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小厨房 第3节
才走到家门口,两个人就看见了提水回来的林金兰。
张婶娘赶紧用胳膊捅了捅冯大娘,让她看过去。
冯大娘也是一脸诧异,林金兰从小就是个爆炭脾气,敢和她对着干,让她往西她绝对会往东。
又因着林金兰早早就进了府里做打扫丫鬟,家里的活计基本上就没怎么干过,只要回来休息,那是能躺着绝对不站着的主。
今儿个可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娘,婶子,你们两个站在这里做甚?”一个憨憨的声音从冯大娘她们身后响起来。
另一边提水的林金兰这才注意到身后的动静,她觉得被冯大娘看到自己干活,脸都烧了起来。
“是勇子啊。”张婶娘看到自己大儿子,十分的高兴,“你怎么回来了?”
“和人换了休班。”徐勇圆圆的脸,见了人就憨厚的笑着,手里提着从小厨房拿回来的五六个馒头,在说完话之后似乎闻到了什么,使劲用鼻子嗅了嗅。
“这从哪里传来的香味?”
冯大娘和张婶娘两个人听到这么说,都跟着用鼻子使劲的闻起来,前方的林金兰提着水桶的脚步却加快了不少,急匆匆的回了家。
林杏月听到动静出来,奇怪的看着擦汗的林金兰,“外头是怎么了?”
“没什么。”林金兰呼了一口气,她真怕徐勇闻到是她们家做的吃食再跟着过来,倒不是舍不得那点东西,只是那样她吃到嘴里的就少了。
提水的地方那么远,林金兰可不想她辛苦一趟吃不到嘴里几口。
徐勇还是过来了,他那张圆圆的脸不是白长的,鼻子也不是一般的灵。
林金兰看见他和冯大娘一块儿过来,扒拉饭的动作都快了不少,又赶紧去锅里盛了满满一大碗。
“果然是月姐儿在做饭。”徐勇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后脑勺,嘿嘿的笑了笑,伸长着脖子往灶间看。
林杏月对这个邻居哥哥很有好感,她们家里的事情可没少让他帮忙,他也没有别的喜好,就是喜欢吃。
冯大娘脸上有些烧,才说了要和林杏月置气,不吃她做的东西,这就巴巴地跟了过来。
旁边的张婶娘也是一脸的等着看冯大娘笑话的样子,让冯大娘脸更红了几分。
不过冯大娘却顾不得那么多,她一眼就看见,林金兰碗里都快冒出来的笋子炒饭。
她盛那么多,锅里可是不剩下什么了。
冯大娘翻了个白眼,赶紧拿了碗要去盛饭,见林杏月的目光扫过来,她还露了个笑容出来。
林杏月对冯大娘这样面皮厚已经无感,转身给张婶娘和徐勇盛了一碗。
张婶娘吃了一口,脸都舒缓起来,“月姐儿手艺又比之前强了许多。”
小厨房一干人加起来,都没有林杏月一个人做的好吃。
冯大娘吃着炒饭还不忘接话,“那是!说起来,我家月姐儿当时去小厨房当差,谁不说她命苦,偏得了这样一个差事,如今再看,这差事也不错嘞。”
说完,还朝林杏月露了个笑。
林金兰和徐勇两个人扒饭动作都没有停,冯大娘看见了,也不再废话,忙低头大口吃起来。
那炊饭粒粒分明,不干不黏,鸡子爽滑,笋子利口。
徐勇吃的最快,一大碗的笋子炒饭被吃的干干净净,吃完还有些意犹未尽,好像脆爽的笋子和混合着猪油的米香还留在嘴里。
他也不白吃,吃完就帮着收拾起来,拿着笤帚开始打扫。
冯大娘吃了一碗也没吃饱,可惜锅里一点也没剩下,只能撅着嘴和张婶娘分吃了一个杂璺馒头1。
