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她在八十年代发家致富 第334节
  一直忙到半夜十二点,才晒了一半的鱼干,剩下的还在船上冷库。
  旧房子,新房子都晒满了,大房家,太奶奶家也晒满了。
  第二天一早起来一家人继续晒小鱼干。
  芬姨也来帮忙了,她将小女儿也带过来一起帮忙。
  江夏开的工资高,一个月一百五十元,可是一天也没多少活干。
  每天就收收鱼干,晒晒鱼干,分分鱼干只有烧火炸小鱼干时比较忙。
  但也不是每天都炸。
  这么高的工资她拿得不好意思。
  今天她见有点忙,就将女儿也带来帮忙,想着可以多干点活。
  李秀娴起床看见芬姨一早在院子里帮忙惊讶道:“芬姨,哑妹这么早?”
  芬姨的女儿叫周盼,村里的人都叫她哑妹。
  她也听不见,只是见大家看向她,她就笑一笑。
  芬姨笑道:“是啊,过来帮小夏和阿环做小鱼干。”
  李秀娴脸色变了一下。
  上次问江夏又说不请人!
  转头就请了一个外人!
  李秀娴板着脸去厨房拿早餐吃,吃完早餐就对忙着晒鱼干的周承森道:“我回去和我爸说一声今天中午到镇上吃饭,你看着点莹莹!”
  说完她就推着骑自行车出去了,然后一整个早上不见人,直到十一点才回来。
  这时小鱼干都晒好了。
  家里没地方晒了,就在大船上晒,村里的晒谷场晒,买下的沙滩上晒。
  正好周日,小孩们放假,江夏给了十块钱给周文光,让他找几个小伙伴帮忙守着。
  差不多时间就翻一翻。
  现在天气好,风又大,这么小的小鱼仔,晒上两天就干了。
  太奶奶和太爷爷今天也不用去小卖部,两老一个在海滩,一个在晒谷场守着。
  两老怕孩子们不靠谱。
  不过有一块钱赚,对于小孩来说很多了,所以那些孩子都非常积极。
  只希望干好这次的活计,下次有这样的好事再找他们干。
  中午的时候,周承磊开着拖拉机带着一家人到镇上吃饭。
  周家人本来就不少,李家人也多。
  就分了两大桌。
  李秀娴的大嫂拿着酒杯来到周家那一桌,笑道:“我敬大家一杯,谢谢亲家你们这么多年对阿娴的照顾。”
  一家人都站了起来,举杯笑着说了一句场面话,和她敬了一下。
  然后她来到了江夏的身边。
  第401章 好像有点不对
  李秀娴的大嫂何顺玉来到江夏身边,手掌亲热的搭在江夏的肩膀上,笑着对周承磊道:“阿磊,这就是你媳妇吧?之前你结婚那天正好我娘家那边也有喜事,都没见过。”
  周承磊不着痕迹的看了一眼江夏肩膀上的手,有点份量,估计重量不轻,还有点油,应该是刚刚抓到骨头啃没擦干净,他便站起来,对江夏道:“结婚时没给大嫂敬酒,现在我们补上,敬亲家大嫂一杯。我敬酒,你敬茶。”
  江夏就顺势站了起来,站到了周承磊身边,和何顺玉面对面,笑道:“我以茶代酒,敬亲家大嫂。”
  两人举杯敬了一下何顺玉。
  何顺玉和他们碰了碰杯,看着江夏笑道:“阿磊你媳妇长得真漂亮!又漂亮又有本事,听说精通很多门外语对不对?你们两夫妻去穗交会翻译赚了许多钱对不对?真是利害!我连穗交会是啥都不知道!小夏,你到底精通几门外语?”
  江夏:“我其实和大家一样,只精通一门语言,就是咱们的母语,其它的不算精通。”
  “有文化就不一样,真会说话!你和阿磊真是郎才女貌!你们夫妻都是有本事,你有本事,阿磊也有。他才转业回来多久,就成了万元户,全市第三名!电视上了,报纸也上了!咱们这一带最有本事就是你了!”
  周承磊不耐烦应酬这些,也不想江夏站太久,搂过江夏,让她坐回椅子上。
  周父就道:“能拿第三名是因为真正有钱的人没有凑热闹而已。阿磊有啥本事啊?小夏才有本事,他的本领还没小夏大。”
  “亲家爷就是谦虚!”
  正好服务员送汤过来,周承磊拿起江夏的碗给她盛汤:“亲家大嫂,这家饭馆的鱼汤不错你也趁热尝尝吧!”
