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此乃天降祥瑞仙兆!”
  太子挑着时辰进来,守在乾清宫已经良久。
  他成亲后,不少六部的官员再次多有表示,少不得他心中更加洋洋自得。
  哪怕瓜尔佳家族的两大顶梁柱瓜尔佳华善和瓜尔佳文炳(石文炳)在同一年先后离世。
  尤其瓜尔佳文炳乃是深受南方百姓爱戴的将军,死后闽人还为其建祠堂祀之,声望极高。
  瓜尔佳家族无人为继,之后必然是大不如前,这样皇帝为他精心挑选的助力很可能失败。
  索额图多次表示担忧,说得胤礽心中何尝不是多有计较。
  汗阿玛自己就喜欢娶表妹,索额图也多次推销家中女孩,想让她们进毓庆宫。
  不过太子大婚仪式之隆重,还是让满朝文武再次看到皇帝的偏爱之心。
  如此,六部官员审时度势,多有投靠,也是理所应当。
  太子再次忘记了表妹们。
  身为皇帝,对“祥瑞”自然是来者不拒。
  哈哈笑了两声之后,康熙多看了一眼殷勤的太子,便知道他今日来是有所求。
  只是,他还想要什么呢?
  身为皇帝,他能给的、不能给的,已经太多太多了。
  犹记得五年前,乌兰布通之战前夕,他出塞途中生病。
  当时胤礽驰驿前迎,看到汗阿玛的病容,面上却没有半丝担忧。
  康熙心一寒,病情加重,也只是让他提前回京。
  现在想起,心中还是空了一块。
  太子这是想要尽快行瓜尔佳氏的太子妃册封礼,再让她协理六宫之权。
  是赫舍里氏还是索额图又去念叨了?可索额图不是不满意瓜尔佳氏为太子妃吗?
  太子和表妹们私底下的动静,康熙也没少看在眼里。
  父子正打着交锋……
  这时,胤禛让人挑着皇庄和南熏殿收获的地瓜和土豆,直接送到了乾清宫。
  想想四皇子父女给他送来了高产作物,其他皇子只会找他这个老父亲要东西。
  而且堂而皇之在天子跟前玩计俩。
  皇帝甩了甩手,让太子先行退下。
  胤礽有些不敢相信,他处心积虑准备好的祥瑞和一肚子的好话,尚且不能打动汗阿玛。
  明明那后宫之权,是汗阿玛早就许诺的。
  什么丑不拉几、带着泥土的高产作物,居然能比得上天赐祥瑞?
  胤礽脸上阴恻恻的,让人去查:“那地瓜、土豆都是些什么东西,速去。”
  十几筐的粮食排排坐,南熏殿所产显然个头和质量比起皇庄的都优质许多。
  父子俩对视一眼,便知道这是验证了田田对于产量有极为明显的增产之效。
  康熙一下乐得合不拢嘴。
  让四儿子留下一起用膳,他自己就多吃了两碗地瓜粥。
  嘴上问着:“皇庄那边还缺不缺人?要添置什么?”
  “陈世元和王实重有要求的话尽管满足,给个小小没有品阶的管事也成。”
  胤禛一一应了。
  康熙还是高兴,大手一挥让三大内务府总管之一飞扬武过来,准备办个“祥瑞宴”。
  四阿哥看着一旁的寿仙石,心中有了计较。
  第42章 难产剖腹产子
  飞扬武离开乾清宫直接去了毓庆宫报信,说万岁爷龙心大悦,准备设宴。
  太子这才转怒为喜。
  看来汗阿玛不是不答应,而是要选个更为合适的时机宣布。
  那敢情更好。
  ……
  南熏殿书房内。
  到底哪个才是祥瑞,影响不到四阿哥要做的事。
  胤禛一边看着女儿在玩泥巴,一边在写关于在全国各地加速推广三大高产作物种植办法的折子。
  这封折子从他吃到地瓜开始,就在草拟,已经不知是第几版了。
  地大物博,这不是他一个人就能完成的小事。
  女儿有异能,尚且在成长保护期。
  但只要将来,国土上遍种地瓜、土豆和玉米,人人都掌握了相应的技巧,那时候女儿的异能也不会引来太多的关注。
  怀璧其罪。
  何况田田只是一个嗜甜、喜欢蜜蜂的小可爱。
  若是人人知道她身怀如此功能,只是汗阿玛的一点封赏都让深宫之人蠢蠢欲动。
  换成天下人都想要的“多产功效”,不知有多少人会惦记。
  她还太小了,没有任何保护自己的能力。
  作为阿玛,这是他能提前为女儿做的。
  甜甜不知道便宜父亲已经想得很远。
  她拿着刚捏成形的泥巴玩意儿,“啪”一下就冲向四儿爹:“想?”
