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您先在这里稍坐,小的让人套了车来!从大门往里头颇有几步路,大冬天的,再累着您!”
  陶行简往前走了过去,含笑摆手:“倒不必了。这宅子是我看着修缮的,哪一条路我不认得?我自己进去吧!”
  “那可使不得!我们家女眷居多,里头的姑娘姑姑立了死规矩,谁来都得让人带进去。
  “您老看着是疼我了,省了我的事,可我不能乱了章程,让姑娘日后难管家了不是?”
  林之节一边说着,一边努力保持着身体的平衡,尽量不让自己拐得那么明显:
  “您不爱坐车,那小的陪着您散个步。正好您细瞧瞧,姑娘搬进来后,这宅子可有什么变化没有。”
  陶行简轻笑着点头,负着手慢慢往里走,指着甬路两边的盆花笑了起来:“这俗气的腊梅,必不是你们姑娘让摆的!”
  “可不!这是宁国府珍大爷送来的,说这前院儿虽不大用,却也别让它光秃秃的。姑娘推不去,索性就摆了。说她反正不来前院儿,眼不见心不烦。”林之节跟着笑。
  陶行简失笑,连连摇头:“这也太丑了,且小家子气。罢了,明儿我让人送松柏来,大盆的,先摆上。开了春儿再动土,索性种两排树便是。这像什么样子?!”
  林之节跟着笑,却不接话:“姑娘说,里头的园子好,园子里也有几棵老梅树,开得正好。那香气浓的,都能沾在身上。”
  “你守在门房,还能进园子呢?”陶行简打量他。
  林之节笑:“打扫的时候我进去过。现在自然连二门都不进。可两府送东西进去的女人,出来时我都闻着香。猜着便是那几棵树了。”
  “你倒机灵。”陶行简一路跟他说笑。
  到了二门,林之节忙正色告诉守门的单婆子:这是陶监来了,你们赶紧去禀报姑娘。
  又请四个人在门内回廊上坐下歇歇。
  已有人飞跑进去告诉了,然后便看见林之孝家的快步出来迎接。
  林之孝家的一眼先看见陶行简,便屈膝行了个福礼。然而行到一半,转眼看见旁边闲闲站立的男子,林之孝家的腿一软直接跪了下去:“皇上……”
  昭明帝蹙了蹙眉,看陶行简。
  陶行简忙叫林之孝家的起身,低声道:“陛下微服前来,不欲人知。你这是告诉全天下了!”
  林之孝家的忙爬起来,目光一扫看着旁边站着的三四个人,厉声低喝:“大监的话都听见了!?”
  林之节只觉得自己的腿也有些软,忙跟着众人低了头:“是。”
  “你叫什么?”陶行简回头看他。
  林之节一瞬间失神,林之孝家的忙替他答:“这是我家小叔,名叫林之节。”
  陶行简点头:“你不错。知道不坏你们姑娘的规矩。往后就这么当差。这是赏你的。”一翻手递出了两个小银锭子。
  林之节反应过来,欢喜地双手接了。
  陶行简这才陪着昭明帝往里走。
  终究是在自己家了。林黛玉把屋里烧得暖暖和和的,藕荷色短袄长裙,藕荷色比甲,外头套着松花色的宽袖翻毛大袄,正在桌边吃饭。
  听见陶行简来了,忙漱了口,让人把饭端走。
  陶行简在门外正碰上晴雯端着大托盘出来,一看,上头摆着一碗松茸山珍汤,一碟龙井虾仁,一道松鼠桂鱼,一个上汤青菜,一小碗碧粳饭。
  菜几乎都满着,饭也才动了一个小角。
  陶行简忙回头看了昭明帝一眼。
  昭明帝也注意到了,漫声道:“老陶,你不是说,带朕来林家蹭饭么?怎么,朕来了,饭却要端走?!”
  旁人还没反应过来,晴雯先瞪圆了眼睛:“朕……我的妈呀,姑娘,是皇上来了!”
  林黛玉在屋里也听见了,心里咚地一声跳,来不及去看孟姑姑,急忙往外就走!
  陶行简身边站着一人,霜色锦缎长袍,衣襟上暗绣同色如意云纹,声若萧管,姿若青竹,剑眉星目,虎步龙行。
  这就是当朝皇帝昭明帝了。
  便是,这般模样么……
  林黛玉撑着门框,直直地看着昭明帝怔了一瞬,方才反应过来,面飞红霞,随即拜倒:“臣女林氏黛玉,叩见万岁!”
