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她在八十年代发家致富 第163节
晚餐,江夏和何杏环两人掌勺,其他人打下手,一共做了十六个菜一个汤。
大盘鹅,白切鸭,鲍鱼鸡,清蒸黄油蟹,白灼花螺,香辣虾,蒜蓉辣椒蒸生蚝,粉丝蒸扇贝,水煮鱼,辣椒炒鱿鱼,香煎龙利鱼,海鲜杂鱼煲,姜葱辣椒炒花甲,香芋扣肉,蒜蓉炒油麦,豆角炒茄瓜还有一个海鸭汤。
这些菜也不全是江夏一家准备的,鸡和扣肉是太奶奶家的,鸭是田采花抓过来的,李秀娴也买了些水果和月饼带回来。
三家人五点半就吃饭,吃完饭又在院子里吃着各种水果,月饼,田螺和小香芋赏月,几个孩子在院子外玩跳绳和羽毛球,欢笑声不断,一直到晚上十点才散场,各回各家。
今晚的月光很亮,但是风也很大,不知道台风是不是中秋那天来。江夏洗完澡,回到房间,坐在窗户前一边吹头发,一边翻译。
周承磊冲完凉正想回房间,周承森喊住了他,递给他一个红包:“这是二哥给你盖房子的一点心意。钱有点少,就是小小心意。”
周承磊没接:“不用,我够钱,你自己拿着用。”
周承森直接塞到他手中:“拿着吧!别和二哥客气,那房子爸妈也住,以后我从镇上回来也住,我出点钱也是应该的。”
周承磊想了想才没有塞回去:“行,那我收下了,你早点睡。”
“你也早点睡。”
于是兄弟二人各回各房间了。
周承森回到房间,李秀娴忍不住小声问道:“收了吗?”
周承森拉了灯,躺回床上,胳膊搭在眼睛上应了声:“嗯,阿磊不要,是我硬塞的。睡吧!”
今天回来帮忙砌了一天的砖,他也累了。
黑暗中,李秀娴抿唇:他要是不收,硬塞能塞进去吗?
四房这么有钱了,大船买了,新房子也在盖了,还好意思收他们这个小红包。
说真的,这次回来,真的深深打击到李秀娴了。
上次回来,房子都没盖,也没有大船,她没有多大感触。
可是这才过了几天啊?
那么大一艘船啊,快两万块呢!周承磊说买就买了!
而且听说出一趟远海几万几万的赚。
周承磊还花了几大千租了两片海域和周承鑫一起养鱼,听说还养活了珍珠贝!
以后不就财源滚滚?
看江夏给周舟和几个侄子买的体育用品,买了那么多就知道他们有钱了!
那些体用用品至少一两百吧!还只是买来给孩子玩玩!
那些羽毛球拍,足球什么的,她的莹莹都没有呢,她的女儿只有一根跳绳。
现在连周舟都过得比她女儿好了。
穿在身上都是新衣服,有玩具,有零嘴。
抽屉里的零食,奶粉,麦乳精,罐头周舟说她和哥哥们吃都吃不完,小婶婶总是带回来许多。
现在连田采花都舍得买新衣服穿了,今天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以后大房和四房因为有船出海,越来越有钱,不就自己家最穷?
李秀娴内心深处有点受不了自己有文化有知识又有体面的工作,过得不如田采花一个村姑。
她觉得分家的时候有点不公平!
房子和地大家都有,为什么船他们家没有?
那船是能赚钱的工具,不应该是三兄弟都有份吗?
她忍不住用胳膊撞了撞周承森:“喂,别睡,说点事!”
周承森都快睡着了,闻言迷糊道:“说什么?”
“我觉得家里那条船出海打渔赚的钱,咱们家应该也有一份。”
周承森直接被这话吓醒了,拿开手臂,扭头在昏暗中盯着她:“你发什么疯?神经错乱了?”
李秀娴:“难道不是吗?我们分家只有房子,现在三兄弟都有房子了,四弟盖房你也出钱了,那为什么船只是大房和四房的?”
周承森气笑了,难怪她主动封好红包让他将钱给阿磊:“那我辞了工,将镇上的房子卖了,咱们两夫妻也回来打渔?我和大哥,阿磊三兄弟轮着,一人一天?你也别当老师了,在家里做饭,杀鱼,晒鱼干?出海打渔确实比打工赚得多一点,不然你和我打着这么一份工,一辈子只有三餐安稳,你想发达,你想比别人有钱是不可能的!”
李秀娴忍不住打了他一下,“我是这意思吗?我的意思是家里那条船出海打渔的钱,咱们是不是应该分一点?我们不出海,可以少分一点钱,但是也不能什么都不分吧!之前分家对我们一点都不公平!”
