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她在八十年代发家致富 第226节
  江夏是饿醒的,她坐了起来,从小窗看向外面,依然是一望无际的蓝。
  这时,周承磊推门进来:“醒了?”
  江夏点了点头:“饿醒了,快到穗城了吗?”
  周承磊猜到她会饿了:“还有半小时,我煮了海鲜面,你去刷牙洗脸,我给你端一碗进来。”
  江夏点了点头就去洗漱。
  完了,回来吃了一大碗有虾有蟹有鱿鱼还有荷包蛋和几根青菜的海鲜面。
  虾蟹都是剥好的,只有肉,吃起来很方便。
  江夏吃面条的时候,周承磊躺床上睡着了。
  江夏吃完,也没有拿碗出去洗,怕吵醒他。
  她坐在那里,拿出一叠资料静静地看,才刚看了两页,突然听见了鸣笛声。
  第274章 如周父所料,夜进斗金
  江夏听见鸣笛声,从窗口看了出去,然后就看见一艘更大的渔船正向他们的船靠近。
  周承磊也被吵醒了,起床,探头看了一眼窗外,他迅速拿起挂在墙上的衬衫套上:“遇到了鱼运船,我出去一下。”
  “鱼卖不卖?”江夏问道。
  “不卖,靠岸后再卖,穗交会马上要开始了,今天咱们网到的鱼都不错,到了码头再卖价格应该会比较有优势。”
  还有不到半个小时就靠岸了,现在还有渔运船来收鱼,周承磊猜测是对方是来捡漏的。
  周承磊怕周父将鱼卖了,套上衬衫后扣子都没全扣好,又迅速拿起长裤穿上。
  窗外两艘船已经靠近,江夏就上前帮他扣上衬衫最上面两颗扣子。
  周承磊扣好皮带,双手放在她腰间,搂着她,任由她帮自己扣好衬衣的扣子。
  “好了,出去吧。”
  “嗯。”周承磊要拿碗出去洗,可过道太窄,江夏在书桌那头,他是走不过去,就将人搂到怀里,稳住她的身体,然后探过身子,伸长手臂将桌子上的搪瓷碗拿起。
  江夏在他怀里见了就道:“我拿出去洗就行,刚怕吵醒你,没出去。”
  “我知道,我和你谁洗不都一样。”周承磊,低头亲了亲她,才放开她,“我先出去了,你收拾一下我们的东西,一会儿就下船了。”
  “好。”
  周承磊转身拉开门走了出去,又带上了门。
  江夏就将他们用过的毛巾,漱口杯之类的东西收拾好。
  甲板上,周父果然正在问对方收购价。
  周承磊出来,听完对方的报价后,发现价格比在远海遇到的要高上几分或一毛一斤,这价格是正常范围,不低也不高。
  他道:“我们是昨天晚上才出海,过来参加穗交会的,现在没什么鱼货卖,希望下次有机会在外海遇见。”
  对方一听他们昨晚才出海,而且是过来参加穗交会的,就知道无法捡漏了。
  对方既然是来参加穗交会的,那就估计是从事水产出口的。
  船老板笑着说了一句客气话就让人开船走了。
  周父等船开走后道:“价格也不低,比我们之前在远海的要高五分到一毛一斤,有些甚至高两毛一斤。不过从外海回到这,油费也不少。但折算下来还是能赚不少,靠岸估计能再贵一两分钱一斤。”
  周承磊:“穗交会三天后举办,这个时候海产品进出口加工厂会大量备原材料或者货源。我们靠岸了解过价格后再卖。”
  周父一听也觉得有道理,急什么?还有一会儿就靠岸了。
  也是因为周父以前没听过穗交会,思维习惯就没往这方面想。
  周承磊猜得不错,二十分钟后,他们在一个渔人码头靠岸时,立马就有几个海产品加工厂的采购和倒爷上前问他们是不是要卖鱼。
  周承磊问过他们的价格,几人开出的价格都差不多,差别就在某种鱼会收得贵一些,另一种鱼价格就便宜些。
  保每种鱼都比刚鱼运船开的价高了五分到一毛斤。有些出口主力军更是高了三毛一斤。
  别看只是一到两毛,小数怕长计,他们那一船鱼货有十万吨。
  最后周承磊将鱼卖给了一家他听说过的,规模较大,名声较好的海产公司,希望以后能长期合作。
  现在收购处还会每天收鱼,但都改革开放了,以后未必还有收购处存在。
  反正有备无患,因此周承磊细细问价,但也没怎么议价。这种大公司只要采购正经,一般价格也定得稳。
  江夏一直就在周承磊身边听着,也没答话,只不过在周承磊有意向将鱼卖给这家海产公司的时候,江夏看了他一眼。
  周承磊虽然在和人谈正事,但他总会分一缕心思留意江夏,见她看了一眼自己,他低头看向她,“你觉得这价格卖不卖?”
