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来回近一个月的路程,他如此有把握不会被发现,现在跟她说没有别的办法……
骗鬼!
被拆穿的小凤凰无奈问她。
[你想去哪个地方,告诉我……]
【我要去文运泉!看看是不是真的喝了它,能让考生们头脑清醒,轻松考中状元。】
[这种唬人骗信仰的玩意儿,你也信?]
【我就是还没转正的小妖怪,我就是信!】
【你去哪?】
[我去帮你看一眼,回来告诉你……]
小家伙咬牙切齿!
【你别跑!给我回来……】
[有人来了。]
小凤凰突然神色一凛,鸟眼盯着院外的方向。
好浓郁的一股灵气,是谁?
难道五台山有真神在此?
大清开疆拓土,笼络边疆西北蒙、藏两地的做法,便是在精神文明上同他们建立连接。
他们本土的□□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喇嘛是观音菩萨的化身,而满清则是将他们的皇帝演变为文殊菩萨的化身,主打一个肩膀齐。
文殊菩萨就在五台山上,后世小说中某个巧舌如簧之假太监代康熙帝在五台山出家,便是出于此指导思想。(见1)
既然是人为造神,小凤凰从一开始便只当陪着小家伙爬山、看风景罢了。
只是这会儿看着门外那团黄澄澄的亮光,叫他不由提起了心神。
宋氏已经在前门迎接。
只见换了一袭粉色宫装头戴素花的宋氏,身前立着一位红衣喇嘛。
他五官慈和,眼睛微闭,嘴角向上,令人望而生敬。
身后跟着两位神情紧张而恭敬的黄衣小喇嘛,同样相貌秀丽,冰清玉洁之姿。
宋氏惶恐:“不知如何称呼上师……”
小喇嘛想开口,那喇嘛道:“我居于镇海寺,施主便唤我镇海上师即可。”
宋氏行了礼。
镇海上师仍是面带微笑,眼睛微阖道:“吾观此地有佛缘,故来此一绪。施主不必拘礼。”
黄衣喇嘛不甚认同:“上师,天色已晚,何必急于一时……您……”
另一位呵斥他:“上师之意,我们听从便是。”
镇海上师没有回答,眼神朝前,但他似乎什么都没看见,也没听见。
直到,主屋的房门被打开,厚厚的毛毡被掀起,一个身穿红衣、圆滚滚的漂亮小女孩,走了出来。
她头绑着圆髻,簪花素带垂至身后,她的双眼清明,好奇看着陌生来人。
所有人看着,那位高贵的镇海上师,在此刻睁开了他的双眼。
他找到了。
人间仅存的真神!
二更金光功德一游
第151章 金光功德一游
镇海上师面上不同寻常的激动,落入在场所有人的眼中。
这可是大清国教圣山上的圣僧,他都如此待见小公主……
下人们面面相觑,不禁在心中又把小公主的神圣级别抬高了一个档次。
个高的黄衣小喇嘛更是十分有眼力,他上前恭请:“吾之上师到访,不知小施主可否赏光?”
宋氏捂着嘴,一时无法反应。
四九城中,人人知道福瑞小公主身披福瑞,而她作为从头到尾的见证者,知道女儿会带来神谕。
皇帝重视,四皇子更是将女儿捧在手心。
但甜甜不过三岁,预言所涉有好有坏。
皇帝嘉奖了预防天灾、三大作物、牛痘等大功,对于其余则视而不见。
但涉事其中者,不少对福瑞小公主仍持反对、轻视态度。
这一点,从福瑞上一回差点被绑架来看,可见一斑。
更别提新进宫的八福晋郭络罗氏处处针对。
五台山之行,一开始皇帝就将皇孙女福瑞纳入随行名单,反观四皇子一家更像是顺便为之。
难道就是为了让女儿过来给上师验上一验?
宋氏向来不会轻易为女儿做决定。
原本挡在前面的小凤凰,在看见小家伙的欣喜神色之后,就知道,今晚她大概是不会再想出门了。
【哇……金光闪闪……洪福齐天……】
在福瑞小公主“能言善道”之后,奶里奶气的心声已经很少在众人的脑海中出现。
什么东西就金光闪闪了?
