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她在八十年代发家致富 第401节
“辛苦大嫂了!”
“不辛苦!应该的!”田采花匆匆的走了。
她要去镇上买材料做挂网和幼虫收集装置。
江夏确实需要田采花去巡视一下海滩,看看青口的长势,还有珍珠贝马上就到了扩大养殖规模的时候了。
需要抓住珍珠贝的繁殖旺季,在大海里多收集一些珍珠贝的幼虫。
这就需要大量的珍珠贝幼虫收集装置和养殖珍珠的挂网。
也需要周母和田采花去做,或者请人带头去做。
而且周父这次出远海回来,清明过后再出远海,就会带上珍珠贝幼虫收集装置前去隔壁省的海域收集和打捞珍珠贝。
潜水设备江夏上次就托吉尔多买几套了,穗交会他还会来华国,到时候时候,顺便带过来。
接下来的一个月是很忙的一个月。
现在天气暖和起来了,他们订购的网箱可以安装了。
周承磊和老板约了这个月月底安装,对方到时候会将鱼苗一起送过来。
反正很多事情要安排。
江夏一边烧火,一边想着接下来的事情。
而周承磊回到家,吃了早餐,洗了个澡就去补眠了,昨晚熬了一个通宵,今晚还要继续出海,只能白天睡觉。
江夏一个早上都是在老宅这边帮忙烧火,尽快将这一批小管鱿做好,下午侯爷过来时可以直接运走。
还有晒干后那几千斤小鱼干,也等着油炸,这边食品加工小作坊的任务也很重。
但是灶台有限,请再多的人,也没有用。
还是得看看什么地方有厂房出租,没有也得找个地方自己盖。
常年在老宅做也不行。
还有只靠人工一锅一锅做,速度太慢一些,火候也难掌控。
或者让江冬研制一条小鱼干的生产线?
想到这里,江夏决定晚上又给江冬写信,说明她的要求。
食品厂有方便面生产线,方便面也是需要油炸的,流水线生产,才是未来的趋势。
方便面可以,她家的小鱼仔也可以!当然前提是江冬能按她的要求研发出来。
*
下午,侯爷过来了。
江夏就拿出了四个口味的小管鱿给他试试。
侯爷尝过后直接道:“这个香辣的和酱香的多做一些,甜辣的也可以多做一些,我们这边的人喜欢吃辣,但是又吃不了太辣,这个甜辣的刚好,酸甜的可以少做一些。酸甜的一般是孩子们比较喜欢,可是孩子们也爱吃酱香的,酱香的男女老少都合适,所以多做一些。”
“好!”江夏应下。
侯爷又道:“小管鱿比较贵,不是很多人舍得买,肯定没有小鱼干好卖。”
江夏:“我知道,往京市,沪市,穗城那些地方卖。而且小管鱿是有季节性的,过了这两个月可没这么多。”
不过小管鱿旺汛过后又是海蜇的季节,可以做海蜇丝,还有海带丝,紫菜等食品。
所以是不用担心没有东西可以生产的。
“那边是会好卖一些。这边海域是这两个月是旺汛,但其它海域也有汛期。就是买回来再运回来成本高很多。咱们到时候看看好不好卖再说。”
“是。”
侯爷打量了一眼这间灶房,很干净,包括做小鱼仔的工人衣著打扮都很干净,而且还戴着帽子,穿着袖套和围裙,感觉很正规,就是太小了,“难怪你们产量这么少,灶台太少,靠你们几个,你不考虑借厂房开一间食品加工厂吗?”
江夏笑道:“有这个打算,这不是还没赚到钱盖厂房,也没有遇到有厂房出租吗?”
侯爷转头看了一眼那栋高大的,全村最靓的楼房,沉默了一下。
他刚才可是进去了,那一屋的皮沙发也值不少钱,这叫没钱吗?
江夏就侯爷商量,以后他在市码头帮忙收购新鲜的小管鱿运过来,顺便将前一天做好的小鱿鱼和小鱼干运回去。
商量好后,侯爷就走了。
傍晚时候会有不少鱼船靠岸,他要赶回去收鱼。
这次侯爷以每斤二块七毛的价格带着一千斤多一点的小管鱿离开了。
因为有酱汁的原因,九百多斤的小管鱿做出来重量反而更重了。
扣除给何杏环的分成,其它成本和人工成本,江夏算了一下赚了二千块左右。
今天又是收获满满的一天!