周承森明白她的心思不就是看见他的兄弟有钱了,日子过好了,过得比她好,心里有点不平衡。
周承森怕被父母和兄弟听见,不想和她多说:“确实不公平!不过不是对我们不公平!是对阿磊不公平!我告诉你,你别想这些有的没的!你要是觉得那船有我们家一份,那我告诉你属于我的那部份,我现在送给我大哥和四弟了!我主动不要的!这样你不会觉得不公平了吧?”
李秀娴:“……”
“这事我以后一个字都不想再听见!狗屁的不公平!你以后要是再说一句,我房子都送给阿磊,改阿磊的名字!”
李秀娴:“……”
“你还有没有觉得哪里不公平?你要是觉得哪里不公平,我现在都送给我大哥和阿磊!以后你只要觉得有不公平的地方,我也送了!那样就没有不公平了吧!好了,天下太平!我睡了!”
周承森说完就背过身,睡觉,不再搭理她。
李秀娴:“……”
第201章 江夏是故意的吧?!
周承磊回到房间,就将红包给了江夏,并且说是二哥给的,也将周承森的话转述了。
江夏接过来:“那我登记一下,这红包我明天给爸妈,我们就不收了,以后二哥那边有什么人情我们再还回去吧!”
“嗯,你做主就行。”周承磊知道她能处理好这些。
他将她打横抱起,额头抵着她的额头,嗓音慵懒:“夜了,睡觉?”
江夏整个人被抱起,下意识的搂住他脖子,彼此额头相抵。
他身上沐浴后冰凉的气息将她包围。
江夏提醒他:“明天是中秋,要早起。”
“嗯,那就早睡早起。”
男人将她放床上。
……
今晚的风很大,月光很亮,温柔的洒落在院子里。
半夜,事了,江夏迷迷糊糊看见周承磊去开窗通风。
风吹起窗帘,银光洒满书桌,一室温柔。
过了十二点便是中秋。
中秋的月光真的好温柔啊!
江夏这么一想就睡着了,连周承磊帮她擦身体都不知道。
反正,他总是会将她照顾得很好,很好。
***
“鹅毛,鸭毛换火柴!”
“鹅毛,鸭毛换火柴!”
……
江夏是在一声又一声响亮的“鹅毛,鸭毛换火柴”声中睁开了眼。
她摸出手表,一看:时间不算很晚,才七点几。
周承磊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床了。
江夏换好衣服出了院子就看见周承磊,周承鑫和周父父子三人正在杀鹅,杀鸡和杀鸭,每样都杀两只,其中一份鸡鹅鸭是杀好了带去给江父江母的。
周母正一手拎着一个畚箕匆匆跑出去并且大喊:“我这里有两只鹅毛和两只鸭毛,换火柴啦!”
江夏还听见周母远去的声音:“一只鹅毛换多少盒火柴?”
周承磊见江夏起床,就洗干净手,站起来:“早餐在锅里,我帮你拿出来。”
江夏去冲凉房刷牙洗脸:“我一会儿自己拿就行,你忙你的。”
周承磊还是去灶房给她拿了早餐。
早餐是一碗海参瑶柱粥,一个水煮蛋,一根玉米和两只奶芋。
江夏吃早餐的时候,李秀娴才起床,一出房间就看见江夏坐在那里吃早餐,那碗粥里有一根海参,全家就只有她有这待遇,忍不住就道:“四弟妹好福气,每天睡醒就有海参粥吃。”
江夏笑了:“这玩意海里多的是,二嫂想吃就让二哥下海捞给你吃。”
李秀娴:“……”
周母这时捧着几盒火柴进来,知道二儿媳是吃味了,便跟着解释了一句:“小夏身体弱,不适应咱们海边的生活,之前一碰到水,湿了身,晚上就发烧。阿磊捞到了海参,不舍得卖,都留下来小夏补身体。这东西是每天吃,吃一段时间才见效。”
江夏笑道:“是有效,最近都没有发烧了。”
周母听了就笑了:“那就好,回头让阿磊下去海底多捞些回来,趁现在天气还没冷,还能下水,多捞一些,最好能够吃上一年半载,这东西有了孩子吃也好。”
说着周母就忍不住看了一眼江夏的腹部笑得一脸慈祥。
夫妻二人这么勤快,孩子有了吧?
江夏:“……”
说到孩子,李秀娴心里就不舒服了,她直接走开了。
她觉得周母是在说她不能生儿子不配吃海参!
