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她在八十年代发家致富 第347节
周父瞪他一眼,这个乌鸦嘴,“不会说话就别说!必须没有泡坏啊!泡坏了会这么香吗?”
旺财发现的东西,要是坏了,那就不是旺财发现的,而是大儿媳发现的!
他已经从头到尾确认过了,满满的一股金钱的味道!
香得不要不要的!
“来吧!我抬这一头,你抬另外一头。赶紧将这木头洗干净搬上船,别被这些海泥腐蚀了。”
周父打量着这块沉香木,寻找一个下手的位置,他还叮嘱周承磊:“你小心一点抬,要是蹭掉一块,我剥你一块皮!”
“……”
周承磊懒得理会他爸,找到容易搬动的着力点,就双手抱起那巨木。
周父也抱起巨木,有点沉!
估计有一百多斤两百斤!
父子二人吃力的将木头抬到水边。
田采花走了过来问道:“你们这是要将木头抬去哪里?”
总不会是见这木头个头大,抬回家当柴烧吧?
周父:“这是沉香!我们抬去水边清洗一下。”
沉香?!!!!!
田采花一双眼睛将这块巨木从头到尾的扫视了一遍,又从尾到头的扫视一遍!
她没有见过沉香,但是她听说过沉香!
听说沉香木老贵了!
这木头这么大,得值多少钱啊?
呜呜,刚刚她也看见了这块木头啊!
她还在这木头旁边捡了一只带子,一只虾,几只海螺!
为啥她没有发现这块巨木是沉香?
太重了,周父对周承磊道:“停一停,先放下,我休息下。”
他们一路挖着带子,不知不觉就距离水边差不多一公里远。
周母见他们将木头搬去水边,也跑了过来:“怎么回事?你们这是想将木头带回家?不会是真的想带回去发木耳吧?”
周父有点气喘的道:“我倒是想用来发木耳,可是恐怕发不起!这是沉香!”
周母:“……”
沉香?
“这么大一块全是沉香木?”
周父笑呵呵的道:“应该是,我闻过了,从头到尾都很香!你闻一闻。”
周母也没有见过沉香,只是听说过,她也上前凑过去闻一闻。
周母使劲的吸了吸鼻子:“是有点香气,可是海泥的气味好重。”
“所以我们才抬去清洗啊!赶紧的,过来帮忙。”
于是周母和田采花也赶紧帮忙一起搬。
四人合力一起将巨木搬去了海边,放下,周母爬上船上拿刷子刷。
周父道:“别拿刷子,拿布!拿干净的布,别有鱼腥味。”
“好!”周母应了一声就爬上船。
她找了两条干净的布,扔给周父:“只有两条抹布是干净的。”。
“可以了。”周父接住,递了一条给周承磊。
父子二人就开始刷洗那块木头。
周父看见周承磊使劲的搓,忍不住道:“你搓泥呢!搓那么大力干嘛?行了,不用你了!你一边去!我和你妈来!”
搓掉一层皮,就搓掉一块金子,他到底懂不懂?
搓得他肉都疼了!
周母下了船:“我来,我来,你去捡带子吧!”
正好她捡带子捡到腰酸背痛!
周承磊就将抹布给了他妈,走回海滩,继续捡带子。
田采花也回去捡带子了,沉香木没有捡到,带子总要捡一些回去的。
她就说,别人是赶海,江夏赶的是金子。
江夏见周承磊走过来,对他招手:“周承磊,你过来看看这个洞!”
第416章 外来物种
江夏发现了一个大洞口,有点像平时在田野间看见的老鼠洞,所以她有点不敢探头看看。
听说蛇鼠一窝,她怕里面有蛇。
江夏拉着周承磊的手:“这是什么洞?老鼠洞?”
周承磊顺势握住她的手,看了一眼。
“螃蟹洞。”
他蹲了下去探头看,洞里果然有一只大青蟹:“有蟹。”
江夏也蹲了下去,猫着腰,侧头看进去:“好大一只青蟹!”
这么大的野生青蟹在现代一只就要二三百块了。
“嗯。”周承磊拿铁锹,挖开洞口的沙子。
青蟹补,抓了晚上回去蒸给她吃。
江夏好久没吃蟹了,蟹偏凉,偶尔吃一两只也没有关系。
江夏蹲在他身边看着。
洞里,大青蟹举着两只大钳子,严阵以待!
结果一抔沙子掉落,就将它埋了!
