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就是离我太远了。”
后两句近似呢喃,声音小,本就是无心之谈,姜纪没打算深入。
但相似的人会在某些地方同频。
更何况,是陈言站在姜纪旁边。
他习惯了,习惯发现细节,习惯侧耳倾听。
几乎下意识,他不必多想便知道她说的是哪所大学,又是在说谁。
再入口,满是余味的苦涩。
升入高三,生活没什么实质性的改变,姜纪成绩起伏不大,更稳定,稳定到刘鹏飞每次在谈心环节都会对她说的一句话就是“可以冲一冲京大的啊”。
他重复太多遍,以至于姜纪有点恍惚,总觉得时间过得像没过。
十一月份末,钟文玺要去参加考试。
决定保送资格的考试,学校里大部分人都知道,包括何彤彤。
那场考试前一天晚上,姜纪无牵无挂,晚修过的和以往没区别,写写卷子看看错题,离高考越近,她心反倒越平静。
一直到自习结束放学,收拾完书包出门,遇到陈言。
姜纪觉得很巧,他从竞赛班回了教室,正好和她碰面。
“你回来拿东西?”她问。
陈言点点头,没有立刻走,姜纪便脱口而出:“考试加油。”
“谢谢。”
陈言看着她的眼睛。
她一句真挚的祝福,便不枉他特意等那么久,所以说谢谢时也格外认真。
姜纪笑了下,借过离开,一边下楼一边盘算着何彤彤会不会去找钟文玺。
后来才得知何彤彤那天晚上跑去找钟文玺,对他说了一句加油。
很简单的话,可经由不同口不同人,携带不同含义,在那一刻就不仅仅是祝福。
新一年的除夕,年夜饭吃完,没看春晚,姜纪直接回到楼上。
房间很安静,她是在数学公式和物理大题中迎接新年到来的。
互相发送祝福已经成了传统,姜纪照例收到好几条,包括远在临川的柳明月,难为她还记得有这么个人。
不过今年柳明月没有立刻回消息,姜纪也不再费心卡点为周迢送上一句新年快乐。
钟文玺从父母口中得知周迢的确转去美高,之后仍然会在那边上大学,姜纪因此得到有关他的一丝消息。
她写了新的一封邮件。
周迢:
今天是除夕,你在美国有过年吗?我上网查到他们的新年比我们的要早,还会举行篝火晚会,我没有参加过,很想看看。
可能你现在假期都要过完了,那就对我的祝福将就一下吧。
周迢,新年快乐。
发送完毕,姜纪又去翻q.q,她每次都会点开周迢的对话框,次数多了就成了习惯,改都改不掉。
黄色小人依旧黑白,聊天记录最底下的时间停留在一年前。
是了,他连电话都没打回国一次,怎么会登之前就不常用的软件。
不过姜纪最后仍发了一句新年快乐。
好像只有这句话,这个时间点,她才能如此理所当然,毫不顾忌。
二月份开始,可以在网站上陆续查询到结果,姜纪从何彤彤口中得知钟文玺拿了铜牌,虽然没达到最理想的目标,但他依旧可以去所不错的大学。
“他要和几个一起集训的朋友吃饭庆祝,问我能不能去。”
走在教学楼走廊上,何彤彤挽住姜纪胳膊,单从力度姜纪便感觉得到她是开心的。
所以姜纪故意思考了下给她分析利弊,问:“那你能去吗?”
“应该可以的,吧。”
何彤彤停顿一下,看到姜纪打趣的表情忍不住笑出来,有些恼,“但我最近吃了好多,都胖了。”
她挽着马尾,微黄的头发在阳光下泛金,脸颊比起之前多了点肉,但看上去并不显胖。
“没事,他肯定会说‘胖点好’。”姜纪话说一半,凑到她耳边笑着说完剩下的。
“啊啊啊钟文玺要是这么说我真的会打他!”何彤彤脸红半边,松开手。
两个人边笑边往前走,直到何彤彤开口。
“陈言?你不是京大稳了吗?”
