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这边鸳鸯和王熙凤正在嬉闹,听见这话,忙推了凤姐走:“快走快走!别跟我们抢螃蟹吃!”
王熙凤红着脸回了主桌,拉着邢夫人撒娇,又去给贾母剥蟹。
贾母看她们婆媳和睦,自然老怀大慰,因笑向王夫人道:“大房如今踏实了,我就等着看你和你儿媳妇……”
一语未了,林之孝家的匆匆赶来。
众丫头仆妇见她神色肃然,哪个敢拦,由着她快步去了贾母身边。
贾母话说到一半,便被林之孝家的凑在耳边低低告诉了陶行简来说的所有事情,顿时脸色剧变!
王夫人没听清,忙问:“你说什么郡主?”
林之孝家的又附耳告诉了她。
王夫人的眼角狠狠一跳,脸色顿时惨白。
席上众人自然都不瞎,只是此时却要装睁眼瞎,各自寻人说笑着,不动神色地都离了席。
贾母和王夫人对视一眼,便强笑着吩咐王熙凤:“我乏了,我回去了,你们自在玩儿罢!”
王熙凤笑着答应,先吩咐车轿,然后亲自扶了贾母出去,轻声问:“出了什么事么?”
“陶监不答应他二人的亲事,威胁要给宝玉娶郡主……”贾母低声交待,“你看着她们这边安排好了,就过来正院,我们再细说。”
王熙凤心中微凛,肃然点头:“是。”
贾母先走,依着往常的样子,邢夫人、王夫人和薛姨妈也就走了,最后是王熙凤,笑容满面地将场面拜托给李纨,自己也就赶紧往贾母上房而去。。
这边众姑娘开心吃喝。
李纨瞧出些端倪,悄悄拉了探春,问她:“宝玉和颦儿要做亲的事儿你听说了罢?”
探春淡淡地瞥她一眼:“林姐姐什么性子你不知道?她不想嫁给二哥哥,这门亲事就做不成。”
李纨挑眉。
“先林姑父去世前,林姐姐在咱们家,虽然不能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她只要开口,老太太无不允的。
“更何况,她如今有宫里做靠山。老太太和太太便是动再多的心思,一力降十会,宫里只要发话,此事也成不了。”
探春撇撇嘴,低声哼道,“再说,宝玉前儿跟袭人那事,闹得那样难看,还闹到了林姐姐跟前去。就林姐姐的性子,没掀了这座荣国府,就已经算她宽厚了!
“要换成我,我一头碰死也不嫁这样的人!”
“你当谁都有你这气性呢?”李纨不由笑起来,却擎了酒杯,跟她碰了一下,二人饮酒。
另一边宝钗早就听见了主桌说定了自己选侍读之事,心中大定。闲适之余,又见史湘云张罗累了去一边休息,便也走过去,含笑问她:“怎样?可知道管家事的烦难了?”
湘云一见是她,笑着拉了她的手,让她在自己身边坐下:“宝姐姐教导我,我自然就知道了。日后也多体谅我婶子和凤姐姐一些。”
“咱们俩好了一场,我只跟你说这些家常话,可不敢当教导二字。”宝钗温婉地笑着,见有人往这边走,拉了她起身躲开。
慢慢走到水上的槅子里坐下,开了窗往外观察着人来人往,这才又轻声问她:“我听说,你把袭人要走了?”
“是。”湘云表情怅然,“我小时候来这边住着,都是她照看我。她比所有服侍过我的丫头都周到,我那时候恨不得她就是我娘……
“如今她遭了难,既然对外说她是病了,我就当她是病了,我带她去治病,难道还不行?”
“你是个重情义的人,念旧,又一腔侠气。我愿意跟你好,也是为了这个。”宝钗轻轻地拉住了她的手,眼神温柔怜悯:
“可是云丫头,你家里已经有官媒来相看,你婶子正要给你议亲,你却沾上了跟表兄有染的丫头。这个话传到你婶子的耳朵里,会是个什么下场,你想过吗?”
第54章
史湘云脸色大变。
她完全没想到这个!
“我听说,老太太当时是拦了你的,可你没听她老人家的,是不是?”宝钗又道。
史湘云咬住了嘴唇,低下头去:“老太太问我,万一她病好不了,我是不是要养她一辈子……”
“你现在明白这话的意思了么?”
“……请宝姐姐为我解惑。”
“老太太是问你,若是日后的宝二奶奶不肯让袭人回来,你怎么办?为了一个丫头,你是不是要跟日后的表嫂生了芥蒂,是不是等老太太驾鹤西游,你就再不跟荣府二房,再不跟宝玉来往了呢?”
