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晴雯掰着手指头数,全抖搂了个干净,又笑向陶监道,“姑娘说,您嘱咐了,不让她多带人,说等您的信儿呢!”
  “嗯,真听话!”陶行简欣慰地点头,道,“我老家正好有人来投奔,还有我私宅里有几个得力的,到时候都送了来。
  “你一会儿跟你姑娘说,让她算算都还缺什么职司上的人,明儿我过来,对一对。这几天最好就把人给你们配齐,这样能踏实过个年。”
  晴雯眉开眼笑:“是!奴婢替我们姑娘谢陶监!我回去一准儿跟姑娘说!”
  说着话,到了二门前。
  晴雯便不出去,闪在一边。
  林之孝家的和林之节忙迎上来,陪笑道:“备了车,夜里路不好走,还是坐车吧?”
  昭明帝想了想,答应了,看着他们拉过车来,眉心拧成了一个疙瘩:“这是,车?!”
  林之孝家的登时闹个大红脸,低头不敢吭声。
  反而林之节,呆愣愣地跟着便道:“这还是荣国府特意送来的呢!说是姑娘们的车里挑的最好的……”
  话还未完,被林之孝家的踹了一脚。
  陶行简伸手从林之孝家的手里夺了灯笼,请昭明帝走路:“没几步,老奴给您照亮儿。”
  昭明帝嗯了一声,迈步往外。
  陶行简回头冷冷地看了林之孝家的一眼:“这东西,扔了吧。明儿我送好的来。”
  林之孝家的深深低头:“是。”
  林之节忙跟着往外一瘸一拐地走,却忍不住回头对林之孝家的说:“嫂子,这车你别扔啊,给我留着!回头我套个驴,我自己用。”
  昭明帝听得噗嗤一声笑。
  陶行简也笑了起来,回头看着林之节道:“你倒实心眼儿!”
  “嗐!早些年我丧气着,成天吃酒,不是兄嫂接济了这半辈子,我早饿死了。如今家里啥都没有,两把椅子一张床,几套衣裳还是来这边儿之后姑娘发的。
  “前儿孟姑姑说了,我虽只是个门房,却是林宅头一道脸面,让我把自己养好看些。我就想着,既然日子有了奔头儿,那就色色都置办一些呗!
  “您看前头您又赏了银子,我回去就给屋里添置上锅碗瓢盆,箱子柜子。若是再加上一辆车,说不得,明儿我也讨个媳妇来呢!”
  昭明帝听得微微笑起来。
  陶行简也开心,拍拍林之节的肩膀:“就是这样!日子有过头了,谁不想好好过,对不对?”
  “对!”林之节痛快地点头,笑呵呵地把他们送到大门,点头哈腰地道别。
  上了自己的马车,昭明帝这才看向陶行简:“你让朕来看望林家姐儿,是为了让朕疼惜她呢?还是为了让朕看看这市井百态?”
  “才一个下人而已,哪来的市井百态?”
  “别看只是一个下人。这可是当年荣国府二管家的亲兄弟,日子还能过成这样。可想而知,外头无数的小民百姓,若是没有营生,可怎么活下去……”
  昭明帝神情渐渐阴郁,垂下眼帘,看向马车里的地毯,忽然指过去:“此物价几何?”
  “此物不论价几何,也是从陛下登基那年开始,一直用到现在了。车马亦没换,每季修一次而已。”陶行简忍不住叹气,“陛下,矫枉不可过正!不然,您让太上皇、太后和皇后娘娘何以自处?!”
  昭明帝长长地吸了一口气,低声道:“再等等,再等等……”
  黛玉听了晴雯的传话,想了想,让人叫了林之孝家的来:“家里的职司如今都全么?都还缺什么?”
  林之孝两口子掌管荣国府多年,自然手到擒来,张嘴便道:“还需七八个粗使的丫头婆子,两个懂车马的,三四个懂点子功夫的小厮护卫,这五六年也就差不多了。
  “如今采买、库房、账房都是我和我老头子在管,说实话,有些忙不过来。。
  “针线上我们没用人,都是买的成衣。
  “其他的,浣洗、洒扫、车马、值夜,还有厨下,都缺人。如今几个老人儿能带着孩子们做,但时间长了只怕分配不开。”
  孟姑姑皱一皱眉:“三进的宅子而已,怎么二十来个人还忙不过来?”
