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她在八十年代发家致富 第352节
  江夏他们的渔船船上堆满了渔网,就没有拖网,回到码头之前,能将这些鱼全部整理出来就已经很好了。
  五点多,四艘渔船一前一后的回到村里的码头。
  明天又是星期天,李秀娴和周承森从镇上回来了。
  周承森等在码头,等着接鱼货。
  李秀娴不在,她被周承森叫回去做饭了。
  周承森回到家里,知道周母和江夏都出海了,就在码头买了些海鲜,让她回老宅做饭。
  李秀娴心里不乐意,但是也没有办法,只好让周承森喊上她爸和她哥一起到家里吃饭。
  渔船靠岸,周承森率先走向周父周母所在的渔船打了声招呼,然后又去周承鑫的渔船上打了声招呼,最后才回到自家的渔船上和老丈人一家打招呼。
  自家那条渔船也是最后靠岸的。
  李父笑道:“今天退大潮,你妈和你大嫂就跟着一起出海去赶海。因为今天下午大家都在赶海,大家都没有拖网,所以今天的鱼获比较少。只有早上拖了两网,回来的路上拖了一网。”
  说着他就将鱼搬下船。
  李母也道:“对,下午你们家两艘船都没有拖网,只有阿磊那艘船拖网了。”
  对于这些,周承森是没有所谓的,笑道:“妈和大嫂今天有没有捡到好东西?”
  李庆民媳妇指了指将桶里的车螺:“只捡了一小袋带子,半桶车螺和几只章鱼,卖了也不值钱,拿来做菜,也不够一顿,还不如钓鱼。对了,这一桶是爸和庆民钓上来的鱼。”
  这迫不及待的语气。
  让周承森低头看了一眼。
  一个水桶里有半桶车螺和几只章鱼,另一桶鱼里面有两条海鲈,一条马鲛鱼,两条泥猛,两条黄翅。
  大的那条马鲛鱼有十几斤重,值八九块了。
  这一桶鱼能卖十块左右。
  他看了一眼船上一箩筐一箩筐的鱼。
  都是不太值钱的杂鱼居多,值钱一点的马鲛鱼有几条,都是二三斤重的,不是很大,红杉鱼有几条,黄翅鱼有几条。
  也就能卖差不多三十块左右,扣除两个人的人工和油钱,应该也就赚个七八块,还比不上他们钓鱼赚得多。
  他笑:“大哥的运气不错,这么大的马鲛鱼也钓了上来。”
  李庆民忙道:“今天是因为妈和你嫂子都一起钓鱼,平时只有我在钓,可没有那么好运气。”
  周承森点头:“正常,钓鱼和拖网都是一样的,全凭运气,时好时坏。”
  李庆民笑道:“可不是,全凭运气!昨天拖网比较好,赚了二十多块!今天因为下午没有拖网,早上阿磊出海又迟了半个多小时,我们等他,所以迟了!”
  周承森笑:“是么?那大哥下次别等了,每天准时五点就出海吧!你和我四弟不一样,我四弟开的是他自己的船,他想几点出海就几点出海,出海时间比你自由一点。”
  李庆民:“……”
  这是暗讽他只是一个打工的吗?
  第422章 难以置信
  人最怕的就是认不清自己的身份和位置!
  在什么身份位置上就干什么事。
  周承森刺了李庆民几句,就走去周承磊的渔船帮忙将鱼搬下船。
  一箩筐一箩筐的金鲳鱼搬下船,又是让人羡慕嫉妒的一天。
  金鲳鱼虽然没有银鲳贵,但是这么多,卖得再便宜,也是一大笔钱啊!
  而且现在临近年末,晒成鱼干,也是很抢手的。
  江夏正准备下船去收购处排队,见周承森上了船,笑着打了声招呼:“二哥。”
  周承森笑着应了声,然后问周承磊:“这么多金鲳鱼是晒鱼干,还是直接卖了?”
  四弟以前每年都要送出去好多鱼干,今年不知道还送不送。
  周承磊:“晒鱼干。”
  年底了,他要给许多人送礼,太贵重的不好,一些土特产就是心意。
  他是渔村的,鱼干就是家乡土特产。
  周母:“那我去找人杀鱼。”
  周承磊对周父道:“爸,你回去开拖拉机过来?”
  “行,我去开。”周父将一箩筐鱼搬下船,就回去开拖拉机。
  李秀娴在老宅做好饭菜,见周父回来开拖拉机,就将饭菜放锅里热着,坐上周父的拖拉机,来到码头。
  她想看看今天的鱼获多不多。
  然后一来到就看见了周承森在周承磊的船上搬鱼。
  她心一梗。
  家里的渔船是没活计给他干了吗?