这杂璺馒头是用的羊肚或者养肺剁成做的馅儿,再放一些酱料提味,市井里面数这种馒头卖的最好,价廉味浓。
只是冯大娘掰开一个杂璺馒头之后,就见里面的馅儿没多少,只能看到厚厚的皮,里面的馅儿味道也不好。
唯一比之前强的,就是面皮要好一点,吃起来劲道。
“不用说,这面皮肯定月姐儿揉的,其他东西实在难吃。”
“可不就是。”张婶娘也嫌弃馒头里面的馅料太难吃,想到刚才去小厨房时候闻到的香味,心里就馋起来,“也不知道什么香味。”
“哎,我回头打听打听,回来让月姐儿回来做一做。”
冯大娘麻利的吃完,一抹嘴就往外走,“我得去当值了。”
她在的园子平日里很是松散,就是去的晚一些也不怕。
一边走,一边想着拿回来的笋子味道不错,腌的那酸辣笋子特别的对她的胃口,脆爽可口的,还能再挖一些回来。
原先她当值的时候,可从来没想着还能挖笋子吃,还是林杏月说了让她带回来些,冯大娘这才不情不愿的动了手,不成想味道竟然这样的好。
张婶娘和徐勇两个人帮着收拾好也都家去了,林杏月没让他们空着手回去,把那酸辣笋子拨拉了一大半让两个人带回去。
张婶娘也不和她客气,“就是你不给,婶娘我也打算开口给你要呢,这个拿来下饭最好。”
林杏月又拨拉出来一点,打算等会儿给赵嬷嬷送些过去。
赵嬷嬷虽然看着严厉古板,平日里对她却是挺照顾,该教的东西也没有藏私。
林金兰今儿个休假,吃完就打了个哈欠要回屋子里躺着,林杏月眼疾手快的拉住了她的领子,把她往回拽,“姐姐,今儿个该你洗衣裳了。”
她们家是谁休假在家谁来洗衣裳,上次是冯大娘洗的,这次轮到林金兰了。
“怎么又该我?”林金兰柳眉倒竖,一脸的不乐意,“左右你也不当值,你替我去洗。”
林杏月不搭理她,只冷笑了一声,“现在再去提两桶水回来正好够你洗,洗不完就别吃晌午饭。”
“不吃就不吃,小厨房那边也有吃的。”
“那行,别到时候眼气我们吃,今儿个是我熬的那羊骨头,回头拿回来我重新给你做,往里面给你加一些豆腐、香蕈2、莲藕、白萝卜,别提多香了。”
光听林杏月这么一说,林金兰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不相信的问了两遍,“你可别唬我,咱家可没这些东西。”
“待会儿我要去街上买去,你是我姐姐,我什么时候骗过你,再说你才和娘吵了架,要是不洗衣裳,回头她回来肯定要动手打你。”
林杏月恩威并施一套说下来,林金兰才心不甘情不愿的去洗衣裳,见林杏月真的要去街上,又麻利的开口,“我还想一绒花,就蝴蝶样式的,要颜色亮一些的。”
这种蝴蝶样式的绒花,翅膀是微微打开的,上面纹理清晰可见,有的翅膀还能上下颤动,就像是真的蝴蝶在翩翩起舞一样,价格也要比别的绒花贵上不少,得七八个铜板一个。
林杏月当没听见林金兰说的话,沿着后街巷往外走,拐两条街就到了汴河两边摆摊的地方。
和府里那边街上的安静不同,这边敲锣打鼓好不热闹,炊饼铺子白烟笼罩,卖馒头的娘子跟前排着长长的队,瞧着光馒头的种类就能有个七八种。
再往前是卖羊羔酒的,酒博士的肩膀上搭着一手巾,正往铺子里面招揽客人,对面的摊子上卖的是馄饨,装点着葱末和胡荽2的馄饨皮薄馅儿大,茶店门口有客人在吃金灿灿的酥油泡螺,馋的不知道谁家的小孩子口水都流出来了。
林杏月一路都在左右张望,她出来的次数不多,只觉得看什么都觉得新鲜稀罕,等瞧见一小贩在挑担沿街叫卖糖水,赶紧叫住。
“小娘子要喝什么?”