眼前正站着何彤彤口中的人,上次她没认出来陈言,但记得他的脸,因为认为他瘦下来蛮帅的。
见陈言没什么反应,姜纪以为何彤彤听错了,其实他并没发挥好。
“只是听说,你要是…”姜纪出口安慰的话只说到一半。
“我保送京大了。”
没等她说完,他就开口,眼睛里闪着急切期盼,像要求得一句表扬。
“真的?”姜纪眼中露出讶异,又很快被习惯性的笑意取代,“那恭喜你。”
何彤彤在一旁附和道:“学霸呀,厉害厉害,沾沾喜气。”
陈言该笑,却笑不出来,他得到确切的消息只想第一时间告诉她,而当真的站在她面前,即使明知道她会作何反应,他依旧忍不住失落。
是他痴心妄想,妄图得到相等的反馈。
一瞬间忘了单恋者的身份。
高考前夕,实验班四个班聚在一起,开了一次经验交流会,带过高三生的老师们轮流上台,一遍遍告知注意事项并嘱咐他们不要紧张。
不仅如此,每个在场的学生都被发了印着“金榜题名”的木质竹签,老师说在背面写上理想的大学,再上交收回学校留做念想。
找了个位置,何彤彤一手拿签,一手拿马克笔,利落地写上几个大字。
何彤彤大方一笑,展示给姜纪写着香港大学的竹签,说:“就是个愿望嘛,有句话不是说目标定的高点才好,万一我一不留神考上了呢。”
也是那时候,姜纪才知道何彤彤最终没能吃上和钟文玺的那顿饭。
本来时间定在周六,结果不凑巧,像老天故意戏耍他们,在一班班主任又一次发火之后,占用了全班同学一天的时间来上自习,何彤彤没能按预想时间出发。
“虽然是先告诉了钟文玺,但我当时想了不少办法,还准备提前溜走的。”何彤彤苦笑一下,深吸气道:“结果呢,人家只回我一句知道了,别的什么都没说,我想想也觉得自己挺没意思的。”
她把头低下,眼尾落在旁人眼里是红的。
姜纪心底莫名升起一股躁意,后来她把那称为醒悟“智者不入爱河”的前兆。
“姜姜,你写了什么?”
何彤彤干什么都有点要强,所以即使在姜纪面前倾诉掉眼泪,也很快调整过来。
“不知道要写什么。”
理想的大学?
说实话,她直到现在也并没想好。
只是一直往前走,边走边想先到终点就好。
最后上交之前,姜纪在“金榜题名”后面写了四个字:心想事成,混在一堆大学名里倒与众不同。
考试前一天晚上,张丽怕姜纪睡得少休息不够,十点一过硬是给灭了灯,姜意知道姐姐要高考,很重要,识相地不出声。
不知道是不是年纪越小睡眠越好,没一会儿姜意就进入梦乡。
姜纪鲜少睡这么早,生物钟使然,她躺在床上睡不着,最后爬起来坐到电脑前,小心地扭开台灯。
仿佛那封邮件已经成了她的必需品。
周迢:
现在是晚上十点三十分,明天要高考了,如果你没转学,或许我还能讨来一句加油。
你有收到录取通知吗?
假如有的话,我那句祝你心想事成的祝福也算变了现。
如果可以,希望你也能让我心想事成。
周迢,晚安。
那一年的高考,是很平常的高考。
警车护送,家长成群,保驾护航的人们围在各个学校的考点,声势浩大。
有人丢了准考证,有人差点赶不到考场,有人超常发挥,有人失利。
众人百态,姜纪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
两天考试结束,估分,之后是放纵,等着正式的分数下来。
何彤彤本来要姜纪陪她再去一次香港,但港澳通行证办理下来差不多要一周时间,她们俩各有其他的安排,只能先作罢。
姜纪按照早想好的计划先回了趟云和,在外婆家住了十来天。
做了手术,一直有在吃药,加上几次化疗,医生说外婆恢复的不错,她在姜纪来之前就出了院。
云和这种小地方娱乐活动不多,姜纪的手机又是没什么功能的通讯工具,就此断网一段时间。
周末张付阳常来找她,但如果有小舅妈同行,他会拉着姜纪去其他地方玩。
网吧,或者请她吃饭。
第三次来到馄饨店,姜纪终于忍不住问:“你这么有钱?”
“一碗馄饨而已,哪里贵了,你要是腻的话,下次带你吃别的。”张付阳脸上写着“哥请你哥有钱”几个大字,问道:“吃甜的还是咸的?城东有家甜糕,或者附近面店?”
停了会儿,他又小心翼翼开口:“还是说你想去网吧?姐,你网瘾这么大?”