  她在沙滩上一脚深一脚浅的走向自家渔船,和搬着一箩筐鱼下船的周承森遇上,她忍着怒火问道:“咱家船上的鱼都卖了?”
  周承森:“没吧,爸和大哥正在搬。”
  李秀娴:“那你过来干嘛?”
  真是气死个人!
  家里是不是没有活计了?
  他那么积极去帮别人干活!
  周承森:“家里的船鱼获不多,我搬完了,他们干啥?”
  李秀娴:“……”
  周承森将鱼放在地上,掉头就回船上继续搬。
  每人五块一天的工资,每天付十块钱出去,十块是那么好赚的吗?
  所以他没搬,跑过来帮自己的兄弟。
  大哥请的人多,鱼也不是很多,不需要帮忙。
  阿磊满船的鱼获,才需要帮忙。
  而且他不来帮阿磊,他爸妈就得多干一点,他帮的不仅仅是兄弟,还有他父母。
  李秀娴看着他回到船上又搬起一箩筐鱼下来,觉得自己迟早气得心脏病发。
  没眼看!
  她走向自家的渔船。
  李父和李庆民已经将所有鱼都搬下来了,正打算挑去收购处。
  李秀娴正想爬上自己家的渔船:“船上还有多少鱼?”
  李庆民:“没了啊!”
  李秀娴不可思议的看着地上这几担子鱼:“没了?”
  别说和四房比了!这么几箩筐的鱼,连大房那条船一半都没有啊!
  李庆民:“对啊!今天一共只拖了三网,所以鱼获不多。”
  李父就解释了一下:“下午三家人一起去了赶海,所以下午没有拖网,只回来的路上拖了一个小时,时间太短,那一网没有什么鱼。”
  李庆民:“哪里是三家人一起赶海,阿磊两夫妻就没有赶啊!他们去拖网了,才捞到那么多金鲳鱼。”
  李秀娴没好气道:“周承磊他们都知道去拖网,你们为什么不去啊?赶海能捡到什么东西!”
  李庆民:“大家说好一起去赶海的,谁知道到了地方,只有亲家爷亲家母下船,他们自己开船去拖网了!”
  李父:“好了!别说了!你妈在收购处排队呢,赶紧将鱼挑过去吧!快轮到了!”
  李秀娴看了一眼,果然快轮到了:“妈今天也出海了?”
  李父挑起一担鱼就走:“对,你妈和你嫂子今天也出海赶海了。”
  李秀娴也跟着挑起一担最小的,跟上。
  来到收购处,一家人将鱼卖了。
  李秀娴看着她妈和她嫂子拿着十一块八毛七,她拿着二十九块四都懵了!
  她这二十九块四里面还有十块是她爸和她哥的工资,还未算油费!
  “今天加了多少钱油?”
  李庆民:“今天加了十五块,今天去西边红树林附近那一带海湾,那里比较远,所以多加了一点油。应该还有不少油剩。”
  其实只加了十四块,只不过说多一两块钱的油费,谁知道啊!
  知道了,他妹还会和他计较吗?
  李秀娴数了二十六块给李庆民,然后自己手中只剩下三块多了!
  简直难以置信!
  她爸和她大哥,比他们有船的赚得还多?
  李母见女儿的脸色难看,忙笑道:“今天我和你爸,你大哥和你大嫂一起赶海,捡了不少带子,海螺和章鱼,卖了好十几块!而且你大哥今天运气好,钓到了一条大马鲛。这一天就赚了二十几块,以前想都不敢想!”
  “还是你孝顺,知道照顾家里,给你爸和你哥开的工资高,还让他们钓到的鱼自己卖了赚钱。不像你二姐那个没良心的,每个月给我和你爸五块钱,就像天大的恩赐一样!”
  李秀娴啥心情都没有,听不进去,直接对李庆民道:“大哥,你带妈和嫂子出海赶海我不反对,但是你们别因为赶海而不拖网。我这船买回来可不是为了赶海的!你看江夏两口子都知道让我公公婆婆去赶海,他们自己去拖网了。你们想赶海村里的海滩又不是不能赶?”
  李庆民听了有点不高兴,“是你公公婆婆,小叔子和大伯都说今天去赶海,我们才去的!”
  李秀娴想说什么,李父忙道:“你说得对,下次不会再为了赶海耽误拖网了!昨天的收入不错,钱都给你婆婆拿着了。”
  四周都是人,李秀娴也不想吵起来,她丢不起这个人,“我去看看我小叔子他们有没有要帮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