  果然超逸出尘,不俗。
  昭明帝心中微顿,看着黛玉盈盈拜倒,嘴角露出一丝满意的微笑:“这便是如海的女儿了?嗯,很好。”
  往前踏一步,却不去扶林黛玉,而是直接从她身侧擦了过去,直奔里屋饭桌,口中道,“朕饿了。
  “摆饭。
  “汤看着不错,上大碗的。”
  第64章
  昭明帝叫林黛玉坐下一起吃饭。陶行简和孟姑姑都在旁边侍立布菜。四个丫头一字排开在旁边站着等候呼唤。
  这屋子里还是头一遭在吃饭的时候这样肃穆。
  林黛玉吃得小心翼翼。
  昭明帝看着她有些不满,回头责备孟姑姑:“你这怎么给她调理的?小鸟啄米一样,就吃那么一点点。”
  “姑娘头一回跟您一起吃饭,不是脾胃弱吃得少,是心里紧张,吃不下。”孟姑姑倒是不避讳,直话直说。
  昭明帝接着哼道:“那你是怎么教的规矩?泰山崩于前不改于色。她是先文安侯的独生爱女,见着谁都不用这么战战兢兢的。多小家子气!?”
  战战兢兢?!
  小家子气?!
  林黛玉心里不高兴了,脸上便带了出来,一直挂在眉梢眼角的感激与敬畏顿时就不见了,只留着平直嘴角和淡淡眼神。
  陶行简一眼瞥见,没忍住,噗地一声笑了出来。
  昭明帝不明所以。
  “陛下,食不言寝不语。您请吃饭。”陶行简使个眼色让他看林黛玉。
  昭明帝挑了挑眉,带了些疑惑,看过去也没看出什么来,但还是听了陶行简的话,不再多说,且吃饭。
  不知不觉,林黛玉半碗饭下去,倒也恢复了平时的心境,腰背挺直,看着自己爱吃什么菜便伸筷子去夹。根本就忘了旁边还坐着一个当朝皇帝。
  一个不小心,两个人的筷子都去夹那龙井虾仁,撞在了一起。
  “叮”。
  两双银筷贴在一起,都是一愣。
  林黛玉手一顿,头也不抬、身子也不动、眼神也不给,只是手腕一偏,依旧夹了旁边的虾仁,稳稳放进嘴里,静静咀嚼。
  昭明帝看着她的样子,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指指那一大碗热腾腾的山珍汤,吩咐陶行简:“汤。”
  陶行简给他舀了一碗清汤,最后加了两片松茸。
  昭明帝尝了尝,皱了皱眉,大口喝完,放下小汤碗,摆手示意不再要了。
  两个人就这样默默地吃,不一会儿,桌上的三菜一汤竟然只剩了汤底。
  两个人放了碗筷,示意漱口。
  雪雁和紫鹃忙上前服侍。
  晴雯依旧负责收拾残局,看着那几个空盘,实在忍不住喜上眉梢,开口道:“姑娘今儿用的香!自打过来,还是头一回把饭都吃尽了呢!”
  “陛下忙了这些日子,也是头回吃顿踏实饭。”陶行简跟着笑,善意地看了晴雯一眼。
  晴雯高高兴兴地端着大托盘走了。
  “这个丫头倒是胆大,也利落,叫什么?”昭明帝看着晴雯的背影,问道。
  黛玉正低头漱口,便不吭声。
  孟姑姑忙接口:“叫晴雯。原先是服侍他们家贾宝玉的,极淘气的,也莽撞得很。姑娘说,晴雯得罪了太多人,怕日后没个好下场,所以要了来自己教导。如今这规矩还好多了呢。”
  昭明帝失笑:“就这样还好多了?这性子在宫里,怕不得三天就被打死了!”
  几句话说得紫鹃和雪雁脸上血色尽失!
  林黛玉看了两个丫头一眼,才悠悠开口:“晴雯率真诚实,女红又好,又忠心不二。我们这样小小人家,这样的丫头就极好。”
  紫鹃和雪雁松口气。
  “头回见朕,就跟朕打擂台。看来,朕这两车书,可是白喂了狼了。”昭明帝好笑地看着小姑娘发脾气。
  这话说的……
  很宽,厚。
  陶行简和孟姑姑对视一眼,悄悄招呼了紫鹃等人,静静地退了出去。
  屋里就剩昭明帝和黛玉两个人。
  黛玉站了起来,低着头赌气不说话。
  “我看你这,似是看了不少了?”昭明帝浑不在意,起身去看书架,又抽了几本出来翻。
  黛玉心中自然是忐忑的,但看昭明帝的态度,似乎的确对自己极宽容,反而生了三分疑惑。因抬起头来,细声细气地答话:
  “是。这三个月无事时便看一看,史记看完了便看资治通鉴,粗粗翻了一遍。这几天搬家有些慌张,过几天就打算翻翻这些史书了。”
  昭明帝不以为意:“这么急做什么?书又跑不了。看得太多也耗心神,你这病得养。如今有自己的宅子,也没人管头管脚的,雨雪时在家里玩,天好了就出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