以前她怀着莹莹的时候咋没有说吃海参好?要是以前有海参补身体,她也不至于生完莹莹那么久没怀上。
现在不能再生一个儿子,是李秀娴的痛。
在村里只生了一个女儿,总是会被人说,被人问,被人瞧不起的。
这一带沿海的人都有养儿防老的思想,都比较重男轻女,甚至李秀娴自己也有这样的思想。
大盘鹅,白切鸭,鲍鱼鸡,清蒸黄油蟹,白灼花螺,香辣虾,蒜蓉辣椒蒸生蚝,粉丝蒸扇贝,水煮鱼,辣椒炒鱿鱼,香煎龙利鱼,海鲜杂鱼煲,姜葱辣椒炒花甲,香芋扣肉,蒜蓉炒油麦,豆角炒茄瓜还有一个海鸭汤。
这些菜也不全是江夏一家准备的,鸡和扣肉是太奶奶家的,鸭是田采花抓过来的,李秀娴也买了些水果和月饼带回来。
三家人五点半就吃饭,吃完饭又在院子里吃着各种水果,月饼,田螺和小香芋赏月,几个孩子在院子外玩跳绳和羽毛球,欢笑声不断,一直到晚上十点才散场,各回各家。
今晚的月光很亮,但是风也很大,不知道台风是不是中秋那天来。江夏洗完澡,回到房间,坐在窗户前一边吹头发,一边翻译。
周承磊冲完凉正想回房间,周承森喊住了他,递给他一个红包:“这是二哥给你盖房子的一点心意。钱有点少,就是小小心意。”
周承磊没接:“不用,我够钱,你自己拿着用。”
周承森直接塞到他手中:“拿着吧!别和二哥客气,那房子爸妈也住,以后我从镇上回来也住,我出点钱也是应该的。”
周承磊想了想才没有塞回去:“行,那我收下了,你早点睡。”
“你也早点睡。”
于是兄弟二人各回各房间了。
周承森回到房间,李秀娴忍不住小声问道:“收了吗?”
周承森拉了灯,躺回床上,胳膊搭在眼睛上应了声:“嗯,阿磊不要,是我硬塞的。睡吧!”
今天回来帮忙砌了一天的砖,他也累了。
黑暗中,李秀娴抿唇:他要是不收,硬塞能塞进去吗?
四房这么有钱了,大船买了,新房子也在盖了,还好意思收他们这个小红包。
说真的,这次回来,真的深深打击到李秀娴了。
上次回来,房子都没盖,也没有大船,她没有多大感触。
可是这才过了几天啊?
那么大一艘船啊,快两万块呢!周承磊说买就买了!
而且听说出一趟远海几万几万的赚。
周承磊还花了几大千租了两片海域和周承鑫一起养鱼,听说还养活了珍珠贝!
以后不就财源滚滚?
看江夏给周舟和几个侄子买的体育用品,买了那么多就知道他们有钱了!
那些体用用品至少一两百吧!还只是买来给孩子玩玩!
那些羽毛球拍,足球什么的,她的莹莹都没有呢,她的女儿只有一根跳绳。
现在连周舟都过得比她女儿好了。
穿在身上都是新衣服,有玩具,有零嘴。
抽屉里的零食,奶粉,麦乳精,罐头周舟说她和哥哥们吃都吃不完,小婶婶总是带回来许多。
现在连田采花都舍得买新衣服穿了,今天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以后大房和四房因为有船出海,越来越有钱,不就自己家最穷?
李秀娴内心深处有点受不了自己有文化有知识又有体面的工作,过得不如田采花一个村姑。
她觉得分家的时候有点不公平!
房子和地大家都有,为什么船他们家没有?
那船是能赚钱的工具,不应该是三兄弟都有份吗?
她忍不住用胳膊撞了撞周承森:“喂,别睡,说点事!”
周承森都快睡着了,闻言迷糊道:“说什么?”
“我觉得家里那条船出海打渔赚的钱,咱们家应该也有一份。”
周承森直接被这话吓醒了,拿开手臂,扭头在昏暗中盯着她:“你发什么疯?神经错乱了?”
李秀娴:“难道不是吗?我们分家只有房子,现在三兄弟都有房子了,四弟盖房你也出钱了,那为什么船只是大房和四房的?”
周承森气笑了,难怪她主动封好红包让他将钱给阿磊:“那我辞了工,将镇上的房子卖了,咱们两夫妻也回来打渔?我和大哥,阿磊三兄弟轮着,一人一天?你也别当老师了,在家里做饭,杀鱼,晒鱼干?出海打渔确实比打工赚得多一点,不然你和我打着这么一份工,一辈子只有三餐安稳,你想发达,你想比别人有钱是不可能的!”
李秀娴忍不住打了他一下,“我是这意思吗?我的意思是家里那条船出海打渔的钱,咱们是不是应该分一点?我们不出海,可以少分一点钱,但是也不能什么都不分吧!之前分家对我们一点都不公平!”