  避免何顺玉的大手再搭在江夏肩膀上,周承磊坐下来后,他的手臂搭在江夏的椅背上。
  何顺玉笑道:“不急,刚上桌,汤还热,我一会儿再尝。”
  “小夏,小娴说亲家爷这次出远海带了许多小鱼干回来做多味小鱼仔?能忙得过来吗?正好我有空,可以帮忙。你们也知道我平时都是给村民做围餐,办酒席的,厨艺说不上好,但也算拿得出手。”
  田采花一听立马道:“你不用问了!已经请到人了!就算没请到人,我娘家嫂子也想来呢!”
  言下之意就是排队都轮不上你!
  江夏顺势道:“决定请什么人都是我的合伙人决定的,因为都是她在忙活,我偶尔帮忙而已,所以这事我不拿主意。”
  就算是请芬姨,江夏也是问过何杏环的意见,她说芬姨挺好的,她才去请的。
  毕竟确实是和她共事的时候多,请一个她不喜欢的人,那不是糟心吗?
  何杏环要是不乐意,她也不会请。
  何顺玉不喜欢田采花,她和田采花是同村的,两人从小在村里就玩不到一块。
  她没理田采花,只对江夏道:“你们那新房子快搬进去了吧?什么时候摆喜酒,我……”
  田采花:“你也别打这主意了!我们村里有位叔父是当大厨的,早就找他帮忙了!人家是不用钱,主动来帮阿磊的忙的!”
  何顺玉白了田采花一眼。
  周母笑呵呵道:“亲家大嫂元旦有空就和亲家爷他们一起过来吃饭,全家都来。”
  周母去找神婆挑了两个搬家的日子,有一个是元旦,有一个是小年那天。
  小年那天太迟了。
  本来担心元旦来不及的,但是现在所有东西都准备好了。
  而且元旦放假,老二一家和江夏的父母都有空,索性就定在那一天。
  老大的新船也在那天收船,双喜临门!
  何顺玉说不下去了,笑道:“这次一定到!那我先回去喝汤了。”
  “好。”周母笑着应了声。
  *
  吃过午饭,一家人又回到村里。
  江夏在生产队门口下了拖拉机,给江冬打电话。
  冬至是江冬的生日。
  电话直接打去了张馥妍家。
  前几天周日给江冬打电话,打去研究院他不在,打去学校宿舍他也不在,最后打去张馥妍那里,才找到了他。
  今天她索性第一时间打给张馥妍。
  果然,江冬在她那里。
  江冬高兴的道:“谢谢姐,你和姐夫送给我的生日礼物已经收到了!谢谢姐!这礼物太贵重了,以后不用这么破费了。那铺子买给我,我也不开店啊,以后不用给我买这么贵的东西。”
  “有用就不算破费,你可以留着收租,以后那铺子一定值钱。”江夏送给江冬是一台电脑,托张嵘买的,直接邮寄给江冬。
  江夏上次和江冬通电话才知道周承磊上次买的那间铺面也是送给江冬的生日礼物,而不是江冬想买。
  江夏总觉得两人有事情瞒着她,问又没问不出什么,她问张馥妍,张馥妍也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江夏就没管他们了,该知道时迟早都知道。
  “姐,你是元旦那天搬新房子吗?到时候我回去。”
  “放几天假?”
  “一天,请一天假。”
  “行吧!”江夏又叮嘱江冬记得吃汤圆和长寿面,就让他将电话给张馥妍。
  江夏和张馥妍比较多话说,主要是张馥妍在说。
  问江夏饺子皮怎么做。
  两人说了十几分钟才挂掉电话。
  京市
  江冬忍不住道:“我姐每次和你通电话好像有说不完的话题!和我就说几句,然后就挂了!”
  他姐和他说了两分钟,和小妍说了差两分钟二十分钟。
  这也太区别对待了!
  张馥妍:“那是你没话说,夏夏本就是话不多的人。我和夏夏通电话,都是我在说。而且我在请教她怎么包饺子,当然多话说。”
  江冬有点冤,“我有许多话想和我姐说,只是她每次听我说几句就说有什么信上说,最近更是让我将电话给你。”
  张馥妍:“谁让你平时废话那么多,电话费又贵。”
  江冬:“……”
  他废话多吗?有吗?
  张馥妍实在搞不定那坨粉!
  她想给江冬包饺子,做长寿面,可是揉面团揉了一个早上都揉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