小贩动作麻利的解开挑担,给林杏月介绍起来,“咱们家在这汴京卖了不知道多少年,味道是独一家,有紫苏饮、沉香水、姜蜜水、水晶皂儿、冰雪冷元子……”
林杏月没想到这时候还有冷元子,就要了一碗,找了路边一空地坐下。
【作者有话说】
馒头——就是现在的包子,带馅儿
香蕈(xun四声)——香菇,宋代已经有了成熟的种植菌类的技术和人才
胡荽——也叫芫荽,就是香菜
豆腐髄——豆腐脑,宋代已经有了咸口和甜口的豆腐髄了
葱末——葱花,有观点说葱花的花到明清时候才开始用的多,文中就混用起来了
明天想试试晚上六点发文,嘿嘿,看到大家评论好开心!今天继续发小红包~
3
第3章
◎羊骨汤饼◎
冷元子是用黄豆粉和绿豆粉做的,里面还有水晶皂儿和蜜水,冰块放的虽然不是很多,但已经很冰冰凉凉。
要是盛夏的时候来上这么一碗,可以想象有多么的畅爽。
味道自然是不能和雪糕冰淇淋*比的,林杏月吃的时候就在想念各种冷饮,只可惜她已经在这里呆了十来年,怕是再也回不去。
叹息没多长时间,林杏月就找到卖豆腐的地方,豆腐已经被这家娘子切成一块块的大小,嫩滑雪白,香味四溢,碰一下还在颤巍巍的上下摆动着。
来豆腐摊子前排队的人不在少数,有喜欢吃边角块儿的,也有喜欢吃中间嫩豆腐的,旁边还有人在等着吃豆腐髓。
只见雪白的豆腐髓上被包着头巾的小娘子舀了一勺羊骨卤,上面撒了一些胡荽和葱末,勾人食欲的很。
林杏月踮着脚尖看了看,没看到腐竹豆干这一些,估摸着得去专门的街市上才能买着,不过这里倒是有大碗的豆浆卖。
轮到林杏月的时候,她就要了两大碗的豆浆和两块豆腐。
带出来的铜板一下子少了好多,哪怕走街串巷有卖各种花儿戴的,林杏月也没有看一眼。
一回去,林金兰的衣裳已经洗好,她去看林杏月带回来的东西,翻找了一圈也没有看到绒花,她脸一下子就垮了下来。
“你怎么没有给我买?”
“你又没有给我钱。”林杏月懒得理林金兰,从她身边绕过去,直接去了灶间。
林金兰自己生了一会儿闷气,想着洗了这么长时间的衣裳,早就口渴了,想着林杏月带回来好些个豆浆,就要去拿着喝。
林杏月回来就把豆浆倒在了锅里,林金兰进来有些诧异,“秋老虎正厉害呢,做什么还要热一热,没得喝了出一身的汗。”
“谁说是要喝的,我这有正经事。”
林杏月拿了火草点燃,这些火草都是徐勇帮着从外头带回来的,就是为了方便她们烧火。
林金兰一下子好奇起来,也不说去屋子里睡觉,巴巴的坐到了林杏月身边,问她,“什么正经事,可是要做好吃的?”
看林金兰这个嘴馋的样子,林杏月就笑了一声,“怎么不怄气了,刚才不是还气不过?”
林金兰没理会林杏月的嘲笑,只问她,“快说要做什么好吃的,可是往羊骨汤里放?”