宝钗轻轻地摸了摸湘云的头,帮她顺了顺发髻上有些凌乱的小步摇上的碎红宝小挂珠,满眼怜惜:
“老太太疼了你一场,你想想,她心里是怎么盼着你的,你又是怎么回应的?”
史湘云的脸色渐渐苍白起来。
她给贾母的答话是:“怎么我也不会差那一口吃的吧?我幼年跟着老祖宗,又淘气又娇气,多亏她伺候我那几年;我养她余生,也应该的。”
所以,就为了那一点伺候之情,自己就当着众人,给老祖宗没脸?还是给二太太没脸呢!?
湘云是个聪明的人,宝钗所说的这些细节,不是她想不到,而是她没往这边想。一旦对了方向,她能想到的,一点儿都不比宝钗少。
“宝姐姐,我错了!可是,如今我已经把袭人接到了我家的庄子上,难道还退回来不成?!”
史湘云越想越觉得自己办差了,急得哭了起来。
薛宝钗嘴角微弯,保持住脸上的怜悯,抱了她拍着背哄,轻声道:“倒也不用。我替你想了个法子,你看行不行?”
湘云擦了一把泪,忙抬头道:“好姐姐,快请说!我无不遵从照办的!”
“你也听见了,我马上就要去选侍读。这一选,怕是就不好住在这里,要搬回家去了。那边的宅子要收拾,要忙活,我也缺能主持大局的细心人。
“不如你悄悄地把袭人送到我那里去,我给她找份差事,开着月钱,她有个事情抓挠,心里也宽一些。
“等过两年,宝玉娶了妻,看着那位宝二奶奶的性情脾气,咱们再商量怎么办。
“若好,便让袭人回来接着伺候宝玉;若不好,咱们便把袭人还了身契,让她自往外头择婿嫁人,日常照应着些,也就是了。
“你看这样如何?”宝钗看着湘云的脸色,缓缓道来。
湘云越听眼睛越亮,最后拍手笑道:“这个主意好!果然宝姐姐比我想得周全多了!”
宝钗宠溺地摸摸她的头:“以后可不能这样顶撞老太太了。等我搬出去,不在你身边,没人再给你提醒,你得自己立起来。知道了吗?”
“好。我都记得。”湘云靠在宝钗怀里,眼眶微红,“我若有你这么个亲姐姐就好了,便是没了娘,也无妨的。”
“……又混说了。”宝钗轻轻拍她,软软地嗔一句,便转开了话题。
心里却哂笑:真是没娘的孩子没人教。就这么不会说话!
你我若为亲姐妹,那我母岂不就是汝母?那你没了娘,岂不就是我没了娘?!我娘活得好好的,你这么说话,岂不是在诅咒我母?!
然而这样的傻姑娘,正好笼络,日后必有大用!
大观园里众人各自嬉笑,各怀心思,一片热闹景象。
而贾母正房内,贾母、邢夫人、王夫人和王熙凤,沉默对坐,鸳鸯和林之孝家的,无言侍立。
良久,贾母疲惫挥手:“罢了,老大家的知道就行了,回去吧。凤丫头也去忙。林之孝家的出去说一声,我和太太在这里等你二老爷,让他进来,当时的情形,我要细问问。”
邢夫人和王熙凤起身告辞。
婆媳两个出了贾母正院,对视一眼,邢夫人便道:“正好我有话跟你说,你跟我来。”
王熙凤顺势点头。娘儿俩个坐了车去了大房去说私房话。
这边贾政得了消息,忙过来,跟贾母和王夫人备细说了经过,又斜了王夫人一眼,道:“你这昏悖都传到宫里去了!人家跟我打听你什么时候死!”
王夫人觉得颜面扫地,不由得掩着脸哭了起来:“我哪不是为了这个家!?”
“好了!”贾母不耐烦地一声断喝,然后皱眉看着贾政,“你看,这是陶某的意思,还是圣上的意思?”
“圣上日理万机,哪里来的心思管这些?儿子觉得,是陶某自作主张!”贾政掷地有声。
王夫人倒有些失望:“若只是他自作主张,那孝昌郡主之事竟是假的了?”
“你在想什么?”贾政敏感地反应过来妻子对此事竟动了心,顿时瞪眼喝道,“通宜长公主与陛下自幼不睦,两个人的母妃更是不死不休!
“你若欢天喜地地娶了她的女儿做儿媳,你觉得陛下会怎么对待我和大兄,又会如何看待宫里的娘娘?