第479章 你确定?
傍晚周承森依然带着周莹回来了。
一家人吃完饭,兄弟三人继续出海灯照鱿鱼。
周承磊问周承森:“二哥昨晚熬了一个通宵,今晚还打算继续出海?”
“没有熬一个通宵,我在船上有睡一会儿,中午下班回家也睡了。”
“注意身体。”周承磊只说了这么一句就没有多劝了。
这两个月正是赚钱的时候,谁舍得用来睡觉?
三兄弟拿着工具一起出门,就遇见了李秀娴回来了。
李秀娴急急的对周承森道:“阿森,你先别走!我有话和你说。”
周承森就对周承磊和周承鑫道:“大哥,阿磊你们先去码头,我一会儿再过去。”
周承磊和周承鑫就先走了。
李秀娴等他们走远后,直接拉着他回老宅,对周承森道:“你是不是请了周康安和周永健晚上出海照鱿鱼?”
“嗯。”周承森不意外李秀娴会知道。
李秀娴:“你让他们白天出海打渔,晚上让我大哥他们出海照鱿鱼吧!让他们两组人换一换。”
“为何?”周承森淡道。
李秀娴一脸难以置信的看着他:“这还用问吗?当然是我大哥是自己人,更信得过,他们两个外人,怎么信得过?万一捕到的鱼,偷偷拿去卖了,那我们不就亏大了?”
江夏吃完饭,等周承磊出海后,正准备去老宅继续赶工,然后就听见了李秀娴和周承森的对话。
她没有偷听的习惯,转头就走回家了。
周承森笑了笑:“行,你不后悔就行!”
李秀娴:“我有什么好后悔的?那是我亲哥,难道会害我不成?”
周承森等的就是她,懒得和他多说:“那明晚开始,让你亲哥他们出海,今晚我和康安,永健出海,明晚我就不跟着出海了,安心睡一觉。”
为何说得阴阳怪气的?李秀娴又道:“行!你看,周康平他们出海,你也不放心吧?要是用我大哥他们,你也不用担心得自己亲自跟着出海。都请人了,让我大哥他们干就行。晚晚你都亲自跟着出海,你的身体受的了吗?”
周承森没有再说话。
李秀娴又问:“对了昨天晚上出海照鱿鱼,赚了多少钱?”
周承森:“六百多。”
李秀娴眼睛都大了,“这么多?那更加不能让周康安他们晚上出海了!必须要换一换,现在小管鱿才开始进入汛期,到了真正的旺汛,岂不是每天上千元?”
周承森没有说话。
“那就这么说好了,我去和我大哥说一声,从明天开始他们晚上出海照鱿鱼,白天让周康安他们出海。”
“嗯。”周承森是一个字都懒得再多说了,直接走出院子。
李秀娴又喊住他:“还有饭菜吗?我晚饭还没吃。”
“没有,我在阿磊那边吃的,我不知道你回来吃饭,没有留你的饭。一会儿小夏她们要炸小鱼干,灶头没空,你去你大哥那里吃吧!”
李秀娴:“……”
辛辛苦苦的赶回来,连一口热饭都没得吃!
李秀娴黑着脸推着单车出了院子,赶回娘家了。
来到李家,李庆民看见李秀娴立马道:“怎么样,小妹?阿森怎么说?”
李秀娴笑道:“他当然是答应啦!难道自己人不用用外人吗?外人哪有自己人信得过!”
“是这个理!外人那里靠得住啊?”
李秀娴点了点头:“有饭吗?我还没吃饭呢!回到家他们都吃饭了,饭都没有给我留。”
李庆民立马道:“有,没有就煮啊!阿金,你赶紧给小妹下个面,放两个鸡蛋!”
李秀娴的大嫂立马应了声:“好!我这就下!”
李秀娴笑着道:“谢谢大嫂!”
还是娘家好!
她回娘家,哪怕娘家人已经吃饭了,也会给自己重新煮。
***
第二天一早,江夏同样是七点左右和何杏环一起去码头收小管鱿,顺便问问金爷考虑成怎么样。
正好李秀娴也推着自行车从老宅出来。
江夏和她打了声招呼:“二嫂去上班?”
李秀娴点了点头:“对,莹莹吃早餐了吗?”
江夏点头:“吃完了,正准备出门。”
李秀娴咕哝了一句:“怎么这么慢?我去看看!”