“今儿个放不了,腐竹做好就得好几天,不过味道自然是香得很。”
林金兰光听林杏月说,就觉得那腐竹该是好吃的,生怕到时候不让她吃了,主动帮着烧起火来。
林杏月见她这样上道,就把烧火的位置让给她,等着豆浆烧开之后,把浮沫撇去,让林金兰抽出来几根柴火,小火慢慢的煮着。
没多久,豆浆表面就结了一层厚厚的皮,林杏月拿了筷子,直接将这层厚厚的皮挑了出来,挂在了外面的晾衣绳上面。
张婶娘赶紧用胳膊捅了捅冯大娘,让她看过去。
冯大娘也是一脸诧异,林金兰从小就是个爆炭脾气,敢和她对着干,让她往西她绝对会往东。
又因着林金兰早早就进了府里做打扫丫鬟,家里的活计基本上就没怎么干过,只要回来休息,那是能躺着绝对不站着的主。
今儿个可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娘,婶子,你们两个站在这里做甚?”一个憨憨的声音从冯大娘她们身后响起来。
另一边提水的林金兰这才注意到身后的动静,她觉得被冯大娘看到自己干活,脸都烧了起来。
“是勇子啊。”张婶娘看到自己大儿子,十分的高兴,“你怎么回来了?”
“和人换了休班。”徐勇圆圆的脸,见了人就憨厚的笑着,手里提着从小厨房拿回来的五六个馒头,在说完话之后似乎闻到了什么,使劲用鼻子嗅了嗅。
“这从哪里传来的香味?”
冯大娘和张婶娘两个人听到这么说,都跟着用鼻子使劲的闻起来,前方的林金兰提着水桶的脚步却加快了不少,急匆匆的回了家。
林杏月听到动静出来,奇怪的看着擦汗的林金兰,“外头是怎么了?”
“没什么。”林金兰呼了一口气,她真怕徐勇闻到是她们家做的吃食再跟着过来,倒不是舍不得那点东西,只是那样她吃到嘴里的就少了。
提水的地方那么远,林金兰可不想她辛苦一趟吃不到嘴里几口。
徐勇还是过来了,他那张圆圆的脸不是白长的,鼻子也不是一般的灵。
林金兰看见他和冯大娘一块儿过来,扒拉饭的动作都快了不少,又赶紧去锅里盛了满满一大碗。
“果然是月姐儿在做饭。”徐勇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后脑勺,嘿嘿的笑了笑,伸长着脖子往灶间看。
林杏月对这个邻居哥哥很有好感,她们家里的事情可没少让他帮忙,他也没有别的喜好,就是喜欢吃。
冯大娘脸上有些烧,才说了要和林杏月置气,不吃她做的东西,这就巴巴地跟了过来。
旁边的张婶娘也是一脸的等着看冯大娘笑话的样子,让冯大娘脸更红了几分。
不过冯大娘却顾不得那么多,她一眼就看见,林金兰碗里都快冒出来的笋子炒饭。
她盛那么多,锅里可是不剩下什么了。
冯大娘翻了个白眼,赶紧拿了碗要去盛饭,见林杏月的目光扫过来,她还露了个笑容出来。
林杏月对冯大娘这样面皮厚已经无感,转身给张婶娘和徐勇盛了一碗。
张婶娘吃了一口,脸都舒缓起来,“月姐儿手艺又比之前强了许多。”
小厨房一干人加起来,都没有林杏月一个人做的好吃。
冯大娘吃着炒饭还不忘接话,“那是!说起来,我家月姐儿当时去小厨房当差,谁不说她命苦,偏得了这样一个差事,如今再看,这差事也不错嘞。”
说完,还朝林杏月露了个笑。
林金兰和徐勇两个人扒饭动作都没有停,冯大娘看见了,也不再废话,忙低头大口吃起来。
那炊饭粒粒分明,不干不黏,鸡子爽滑,笋子利口。
徐勇吃的最快,一大碗的笋子炒饭被吃的干干净净,吃完还有些意犹未尽,好像脆爽的笋子和混合着猪油的米香还留在嘴里。
他也不白吃,吃完就帮着收拾起来,拿着笤帚开始打扫。