  江夏聪颖,心细,又有远见,周承磊怕自己有什么忽略的地方。
  江夏摇头:“你决定就好。”
  她只是佩服这人走一步算三步罢了。
  两人对视,周承磊就看见她眼里的光芒,那是信任和佩服时才会出现光芒。
  周承磊嘴角微扬,她懂他。
  “那就将鱼卖给杨科长了。”
  江夏点头:“好。”
  然后周承磊去开船,两艘船找了个地方接货。
  宏盛水产进出口加工公司并不是在穗城,他们采购的鱼货也是走水路运回去。
  也有本地水产加工的公司,只不过周承磊没选。
  两艘船并排后,姜杨几人就迅速从船底的冷冻舱里将鱼搬出来。
  江夏看着一筐又一筐的鲭鱼搬上来,又递到对方的船上,对方的船工接过来又递给另一名船工搬入冷冻仓。
  江夏就想到了传送带。
  要是有传送设备,那就方便轻松多了!
  找江冬!
  这个完全不难设计,原理也简单。
  宏盛水产加工厂的采购部科长杨友邦看见这些鱼有些还没冻结实,但光泽和色泽很好,一看就很新鲜,笑道:“这些鲭鱼刚起网不久?”
  周承磊:“全部鱼今天早上五点才起网,只拉了一网。”
  杨友邦点了点头,点着点着又觉得不对,刚刚对方说有三千多筐的货?
  一般一筐五十斤,也就是一网十几万斤?
  其实一网十几万斤的鱼对他们公司来说真心不多。
  十万斤如果是两三斤一条的鲭鱼,也就几万的条鱼,遇到一两个大点的鱼群就有了。
  他们厂的船去公海,去真正的深海那边打渔,就试过一网百吨,当然厂里的船比他这艘大很多,是那种百米大渔船。
  他这艘二十几米船去真正的深海,还是不够的。
  不过现在他们是来参加穗交会,路上顺便拖了一网,在内海,能捞到十万斤,那真的是比较幸运。
  “你这运气真不错!”
  周承磊只是笑了笑。
  搬了一个多小时,才将所有鱼搬到对方船上。
  鲭鱼一筐45元,鲐鱼一筐40元,长尾须鳕比较值钱80元一筐。
  最终这一网四舍五入卖了十万零一千八百八十八元。
  如周父所料,夜进斗金。
  穗交会虽然还没开始,但是已经有外商来了,他们厂已经接到一大笔定单,杨科长还要继续采购,爽快的给了钱,就继续去找大船收鱼了。
  十万块对周父来说很多,他以前想都不敢想自己这辈子能够赚到,但是对公有进出口大公司的采购科长杨友邦来说,他每天要采购许多货,从他手出去的钱远远不止十万,所以并不觉得多,因为他见多了。
  所以周父听见十万块激动得手都微微颤抖,但人家习以为常,拿钱拿得脸色都不变一下。
  杨斌他们钓的鱼每人也卖了三百左右,再加上周承磊给了他们每人二百红包做奖金,工资出完海再另算。
  人人皆大欢喜!
  周承磊留了两万块给周父给船加油和备用,就和江夏拿着旅行包和一大笔钱打车去宾馆。
  第275章 酒店
  从码头到白云酒店比较远,打车很贵,可是周承磊还是毫不犹豫的选择打车了。
  白云酒店是为了扩大对外贸易,适应交易会而建的,主要是接待外宾,现在还不对大众开放。
  江夏隐约记得到了八三年才对大众开放,穗城的人喜欢喝早茶,每天早上邀请好友来这里的餐厅喝茶,聊天,是穗城人的时尚。
  周承磊和江夏下了出租车,走向这一座凝聚了几代人的光荣与梦想大酒店。
  房间是张馥妍帮他们订的,也不知道她和江冬到了没。
  介绍信和相关的证件张馥妍早就寄给江夏了。
  周承磊和江夏一起来到大堂办理入住。
  江夏问服务员:“我们隔壁两间房间的客人到了没?”
  服务员将房间的钥匙递给江夏:“还没。”
  张馥妍说过他们大概五点半左右下火车,还要转车过来,那应该六点左右才到。
  也快了,现在五点四十分了。
  江夏接过钥匙:“我们先回房间,等他们来了再一起下来餐厅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