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害,你们俩还挺谨慎的。”孟非晚笑了,向他解释道:“村子里的人确实不怎么待见军庭,毕竟都是老人家嘛,思想比较根深蒂固了,你别在那些老古董面前提起就行。”
她倒是没有很大的避讳,直截了当地跟游情讲起来:“可能是五六年前的时候吧,军庭就已经派过几个人和村长议事,跟我们说外面的世界早就变了天,他们可以提供给所有人帮助,但需要在这里修建信号站。”
“本来谈的好好的,信号站都修了一大半了,他们却偏要插手罗娑节的事,闹得村民们都很不愉快。本来大家就都对外面的事情半信半疑,看见他们对山神极其不敬,这下是彻底谈不下去了。”
“不过跟军庭医疗所的人还是有联系的,毕竟药品是消耗资源,我们虽然靠着大青山能采到不少药,却没有什么先进的器械。”
“那我是问对人了,我想打听军庭里叫谢旬的人,他三年前就已经来过这里,魏小姐让我来问你。”游情将照片递给她。
“啧,你找他有什么事吗?”握着照片的孟非晚托腮,眉头紧锁:“这个人,我倒是……熟得很呢。”
“我现在在做抄录员的工作,接了一个关于他的委托,必须要见到他本人。”游情将证件摆在桌子上。
“我知道的,你不用跟我解释。”孟非晚将证件还给他,“你以前跟我说过。”
后面闲聊尔尔,谈到了他们校园生活、班主任、上学时的趣事等。
“如果不是你考去了市里,说不定当时我就跟你表白了。”孟非晚开玩笑般俏皮眨眼:“这么多年了你变化还挺大的,以前闷闷的也不咋说话,但我觉得,你看上去就是很有主意的人。”
“我们是小学同学?”游情有些惊讶。
“就说你是闷葫芦,我们也是初中同学好不好!”她似是想到什么般补充道,“那一届同校不同班从青山村出来的有何小燕,秦繁,还有卓……”
啪!
斜后方的中年妇女打翻了喝水杯子,孟非晚吓了一跳,他们俩不约而同往那边看去。
女人面露尴尬之色:“孟医生,我老公刚醒,您要不要过去看一下?”
“稍等,我去去就来,最近你还见不到谢旬,等过阵子我带你去。”孟非晚向他挥手,戴上了口罩向屋内走去。
交谈最后结束了,回去的路上她送游情。
从前那条泥泞的小路,从学校门口走进漆黑的胡同里,每次泥点都粘在裤腿上,黏腻而潮湿。
到家门口的时候,孟非晚突然问出了一句奇怪的话:“所以,你当年那件事是真的吗?”
夜间细密的雨丝打湿了额发,漾起的冷风让两个人的手更加冰凉。
那些聒噪的虫子不再叫了,悄然抖动着翅膀上的水渍。
游情转过身想了很久。
然后问她:“哪件事?”
“我说出来你会生气吗?”孟非晚抿唇,“就是那一年你父亲失踪,上山以后再也没有回来……”
他做了一个梦。
眼前雾蒙蒙的,能听见有人说话的声音,熟悉而又刺耳。
“明儿是十五,又要来人家里闹了。”
“虎子还等着救命,你们倒是说句话啊!”
“嘘,你们小点声,小云还在里面睡。”他听出来了,是母亲的声音。
是了,八岁那年他生了一场很严重的病,发烧了整整四天。直到病好后父亲开着辆借来的卡车,带着他和母亲搬出了村子。
“你就说办不办?人我都请过来了,现在就在村头等着!”
“我要说……跟你家……也脱不了干系!”
