是缠绕的绸带。雕像基座下两侧设有阶梯,随着阶梯慢慢攀登,那雕像的面容便宏大到需要仰头才能看清,既透着慈悲又显得冰冷肃穆。
那是阿维图斯,但情态比她所见过的阿维图斯更加的威严而不可冒犯。
素质教育为什么会在这种场地?还有这里什么时候建立起了这么高的雕像?
正当她凝望着雕像惊疑的时候,有人站在了她的身侧。
“不论是谁,初次见到这座雕像的时候都会露出像你一样的表情。”
姜沛回过头,发现对方穿着端庄的白袍,头上带着如同神一样的桂冠。
“这一定花了很长时间建造的吧?”
“三个月。从第一位踏上新地球的人类开始,这座雕像就在建设中了。这期间有人死了,有人逃跑了,最后他们都回到了这座雕像前。”
姜沛忽然觉得背后有些发冷。总觉得自己不应该再往前走了。
青年却回头冲她微笑。
“你喜欢这个恐怖故事吗?”
姜沛:“你在耍我?”
“这当然只是个故事。”
青年忽然拉住她的手腕,向前一步,迈入了众人视野中。
一见到他,友善互助协会的成员们便如同被风吹倒的麦穗一般向着地面深深地伏了下去。
在人群的簇拥中,青年松开了姜沛的手,走到了雕像前,朝着众人喊道。
“我亲爱的友善互助协会的同胞们!”
“今天是你们的素质教育会!我很欣慰你们的觉悟,你们按时参加了这场庄严的教育会!”他的出场迎来了一阵欢呼。
姜沛为了不让自己太显眼,赶紧低下了头,心中却大感不妙。
这人是拉蒂玛的狂热分子!真是坏了。她最近网上冲浪有听说过就支持拉蒂玛和不支持拉蒂玛成立了两个组织。他们极端偏激并且危险,碰上的人都没有好下场。
“是是,我会好好处罚的。作为补偿,我会给您调配一个您喜欢的住所。”
姜沛在拉蒂玛的窗口前只是待了两分钟,新家就落户到手里了。
剩下的事情就顺利多了。
姜沛有一个拉蒂玛的账户,里面的余额足够让她这辈子都可以过极尽奢靡的生活。靠着便利的生活和充沛的资金,在全球因为拉蒂玛的出现而恐慌不安时,姜沛过上了宅在家,闲了就打游戏看书,腻了就点各式各样的外卖送到门口的退休生活。
如果不是接到了社区办需要她补办资料的电话,她估计还能宅一段时间不出门。
姜沛背了个背包,将必要的资料装上后出了门,目光随意地扫向了走廊外的对面楼,她不由得一顿,在她搬进来的时候这片住宅区一栋楼还只有四五户人家,现在居然已经全都住满了。
她疑惑了一下,然后到电梯前按下电梯,在等待的过程中来了一家三口。那是一对年轻夫妻,妻子一手拿着帆布袋,一手轻轻放在隆起的肚子上,爸爸抱着一个五岁左右的小孩,看起来一家人准备去买菜。
小孩拿着五彩的风车鼓着腮帮子呼啦呼啦地吹,一会又动起来扯起妈妈的衣服。“啪”的一下,孩子的风车掉在了姜沛面前。
年轻妈妈正要弯下身,姜沛便拦住了:“我帮你捡吧。”
“谢谢啊。”她感激地笑着接过递给小孩,然后随口又问:“你在这里住了多久了呀?”
“我不是第一批入住的,现在在这里大概住了两个月。”
年轻妈妈便说:“不好意思啊,我们刚刚搬过来,对这边还不太熟悉。想问问这里有没有什么超市,购物去哪里买?”
姜沛和她一一说明,随后又告诉她在中转站上的网购软件和外卖软件。
年轻夫妻便凑头研究起来,庆幸地说:“还好婴儿尿布不贵,飞船限制行李重量,都没有带多少。”
姜沛便有些好奇地问:“临产的话为什么要来中转站?地球的医疗设备不是更完善吗?”
反而年轻妈妈很惊讶她的问题:“咦?你不知道吗?现在很多人都来新地球待产……”
姜沛这才知道在自己宅在家里的两个月,阿维图斯的口碑发生了极大的逆转。
因为人们发现重病难愈的人只要在中转站住上一周,重症就会转为轻症,八十岁的老人住上一个月,头发渐渐就能便会黑色,甚至有许多专家研究出,如果孕妇在新地球生产,孩子刚出生时就会拥有相当于十岁时的免疫力,能够大大降低孩子的夭折率。于是为了孩子能更好的适应新时代,许多孕期或备孕的妈妈们都在抢飞船的船票。
在诸多诱人的好处下,地球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移民热潮。中转站规模急速地扩大,越来越多的人类都从地球搬到了这里,中转站甚至被称为新地球。
姜沛有点庆幸自己提前来到了拉蒂玛,不然自己恐怕很难竞争到星球移民的机会。
今天早上联系她的人说要她将材料交到物业,居民区的物业在19栋,姜沛低着头看着地图穿过林荫路时,她瞥见一群人在前方汇聚,看上去像是在等着跳广场舞。
居然这么快都把广场舞文化带过来了吗?还好自己住的地方远,应该听不到广场舞的音乐。
心里念叨了一句,姜沛走小路先去办了材料,随后拿着返还的资料回去的时候,又一次经过了那个广场。
“你也是去参加素质教育的吗?”姜沛的旁边,一位文质彬彬的老爷爷微笑着和她搭话。
素质教育?
