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想想当大盐商的感觉,珍珠如土金如铁就不是夸张的描写,而是形容词了。但是这种想法,想想也就罢了,贩卖私盐会遭到军队打击。交给皇帝,其实皇帝并不需要,旭国不是内陆国家,海岸线那么长,随便煮煮就能获得大量的盐,盐价贵的根本原因不是制作成本而是隐形赋税,军队打仗的钱就全从这上面出。当然这其中的运作免不了层层剥削,最后受苦的就是老百姓了。
  赵安成为异能者之后,也要接受新城基地的思想教育,对这方面的事情还是比较敏感的。
  所以现在根本就不是考虑如何制盐的时候,他同意了海伯烤鱼干的做法,就出去栽种自己的草莓苗去了。等他卖草莓赚了钱,再想办法改良一下赵家村的粮种,等到整个村子都富裕起来,他的生活环境应该会比现在好很多。至于更远的地方他就管不了了,他现在还是一个被皇帝讨厌的存在呢。
  赵家在赵安的父亲当官之前也是耕读传家,院子修得很好,铺了一层青石板,却也不像真正的有钱人那样开辟了花园。赵安不想自己种草莓的秘密被赵通明那样的人发现,只能拿背篓去外面挖土带回来,再捡了一些石块,在墙边自己垒了一个小果园。
  这一次就没人来帮他了,都以为他只是突发奇想,种一点花花草草玩。何况海伯需要烤鱼,琴童也拿着绳子出门捡柴去了。古代世界可没有天然气,也没有自来水,想要正常生活,需要费很大的力气,幸好赵家院子里有一口井,否则种草莓要挑水都是一个麻烦。
  赵安用木片削出来的铲子挖土,挖了两背篓背回去之后,又四处找石头,在靠近水井的围墙边上建起了差不多一平米的小果园,简直累得腰酸背疼。
  但他却不能休息,趁着草莓苗的活性还在,赶紧把它栽进了土里浇上水。那些从山上采下来的草莓苗依旧还是蔫吧吧的样子,赵安便挨个给它们注入木系异能,足够催熟两株植物的木系异能分开灌注下去,十一株草莓苗全都旺盛的生长起来,甚至分出了子株,开出许多白色的小花,在春风中缓慢的摇曳。
  背了一捆柴回来的琴童刚好看到堪称神迹的一幕,吓得说不出话来,背后的柴垛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
  海伯听到声音出来查看,看到琴童把柴垛丢在地上,刚想要教训两句,就顺着他的目光看见了生机勃勃的小果园。
  海伯连忙关上了院门,对着蹲在小果园旁边浇水的赵安说,“枯木逢春,少爷你果然有贵人之相。”
  赵安紧紧捏住葫芦瓢的手终于放松了力道,在传奇与历史交相辉映的古代,什么斩白蛇称帝,泥马渡江,金龙入梦之类实在太多,催生植物根本不算什么,还有人能吞火吞剑呢。
  只要最亲近的仆人没有怀疑,其他人也就不可能质疑他的身份了。
  赵安转过头对海伯和琴童说,“不是枯木逢春,而是仙人在梦中传授给我的神术。明天这些草莓就会结果子,那滋味十分香甜,你们尝过就知道了。”
  琴童吃过酸涩无比的草莓,对果子没什么执念,他只关心,“仙人是什么样的。”
  赵安刚想说白胡子老爷爷看不清脸,就被海伯打断了,“不该问的别问。”然后就对着天空作揖道,“阿弥陀佛,神仙保佑。”
  赵安嘴角直抽,真神仙会被气死吧。
  【作者有话要说】
  没有人能拒绝草莓.jpg
  第四章 真得有轻功啊
  “尝尝看,味道很不错的。”赵安自己摘了一颗红彤彤的草莓塞进嘴巴里,又摘了两颗放在手心,让海伯和琴童自己来拿。
  草莓那诱人的浓郁香气飘荡在海伯和琴童的鼻端,他们咽了咽口水却都不敢伸手,因为这可是用神仙法术种出来的果子啊。
  就连没心没肺的琴童昨天下午看到少爷用法术之后,晚上都翻来覆去差点没睡着,今天早上又看到少爷用了一遍法术,那些被少爷叫做草莓苗上长的小白花就迅速的结果,然后瞬间变成了又大又香的果子。
  “这么漂亮这么香的果子,应该是神仙吃的仙果吧,我们这样的下人吃了会折寿的。”海伯似乎害怕琴童受不了诱惑,还拉着他往后退了一步。
  赵安又吃了一颗草莓,其实这种刚从野生品种培育出来的草莓个头并不大,直径只有三厘米,根本没办法跟现代培育起来的优良品种相比,更别提灵气复苏之后的变异品种了。然而能够在这样的古代世界里吃到草莓,也的确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为了让这种高兴的情绪传递下去,赵安直接把草莓塞到了琴童和海伯的手里说,“这不是仙果,只是普通的野果而已。我能吃你们也能吃,我还打算拿到城里去卖掉换钱,到时候男女老少都能买来吃。”