他强撑着站起来,眼前的一切都很熟悉。是青山村的那个家,温暖却盛大的囚笼。
游情记得午后的风会吹起山坡上的蒲公英,他就躺在田地里,看见风吹起麦浪露出远处的白塔。
可他却张皇失措地奔跑着,手心都渗出了汗。
梦醒了。
最后那刻,他的手心攥着一根花绳,末端拴住的铃铛轻响。
呆坐了半晌,他却突然想起来,原来,他是游情。
第54章 是背阴了还是被阴
第二天还下着蒙蒙的小雨,游情在村子里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那位老人家的住址。
但可惜的是,他已经去世了。
女儿何小燕失踪后,老人就仅剩一个儿子,从外地赶回来为他办了丧事,对他的病情也没什么追问的,草草土葬后当天下午就走了。
何居峰去世前就老年痴呆了,总说一些奇奇怪怪的话。
以上情报来自于老人的邻居张大娘。
当游情拎着大包小包东西敲她门的时候,还没来得及介绍自己是谁,她就连忙说自己小时候抱过游情。
对比何家老破小的院子,张家的就比较宽敞气派了,看上去倒是颇有家资。
“老何啊,走得也挺匆忙的,你说我看着他家小飞长大的,谁知道这孩子到外面就不回来了,上次罗娑节更是连面都没露,连个电话也不给他爸打,逢年过节就留他一个人,看着倒也可怜。”
“他身体其实也挺硬朗的,但是从去年就开始不行了,人也老糊涂了,也听不懂我跟他讲话。都说他是生病才成这样,但我可是亲眼看见——他是背阴了。”张大娘讲得眉飞色舞。
“背阴?”游情认真地想了想,他貌似还真的听过这个词。
不过……是在灵异小说里。
他突然理解了,为什么小说里的人物明明知道自己身边可能有危险,却总是不听劝非要参与某件事。
因为当真正听到身边的人严肃地讲起离谱的事,就会油然而起某种割裂感。
他只好重重点头,似乎是对张大娘的话表示深信不疑。
“是啊,前两年他总喂咱们这片的流浪猫狗,哦,也不在他家院子里,在我们两家后面的那个山坡。他每晚上就出去撒那个苞谷剩菜面渣子,雷打不动。”见游情如此捧场,她的表情更加生动夸张。
“可是要我说,三更半夜总是乱跑,哪有不遇到事儿的。那天晚上我躺炕上,听见了那边鸡棚里闹起来了,想着怕是出了什么乱子,就赶紧过去看情况。”
张大娘趿拉了鞋,披了外套,打着手电筒就往外面赶。
“我一看哦,外面好大的毛月亮,蒙蒙的。”
青山村这边的人家多少都讲究迷信,看见月晕就忌讳出门。
“我刚走到那个鸡棚门口,哎呦,给我吓一跳,门栓子都给咬烂了。我赶紧拿着笤帚进去,就怕是黄皮子从山上下来偷鸡。”
那晚的月亮虽大却像蒙了层纱,她拿着手电筒往里照,却看见了个黑色的人影。
“我看着像个半大小子,就想揪他出来骂,看看是哪家混小子跑这来捣乱。”
张大娘骂骂咧咧地扬起扫帚,对着那个黑影吼道:“兔崽子,谁叫你大半夜跑这来的?”
有人回答她,簌簌的风声里,啃食的声音从鸡棚深处传来。
似乎是感受到手电筒发出刺目的光,蹲在地上的人抬起头——呆滞的黑色眼眸没有焦距,但惨白的人脸却挂着笑。青色的血管爆满她整张灰白的面孔,唇角渗着鲜红的鸡血,一滴一滴染红了地面。
游情听得瞠目结舌,对张大娘的叙事能力肃然起敬。
“乖乖哟,我当时吓得疯跑出去,连鞋都跑丢了,大喊让我家老伴过来。我把那娃儿的脸看得一清二楚,是何家的小燕回来了。”她喃喃道。
“何大爷不是就只有一个儿子吗?”游情还想多套套话,故作皱眉不解。
“哪啊娃儿,你是出去太久了不知道,何居峰还有个闺女叫何小燕,不过三年前人就没了。我瞧得真真切切,是她,她阴魂不散,回来找老何垫背了!”张大娘的语气斩钉截铁。
游情忍不住乱想起来,当初是他们把何小燕从泗河镇送回来,难道孟非晚说的何大爷身上的细微伤口,是让何小燕啃的?