  林黛玉好笑起来:“若是只有我这个屋子,我这一个人,紫鹃雪雁,最多再加个晴雯,也就够服侍的了。
  “可如今我要搭出一个宅邸的架子来,这些人只怕就不大够用了。姑姑从来没管过这些,怕是不理解。回头让林嫂子把荣府的差事跟您说说,您就知道了。”
  回头吩咐林之孝家的:“你跟你女儿去,把家里什么职司多少人分几班,现下都谁在上头,都写下来。我虽然不爱管,却也还是要知道知道的。”
  林之孝家的答应着,叫了小红出来,娘儿两个去隔壁耳房写单子。林家的忍不住悄悄问女儿:“姑娘摆这么大阵仗,敢是想招个上门女婿,就一辈子待在这宅子里了?”
  小红捂着嘴笑:“便不是要待一辈子,只住三五年,以咱们姑娘的身家,那也要住得舒舒服服的才是啊!难道从贾家出来了,反而还要更凑合憋屈不成!?”
  “若说身家,姑娘现在到底有多少银子?”林家的眼睛泛红,口水都要流出来。
  小红警惕地看着她:“不该你问的别问啊!孟姑姑不让我告诉一个人去呢!”
  “我可是这府里的管家娘子,连我都不说,这是什什么意思?”林之孝家的有些不忿。
  小红呵呵冷笑,斜睨她:“谁的职司也不是生下来就有的,也不是中途就不能换的!您这管家娘子只是才立了府,没的人用,才让您来做。
  “若好,自然能长远。若不好,您也知道,陶监明儿就能送好的来替换!您还问东问西的,先管好您自己个儿的差事罢!”
  第67章
  翌日,陶行简果然半上午的时候过来了一趟,松茸、鲍翅燕、龙井、碧螺春、龙凤团茶,甚至一桶新鲜的牛乳,连吃带喝弄了一大堆,外加一大一小两辆新车。
  顺便还有一向替黛玉打理京城铺子的管事,以及男女老幼若干仆从,带上各自的身契,都一股脑交给了黛玉。
  “你屋里的陈设,园子里的花树,不要凑合,挑自己爱的,随你怎么摆。皇上就是那个别扭的性子,什么东西不入眼了,就爱替人家做主。你别搭理他。”
  陶行简走到窗前,特意拿了那石刻炉掂了掂,又仔细看看,笑道:“其实挺古朴,我倒没觉得丑。”
  “先前陛下给我的那方书章,不也是这个形制?非说我的丑,他的难道就好看了?”
  离了荣国府,林黛玉似乎恢复了一些小姑娘家的天真烂漫,小脾气也长了不少。..
  可陶行简就爱听这些,笑得双眼都眯起来,连连点头:“就是就是!”
  当下林黛玉又召集众下人,打管家林之孝起,教他们称呼陶行简,当着旁人便叫“陶大监”,只剩自家人时,便叫“叔老爷”。
  陶行简越发高兴得合不拢嘴,又问黛玉家里还缺什么下人,又问她这些事可看不看得懂。
  黛玉笑着摆手:“我通不懂。且也没打算在这一行上精熟。如今有个前荣府管家帮着,我只偷懒便罢。”
  陶行简皱眉:“那往后你自己当家理事,可怎么办呢?难道一辈子都靠别人不成?”
  “我先懒过这个年。开了春儿,我保证就学起来,可好?”林黛玉连忙表态。
  陶行简这才放了心,叫着林之孝两口子,当着黛玉的面儿,商议这个位置上放什么人,那个差事谁做比较合适,算到最后,多了三个男子,少了两个丫头或婆子。
  “罢了,去买吧。”陶行简道。
  林之孝家的欲言又止。
  林黛玉想起来,问她:“你那两姨妹子家不是有个女儿?如今在做什么?”
  “在家里干活儿呢。爹娘兄弟都是懒骨头,她不做谁做?”林之孝家的愁眉。
  林黛玉便看小红。
  小红立时会意,忙道:“我瞧着叔老爷送来的人里头,有一位清秀高挑的,还没有成亲。表姐又勤快,不如娘你牵个线,把表姐娶过来,就在咱们府里当差,不好么?”
  “这个当然好。不过,对你姨妈可不能说娶,得说买。”林之孝家的早就寻思定了,当即拍板,让那未婚的小伙子假扮买媳妇的行商,把小红的表姐买过来。
  林黛玉满意地点头:“行,那就先这样。这几个男人也先留下。往后说不定还要再添置田庄铺子,哪里不要用人?世叔带来的,总比外头买的强。”
  计议已定,林之孝等人退下。
  晴雯便凑上来问:“眼瞧着午时了,叔老爷就在这里吃饭吧?昨儿晚上陛下嫌弃我们家的菜,柳嫂子嘴上不敢说,心里不服呢。
  “今儿听说叔老爷来,特特地做了拿手的八珍,还熬了好一锅清鸡汤,配了牡丹花样的小面点,我反正闻着喷香!”
  陶行简高高兴兴留下吃饭,肚子滚圆着回了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