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她在八十年代发家致富 第530节
她记得李秋凤!
张锐在国庆节带在身边的女孩子!
她还在电影院看见张锐和她一起看电影,对她照顾有加,给她买瓜子,买吃的,看电影都不忘拿着纸袋帮她接瓜子壳。
张奶奶拒绝了她奶奶说亲,说张锐好像有喜欢的女子。
曾婧就猜是和张锐看电影那女的。
可是她怎么和江夏走一起?
然后曾婧就听见了江夏对她道:“表妹,我们坐伟珍同学旁边。”
“好。”两人坐了下来。
曾婧心里的格登一下:所以江夏这是将她表妹介绍给了张锐?!
她这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她们两姐妹为了攀上高枝,飞上枝头变凤凰,真是看见一个好点的男人都不放过啊!
真的好有心机!
难怪她姐会输给江夏!
心机女!
气死她了!她喜欢张锐喜欢许多年了!
不行,她要查查江夏表妹是何方神圣,也是她们学校的吗?
上课了,教授来了,曾婧没再看她们,可是也气得听不进课。
李秋凤听得认真,因为说的是服装,她也不至于完全听不懂,听着听着反而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她觉得自己就是个井底之蛙。
两节连堂的专业理论课上完后,江夏又带她去了图书馆。
“有想看的书你就拿来看,也可以借回去看,你挑出来,我帮你借。”
李秋凤点了点头:“好。”
江夏让她自己找书看,然后她就离开了图书馆,赶去上课了。
下课后,江夏和刘伟珍来图书馆找李秋凤。
江夏笑问:“一个早上体验下来,有什么感觉?”
李秋凤有点不好意思的道:“更想读书了。”
这一次q大校园的体验,让李秋凤更加坚定要继续读书了。
图书馆里有许多书,她连书名都看不懂。书名上每个字都认识,但她不知道那本书说的是什么内容。
世界太大,她太无知了。
她不求像这里的学生一样学识渊博,但她想靠读书找到一条路。
江夏鼓励道:“那就读。我看过这么一句话‘别怕吃读书的苦,那是你通向世界最好的路。’”
这句话是江夏以前在网络上的《人民日报》每日金句中看见的。
李秋凤心有触动。
刘伟珍也深有感触,“对!一定要读书。读书是我们这些农村人改变命运,鱼跃龙门的出路。虽然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它绝对是最好的出路,因为读书并不妨碍你走其它的路,甚至能让其它的路走得更远,更高,更广,更阔!我家很穷,没钱交学费,我自己去河边抓鱼,上山摘野果,还有织簸箕之类的偷偷的卖,赚钱给自己交学费,然后考上省状元,拿到几百块的奖学金不然我妈都没钱看病!”
李秋凤震惊的看向她。
江夏非常认同点了点头:“确实。所以去读吧!”
李秋凤郑重点头。
江夏给了李秋凤饭票,她跟着刘伟珍去饭堂吃饭,吃完饭她们直接去卖衣服。
江夏在图书馆找了几本周承磊要用的工具书,就回家了。
傍晚的时候,刘伟珍跟着李秋凤一起来到四合院,兴奋的道:“卖完了!全部都卖完了!那些秋冬装尤其好卖!卖得贼快!”
最近有冷空气,京市的天气有点凉,院子的银杏叶也开始黄了。
天气冷,厚的衣服自然好卖。
江夏笑问:“你卖多少钱一件。”
刘伟珍将钱掏出来给江夏,笑道:“夏装我只升了五毛一套,春秋装我升了一块,冬装我升了一块五。”
这次春夏秋冬装每样五十套,一共赚了二百块。
从来没有试过一个下午就赚这么多钱!
她和李秋凤一人一百,接下来她们继续像今天这样合作。
虽然赚得少一点,但是两个人一起轻松很多,李秋凤很勤快,又细心,有人想偷衣服都被她发现。
再说不和李秋凤合作,李秋凤想卖,也能自己去卖。江夏可是她小表嫂。
刘伟珍看得开,一个人卖赚得多,两个人卖也很好,更方便,更轻松,更安全。
毕竟几百件衣服,值不少钱。
江夏接过钱,她们卖出去的衣服,她之前是一分钱都没收的,笑道:“不错,明天要不要多拉些去卖?”
“要,明天我和秋凤打算多拉一百套去卖。明天早上我没课,我再过来拉。现在我要拉一百套回学校,学校也有许多人要。”
“行。你到时候过来直接找秋凤就行。”
“好。”
江夏又道:“你们没空的时候,可以找一些需要勤工俭学的同学帮忙。”
刘伟珍也有这个打算,正好她认识几个人也在想办法赚钱。
于是卖衣服这件事情,江夏就完全交给刘伟珍和李秋凤了。
两人每天出去卖半天衣服,李秋凤请了其他人一起卖,衣服是一天比一天清得快。
最多那天卖出了一千套,江夏已经打电话让工厂再发一万套过来,今晚就到达京市。
工厂那边也还在“最后一天,清货大甩卖”。有不少人像田采花那样去拿货到市集卖。
不算火车上那一万套,现在两边加起来已经清掉一万多套了!