“我边跑边叫,往院子里赶,外面的狗也对着那边乱叫。大老远的,老何站在后面那个坡上,我本来吓死了,看到他好不容易放心了,就晃手比划着喊他。”
“可他死活不理我,我纳了闷,不知道他是耳朵背还是怎么着。他就突然跪在坳子上,不知道对着哪里,开始邦邦地磕头。”
枯朽的老人边从口角吐出血沫,额头敲击在地面直到青紫,不断发出咚咚的声响。想象了下那种场面,确实令人汗毛倒竖。
“我老伴拿着铁锹追出来,最后叫了几个人把他抬走了。他喂食的桶子还扔在那边,汤汤水水撒了一地。那后来……”
后来他身体越来越差,人就这么没了。
游情在心里默默补充。
“当初放着好好的闺女不疼,心里只有白眼狼儿子,难怪死了都不放过他。”
摇曳的木门发出嘎吱的响声,飘窗外大榕树的影子融进了昏暗的客厅。
她倒是没有很大的避讳,直截了当地跟游情讲起来:“可能是五六年前的时候吧,军庭就已经派过几个人和村长议事,跟我们说外面的世界早就变了天,他们可以提供给所有人帮助,但需要在这里修建信号站。”
“本来谈的好好的,信号站都修了一大半了,他们却偏要插手罗娑节的事,闹得村民们都很不愉快。本来大家就都对外面的事情半信半疑,看见他们对山神极其不敬,这下是彻底谈不下去了。”
“不过跟军庭医疗所的人还是有联系的,毕竟药品是消耗资源,我们虽然靠着大青山能采到不少药,却没有什么先进的器械。”
“那我是问对人了,我想打听军庭里叫谢旬的人,他三年前就已经来过这里,魏小姐让我来问你。”游情将照片递给她。
“啧,你找他有什么事吗?”握着照片的孟非晚托腮,眉头紧锁:“这个人,我倒是……熟得很呢。”
“我现在在做抄录员的工作,接了一个关于他的委托,必须要见到他本人。”游情将证件摆在桌子上。
“我知道的,你不用跟我解释。”孟非晚将证件还给他,“你以前跟我说过。”
后面闲聊尔尔,谈到了他们校园生活、班主任、上学时的趣事等。
“如果不是你考去了市里,说不定当时我就跟你表白了。”孟非晚开玩笑般俏皮眨眼:“这么多年了你变化还挺大的,以前闷闷的也不咋说话,但我觉得,你看上去就是很有主意的人。”
“我们是小学同学?”游情有些惊讶。
“就说你是闷葫芦,我们也是初中同学好不好!”她似是想到什么般补充道,“那一届同校不同班从青山村出来的有何小燕,秦繁,还有卓……”
啪!
斜后方的中年妇女打翻了喝水杯子,孟非晚吓了一跳,他们俩不约而同往那边看去。
女人面露尴尬之色:“孟医生,我老公刚醒,您要不要过去看一下?”
“稍等,我去去就来,最近你还见不到谢旬,等过阵子我带你去。”孟非晚向他挥手,戴上了口罩向屋内走去。
交谈最后结束了,回去的路上她送游情。
从前那条泥泞的小路,从学校门口走进漆黑的胡同里,每次泥点都粘在裤腿上,黏腻而潮湿。
到家门口的时候,孟非晚突然问出了一句奇怪的话:“所以,你当年那件事是真的吗?”
夜间细密的雨丝打湿了额发,漾起的冷风让两个人的手更加冰凉。
那些聒噪的虫子不再叫了,悄然抖动着翅膀上的水渍。
游情转过身想了很久。
然后问她:“哪件事?”
“我说出来你会生气吗?”孟非晚抿唇,“就是那一年你父亲失踪,上山以后再也没有回来……”
他做了一个梦。
眼前雾蒙蒙的,能听见有人说话的声音,熟悉而又刺耳。
“明儿是十五,又要来人家里闹了。”
“虎子还等着救命,你们倒是说句话啊!”
“嘘,你们小点声,小云还在里面睡。”他听出来了,是母亲的声音。
是了,八岁那年他生了一场很严重的病,发烧了整整四天。直到病好后父亲开着辆借来的卡车,带着他和母亲搬出了村子。
“你就说办不办?人我都请过来了,现在就在村头等着!”
“我要说……跟你家……也脱不了干系!”