冯大娘吃了一碗也没吃饱,可惜锅里一点也没剩下,只能撅着嘴和张婶娘分吃了一个杂璺馒头1。
这杂璺馒头是用的羊肚或者养肺剁成做的馅儿,再放一些酱料提味,市井里面数这种馒头卖的最好,价廉味浓。
只是冯大娘掰开一个杂璺馒头之后,就见里面的馅儿没多少,只能看到厚厚的皮,里面的馅儿味道也不好。
唯一比之前强的,就是面皮要好一点,吃起来劲道。
“不用说,这面皮肯定月姐儿揉的,其他东西实在难吃。”
“可不就是。”张婶娘也嫌弃馒头里面的馅料太难吃,想到刚才去小厨房时候闻到的香味,心里就馋起来,“也不知道什么香味。”
“哎,我回头打听打听,回来让月姐儿回来做一做。”
冯大娘麻利的吃完,一抹嘴就往外走,“我得去当值了。”
她在的园子平日里很是松散,就是去的晚一些也不怕。
一边走,一边想着拿回来的笋子味道不错,腌的那酸辣笋子特别的对她的胃口,脆爽可口的,还能再挖一些回来。
原先她当值的时候,可从来没想着还能挖笋子吃,还是林杏月说了让她带回来些,冯大娘这才不情不愿的动了手,不成想味道竟然这样的好。
张婶娘和徐勇两个人帮着收拾好也都家去了,林杏月没让他们空着手回去,把那酸辣笋子拨拉了一大半让两个人带回去。
张婶娘也不和她客气,“就是你不给,婶娘我也打算开口给你要呢,这个拿来下饭最好。”
林杏月又拨拉出来一点,打算等会儿给赵嬷嬷送些过去。
赵嬷嬷虽然看着严厉古板,平日里对她却是挺照顾,该教的东西也没有藏私。
林金兰今儿个休假,吃完就打了个哈欠要回屋子里躺着,林杏月眼疾手快的拉住了她的领子,把她往回拽,“姐姐,今儿个该你洗衣裳了。”
她们家是谁休假在家谁来洗衣裳,上次是冯大娘洗的,这次轮到林金兰了。
“怎么又该我?”林金兰柳眉倒竖,一脸的不乐意,“左右你也不当值,你替我去洗。”
林杏月不搭理她,只冷笑了一声,“现在再去提两桶水回来正好够你洗,洗不完就别吃晌午饭。”
“不吃就不吃,小厨房那边也有吃的。”
“那行,别到时候眼气我们吃,今儿个是我熬的那羊骨头,回头拿回来我重新给你做,往里面给你加一些豆腐、香蕈2、莲藕、白萝卜,别提多香了。”
光听林杏月这么一说,林金兰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不相信的问了两遍,“你可别唬我,咱家可没这些东西。”
“待会儿我要去街上买去,你是我姐姐,我什么时候骗过你,再说你才和娘吵了架,要是不洗衣裳,回头她回来肯定要动手打你。”
林杏月恩威并施一套说下来,林金兰才心不甘情不愿的去洗衣裳,见林杏月真的要去街上,又麻利的开口,“我还想一绒花,就蝴蝶样式的,要颜色亮一些的。”
这种蝴蝶样式的绒花,翅膀是微微打开的,上面纹理清晰可见,有的翅膀还能上下颤动,就像是真的蝴蝶在翩翩起舞一样,价格也要比别的绒花贵上不少,得七八个铜板一个。
林杏月当没听见林金兰说的话,沿着后街巷往外走,拐两条街就到了汴河两边摆摊的地方。
和府里那边街上的安静不同,这边敲锣打鼓好不热闹,炊饼铺子白烟笼罩,卖馒头的娘子跟前排着长长的队,瞧着光馒头的种类就能有个七八种。
再往前是卖羊羔酒的,酒博士的肩膀上搭着一手巾,正往铺子里面招揽客人,对面的摊子上卖的是馄饨,装点着葱末和胡荽2的馄饨皮薄馅儿大,茶店门口有客人在吃金灿灿的酥油泡螺,馋的不知道谁家的小孩子口水都流出来了。
林杏月一路都在左右张望,她出来的次数不多,只觉得看什么都觉得新鲜稀罕,等瞧见一小贩在挑担沿街叫卖糖水,赶紧叫住。
“小娘子要喝什么?”