  然后又指着握在门前吐着舌头散热的小黑。
  胤禛没有任何躲闪,甚至点头:“像。”
  “嘿嘿。”
  小家伙很满意。
  大黑狗头都懒得抬。
  这对父女就知道“作践”它……抗议是没有用的,还是多散散热。
  小崽崽却没打算按放过它。
  硬是把那只丑得要死,扭七扭八的玩意儿凑到小黑面前,让它欣赏。
  小黑耷拉脑袋,趴了下来。
  小家伙蹲在爱宠面前,叹得老气横秋道:“它……乐。”
  然后小家伙就又跑去花圃边上忙活。
  不造娃娃了,开始拿着小铲子挖地。
  奶嬷嬷不解:“小格格,是泥不够了吗?奴婢再让人给你送一些过来。”
  小家伙指着自己挖的小土坑:“糖……”
  奶嬷嬷连忙摇头:“小祖宗,你三天前刚吃一颗,还要再三天才可以吃噢。”
  【哎哟!是池塘啦,不是糖果。】
  【小黑这么热,要是让它去凫水肯定就好多了。】
  因为沾泥才换了一身衣裳的胤禛,听到了。
  也好,玩了泥巴还可以直接在旁边洗一洗。
  免得后院那两个女人每次看到一身泥的田田,脸色都黑了,用膳时候鼻子和眉毛都不对付了。
  表面上没人说什么。
  私底下,四皇子这些时日在拔步床上,可没少使功夫哄人……
  私库又掏了一波。
  ***
  祥瑞宴如期举行。
  皇宫里的宴会这些年基本都是固定的,自从太皇太后仙逝,宫中更是几乎不多热闹。
  难得龙心大悦,后妃能有机会多见一见皇上,自是欣然前往。
  满朝文武更是准备了一箩筐的好话,要上殿来夸一夸天降石刻,国泰民安,天子英明……
  谁知皇帝一来,举杯说了几句话,便让大伙尝尝新食物。
  玉米排骨汤、玉米饼、玉米什锦……
  地瓜粥、烤地瓜、地瓜条……
  土豆炖牛腩、土豆泥、醋溜土豆丝……
  这都是些啥?
  正经人,谁在宫宴上认真吃东西?
  宴会的人等来等去,常常就没有几样能带着温度的东西。
  御膳房再好的手艺也经不住时间的消耗,肉菜、素菜一凉,看着上头的油末,谁也没多少胃口。
  但众人看,皇帝压根没在意摆在正中的寿山石,只是低头开始吃东西。
  只好放下手中的酒杯,跟着动筷子。
  如今有宴会必有甜甜小格格,已经是众人习以为常的事。
  她早早就开始拿着地瓜条,慢悠悠当咬牙棒。
  吃着有滋有味的地瓜粥和土豆泥,还是难免感叹。
  【要是有拔丝地瓜就好了,糖还会拉丝……吃起来外脆里香。】
  【吸溜。】
  在场听得见心声的康熙、德妃和胤禛,不觉胃口又好了一些。
  比起其余宫妃没见过的模样,德妃是提前收过儿子孝敬的,这几样里她最喜欢吃玉米炒万物。
  不管加什么,都多了一丝甜味,据孙女的心声介绍,玉米健康美味,还不发胖。
  宫里的女人,到她这份上,衣食无忧,年岁到了,也得掐着腰肢,少吃东西。
  否则像荣妃那般,年老色衰,四妃只能是个垫底。
  荣妃正夸道:“这个玉米从前听过,颜色倒是好,吃着口感也不错。”
  德妃想着是儿子和孙女的事业,介绍道:“玉米不仅长得好,多吃也不怕胖。”
  荣妃的膝盖顿时就受了一箭。
  保养得最好的宜妃笑了:“德妃说的是真的?那我可就是要多吃几口了。”
  同样为了身材发过愁的惠妃看着荣妃:“这咱们喜欢有什么用,瞧着是稀罕物件,可不好得。”
  高座上的康熙等着就是这些话。
  这时,每次宫宴习惯迟到的恭亲王常宁从后头悄摸摸进来。
  原本他每次到的时候,宴会都不一定开始,怎么今儿大家都埋头在吃东西。
  牙口不好的老大人道:“这土豆泥真好入口,比吃大米饭省力。”
  “地瓜粥才甜,融合得恰到好处*,口感一绝。”
  “喝玉米汤不是更省事,清淡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