他强撑着站起来,眼前的一切都很熟悉。是青山村的那个家,温暖却盛大的囚笼。
游情记得午后的风会吹起山坡上的蒲公英,他就躺在田地里,看见风吹起麦浪露出远处的白塔。
可他却张皇失措地奔跑着,手心都渗出了汗。
梦醒了。
最后那刻,他的手心攥着一根花绳,末端拴住的铃铛轻响。
呆坐了半晌,他却突然想起来,原来,他是游情。
第54章 是背阴了还是被阴
第二天还下着蒙蒙的小雨,游情在村子里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那位老人家的住址。
但可惜的是,他已经去世了。
女儿何小燕失踪后,老人就仅剩一个儿子,从外地赶回来为他办了丧事,对他的病情也没什么追问的,草草土葬后当天下午就走了。
何居峰去世前就老年痴呆了,总说一些奇奇怪怪的话。
以上情报来自于老人的邻居张大娘。
当游情拎着大包小包东西敲她门的时候,还没来得及介绍自己是谁,她就连忙说自己小时候抱过游情。
对比何家老破小的院子,张家的就比较宽敞气派了,看上去倒是颇有家资。
“老何啊,走得也挺匆忙的,你说我看着他家小飞长大的,谁知道这孩子到外面就不回来了,上次罗娑节更是连面都没露,连个电话也不给他爸打,逢年过节就留他一个人,看着倒也可怜。”
“他身体其实也挺硬朗的,但是从去年就开始不行了,人也老糊涂了,也听不懂我跟他讲话。都说他是生病才成这样,但我可是亲眼看见——他是背阴了。”张大娘讲得眉飞色舞。
“背阴?”游情认真地想了想,他貌似还真的听过这个词。
不过……是在灵异小说里。
他突然理解了,为什么小说里的人物明明知道自己身边可能有危险,却总是不听劝非要参与某件事。
因为当真正听到身边的人严肃地讲起离谱的事,就会油然而起某种割裂感。
他只好重重点头,似乎是对张大娘的话表示深信不疑。
“是啊,前两年他总喂咱们这片的流浪猫狗,哦,也不在他家院子里,在我们两家后面的那个山坡。他每晚上就出去撒那个苞谷剩菜面渣子,雷打不动。”见游情如此捧场,她的表情更加生动夸张。
“可是要我说,三更半夜总是乱跑,哪有不遇到事儿的。那天晚上我躺炕上,听见了那边鸡棚里闹起来了,想着怕是出了什么乱子,就赶紧过去看情况。”
张大娘趿拉了鞋,披了外套,打着手电筒就往外面赶。
“我一看哦,外面好大的毛月亮,蒙蒙的。”
青山村这边的人家多少都讲究迷信,看见月晕就忌讳出门。
“我刚走到那个鸡棚门口,哎呦,给我吓一跳,门栓子都给咬烂了。我赶紧拿着笤帚进去,就怕是黄皮子从山上下来偷鸡。”
那晚的月亮虽大却像蒙了层纱,她拿着手电筒往里照,却看见了个黑色的人影。
“我看着像个半大小子,就想揪他出来骂,看看是哪家混小子跑这来捣乱。”
张大娘骂骂咧咧地扬起扫帚,对着那个黑影吼道:“兔崽子,谁叫你大半夜跑这来的?”
有人回答她,簌簌的风声里,啃食的声音从鸡棚深处传来。
似乎是感受到手电筒发出刺目的光,蹲在地上的人抬起头——呆滞的黑色眼眸没有焦距,但惨白的人脸却挂着笑。青色的血管爆满她整张灰白的面孔,唇角渗着鲜红的鸡血,一滴一滴染红了地面。
游情听得瞠目结舌,对张大娘的叙事能力肃然起敬。
“乖乖哟,我当时吓得疯跑出去,连鞋都跑丢了,大喊让我家老伴过来。我把那娃儿的脸看得一清二楚,是何家的小燕回来了。”她喃喃道。
“何大爷不是就只有一个儿子吗?”游情还想多套套话,故作皱眉不解。
“哪啊娃儿,你是出去太久了不知道,何居峰还有个闺女叫何小燕,不过三年前人就没了。我瞧得真真切切,是她,她阴魂不散,回来找老何垫背了!”张大娘的语气斩钉截铁。
游情忍不住乱想起来,当初是他们把何小燕从泗河镇送回来,难道孟非晚说的何大爷身上的细微伤口,是让何小燕啃的?
“我边跑边叫,往院子里赶,外面的狗也对着那边乱叫。大老远的,老何站在后面那个坡上,我本来吓死了,看到他好不容易放心了,就晃手比划着喊他。”
“可他死活不理我,我纳了闷,不知道他是耳朵背还是怎么着。他就突然跪在坳子上,不知道对着哪里,开始邦邦地磕头。”
枯朽的老人边从口角吐出血沫,额头敲击在地面直到青紫,不断发出咚咚的声响。想象了下那种场面,确实令人汗毛倒竖。
“我老伴拿着铁锹追出来,最后叫了几个人把他抬走了。他喂食的桶子还扔在那边,汤汤水水撒了一地。那后来……”
后来他身体越来越差,人就这么没了。
游情在心里默默补充。
“当初放着好好的闺女不疼,心里只有白眼狼儿子,难怪死了都不放过他。”
摇曳的木门发出嘎吱的响声,飘窗外大榕树的影子融进了昏暗的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