后两句近似呢喃,声音小,本就是无心之谈,姜纪没打算深入。
但相似的人会在某些地方同频。
更何况,是陈言站在姜纪旁边。
他习惯了,习惯发现细节,习惯侧耳倾听。
几乎下意识,他不必多想便知道她说的是哪所大学,又是在说谁。
再入口,满是余味的苦涩。
升入高三,生活没什么实质性的改变,姜纪成绩起伏不大,更稳定,稳定到刘鹏飞每次在谈心环节都会对她说的一句话就是“可以冲一冲京大的啊”。
他重复太多遍,以至于姜纪有点恍惚,总觉得时间过得像没过。
十一月份末,钟文玺要去参加考试。
决定保送资格的考试,学校里大部分人都知道,包括何彤彤。
那场考试前一天晚上,姜纪无牵无挂,晚修过的和以往没区别,写写卷子看看错题,离高考越近,她心反倒越平静。
一直到自习结束放学,收拾完书包出门,遇到陈言。
姜纪觉得很巧,他从竞赛班回了教室,正好和她碰面。
“你回来拿东西?”她问。
陈言点点头,没有立刻走,姜纪便脱口而出:“考试加油。”
“谢谢。”
陈言看着她的眼睛。
她一句真挚的祝福,便不枉他特意等那么久,所以说谢谢时也格外认真。
姜纪笑了下,借过离开,一边下楼一边盘算着何彤彤会不会去找钟文玺。
后来才得知何彤彤那天晚上跑去找钟文玺,对他说了一句加油。
很简单的话,可经由不同口不同人,携带不同含义,在那一刻就不仅仅是祝福。
新一年的除夕,年夜饭吃完,没看春晚,姜纪直接回到楼上。
房间很安静,她是在数学公式和物理大题中迎接新年到来的。
互相发送祝福已经成了传统,姜纪照例收到好几条,包括远在临川的柳明月,难为她还记得有这么个人。
不过今年柳明月没有立刻回消息,姜纪也不再费心卡点为周迢送上一句新年快乐。
钟文玺从父母口中得知周迢的确转去美高,之后仍然会在那边上大学,姜纪因此得到有关他的一丝消息。
她写了新的一封邮件。
周迢:
今天是除夕,你在美国有过年吗?我上网查到他们的新年比我们的要早,还会举行篝火晚会,我没有参加过,很想看看。
可能你现在假期都要过完了,那就对我的祝福将就一下吧。
周迢,新年快乐。
发送完毕,姜纪又去翻q.q,她每次都会点开周迢的对话框,次数多了就成了习惯,改都改不掉。
黄色小人依旧黑白,聊天记录最底下的时间停留在一年前。
是了,他连电话都没打回国一次,怎么会登之前就不常用的软件。
不过姜纪最后仍发了一句新年快乐。
好像只有这句话,这个时间点,她才能如此理所当然,毫不顾忌。
二月份开始,可以在网站上陆续查询到结果,姜纪从何彤彤口中得知钟文玺拿了铜牌,虽然没达到最理想的目标,但他依旧可以去所不错的大学。
“他要和几个一起集训的朋友吃饭庆祝,问我能不能去。”
走在教学楼走廊上,何彤彤挽住姜纪胳膊,单从力度姜纪便感觉得到她是开心的。
所以姜纪故意思考了下给她分析利弊,问:“那你能去吗?”
“应该可以的,吧。”
何彤彤停顿一下,看到姜纪打趣的表情忍不住笑出来,有些恼,“但我最近吃了好多,都胖了。”
她挽着马尾,微黄的头发在阳光下泛金,脸颊比起之前多了点肉,但看上去并不显胖。
“没事,他肯定会说‘胖点好’。”姜纪话说一半,凑到她耳边笑着说完剩下的。
“啊啊啊钟文玺要是这么说我真的会打他!”何彤彤脸红半边,松开手。
两个人边笑边往前走,直到何彤彤开口。
“陈言?你不是京大稳了吗?”