  说完他又摘了一海碗的草莓,放在井边上说,“好了,这一些留给我们自己吃,剩下的都要拿出去卖掉的。”
  其实能卖掉的部分也不多,只有两三斤的样子,因为十一株原始草莓苗分出了一共也才二十二株草莓,能结出来的果子也就有限。
  不过以赵安的异能等级,照顾这二十二株草莓已经是极限了。也幸好草莓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只要能维持植株的活性,以赵安现在能使用的异能量两天就能让草莓结出一茬果实。
  不过除了异能以外,这块小果园就要多多的施肥了。因为草莓结果也需要耗费土地的营养。如果频繁使用异能催生植物而不给土地施肥,甚至会造成土地直接沙化的结果,这都是赵安的经验之谈了。
  赵安跟海伯和琴童分吃了那一碗草莓过后,就要去拿粪桶来施肥。又被海伯阻止了,然而这一次赵安依旧没有听他的意见,“我以后就要在赵家村生活,这些农活应该都要会干才行,我爷爷那时候也是种地出生,你应该见过的吧,我怎么就不能种地呢。”
  “可是,少爷不是要去教书,去给人代写书信吗?”海伯拿出赵安之前说出来的话堵人。
  赵安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凭借原身的记忆,让他认几个字写几个字都没有问题,开个扫盲班也没问题,可是教授这个时代的人读四书五经,写八股文章就太难为人了。
  他这时候也不想扯谎,于是大言不惭的说,“就算是读书人也应该经常劳动,不然就会像我父亲一样身体不好。”他也知道粪肥的味道不好闻,正因为这样他才不能心安理得的装成大少爷,指使别人来替他受这份罪。
  赵安不希望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下去,就对海伯说,“你快去做饭吧,我吃完饭就要带草莓到城里面去卖了。”
  习惯于听从命令的海伯果然就考虑做饭的事情去了,直到赵安开始浇粪,他才反应过来,却已经没有阻止的立场了,干脆也就烧饭去了,琴童也在赵安指使之下开始将草莓轻轻的放进铺了草垫的背篓里。
  等到吃完了用鱼干煮汤做的早饭,赵安就带着背上背篓的琴童去了长溪县城,海伯留下看家,顺便打扫屋子外加洗衣服。
  赵安能够穿出门见人的衣服,总共也就三套,还都是比较厚实的秋冬款式,现在初春三月,穿起来还不见得热。等再过些时日肯定就要置办夏衣了,这也是他急需要赚钱的原因,因为除了他自己以外,海伯和琴童也只有刚好够换洗的两件衣服可穿。
  除衣服之外,这个家里需要购置的东西简直数不胜数。赵安想要在这里好好的生活下来,卖一回草莓的钱肯定远远不够,即便他已经在心里打算把草莓卖出一个高价来了。
  赵家村距离常溪县城不算远,况且还有官道可以走,赵安和琴童只走了半个时辰就进了城。
  与其说是城,不如说是一个小镇,整个城镇呈现一个“井”字形,除了最繁华的那条十字街有诸多商铺,茶楼,酒楼,客栈之外,其余街道都比较冷清了,大多是一些工房,打铁的,修房的,卖家具的,卖灯笼的,卖香烛的,开药房的。赵安带着琴童把冷清和热闹的街道全都走了一遍,也没看见一家专门卖水果的铺子。
  最后找了一个卖绒线的老婆婆打听了一番,说是这个县城里有个专门卖水果的挑担人,定时给大户人家送水果,其余人如果想要买就必须要碰运气遇见了,才能买得上。
  “何况我们小门小户的人家,平时哪里能吃到水果,也就是婚丧嫁娶还用得上,到时候跟挑水果担子的打声招呼就行了。或者偶尔有乡下人挑了水果上城来卖,不过乡下人卖的水果远比不上专门挑担人卖的好吃。”老婆婆看着赵安眉清目秀少年公子的模样,也愿意跟他多谈两句。
  在原身的记忆中,京城也有专卖水果蔬菜的铺子,没想到在乡下地方卖水果还必须要上门去推销。至于直接摆摊出卖,他根本没有考虑,因为那样卖不上价格,还要耽误大量的时间。
  传统的卖水果方式对赵安来说就太麻烦了,他告别了卖绒线的老太太之后,就带着琴童去了最热闹的那条街。在十字街口,有家占了十间门面的二层大酒楼,名叫如意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