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留下了两个孩子,大的就是林沛。早年间跟着他父亲也学过生意,后来回来又肯吃苦,学了农家把式。我这才把庄子交给他管。
“还有一个小的叫林沣,屡试不第,去年开始不考了。跟着他哥哥管账管库的,算是也在庄子上当差。
“这两个,跟着他们父亲,既见过些世面,也吃了不少苦。他们的老娘又是个要强的。孩子教的也好。
“如今这兄弟两个都娶妻生子,日子过得简单踏实。郡主不是想去田庄上看看?我把林沛叫回来,就是为了商议此事的。”
林黛玉表示了解。然后索性叫了林沛进来,隔着屏风看了一眼,笑着让他回去:“你去跟族长传我的回话,让他别为难,也别害怕。
“我这个人,讲道理,也愿意替别人着想。只是不大肯让人欺负。你跟他说,让他多保重身体罢。”
林沛听着这温温柔柔却杀气腾腾的回话,心里倒落实了,笑着欠身:
“是。小人必定一字不改,让老族长听清楚、都记住。”
林黛玉看一眼楚刈。
楚刈也很满意这个对话,当即绕过屏风,亲自送林沛出门。到了侧门口,又夸他:“苏州的人里头,你是最好的一个。”
林沛按住激荡的心情,笑着道谢,然后大步走了。
“既然祭祖用不着我多做什么,不如先去看看田庄,或者先去蟠香寺替妙姑上了香罢?”
林黛玉跟林镜和孟姑姑商议。
孟姑姑倒是无可无不可,林镜却觉得那蟠香寺还是不去的好。
林黛玉不由得笑起来:“镜伯又有什么故事儿要给我讲的么?”
“倒也,没有。”林镜踌躇再三,还是说了几句,“那地方香火太盛,人来客往的,事儿极多。
“寺里的主持又是苏州府僧纲司的都纲,正经的从九品。什么人都敢庇护了藏在寺里。
“郡主如今正要谨言慎行,不让外头知道行踪,怎么倒要去那样的地方?还是休去的好。”
林黛玉诧异起来:“不是说蟠香寺是个尼庵?怎么这样胆大?”
“哪里是尼庵?”林镜叹口气,“他分上下两寺,下蟠香乃是僧寺,上蟠香才是尼庵。”
又一愣,“郡主早就知道?是要去那尼庵?”
“正是。我在京城遇上一位带发修行的师父,说是出身蟠香寺。我要回来,她托我去上香,不然我就不张罗着去了。”
黛玉解释完了,又笑道,“敢情镜伯以为我要去下蟠香?”
“下蟠香乃是临济宗南宗祖庭,我以为郡主是慕名而去。”
林镜说着,呵呵笑了,“若是要去上蟠香,使得使得!上蟠香的规矩好,我一百个放心。
“那里一概不接待男客。那年皇帝南巡,听说都只能让后妃们进去烧香,内侍都没能跟进去呢。”
黛玉笑了起来:“这多好!”
林镜笑呵呵地下去准备,第二天便去。。
黛玉也被孟姑姑等催着早些休息,养足精神,明天好出门去逛。
可到了晚间,林镜让人递进来消息:“甄费家起火,乃是十四年前。
“如今那一片地上已经整理出来,却被隔壁葫芦庙占了。那小庙的主持听说十几年前曾是寺里的沙弥。
“郡主若要打听他家的事,等从蟠香寺回来,老奴就去访一访那葫芦庙。”
黛玉心下确定了香菱的确就是甄姨娘的外甥女,不由一声长叹。
夜里翻来覆去,只想着回京后如何才能从薛家把香菱接出来,又是半宿没睡着。
第230章
翌日清晨出发,黛玉便一路呵欠。甚至到了下蟠香,紫鹃喊她醒来,让她看一眼那宏伟的山门时,她都懒得睁眼,一路睡了进去。
否则的话,她就能跟第二辆车上的孟姑姑一样,一眼便看见了山门边上、正在下车的太上和太后!
这边孟姑姑吓得两只眼睛都直了,整个人都紧紧贴在车壁上,屏息静气不敢吭声。
晴雯和小红奇怪地看着她。
小红忽有所觉,回头悄悄掀起马车后窗帘子一角,往外看时,却一眼看见了探春!
小红也吓了一跳,忙回头看向孟姑姑,低声道:“我没看错吧?!”
“你看见谁了?!”孟姑姑拧眉。
这丫头应该没见过太上和太后,难道是看见戴相了?
“我看见,义敏县主了……”小红的脸都皱成了一团。..