“鬼迷心窍!难怪宫里会问你的死期!”
贾母深吸一口气,目光躲开菜鸡互啄的儿子儿媳,沉声道:“我却觉得,搞不好,这是陛下的意思。”
王熙凤红着脸回了主桌,拉着邢夫人撒娇,又去给贾母剥蟹。
贾母看她们婆媳和睦,自然老怀大慰,因笑向王夫人道:“大房如今踏实了,我就等着看你和你儿媳妇……”
一语未了,林之孝家的匆匆赶来。
众丫头仆妇见她神色肃然,哪个敢拦,由着她快步去了贾母身边。
贾母话说到一半,便被林之孝家的凑在耳边低低告诉了陶行简来说的所有事情,顿时脸色剧变!
王夫人没听清,忙问:“你说什么郡主?”
林之孝家的又附耳告诉了她。
王夫人的眼角狠狠一跳,脸色顿时惨白。
席上众人自然都不瞎,只是此时却要装睁眼瞎,各自寻人说笑着,不动神色地都离了席。
贾母和王夫人对视一眼,便强笑着吩咐王熙凤:“我乏了,我回去了,你们自在玩儿罢!”
王熙凤笑着答应,先吩咐车轿,然后亲自扶了贾母出去,轻声问:“出了什么事么?”
“陶监不答应他二人的亲事,威胁要给宝玉娶郡主……”贾母低声交待,“你看着她们这边安排好了,就过来正院,我们再细说。”
王熙凤心中微凛,肃然点头:“是。”
贾母先走,依着往常的样子,邢夫人、王夫人和薛姨妈也就走了,最后是王熙凤,笑容满面地将场面拜托给李纨,自己也就赶紧往贾母上房而去。。
这边众姑娘开心吃喝。
李纨瞧出些端倪,悄悄拉了探春,问她:“宝玉和颦儿要做亲的事儿你听说了罢?”
探春淡淡地瞥她一眼:“林姐姐什么性子你不知道?她不想嫁给二哥哥,这门亲事就做不成。”
李纨挑眉。
“先林姑父去世前,林姐姐在咱们家,虽然不能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她只要开口,老太太无不允的。
“更何况,她如今有宫里做靠山。老太太和太太便是动再多的心思,一力降十会,宫里只要发话,此事也成不了。”
探春撇撇嘴,低声哼道,“再说,宝玉前儿跟袭人那事,闹得那样难看,还闹到了林姐姐跟前去。就林姐姐的性子,没掀了这座荣国府,就已经算她宽厚了!
“要换成我,我一头碰死也不嫁这样的人!”
“你当谁都有你这气性呢?”李纨不由笑起来,却擎了酒杯,跟她碰了一下,二人饮酒。
另一边宝钗早就听见了主桌说定了自己选侍读之事,心中大定。闲适之余,又见史湘云张罗累了去一边休息,便也走过去,含笑问她:“怎样?可知道管家事的烦难了?”
湘云一见是她,笑着拉了她的手,让她在自己身边坐下:“宝姐姐教导我,我自然就知道了。日后也多体谅我婶子和凤姐姐一些。”
“咱们俩好了一场,我只跟你说这些家常话,可不敢当教导二字。”宝钗温婉地笑着,见有人往这边走,拉了她起身躲开。
慢慢走到水上的槅子里坐下,开了窗往外观察着人来人往,这才又轻声问她:“我听说,你把袭人要走了?”
“是。”湘云表情怅然,“我小时候来这边住着,都是她照看我。她比所有服侍过我的丫头都周到,我那时候恨不得她就是我娘……
“如今她遭了难,既然对外说她是病了,我就当她是病了,我带她去治病,难道还不行?”
“你是个重情义的人,念旧,又一腔侠气。我愿意跟你好,也是为了这个。”宝钗轻轻地拉住了她的手,眼神温柔怜悯:
“可是云丫头,你家里已经有官媒来相看,你婶子正要给你议亲,你却沾上了跟表兄有染的丫头。这个话传到你婶子的耳朵里,会是个什么下场,你想过吗?”
第54章
史湘云脸色大变。
她完全没想到这个!
“我听说,老太太当时是拦了你的,可你没听她老人家的,是不是?”宝钗又道。
史湘云咬住了嘴唇,低下头去:“老太太问我,万一她病好不了,我是不是要养她一辈子……”
“你现在明白这话的意思了么?”
“……请宝姐姐为我解惑。”
“老太太是问你,若是日后的宝二奶奶不肯让袭人回来,你怎么办?为了一个丫头,你是不是要跟日后的表嫂生了芥蒂,是不是等老太太驾鹤西游,你就再不跟荣府二房,再不跟宝玉来往了呢?”