第634章 厂长不淡定了
江夏在京市算了算还剩多少库存,这边制衣厂厂长也让财务算了一下,现在一共清掉了多少套库存。
财务回道:“算上昨晚发出去的一万套,一共清了二万二千三百套左右。”
“不算刚发出去那一万套,夏装清了多少,秋冬装又清了多少?”
“不算那一万套的话夏装清掉了六千套,夏装基本已经清完库存了,还有一千套左右。春秋和冬装加起来一共清掉六千三多套。”
厂长在心里算了一下:“也就是说江夏同志这几天一共赚了三万七千多块?”
这一算不得了了!
财务很是羡慕:“三万七千五百左右。”
短短几天就赚了三万七千多块,他当初怎么就想不到这个法子帮厂里清库存。
反正就在厂门口也卖了七千多套,卖掉这七千套,他也成万元户了!
制衣厂厂长:“……”
厂长都有点不淡定了!
“夏装已经清完?剩下的都是秋冬装?”
财务:“对。”
秋冬装,江夏每套能赚五元!
在京市可能不止五元,六元、七元也不一定。
“你算算江夏同志清完制衣厂所有衣服,能赚多少钱。”
财务早就算过了:“如果所有积压的库存能够清完,她大概能赚十三万七千左右。”
制衣厂厂长:“……”
十三万多,他当了这么多年厂长,都没有赚到这么多钱!
不算积压的衣服,这个二十多年的老厂承包出去只要二十万,也就是说江夏同志只要再补七万块,就能盘下制衣厂了。
制衣厂厂长感觉自己遇到高手了!
他幽幽的道:“江夏同志承包制衣厂后,以后你们应该不用担心会下岗了。”
财务心里也觉得江夏能够将制衣厂做起来。
“虽然不用下岗了,可是退休后没有退休金吧?”
“那是一定的。不管如何,有工作总比没有工作好。”
退休金是国家发的,谁有那个能力和善心在工人退休后,还给工人发退休金?
“那也是。”
这时,门卫走了进来:“厂长,又有上门说想承包工厂。”
……
*
京市
卖衣服的事江夏就没管了,因为她真的很忙,除了上课,她还要给模特培训。
穗交会的大型走秀活动需要模特,这几天她一直在选模特,训练模特,安排她们如何走秀。
这天忙完,江夏骑着自行车出了校门,就遇到顾恒来接顾玥。
张锐在国庆节带在身边的女孩子!
她还在电影院看见张锐和她一起看电影,对她照顾有加,给她买瓜子,买吃的,看电影都不忘拿着纸袋帮她接瓜子壳。
张奶奶拒绝了她奶奶说亲,说张锐好像有喜欢的女子。
曾婧就猜是和张锐看电影那女的。
可是她怎么和江夏走一起?
然后曾婧就听见了江夏对她道:“表妹,我们坐伟珍同学旁边。”
“好。”两人坐了下来。
曾婧心里的格登一下:所以江夏这是将她表妹介绍给了张锐?!
她这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她们两姐妹为了攀上高枝,飞上枝头变凤凰,真是看见一个好点的男人都不放过啊!
真的好有心机!
难怪她姐会输给江夏!
心机女!
气死她了!她喜欢张锐喜欢许多年了!
不行,她要查查江夏表妹是何方神圣,也是她们学校的吗?
上课了,教授来了,曾婧没再看她们,可是也气得听不进课。
李秋凤听得认真,因为说的是服装,她也不至于完全听不懂,听着听着反而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她觉得自己就是个井底之蛙。
两节连堂的专业理论课上完后,江夏又带她去了图书馆。
“有想看的书你就拿来看,也可以借回去看,你挑出来,我帮你借。”
李秋凤点了点头:“好。”
江夏让她自己找书看,然后她就离开了图书馆,赶去上课了。
下课后,江夏和刘伟珍来图书馆找李秋凤。
江夏笑问:“一个早上体验下来,有什么感觉?”
李秋凤有点不好意思的道:“更想读书了。”
这一次q大校园的体验,让李秋凤更加坚定要继续读书了。
图书馆里有许多书,她连书名都看不懂。书名上每个字都认识,但她不知道那本书说的是什么内容。
世界太大,她太无知了。
她不求像这里的学生一样学识渊博,但她想靠读书找到一条路。
江夏鼓励道:“那就读。我看过这么一句话‘别怕吃读书的苦,那是你通向世界最好的路。’”
这句话是江夏以前在网络上的《人民日报》每日金句中看见的。
李秋凤心有触动。
刘伟珍也深有感触,“对!一定要读书。读书是我们这些农村人改变命运,鱼跃龙门的出路。虽然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它绝对是最好的出路,因为读书并不妨碍你走其它的路,甚至能让其它的路走得更远,更高,更广,更阔!我家很穷,没钱交学费,我自己去河边抓鱼,上山摘野果,还有织簸箕之类的偷偷的卖,赚钱给自己交学费,然后考上省状元,拿到几百块的奖学金不然我妈都没钱看病!”