晴雯大为惊讶:“三姑娘来姑苏了?!她是怎么来的?”
这话一问,孟姑姑全都明白过来,苦着脸小声道:“她是跟着太上和太后,微服过来的……”
三个人你看我我看你,无比震惊。
过了好一会儿,小红才小声问道:“这事儿要告诉姑娘么?”
“为什么不告诉?”晴雯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如今既然太上和太后都来了,那咱们还有什么可怕的?姑娘想干什么,也能干得更痛快不是?”
“就是这个缘故,我才想着,若说了,怕姑娘会更加行险。”小红愁眉,“太上和太后虽然来了,却也是微服。
“事有万一。太上又不是陛下,那些内侍们也不是陶监。若真有什么事儿,竟没人帮着姑娘,该怎么处?!”
这话说得,孟姑姑深以为然:“你虑的是。郡主那脾气,不相干的苏州知府她都能借个力。
“若是知道太上和太后来了,有人给收拾摊子,谁知道她会闹出什么故事儿来!
“还不如咱们就当不知此事,只催着她把该办的办完了,赶紧回京!大家落个平安!”
晴雯噘着嘴揪着帕子,半晌才勉强道了一声“好”。
孟姑姑一看就知道她比她们家郡主还想惹事儿,伸手拎了晴雯的耳朵,咬着牙告诉她:
“若是郡主知道了太上太后带着义敏来苏州这件事,我不管是不是你说的,我先拿你当三天的针架子,让雪雁练手!”
晴雯疼得告饶,指天发誓绝对不漏了口风出去。
正闹着,外头马儿一停,到地方了。
三个人忙下了车。却见前头紫鹃正给黛玉裹上厚披风,又絮絮地抱怨:“若这么困,做什么非要今天来?改天不是也使得?”
雪雁在旁道:“姑娘刚才吃了两片法制紫姜,又喝了茶,想来也清醒了的。倒不必穿这么多。”
孟姑姑掂掇这路线,想必那几位神仙还要在下蟠香多逛会子,不当遇上,便也由着她们在门前嘀咕。
林黛玉却还有些迷瞪,也不吭声,由着紫鹃给自己系好了带子,这才慢抬脚往上蟠香走去。
林镜和楚刈便在门口找了个茶寮,喝茶候着。
不年不节,寺里的人倒不是很多。
黛玉越往里走,越觉得味道熟悉,忍不住悄声问紫鹃:“你觉得不觉得,这庵寺就跟妙姑一样?”
紫鹃眨眨眼,点点头:“唯我独清,尔等皆俗。”
几个人对视着笑。
孟姑姑便往里看,又拉了旁边同样游赏的香客借问:“这寺大么?哪一殿上香最灵验?”
那妇人便笑:“后山梅园大。前儿第一支腊梅开了,倒是可以一看。
“至于灵验,自是最后头的观音殿。姐姐若是替侄女儿求婚事、求子,那里解签都金口直断的!”
孟姑姑呵呵笑着道了谢。
林黛玉分明听见,只装不知,却红了耳根。此刻一百分的瞌睡也全然醒了过来。
到了大殿,礼敬上香,又将妙玉在家里抄的一份金刚经,恭敬放在了供桌上。这才缓步离开。
一路慢慢拜过去。
果然这寺里所有,从造像,到尼僧,甚至碑林石刻、花草树木,骨子里都透着一股敬而远之的味道。
就连孟姑姑这样自来熟的人,都忍不住低声抱怨:“想找个姑子聊聊天,都找不到!”
到了院子最后头,先抬头看见了高高的藏经阁,倒数第二进便是观音殿。
孟姑姑笑嘻嘻地拉了林黛玉:“别磨蹭,快进去抽了签,然后就去看那腊梅去!”
黛玉红着脸,轻声道:“我只拜一拜,不抽签。”
“这可由不得你。你若不肯抽,我便在殿里跟菩萨祝祷,然后替你去抽!”
孟姑姑使坏。
黛玉气得跺脚,却禁不住孟姑姑抢先进了大殿,还真在蒲团上跪了下来,合十向上,便要开口。
忙也进去,轻咳一声,自己也挨着跪了,低声服软:“我抽还不行吗?”
一丝不苟拜完了,敬了香,然后去抽签。
诚心诚意闭目祝祷片刻,签筒轻晃,一支竹签落在地上。
黛玉捡起来,却见签号上写着“第九十九签”。
孟姑姑劈手夺过,笑吟吟地往签桌旁去。
一个老尼坐在那里捻数珠儿,一双老眼慈祥温和,竟是寺里少见面善的。
孟姑姑笑着把签给她:“我这侄女儿的,问姻缘!”