冬末春初,天仍是严寒,明明夜幕之下,不及时点灯,便是离得近的人脸都难以看清。
但在甜甜眼中,面前的红衣大和尚,正散发着无与伦比的金光。
四儿爹身上也是有金光的,但就目前他头上仍顶着几位哥哥们的低调气运来说,更多开始沾染上了皇爷爷的紫气。
面前的大和尚则完全不同,是一身纯粹的功德信仰之光。
虽和天地山川之灵气相比,无法直接取之纳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同理,他们修仙之人,靠近功德之光,自然也会觉得心旷神怡,有助修炼。
就像人从环境糟糕的大城市之中,来到大自然的山川湖泊海洋,空气突然变得清新是一个道理。
小公主立刻行礼,将大和尚小和尚一同请进了屋中。
宋氏回过神来,连忙招呼下人开始上茶果、点心。
直到胤禛收到了消息,赶回来的时候,一进屋。
正屋的情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安静得接近诡异。
镇海上师端坐客座首位,眼神不敢直视小公主,而是默默诵经。
站在他身后的两个小喇嘛,也跟着一脸虔诚一同念经。
在甜甜的眼中,大和尚一念经,金光愈盛,她的身心就愈是感到轻盈。
犹如泡过温泉的干净身子,躺在柔软的云层之上,随风轻轻飘荡,如沐春风,无比舒适。
鼻尖盈着花香,身上照着暖阳,她可以闭着眼睛放空自己,就是人间天堂也未能如此惬意。
一大一小最重要的两个人,杵在屋子里,大眼瞪小眼,其余人却是一动都不敢动。
便是平日里猖狂的大红鸟,这会儿也乖乖待着他的架子上。
胤禛不知道的是,其实傻鸟是看见他进屋后,才安分了一点。
宋氏来到他的身边,并未多言,眼中的迷茫已经让胤禛明白了当下形势。
他上前行礼:“上师,您不在镇海处,汗阿玛遣弟子过来。”
镇海上师睁开眼,细细看着面前的清隽皇子,这才起身道:“施主有礼!”
“我这就过去。”
一如来时般毫无预兆,大和尚走的时候也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只是一步一礼,任谁都看得出,他对四皇子一家十足恭敬。
轻飘飘的小公主,十分满足,这一夜,她也不再嚷嚷着要再出门。
只有四阿哥,睁着眼,守在女儿的床榻边,面色凝重。
屋子里,没人知道如今住在五台山上镇海寺的上师是哪一位,他却是清楚的。
不知上师见过福瑞小公主之后,会和天子说些什么。
他会看出女儿身上的奥秘吗?
若是二者有斥,会不会对女儿不利?
次日,四阿哥顶着两个乌青眼,早早去守在皇帝身边,尽儿子的本分。
天子驻跸,五台山早已封山,专供皇家。
所有山头寺庙,无论新旧,一应打开布置,以最高的规格礼制接待天子。
以皇帝为首,随行朝臣、皇子列队其后,依着流程进香礼佛。
一整套下来,便是一个上午。
昨夜睡得极好的小公主,本来精神奕奕,跟着母亲,站在殿外。
等皇帝重臣第一次进香后,随行的其余人等才能进入,按照心意上香祈福。
好不容易不用上朝的甜甜,不肯随着皇帝、阿玛进香。
这一路上她没再看见昨夜那般的金光,再看泥塑金身的其余神仙,就少了兴致。
托了要去净室的借口,甜甜一下就往外跑。
她早看准了文运泉的方向,且走且停,就等着身后的小凤凰跟上来。
距离皇帝上香的地方,护卫、喇嘛穿//插皆在外侍奉。
离得越远,才不见人群。
虽然风景甚美,但五台山够大,甜甜一下走得累了,蹲在路旁休息。
小凤凰停下。
[不想去看文运泉了?这个时候,根本一个人都没有,别提什么虔诚信仰的学子了。]
甜甜不搭理泼冷水的小伙伴,抬头看去,山头隐约,有一处更是不见身影,只叫人觉得朦胧又好奇。
【那里是什么?】
[我去探了,好像就是昨天过来的那镇海上师的住处。]
【嘿,那我要去看看……】
[歇着吧,你走不动了。而且那里重兵把守,不是谁都能进得去的。]
难得出门,甜甜主打一个随心所欲。
【你该不会是害怕了?像上次那样把水吸干了闯大祸,才拦着我吧?】
[谁说我怕了?]
小凤凰见四下无人,索性化出人形,六岁的漂亮娃娃,身上幻化的是他一贯的红色织金暗纹长袍。
骗鬼!