周承磊挖开洞口后,一铁锹将它铲了出来,扔到一旁。
大青蟹举着两只大钳子就跑。
“我来抓!”
周承磊听了就用铁锹铲了一铲泥沙,覆在理蟹的眼睛上,遮住它的视。
江夏立马从它的后背出手捏住它的壳,抓了起来。
大青蟹的视线恢复,再次举着大钳子。
江夏将它扔进网兜里。
夫妻二人继续往前捡带子,捡海螺。
依然是一个人拿着锄头撬,一个人弯腰去捡。
周承磊还看见了骨鳗的洞,但是怕江夏害怕,他就没抓,拉着她走开了。
江夏没看见,一点也不知道。
捡着,捡着,江夏看见了一根腐木上吸附着一个绿色的青口。
江夏捡了起来:“周承磊,你看这是什么?”
周承磊看了一眼:“海虹。”
海虹又叫青口或贻贝,是引进物种,北方那边已经有人养殖了,而且主要是供出口的,卖得很好。
听说很好养活,产量也大。
但他们这边的海域周承磊还没有见过。
江夏将海虹从腐木上拔下来。
海虹有足丝,足丝紧紧吸附在木头上,江夏使了一些劲才拔下来,扔到桶里。
“你说这海虹是从北方那边的海域漂洋过海过来的,还是我们这附近的海域也长了海虹。”
周承磊:“得看看这海滩多不多,要是多,估计是这附近的海域也长了海虹。”
于是两人继续往前走,然后又捡到两三只海虹。
周承磊:“估计咱们这片海域也长了海虹。”
“嗯,下次我们去附近岛屿的礁石崖找一找。”
江夏有一个想法,她想收集一些海虹的幼苗,在村里租一片海滩,建一些木桩养这些贻贝。
贻贝繁殖能力超强,一次产卵就可达数百万,上千万。
一年就可以有收成。
而且还可以建一些蚝桩,上面吊着养生蚝,下面养贻贝。
“好。”
又捡了半个小时,周承磊担心潮水会涨,还要将那块沉香木吊上船,就道:“今天就到这里?我怕一会儿涨潮。”
“好。”退潮与涨潮之间的时间只有几个小时,应该也快涨潮了。
欺山莫欺水,无法准确预估什么时候会涨潮,所以赶海的人要一边赶海,一边注意有没有涨潮。
涨潮就得抓紧时间离开。
旺财发现的东西,要是坏了,那就不是旺财发现的,而是大儿媳发现的!
他已经从头到尾确认过了,满满的一股金钱的味道!
香得不要不要的!
“来吧!我抬这一头,你抬另外一头。赶紧将这木头洗干净搬上船,别被这些海泥腐蚀了。”
周父打量着这块沉香木,寻找一个下手的位置,他还叮嘱周承磊:“你小心一点抬,要是蹭掉一块,我剥你一块皮!”
“……”
周承磊懒得理会他爸,找到容易搬动的着力点,就双手抱起那巨木。
周父也抱起巨木,有点沉!
估计有一百多斤两百斤!
父子二人吃力的将木头抬到水边。
田采花走了过来问道:“你们这是要将木头抬去哪里?”
总不会是见这木头个头大,抬回家当柴烧吧?
周父:“这是沉香!我们抬去水边清洗一下。”
沉香?!!!!!
田采花一双眼睛将这块巨木从头到尾的扫视了一遍,又从尾到头的扫视一遍!
她没有见过沉香,但是她听说过沉香!
听说沉香木老贵了!
这木头这么大,得值多少钱啊?
呜呜,刚刚她也看见了这块木头啊!
她还在这木头旁边捡了一只带子,一只虾,几只海螺!
为啥她没有发现这块巨木是沉香?
太重了,周父对周承磊道:“停一停,先放下,我休息下。”
他们一路挖着带子,不知不觉就距离水边差不多一公里远。
周母见他们将木头搬去水边,也跑了过来:“怎么回事?你们这是想将木头带回家?不会是真的想带回去发木耳吧?”
周父有点气喘的道:“我倒是想用来发木耳,可是恐怕发不起!这是沉香!”
周母:“……”
沉香?
“这么大一块全是沉香木?”