小贩动作麻利的解开挑担,给林杏月介绍起来,“咱们家在这汴京卖了不知道多少年,味道是独一家,有紫苏饮、沉香水、姜蜜水、水晶皂儿、冰雪冷元子……”
林杏月没想到这时候还有冷元子,就要了一碗,找了路边一空地坐下。
【作者有话说】
馒头——就是现在的包子,带馅儿
香蕈(xun四声)——香菇,宋代已经有了成熟的种植菌类的技术和人才
胡荽——也叫芫荽,就是香菜
豆腐髄——豆腐脑,宋代已经有了咸口和甜口的豆腐髄了
葱末——葱花,有观点说葱花的花到明清时候才开始用的多,文中就混用起来了
明天想试试晚上六点发文,嘿嘿,看到大家评论好开心!今天继续发小红包~
3
第3章
◎羊骨汤饼◎
冷元子是用黄豆粉和绿豆粉做的,里面还有水晶皂儿和蜜水,冰块放的虽然不是很多,但已经很冰冰凉凉。
要是盛夏的时候来上这么一碗,可以想象有多么的畅爽。
味道自然是不能和雪糕冰淇淋*比的,林杏月吃的时候就在想念各种冷饮,只可惜她已经在这里呆了十来年,怕是再也回不去。
叹息没多长时间,林杏月就找到卖豆腐的地方,豆腐已经被这家娘子切成一块块的大小,嫩滑雪白,香味四溢,碰一下还在颤巍巍的上下摆动着。
来豆腐摊子前排队的人不在少数,有喜欢吃边角块儿的,也有喜欢吃中间嫩豆腐的,旁边还有人在等着吃豆腐髓。
只见雪白的豆腐髓上被包着头巾的小娘子舀了一勺羊骨卤,上面撒了一些胡荽和葱末,勾人食欲的很。
林杏月踮着脚尖看了看,没看到腐竹豆干这一些,估摸着得去专门的街市上才能买着,不过这里倒是有大碗的豆浆卖。
轮到林杏月的时候,她就要了两大碗的豆浆和两块豆腐。
带出来的铜板一下子少了好多,哪怕走街串巷有卖各种花儿戴的,林杏月也没有看一眼。
一回去,林金兰的衣裳已经洗好,她去看林杏月带回来的东西,翻找了一圈也没有看到绒花,她脸一下子就垮了下来。
“你怎么没有给我买?”
“你又没有给我钱。”林杏月懒得理林金兰,从她身边绕过去,直接去了灶间。
林金兰自己生了一会儿闷气,想着洗了这么长时间的衣裳,早就口渴了,想着林杏月带回来好些个豆浆,就要去拿着喝。
林杏月回来就把豆浆倒在了锅里,林金兰进来有些诧异,“秋老虎正厉害呢,做什么还要热一热,没得喝了出一身的汗。”
“谁说是要喝的,我这有正经事。”
林杏月拿了火草点燃,这些火草都是徐勇帮着从外头带回来的,就是为了方便她们烧火。
林金兰一下子好奇起来,也不说去屋子里睡觉,巴巴的坐到了林杏月身边,问她,“什么正经事,可是要做好吃的?”
看林金兰这个嘴馋的样子,林杏月就笑了一声,“怎么不怄气了,刚才不是还气不过?”
林金兰没理会林杏月的嘲笑,只问她,“快说要做什么好吃的,可是往羊骨汤里放?”
“今儿个放不了,腐竹做好就得好几天,不过味道自然是香得很。”
林金兰光听林杏月说,就觉得那腐竹该是好吃的,生怕到时候不让她吃了,主动帮着烧起火来。
林杏月见她这样上道,就把烧火的位置让给她,等着豆浆烧开之后,把浮沫撇去,让林金兰抽出来几根柴火,小火慢慢的煮着。
没多久,豆浆表面就结了一层厚厚的皮,林杏月拿了筷子,直接将这层厚厚的皮挑了出来,挂在了外面的晾衣绳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