被拆穿的小凤凰无奈问她。
[你想去哪个地方,告诉我……]
【我要去文运泉!看看是不是真的喝了它,能让考生们头脑清醒,轻松考中状元。】
[这种唬人骗信仰的玩意儿,你也信?]
【我就是还没转正的小妖怪,我就是信!】
【你去哪?】
[我去帮你看一眼,回来告诉你……]
小家伙咬牙切齿!
【你别跑!给我回来……】
[有人来了。]
小凤凰突然神色一凛,鸟眼盯着院外的方向。
好浓郁的一股灵气,是谁?
难道五台山有真神在此?
大清开疆拓土,笼络边疆西北蒙、藏两地的做法,便是在精神文明上同他们建立连接。
他们本土的□□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喇嘛是观音菩萨的化身,而满清则是将他们的皇帝演变为文殊菩萨的化身,主打一个肩膀齐。
文殊菩萨就在五台山上,后世小说中某个巧舌如簧之假太监代康熙帝在五台山出家,便是出于此指导思想。(见1)
既然是人为造神,小凤凰从一开始便只当陪着小家伙爬山、看风景罢了。
只是这会儿看着门外那团黄澄澄的亮光,叫他不由提起了心神。
宋氏已经在前门迎接。
只见换了一袭粉色宫装头戴素花的宋氏,身前立着一位红衣喇嘛。
他五官慈和,眼睛微闭,嘴角向上,令人望而生敬。
身后跟着两位神情紧张而恭敬的黄衣小喇嘛,同样相貌秀丽,冰清玉洁之姿。
宋氏惶恐:“不知如何称呼上师……”
小喇嘛想开口,那喇嘛道:“我居于镇海寺,施主便唤我镇海上师即可。”
宋氏行了礼。
镇海上师仍是面带微笑,眼睛微阖道:“吾观此地有佛缘,故来此一绪。施主不必拘礼。”
黄衣喇嘛不甚认同:“上师,天色已晚,何必急于一时……您……”
另一位呵斥他:“上师之意,我们听从便是。”
镇海上师没有回答,眼神朝前,但他似乎什么都没看见,也没听见。
直到,主屋的房门被打开,厚厚的毛毡被掀起,一个身穿红衣、圆滚滚的漂亮小女孩,走了出来。
她头绑着圆髻,簪花素带垂至身后,她的双眼清明,好奇看着陌生来人。
所有人看着,那位高贵的镇海上师,在此刻睁开了他的双眼。
他找到了。
人间仅存的真神!
二更金光功德一游
第151章 金光功德一游
镇海上师面上不同寻常的激动,落入在场所有人的眼中。
这可是大清国教圣山上的圣僧,他都如此待见小公主……
下人们面面相觑,不禁在心中又把小公主的神圣级别抬高了一个档次。
个高的黄衣小喇嘛更是十分有眼力,他上前恭请:“吾之上师到访,不知小施主可否赏光?”
宋氏捂着嘴,一时无法反应。
四九城中,人人知道福瑞小公主身披福瑞,而她作为从头到尾的见证者,知道女儿会带来神谕。
皇帝重视,四皇子更是将女儿捧在手心。
但甜甜不过三岁,预言所涉有好有坏。
皇帝嘉奖了预防天灾、三大作物、牛痘等大功,对于其余则视而不见。
但涉事其中者,不少对福瑞小公主仍持反对、轻视态度。
这一点,从福瑞上一回差点被绑架来看,可见一斑。
更别提新进宫的八福晋郭络罗氏处处针对。
五台山之行,一开始皇帝就将皇孙女福瑞纳入随行名单,反观四皇子一家更像是顺便为之。
难道就是为了让女儿过来给上师验上一验?
宋氏向来不会轻易为女儿做决定。
原本挡在前面的小凤凰,在看见小家伙的欣喜神色之后,就知道,今晚她大概是不会再想出门了。
【哇……金光闪闪……洪福齐天……】
在福瑞小公主“能言善道”之后,奶里奶气的心声已经很少在众人的脑海中出现。
什么东西就金光闪闪了?