“还有一个小的叫林沣,屡试不第,去年开始不考了。跟着他哥哥管账管库的,算是也在庄子上当差。
“这两个,跟着他们父亲,既见过些世面,也吃了不少苦。他们的老娘又是个要强的。孩子教的也好。
“如今这兄弟两个都娶妻生子,日子过得简单踏实。郡主不是想去田庄上看看?我把林沛叫回来,就是为了商议此事的。”
林黛玉表示了解。然后索性叫了林沛进来,隔着屏风看了一眼,笑着让他回去:“你去跟族长传我的回话,让他别为难,也别害怕。
“我这个人,讲道理,也愿意替别人着想。只是不大肯让人欺负。你跟他说,让他多保重身体罢。”
林沛听着这温温柔柔却杀气腾腾的回话,心里倒落实了,笑着欠身:
“是。小人必定一字不改,让老族长听清楚、都记住。”
林黛玉看一眼楚刈。
楚刈也很满意这个对话,当即绕过屏风,亲自送林沛出门。到了侧门口,又夸他:“苏州的人里头,你是最好的一个。”
林沛按住激荡的心情,笑着道谢,然后大步走了。
“既然祭祖用不着我多做什么,不如先去看看田庄,或者先去蟠香寺替妙姑上了香罢?”
林黛玉跟林镜和孟姑姑商议。
孟姑姑倒是无可无不可,林镜却觉得那蟠香寺还是不去的好。
林黛玉不由得笑起来:“镜伯又有什么故事儿要给我讲的么?”
“倒也,没有。”林镜踌躇再三,还是说了几句,“那地方香火太盛,人来客往的,事儿极多。
“寺里的主持又是苏州府僧纲司的都纲,正经的从九品。什么人都敢庇护了藏在寺里。
“郡主如今正要谨言慎行,不让外头知道行踪,怎么倒要去那样的地方?还是休去的好。”
林黛玉诧异起来:“不是说蟠香寺是个尼庵?怎么这样胆大?”
“哪里是尼庵?”林镜叹口气,“他分上下两寺,下蟠香乃是僧寺,上蟠香才是尼庵。”
又一愣,“郡主早就知道?是要去那尼庵?”
“正是。我在京城遇上一位带发修行的师父,说是出身蟠香寺。我要回来,她托我去上香,不然我就不张罗着去了。”
黛玉解释完了,又笑道,“敢情镜伯以为我要去下蟠香?”
“下蟠香乃是临济宗南宗祖庭,我以为郡主是慕名而去。”
林镜说着,呵呵笑了,“若是要去上蟠香,使得使得!上蟠香的规矩好,我一百个放心。
“那里一概不接待男客。那年皇帝南巡,听说都只能让后妃们进去烧香,内侍都没能跟进去呢。”
黛玉笑了起来:“这多好!”
林镜笑呵呵地下去准备,第二天便去。。
黛玉也被孟姑姑等催着早些休息,养足精神,明天好出门去逛。
可到了晚间,林镜让人递进来消息:“甄费家起火,乃是十四年前。
“如今那一片地上已经整理出来,却被隔壁葫芦庙占了。那小庙的主持听说十几年前曾是寺里的沙弥。
“郡主若要打听他家的事,等从蟠香寺回来,老奴就去访一访那葫芦庙。”
黛玉心下确定了香菱的确就是甄姨娘的外甥女,不由一声长叹。
夜里翻来覆去,只想着回京后如何才能从薛家把香菱接出来,又是半宿没睡着。
第230章
翌日清晨出发,黛玉便一路呵欠。甚至到了下蟠香,紫鹃喊她醒来,让她看一眼那宏伟的山门时,她都懒得睁眼,一路睡了进去。
否则的话,她就能跟第二辆车上的孟姑姑一样,一眼便看见了山门边上、正在下车的太上和太后!
这边孟姑姑吓得两只眼睛都直了,整个人都紧紧贴在车壁上,屏息静气不敢吭声。
晴雯和小红奇怪地看着她。
小红忽有所觉,回头悄悄掀起马车后窗帘子一角,往外看时,却一眼看见了探春!
小红也吓了一跳,忙回头看向孟姑姑,低声道:“我没看错吧?!”
“你看见谁了?!”孟姑姑拧眉。
这丫头应该没见过太上和太后,难道是看见戴相了?
“我看见,义敏县主了……”小红的脸都皱成了一团。..
晴雯大为惊讶:“三姑娘来姑苏了?!她是怎么来的?”