啊,原来不是广场舞,是小区举办的活动吗?这么想的话,她整个下午都有时间。
“啊,对。”
老爷爷便满脸的欣赏,笑道:“真好,真好。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去参加素质教育会,你有前途。”
“这是第几次去参加了?”
“第一次。”
“哦哦,第一次,不用怕,大家都在,到时候大家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就好了。”老爷爷笑着安抚她。这话单单听起来很正常,但是姜沛又不是八九岁的小孩,怎么可能还会害怕?
姜沛察觉出一些奇怪的地方,便不由地多打听了几句。
“车上的所有人是去参加素质会的吗?”
“车上的这些?哈哈哈,不止呢。我们的同胞可是有几十万!别着急别着急,今天你就能见到了。”
几十万?
一个社区活动能有几十万人参加吗?
姜沛又忍不住问:“这么多人参加啊,具体活动有什么?”
“不会有那么多人的,这只是一个分部。别着急啊,你到时候就知道了。”
他笑眯眯的,这时候一辆大巴车开了进来,汇集在广场上的人开始陆续的上车。
姜沛有些想要离开了,但那大爷自己上车的同时又转头喊她“发什么呆啊,快上来,别没位置了。”
姜沛先找了个位置坐下,再左右看去。
车厢里的人大多是四十岁以上的清闲中年人,有的扭着头小声地交流着什么,不时发出声音不大的笑声,也有的人在低着头对什么东西念念有词,离得远声音低,她听不清楚。此时车辆已经发动,姜沛心里莫名有些忐忑起来,她总觉得这素质教育好像不一般,却又说不出什么。
便在这时,忽然间瞥见在自己座位的另一侧,一名老太太手里拿着一本册子阅读着。趁着她翻动书页的时候,姜沛看到了书上写的内容《友善互助协会章程》。
“你要看吗?”察觉到她的目光,老人微笑着将书递过来。
她的脸上带着慈祥的微笑,姜沛试探着道谢接过来翻了两页,发现除了维护社区的安宁和友善外没有写什么东西。
也是,这只不过是个社区活动,能出什么问题?
姜沛心里莫名的焦躁彻底消失,道谢着将书还给老人,老人便含笑着收回来继续看书了。
没过一会,公交车在一个宽阔的广场前停下了。姜沛随着众人下了车,忽然闻到了一股什么东西烧焦的气味,她下意识地问刚才的大爷:“大爷,您没有闻到什么味道吗?”
“什么味道,孩子你在说什么呢。”大爷冲着她笑,边走边催促她:“快点走吧,马上要迟到了。”
姜沛仔细闻了闻,好像是烤肉的味道。
这味道好香。
周围没有烤肉店,所以素质教育之后还供餐吗?
姜沛继续跟着人群到了广场入口。
此刻宽阔的广场上已经站满了人,许多人都被挤到了广场边缘。在广场四周,颇具拉蒂玛风格的石雕围绕着了一周,十二名执行官的雕像威严肃穆,精雕细刻的触手、眼睛、盘升的弯曲状腕足雕刻得栩栩如生,仿若天神降临,但所有的雕像都比不上最中间的那一座巨大的铜质雕像。
那是一座更加巨伟的雕像,它屹立在广场的最中央。手持法典,无数根触手或缠绕或垂落,像是缠绕的绸带。雕像基座下两侧设有阶梯,随着阶梯慢慢攀登,那雕像的面容便宏大到需要仰头才能看清,既透着慈悲又显得冰冷肃穆。
那是阿维图斯,但情态比她所见过的阿维图斯更加的威严而不可冒犯。
素质教育为什么会在这种场地?还有这里什么时候建立起了这么高的雕像?
正当她凝望着雕像惊疑的时候,有人站在了她的身侧。
“不论是谁,初次见到这座雕像的时候都会露出像你一样的表情。”
姜沛回过头,发现对方穿着端庄的白袍,头上带着如同神一样的桂冠。
“这一定花了很长时间建造的吧?”
“三个月。从第一位踏上新地球的人类开始,这座雕像就在建设中了。这期间有人死了,有人逃跑了,最后他们都回到了这座雕像前。”
姜沛忽然觉得背后有些发冷。总觉得自己不应该再往前走了。
青年却回头冲她微笑。
“你喜欢这个恐怖故事吗?”
姜沛:“你在耍我?”
“这当然只是个故事。”
青年忽然拉住她的手腕,向前一步,迈入了众人视野中。
一见到他,友善互助协会的成员们便如同被风吹倒的麦穗一般向着地面深深地伏了下去。
在人群的簇拥中,青年松开了姜沛的手,走到了雕像前,朝着众人喊道。
“我亲爱的友善互助协会的同胞们!”
“今天是你们的素质教育会!我很欣慰你们的觉悟,你们按时参加了这场庄严的教育会!”他的出场迎来了一阵欢呼。
姜沛为了不让自己太显眼,赶紧低下了头,心中却大感不妙。
这人是拉蒂玛的狂热分子!真是坏了。她最近网上冲浪有听说过就支持拉蒂玛和不支持拉蒂玛成立了两个组织。他们极端偏激并且危险,碰上的人都没有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