周父笑呵呵的道:“应该是,我闻过了,从头到尾都很香!你闻一闻。”
周母也没有见过沉香,只是听说过,她也上前凑过去闻一闻。
周母使劲的吸了吸鼻子:“是有点香气,可是海泥的气味好重。”
“所以我们才抬去清洗啊!赶紧的,过来帮忙。”
于是周母和田采花也赶紧帮忙一起搬。
四人合力一起将巨木搬去了海边,放下,周母爬上船上拿刷子刷。
周父道:“别拿刷子,拿布!拿干净的布,别有鱼腥味。”
“好!”周母应了一声就爬上船。
她找了两条干净的布,扔给周父:“只有两条抹布是干净的。”。
“可以了。”周父接住,递了一条给周承磊。
父子二人就开始刷洗那块木头。
周父看见周承磊使劲的搓,忍不住道:“你搓泥呢!搓那么大力干嘛?行了,不用你了!你一边去!我和你妈来!”
搓掉一层皮,就搓掉一块金子,他到底懂不懂?
搓得他肉都疼了!
周母下了船:“我来,我来,你去捡带子吧!”
正好她捡带子捡到腰酸背痛!
周承磊就将抹布给了他妈,走回海滩,继续捡带子。
田采花也回去捡带子了,沉香木没有捡到,带子总要捡一些回去的。
她就说,别人是赶海,江夏赶的是金子。
江夏见周承磊走过来,对他招手:“周承磊,你过来看看这个洞!”
第416章 外来物种
江夏发现了一个大洞口,有点像平时在田野间看见的老鼠洞,所以她有点不敢探头看看。
听说蛇鼠一窝,她怕里面有蛇。
江夏拉着周承磊的手:“这是什么洞?老鼠洞?”
周承磊顺势握住她的手,看了一眼。
“螃蟹洞。”
他蹲了下去探头看,洞里果然有一只大青蟹:“有蟹。”
江夏也蹲了下去,猫着腰,侧头看进去:“好大一只青蟹!”
这么大的野生青蟹在现代一只就要二三百块了。
“嗯。”周承磊拿铁锹,挖开洞口的沙子。
青蟹补,抓了晚上回去蒸给她吃。
江夏好久没吃蟹了,蟹偏凉,偶尔吃一两只也没有关系。
江夏蹲在他身边看着。
洞里,大青蟹举着两只大钳子,严阵以待!
结果一抔沙子掉落,就将它埋了!
周承磊挖开洞口后,一铁锹将它铲了出来,扔到一旁。
大青蟹举着两只大钳子就跑。
“我来抓!”
周承磊听了就用铁锹铲了一铲泥沙,覆在理蟹的眼睛上,遮住它的视。
江夏立马从它的后背出手捏住它的壳,抓了起来。
大青蟹的视线恢复,再次举着大钳子。
江夏将它扔进网兜里。
夫妻二人继续往前捡带子,捡海螺。
依然是一个人拿着锄头撬,一个人弯腰去捡。
周承磊还看见了骨鳗的洞,但是怕江夏害怕,他就没抓,拉着她走开了。
江夏没看见,一点也不知道。
捡着,捡着,江夏看见了一根腐木上吸附着一个绿色的青口。
江夏捡了起来:“周承磊,你看这是什么?”
周承磊看了一眼:“海虹。”
海虹又叫青口或贻贝,是引进物种,北方那边已经有人养殖了,而且主要是供出口的,卖得很好。
听说很好养活,产量也大。
但他们这边的海域周承磊还没有见过。
江夏将海虹从腐木上拔下来。
海虹有足丝,足丝紧紧吸附在木头上,江夏使了一些劲才拔下来,扔到桶里。
“你说这海虹是从北方那边的海域漂洋过海过来的,还是我们这附近的海域也长了海虹。”
周承磊:“得看看这海滩多不多,要是多,估计是这附近的海域也长了海虹。”
于是两人继续往前走,然后又捡到两三只海虹。
周承磊:“估计咱们这片海域也长了海虹。”
“嗯,下次我们去附近岛屿的礁石崖找一找。”
江夏有一个想法,她想收集一些海虹的幼苗,在村里租一片海滩,建一些木桩养这些贻贝。
贻贝繁殖能力超强,一次产卵就可达数百万,上千万。
一年就可以有收成。
而且还可以建一些蚝桩,上面吊着养生蚝,下面养贻贝。
“好。”
又捡了半个小时,周承磊担心潮水会涨,还要将那块沉香木吊上船,就道:“今天就到这里?我怕一会儿涨潮。”
“好。”退潮与涨潮之间的时间只有几个小时,应该也快涨潮了。
欺山莫欺水,无法准确预估什么时候会涨潮,所以赶海的人要一边赶海,一边注意有没有涨潮。
涨潮就得抓紧时间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