“不辛苦!应该的!”田采花匆匆的走了。
她要去镇上买材料做挂网和幼虫收集装置。
江夏确实需要田采花去巡视一下海滩,看看青口的长势,还有珍珠贝马上就到了扩大养殖规模的时候了。
需要抓住珍珠贝的繁殖旺季,在大海里多收集一些珍珠贝的幼虫。
这就需要大量的珍珠贝幼虫收集装置和养殖珍珠的挂网。
也需要周母和田采花去做,或者请人带头去做。
而且周父这次出远海回来,清明过后再出远海,就会带上珍珠贝幼虫收集装置前去隔壁省的海域收集和打捞珍珠贝。
潜水设备江夏上次就托吉尔多买几套了,穗交会他还会来华国,到时候时候,顺便带过来。
接下来的一个月是很忙的一个月。
现在天气暖和起来了,他们订购的网箱可以安装了。
周承磊和老板约了这个月月底安装,对方到时候会将鱼苗一起送过来。
反正很多事情要安排。
江夏一边烧火,一边想着接下来的事情。
而周承磊回到家,吃了早餐,洗了个澡就去补眠了,昨晚熬了一个通宵,今晚还要继续出海,只能白天睡觉。
江夏一个早上都是在老宅这边帮忙烧火,尽快将这一批小管鱿做好,下午侯爷过来时可以直接运走。
还有晒干后那几千斤小鱼干,也等着油炸,这边食品加工小作坊的任务也很重。
但是灶台有限,请再多的人,也没有用。
还是得看看什么地方有厂房出租,没有也得找个地方自己盖。
常年在老宅做也不行。
还有只靠人工一锅一锅做,速度太慢一些,火候也难掌控。
或者让江冬研制一条小鱼干的生产线?
想到这里,江夏决定晚上又给江冬写信,说明她的要求。
食品厂有方便面生产线,方便面也是需要油炸的,流水线生产,才是未来的趋势。
方便面可以,她家的小鱼仔也可以!当然前提是江冬能按她的要求研发出来。
*
下午,侯爷过来了。
江夏就拿出了四个口味的小管鱿给他试试。
侯爷尝过后直接道:“这个香辣的和酱香的多做一些,甜辣的也可以多做一些,我们这边的人喜欢吃辣,但是又吃不了太辣,这个甜辣的刚好,酸甜的可以少做一些。酸甜的一般是孩子们比较喜欢,可是孩子们也爱吃酱香的,酱香的男女老少都合适,所以多做一些。”
“好!”江夏应下。
侯爷又道:“小管鱿比较贵,不是很多人舍得买,肯定没有小鱼干好卖。”
江夏:“我知道,往京市,沪市,穗城那些地方卖。而且小管鱿是有季节性的,过了这两个月可没这么多。”
不过小管鱿旺汛过后又是海蜇的季节,可以做海蜇丝,还有海带丝,紫菜等食品。
所以是不用担心没有东西可以生产的。
“那边是会好卖一些。这边海域是这两个月是旺汛,但其它海域也有汛期。就是买回来再运回来成本高很多。咱们到时候看看好不好卖再说。”
“是。”
侯爷打量了一眼这间灶房,很干净,包括做小鱼仔的工人衣著打扮都很干净,而且还戴着帽子,穿着袖套和围裙,感觉很正规,就是太小了,“难怪你们产量这么少,灶台太少,靠你们几个,你不考虑借厂房开一间食品加工厂吗?”
江夏笑道:“有这个打算,这不是还没赚到钱盖厂房,也没有遇到有厂房出租吗?”
侯爷转头看了一眼那栋高大的,全村最靓的楼房,沉默了一下。
他刚才可是进去了,那一屋的皮沙发也值不少钱,这叫没钱吗?
江夏就侯爷商量,以后他在市码头帮忙收购新鲜的小管鱿运过来,顺便将前一天做好的小鱿鱼和小鱼干运回去。
商量好后,侯爷就走了。
傍晚时候会有不少鱼船靠岸,他要赶回去收鱼。
这次侯爷以每斤二块七毛的价格带着一千斤多一点的小管鱿离开了。
因为有酱汁的原因,九百多斤的小管鱿做出来重量反而更重了。
扣除给何杏环的分成,其它成本和人工成本,江夏算了一下赚了二千块左右。
今天又是收获满满的一天!