冬末春初,天仍是严寒,明明夜幕之下,不及时点灯,便是离得近的人脸都难以看清。
但在甜甜眼中,面前的红衣大和尚,正散发着无与伦比的金光。
四儿爹身上也是有金光的,但就目前他头上仍顶着几位哥哥们的低调气运来说,更多开始沾染上了皇爷爷的紫气。
面前的大和尚则完全不同,是一身纯粹的功德信仰之光。
虽和天地山川之灵气相比,无法直接取之纳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同理,他们修仙之人,靠近功德之光,自然也会觉得心旷神怡,有助修炼。
就像人从环境糟糕的大城市之中,来到大自然的山川湖泊海洋,空气突然变得清新是一个道理。
小公主立刻行礼,将大和尚小和尚一同请进了屋中。
宋氏回过神来,连忙招呼下人开始上茶果、点心。
直到胤禛收到了消息,赶回来的时候,一进屋。
正屋的情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安静得接近诡异。
镇海上师端坐客座首位,眼神不敢直视小公主,而是默默诵经。
站在他身后的两个小喇嘛,也跟着一脸虔诚一同念经。
在甜甜的眼中,大和尚一念经,金光愈盛,她的身心就愈是感到轻盈。
犹如泡过温泉的干净身子,躺在柔软的云层之上,随风轻轻飘荡,如沐春风,无比舒适。
鼻尖盈着花香,身上照着暖阳,她可以闭着眼睛放空自己,就是人间天堂也未能如此惬意。
一大一小最重要的两个人,杵在屋子里,大眼瞪小眼,其余人却是一动都不敢动。
便是平日里猖狂的大红鸟,这会儿也乖乖待着他的架子上。
胤禛不知道的是,其实傻鸟是看见他进屋后,才安分了一点。
宋氏来到他的身边,并未多言,眼中的迷茫已经让胤禛明白了当下形势。
他上前行礼:“上师,您不在镇海处,汗阿玛遣弟子过来。”
镇海上师睁开眼,细细看着面前的清隽皇子,这才起身道:“施主有礼!”
“我这就过去。”
一如来时般毫无预兆,大和尚走的时候也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只是一步一礼,任谁都看得出,他对四皇子一家十足恭敬。
轻飘飘的小公主,十分满足,这一夜,她也不再嚷嚷着要再出门。
只有四阿哥,睁着眼,守在女儿的床榻边,面色凝重。
屋子里,没人知道如今住在五台山上镇海寺的上师是哪一位,他却是清楚的。
不知上师见过福瑞小公主之后,会和天子说些什么。
他会看出女儿身上的奥秘吗?
若是二者有斥,会不会对女儿不利?
次日,四阿哥顶着两个乌青眼,早早去守在皇帝身边,尽儿子的本分。
天子驻跸,五台山早已封山,专供皇家。
所有山头寺庙,无论新旧,一应打开布置,以最高的规格礼制接待天子。
以皇帝为首,随行朝臣、皇子列队其后,依着流程进香礼佛。
一整套下来,便是一个上午。
昨夜睡得极好的小公主,本来精神奕奕,跟着母亲,站在殿外。
等皇帝重臣第一次进香后,随行的其余人等才能进入,按照心意上香祈福。
好不容易不用上朝的甜甜,不肯随着皇帝、阿玛进香。
这一路上她没再看见昨夜那般的金光,再看泥塑金身的其余神仙,就少了兴致。
托了要去净室的借口,甜甜一下就往外跑。
她早看准了文运泉的方向,且走且停,就等着身后的小凤凰跟上来。
距离皇帝上香的地方,护卫、喇嘛穿//插皆在外侍奉。
离得越远,才不见人群。
虽然风景甚美,但五台山够大,甜甜一下走得累了,蹲在路旁休息。
小凤凰停下。
[不想去看文运泉了?这个时候,根本一个人都没有,别提什么虔诚信仰的学子了。]
甜甜不搭理泼冷水的小伙伴,抬头看去,山头隐约,有一处更是不见身影,只叫人觉得朦胧又好奇。
【那里是什么?】
[我去探了,好像就是昨天过来的那镇海上师的住处。]
【嘿,那我要去看看……】
[歇着吧,你走不动了。而且那里重兵把守,不是谁都能进得去的。]
难得出门,甜甜主打一个随心所欲。
【你该不会是害怕了?像上次那样把水吸干了闯大祸,才拦着我吧?】
[谁说我怕了?]
小凤凰见四下无人,索性化出人形,六岁的漂亮娃娃,身上幻化的是他一贯的红色织金暗纹长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