这话一问,孟姑姑全都明白过来,苦着脸小声道:“她是跟着太上和太后,微服过来的……”
三个人你看我我看你,无比震惊。
过了好一会儿,小红才小声问道:“这事儿要告诉姑娘么?”
“为什么不告诉?”晴雯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如今既然太上和太后都来了,那咱们还有什么可怕的?姑娘想干什么,也能干得更痛快不是?”
“就是这个缘故,我才想着,若说了,怕姑娘会更加行险。”小红愁眉,“太上和太后虽然来了,却也是微服。
“事有万一。太上又不是陛下,那些内侍们也不是陶监。若真有什么事儿,竟没人帮着姑娘,该怎么处?!”
这话说得,孟姑姑深以为然:“你虑的是。郡主那脾气,不相干的苏州知府她都能借个力。
“若是知道太上和太后来了,有人给收拾摊子,谁知道她会闹出什么故事儿来!
“还不如咱们就当不知此事,只催着她把该办的办完了,赶紧回京!大家落个平安!”
晴雯噘着嘴揪着帕子,半晌才勉强道了一声“好”。
孟姑姑一看就知道她比她们家郡主还想惹事儿,伸手拎了晴雯的耳朵,咬着牙告诉她:
“若是郡主知道了太上太后带着义敏来苏州这件事,我不管是不是你说的,我先拿你当三天的针架子,让雪雁练手!”
晴雯疼得告饶,指天发誓绝对不漏了口风出去。
正闹着,外头马儿一停,到地方了。
三个人忙下了车。却见前头紫鹃正给黛玉裹上厚披风,又絮絮地抱怨:“若这么困,做什么非要今天来?改天不是也使得?”
雪雁在旁道:“姑娘刚才吃了两片法制紫姜,又喝了茶,想来也清醒了的。倒不必穿这么多。”
孟姑姑掂掇这路线,想必那几位神仙还要在下蟠香多逛会子,不当遇上,便也由着她们在门前嘀咕。
林黛玉却还有些迷瞪,也不吭声,由着紫鹃给自己系好了带子,这才慢抬脚往上蟠香走去。
林镜和楚刈便在门口找了个茶寮,喝茶候着。
不年不节,寺里的人倒不是很多。
黛玉越往里走,越觉得味道熟悉,忍不住悄声问紫鹃:“你觉得不觉得,这庵寺就跟妙姑一样?”
紫鹃眨眨眼,点点头:“唯我独清,尔等皆俗。”
几个人对视着笑。
孟姑姑便往里看,又拉了旁边同样游赏的香客借问:“这寺大么?哪一殿上香最灵验?”
那妇人便笑:“后山梅园大。前儿第一支腊梅开了,倒是可以一看。
“至于灵验,自是最后头的观音殿。姐姐若是替侄女儿求婚事、求子,那里解签都金口直断的!”
孟姑姑呵呵笑着道了谢。
林黛玉分明听见,只装不知,却红了耳根。此刻一百分的瞌睡也全然醒了过来。
到了大殿,礼敬上香,又将妙玉在家里抄的一份金刚经,恭敬放在了供桌上。这才缓步离开。
一路慢慢拜过去。
果然这寺里所有,从造像,到尼僧,甚至碑林石刻、花草树木,骨子里都透着一股敬而远之的味道。
就连孟姑姑这样自来熟的人,都忍不住低声抱怨:“想找个姑子聊聊天,都找不到!”
到了院子最后头,先抬头看见了高高的藏经阁,倒数第二进便是观音殿。
孟姑姑笑嘻嘻地拉了林黛玉:“别磨蹭,快进去抽了签,然后就去看那腊梅去!”
黛玉红着脸,轻声道:“我只拜一拜,不抽签。”
“这可由不得你。你若不肯抽,我便在殿里跟菩萨祝祷,然后替你去抽!”
孟姑姑使坏。
黛玉气得跺脚,却禁不住孟姑姑抢先进了大殿,还真在蒲团上跪了下来,合十向上,便要开口。
忙也进去,轻咳一声,自己也挨着跪了,低声服软:“我抽还不行吗?”
一丝不苟拜完了,敬了香,然后去抽签。
诚心诚意闭目祝祷片刻,签筒轻晃,一支竹签落在地上。
黛玉捡起来,却见签号上写着“第九十九签”。
孟姑姑劈手夺过,笑吟吟地往签桌旁去。
一个老尼坐在那里捻数珠儿,一双老眼慈祥温和,竟是寺里少见面善的。
孟姑姑笑着把签给她:“我这侄女儿的,问姻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