第479章 你确定?
傍晚周承森依然带着周莹回来了。
一家人吃完饭,兄弟三人继续出海灯照鱿鱼。
周承磊问周承森:“二哥昨晚熬了一个通宵,今晚还打算继续出海?”
“没有熬一个通宵,我在船上有睡一会儿,中午下班回家也睡了。”
“注意身体。”周承磊只说了这么一句就没有多劝了。
这两个月正是赚钱的时候,谁舍得用来睡觉?
三兄弟拿着工具一起出门,就遇见了李秀娴回来了。
李秀娴急急的对周承森道:“阿森,你先别走!我有话和你说。”
周承森就对周承磊和周承鑫道:“大哥,阿磊你们先去码头,我一会儿再过去。”
周承磊和周承鑫就先走了。
李秀娴等他们走远后,直接拉着他回老宅,对周承森道:“你是不是请了周康安和周永健晚上出海照鱿鱼?”
“嗯。”周承森不意外李秀娴会知道。
李秀娴:“你让他们白天出海打渔,晚上让我大哥他们出海照鱿鱼吧!让他们两组人换一换。”
“为何?”周承森淡道。
李秀娴一脸难以置信的看着他:“这还用问吗?当然是我大哥是自己人,更信得过,他们两个外人,怎么信得过?万一捕到的鱼,偷偷拿去卖了,那我们不就亏大了?”
江夏吃完饭,等周承磊出海后,正准备去老宅继续赶工,然后就听见了李秀娴和周承森的对话。
她没有偷听的习惯,转头就走回家了。
周承森笑了笑:“行,你不后悔就行!”
李秀娴:“我有什么好后悔的?那是我亲哥,难道会害我不成?”
周承森等的就是她,懒得和他多说:“那明晚开始,让你亲哥他们出海,今晚我和康安,永健出海,明晚我就不跟着出海了,安心睡一觉。”
为何说得阴阳怪气的?李秀娴又道:“行!你看,周康平他们出海,你也不放心吧?要是用我大哥他们,你也不用担心得自己亲自跟着出海。都请人了,让我大哥他们干就行。晚晚你都亲自跟着出海,你的身体受的了吗?”
周承森没有再说话。
李秀娴又问:“对了昨天晚上出海照鱿鱼,赚了多少钱?”
周承森:“六百多。”
李秀娴眼睛都大了,“这么多?那更加不能让周康安他们晚上出海了!必须要换一换,现在小管鱿才开始进入汛期,到了真正的旺汛,岂不是每天上千元?”
周承森没有说话。
“那就这么说好了,我去和我大哥说一声,从明天开始他们晚上出海照鱿鱼,白天让周康安他们出海。”
“嗯。”周承森是一个字都懒得再多说了,直接走出院子。
李秀娴又喊住他:“还有饭菜吗?我晚饭还没吃。”
“没有,我在阿磊那边吃的,我不知道你回来吃饭,没有留你的饭。一会儿小夏她们要炸小鱼干,灶头没空,你去你大哥那里吃吧!”
李秀娴:“……”
辛辛苦苦的赶回来,连一口热饭都没得吃!
李秀娴黑着脸推着单车出了院子,赶回娘家了。
来到李家,李庆民看见李秀娴立马道:“怎么样,小妹?阿森怎么说?”
李秀娴笑道:“他当然是答应啦!难道自己人不用用外人吗?外人哪有自己人信得过!”
“是这个理!外人那里靠得住啊?”
李秀娴点了点头:“有饭吗?我还没吃饭呢!回到家他们都吃饭了,饭都没有给我留。”
李庆民立马道:“有,没有就煮啊!阿金,你赶紧给小妹下个面,放两个鸡蛋!”
李秀娴的大嫂立马应了声:“好!我这就下!”
李秀娴笑着道:“谢谢大嫂!”
还是娘家好!
她回娘家,哪怕娘家人已经吃饭了,也会给自己重新煮。
***
第二天一早,江夏同样是七点左右和何杏环一起去码头收小管鱿,顺便问问金爷考虑成怎么样。
正好李秀娴也推着自行车从老宅出来。
江夏和她打了声招呼:“二嫂去上班?”
李秀娴点了点头:“对,莹莹吃早餐了吗?”
江夏点头:“吃完了,正准备出门。”
李秀娴咕哝了一句:“怎么这么慢?我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