眼前正站着何彤彤口中的人,上次她没认出来陈言,但记得他的脸,因为认为他瘦下来蛮帅的。
见陈言没什么反应,姜纪以为何彤彤听错了,其实他并没发挥好。
“只是听说,你要是…”姜纪出口安慰的话只说到一半。
“我保送京大了。”
没等她说完,他就开口,眼睛里闪着急切期盼,像要求得一句表扬。
“真的?”姜纪眼中露出讶异,又很快被习惯性的笑意取代,“那恭喜你。”
何彤彤在一旁附和道:“学霸呀,厉害厉害,沾沾喜气。”
陈言该笑,却笑不出来,他得到确切的消息只想第一时间告诉她,而当真的站在她面前,即使明知道她会作何反应,他依旧忍不住失落。
是他痴心妄想,妄图得到相等的反馈。
一瞬间忘了单恋者的身份。
高考前夕,实验班四个班聚在一起,开了一次经验交流会,带过高三生的老师们轮流上台,一遍遍告知注意事项并嘱咐他们不要紧张。
不仅如此,每个在场的学生都被发了印着“金榜题名”的木质竹签,老师说在背面写上理想的大学,再上交收回学校留做念想。
找了个位置,何彤彤一手拿签,一手拿马克笔,利落地写上几个大字。
何彤彤大方一笑,展示给姜纪写着香港大学的竹签,说:“就是个愿望嘛,有句话不是说目标定的高点才好,万一我一不留神考上了呢。”
也是那时候,姜纪才知道何彤彤最终没能吃上和钟文玺的那顿饭。
本来时间定在周六,结果不凑巧,像老天故意戏耍他们,在一班班主任又一次发火之后,占用了全班同学一天的时间来上自习,何彤彤没能按预想时间出发。
“虽然是先告诉了钟文玺,但我当时想了不少办法,还准备提前溜走的。”何彤彤苦笑一下,深吸气道:“结果呢,人家只回我一句知道了,别的什么都没说,我想想也觉得自己挺没意思的。”
她把头低下,眼尾落在旁人眼里是红的。
姜纪心底莫名升起一股躁意,后来她把那称为醒悟“智者不入爱河”的前兆。
“姜姜,你写了什么?”
何彤彤干什么都有点要强,所以即使在姜纪面前倾诉掉眼泪,也很快调整过来。
“不知道要写什么。”
理想的大学?
说实话,她直到现在也并没想好。
只是一直往前走,边走边想先到终点就好。
最后上交之前,姜纪在“金榜题名”后面写了四个字:心想事成,混在一堆大学名里倒与众不同。
考试前一天晚上,张丽怕姜纪睡得少休息不够,十点一过硬是给灭了灯,姜意知道姐姐要高考,很重要,识相地不出声。
不知道是不是年纪越小睡眠越好,没一会儿姜意就进入梦乡。
姜纪鲜少睡这么早,生物钟使然,她躺在床上睡不着,最后爬起来坐到电脑前,小心地扭开台灯。
仿佛那封邮件已经成了她的必需品。
周迢:
现在是晚上十点三十分,明天要高考了,如果你没转学,或许我还能讨来一句加油。
你有收到录取通知吗?
假如有的话,我那句祝你心想事成的祝福也算变了现。
如果可以,希望你也能让我心想事成。
周迢,晚安。
那一年的高考,是很平常的高考。
警车护送,家长成群,保驾护航的人们围在各个学校的考点,声势浩大。
有人丢了准考证,有人差点赶不到考场,有人超常发挥,有人失利。
众人百态,姜纪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
两天考试结束,估分,之后是放纵,等着正式的分数下来。
何彤彤本来要姜纪陪她再去一次香港,但港澳通行证办理下来差不多要一周时间,她们俩各有其他的安排,只能先作罢。
姜纪按照早想好的计划先回了趟云和,在外婆家住了十来天。
做了手术,一直有在吃药,加上几次化疗,医生说外婆恢复的不错,她在姜纪来之前就出了院。
云和这种小地方娱乐活动不多,姜纪的手机又是没什么功能的通讯工具,就此断网一段时间。
周末张付阳常来找她,但如果有小舅妈同行,他会拉着姜纪去其他地方玩。
网吧,或者请她吃饭。
第三次来到馄饨店,姜纪终于忍不住问:“你这么有钱?”
“一碗馄饨而已,哪里贵了,你要是腻的话,下次带你吃别的。”张付阳脸上写着“哥请你哥有钱”几个大字,问道:“吃甜的还是咸的?城东有家甜糕,或者附近面店?”
停了会儿,他又小心翼翼开口:“还是说你想去网吧?姐,你网瘾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