周承森明白她的心思不就是看见他的兄弟有钱了,日子过好了,过得比她好,心里有点不平衡。
周承森怕被父母和兄弟听见,不想和她多说:“确实不公平!不过不是对我们不公平!是对阿磊不公平!我告诉你,你别想这些有的没的!你要是觉得那船有我们家一份,那我告诉你属于我的那部份,我现在送给我大哥和四弟了!我主动不要的!这样你不会觉得不公平了吧?”
李秀娴:“……”
“这事我以后一个字都不想再听见!狗屁的不公平!你以后要是再说一句,我房子都送给阿磊,改阿磊的名字!”
李秀娴:“……”
“你还有没有觉得哪里不公平?你要是觉得哪里不公平,我现在都送给我大哥和阿磊!以后你只要觉得有不公平的地方,我也送了!那样就没有不公平了吧!好了,天下太平!我睡了!”
周承森说完就背过身,睡觉,不再搭理她。
李秀娴:“……”
第201章 江夏是故意的吧?!
周承磊回到房间,就将红包给了江夏,并且说是二哥给的,也将周承森的话转述了。
江夏接过来:“那我登记一下,这红包我明天给爸妈,我们就不收了,以后二哥那边有什么人情我们再还回去吧!”
“嗯,你做主就行。”周承磊知道她能处理好这些。
他将她打横抱起,额头抵着她的额头,嗓音慵懒:“夜了,睡觉?”
江夏整个人被抱起,下意识的搂住他脖子,彼此额头相抵。
他身上沐浴后冰凉的气息将她包围。
江夏提醒他:“明天是中秋,要早起。”
“嗯,那就早睡早起。”
男人将她放床上。
……
今晚的风很大,月光很亮,温柔的洒落在院子里。
半夜,事了,江夏迷迷糊糊看见周承磊去开窗通风。
风吹起窗帘,银光洒满书桌,一室温柔。
过了十二点便是中秋。
中秋的月光真的好温柔啊!
江夏这么一想就睡着了,连周承磊帮她擦身体都不知道。
反正,他总是会将她照顾得很好,很好。
***
“鹅毛,鸭毛换火柴!”
“鹅毛,鸭毛换火柴!”
……
江夏是在一声又一声响亮的“鹅毛,鸭毛换火柴”声中睁开了眼。
她摸出手表,一看:时间不算很晚,才七点几。
周承磊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床了。
江夏换好衣服出了院子就看见周承磊,周承鑫和周父父子三人正在杀鹅,杀鸡和杀鸭,每样都杀两只,其中一份鸡鹅鸭是杀好了带去给江父江母的。
周母正一手拎着一个畚箕匆匆跑出去并且大喊:“我这里有两只鹅毛和两只鸭毛,换火柴啦!”
江夏还听见周母远去的声音:“一只鹅毛换多少盒火柴?”
周承磊见江夏起床,就洗干净手,站起来:“早餐在锅里,我帮你拿出来。”
江夏去冲凉房刷牙洗脸:“我一会儿自己拿就行,你忙你的。”
周承磊还是去灶房给她拿了早餐。
早餐是一碗海参瑶柱粥,一个水煮蛋,一根玉米和两只奶芋。
江夏吃早餐的时候,李秀娴才起床,一出房间就看见江夏坐在那里吃早餐,那碗粥里有一根海参,全家就只有她有这待遇,忍不住就道:“四弟妹好福气,每天睡醒就有海参粥吃。”
江夏笑了:“这玩意海里多的是,二嫂想吃就让二哥下海捞给你吃。”
李秀娴:“……”
周母这时捧着几盒火柴进来,知道二儿媳是吃味了,便跟着解释了一句:“小夏身体弱,不适应咱们海边的生活,之前一碰到水,湿了身,晚上就发烧。阿磊捞到了海参,不舍得卖,都留下来小夏补身体。这东西是每天吃,吃一段时间才见效。”
江夏笑道:“是有效,最近都没有发烧了。”
周母听了就笑了:“那就好,回头让阿磊下去海底多捞些回来,趁现在天气还没冷,还能下水,多捞一些,最好能够吃上一年半载,这东西有了孩子吃也好。”
说着周母就忍不住看了一眼江夏的腹部笑得一脸慈祥。
夫妻二人这么勤快,孩子有了吧?
江夏:“……”
说到孩子,李秀娴心里就不舒服了,她直接走开了。
她觉得周母是在说她不能生儿子不配吃海参!
以前她怀着莹莹的时候咋没有说吃海参好?要是以前有海参补身体,她也不至于生完莹莹那么久没怀上。
现在不能再生一个儿子,是李秀娴的痛。
在村里只生了一个女儿,总是会被人说,被人问,被人瞧不起的。
这一带沿海的人都有养儿防老的思想,都比较重男轻女,甚至李秀娴自己也有这样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