李秋凤震惊的看向她。
江夏非常认同点了点头:“确实。所以去读吧!”
李秋凤郑重点头。
江夏给了李秋凤饭票,她跟着刘伟珍去饭堂吃饭,吃完饭她们直接去卖衣服。
江夏在图书馆找了几本周承磊要用的工具书,就回家了。
傍晚的时候,刘伟珍跟着李秋凤一起来到四合院,兴奋的道:“卖完了!全部都卖完了!那些秋冬装尤其好卖!卖得贼快!”
最近有冷空气,京市的天气有点凉,院子的银杏叶也开始黄了。
天气冷,厚的衣服自然好卖。
江夏笑问:“你卖多少钱一件。”
刘伟珍将钱掏出来给江夏,笑道:“夏装我只升了五毛一套,春秋装我升了一块,冬装我升了一块五。”
这次春夏秋冬装每样五十套,一共赚了二百块。
从来没有试过一个下午就赚这么多钱!
她和李秋凤一人一百,接下来她们继续像今天这样合作。
虽然赚得少一点,但是两个人一起轻松很多,李秋凤很勤快,又细心,有人想偷衣服都被她发现。
再说不和李秋凤合作,李秋凤想卖,也能自己去卖。江夏可是她小表嫂。
刘伟珍看得开,一个人卖赚得多,两个人卖也很好,更方便,更轻松,更安全。
毕竟几百件衣服,值不少钱。
江夏接过钱,她们卖出去的衣服,她之前是一分钱都没收的,笑道:“不错,明天要不要多拉些去卖?”
“要,明天我和秋凤打算多拉一百套去卖。明天早上我没课,我再过来拉。现在我要拉一百套回学校,学校也有许多人要。”
“行。你到时候过来直接找秋凤就行。”
“好。”
江夏又道:“你们没空的时候,可以找一些需要勤工俭学的同学帮忙。”
刘伟珍也有这个打算,正好她认识几个人也在想办法赚钱。
于是卖衣服这件事情,江夏就完全交给刘伟珍和李秋凤了。
两人每天出去卖半天衣服,李秋凤请了其他人一起卖,衣服是一天比一天清得快。
最多那天卖出了一千套,江夏已经打电话让工厂再发一万套过来,今晚就到达京市。
工厂那边也还在“最后一天,清货大甩卖”。有不少人像田采花那样去拿货到市集卖。
不算火车上那一万套,现在两边加起来已经清掉一万多套了!
第634章 厂长不淡定了
江夏在京市算了算还剩多少库存,这边制衣厂厂长也让财务算了一下,现在一共清掉了多少套库存。
财务回道:“算上昨晚发出去的一万套,一共清了二万二千三百套左右。”
“不算刚发出去那一万套,夏装清了多少,秋冬装又清了多少?”
“不算那一万套的话夏装清掉了六千套,夏装基本已经清完库存了,还有一千套左右。春秋和冬装加起来一共清掉六千三多套。”
厂长在心里算了一下:“也就是说江夏同志这几天一共赚了三万七千多块?”
这一算不得了了!
财务很是羡慕:“三万七千五百左右。”
短短几天就赚了三万七千多块,他当初怎么就想不到这个法子帮厂里清库存。
反正就在厂门口也卖了七千多套,卖掉这七千套,他也成万元户了!
制衣厂厂长:“……”
厂长都有点不淡定了!
“夏装已经清完?剩下的都是秋冬装?”
财务:“对。”
秋冬装,江夏每套能赚五元!
在京市可能不止五元,六元、七元也不一定。
“你算算江夏同志清完制衣厂所有衣服,能赚多少钱。”
财务早就算过了:“如果所有积压的库存能够清完,她大概能赚十三万七千左右。”
制衣厂厂长:“……”
十三万多,他当了这么多年厂长,都没有赚到这么多钱!
不算积压的衣服,这个二十多年的老厂承包出去只要二十万,也就是说江夏同志只要再补七万块,就能盘下制衣厂了。
制衣厂厂长感觉自己遇到高手了!
他幽幽的道:“江夏同志承包制衣厂后,以后你们应该不用担心会下岗了。”
财务心里也觉得江夏能够将制衣厂做起来。
“虽然不用下岗了,可是退休后没有退休金吧?”
“那是一定的。不管如何,有工作总比没有工作好。”
退休金是国家发的,谁有那个能力和善心在工人退休后,还给工人发退休金?
“那也是。”
这时,门卫走了进来:“厂长,又有上门说想承包工厂。”
……
*
京市
卖衣服的事江夏就没管了,因为她真的很忙,除了上课,她还要给模特培训。
穗交会的大型走秀活动需要模特,这几天她一直在选模特,训练模特,安排她们如何走秀。
这天忙完,江夏骑着自行车出了校门,就遇到顾恒来接顾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