宝钗轻轻地摸了摸湘云的头,帮她顺了顺发髻上有些凌乱的小步摇上的碎红宝小挂珠,满眼怜惜:
“老太太疼了你一场,你想想,她心里是怎么盼着你的,你又是怎么回应的?”
史湘云的脸色渐渐苍白起来。
她给贾母的答话是:“怎么我也不会差那一口吃的吧?我幼年跟着老祖宗,又淘气又娇气,多亏她伺候我那几年;我养她余生,也应该的。”
所以,就为了那一点伺候之情,自己就当着众人,给老祖宗没脸?还是给二太太没脸呢!?
湘云是个聪明的人,宝钗所说的这些细节,不是她想不到,而是她没往这边想。一旦对了方向,她能想到的,一点儿都不比宝钗少。
“宝姐姐,我错了!可是,如今我已经把袭人接到了我家的庄子上,难道还退回来不成?!”
史湘云越想越觉得自己办差了,急得哭了起来。
薛宝钗嘴角微弯,保持住脸上的怜悯,抱了她拍着背哄,轻声道:“倒也不用。我替你想了个法子,你看行不行?”
湘云擦了一把泪,忙抬头道:“好姐姐,快请说!我无不遵从照办的!”
“你也听见了,我马上就要去选侍读。这一选,怕是就不好住在这里,要搬回家去了。那边的宅子要收拾,要忙活,我也缺能主持大局的细心人。
“不如你悄悄地把袭人送到我那里去,我给她找份差事,开着月钱,她有个事情抓挠,心里也宽一些。
“等过两年,宝玉娶了妻,看着那位宝二奶奶的性情脾气,咱们再商量怎么办。
“若好,便让袭人回来接着伺候宝玉;若不好,咱们便把袭人还了身契,让她自往外头择婿嫁人,日常照应着些,也就是了。
“你看这样如何?”宝钗看着湘云的脸色,缓缓道来。
湘云越听眼睛越亮,最后拍手笑道:“这个主意好!果然宝姐姐比我想得周全多了!”
宝钗宠溺地摸摸她的头:“以后可不能这样顶撞老太太了。等我搬出去,不在你身边,没人再给你提醒,你得自己立起来。知道了吗?”
“好。我都记得。”湘云靠在宝钗怀里,眼眶微红,“我若有你这么个亲姐姐就好了,便是没了娘,也无妨的。”
“……又混说了。”宝钗轻轻拍她,软软地嗔一句,便转开了话题。
心里却哂笑:真是没娘的孩子没人教。就这么不会说话!
你我若为亲姐妹,那我母岂不就是汝母?那你没了娘,岂不就是我没了娘?!我娘活得好好的,你这么说话,岂不是在诅咒我母?!
然而这样的傻姑娘,正好笼络,日后必有大用!
大观园里众人各自嬉笑,各怀心思,一片热闹景象。
而贾母正房内,贾母、邢夫人、王夫人和王熙凤,沉默对坐,鸳鸯和林之孝家的,无言侍立。
良久,贾母疲惫挥手:“罢了,老大家的知道就行了,回去吧。凤丫头也去忙。林之孝家的出去说一声,我和太太在这里等你二老爷,让他进来,当时的情形,我要细问问。”
邢夫人和王熙凤起身告辞。
婆媳两个出了贾母正院,对视一眼,邢夫人便道:“正好我有话跟你说,你跟我来。”
王熙凤顺势点头。娘儿俩个坐了车去了大房去说私房话。
这边贾政得了消息,忙过来,跟贾母和王夫人备细说了经过,又斜了王夫人一眼,道:“你这昏悖都传到宫里去了!人家跟我打听你什么时候死!”
王夫人觉得颜面扫地,不由得掩着脸哭了起来:“我哪不是为了这个家!?”
“好了!”贾母不耐烦地一声断喝,然后皱眉看着贾政,“你看,这是陶某的意思,还是圣上的意思?”
“圣上日理万机,哪里来的心思管这些?儿子觉得,是陶某自作主张!”贾政掷地有声。
王夫人倒有些失望:“若只是他自作主张,那孝昌郡主之事竟是假的了?”
“你在想什么?”贾政敏感地反应过来妻子对此事竟动了心,顿时瞪眼喝道,“通宜长公主与陛下自幼不睦,两个人的母妃更是不死不休!
“你若欢天喜地地娶了她的女儿做儿媳,你觉得陛下会怎么对待我和大兄,又会如何看待宫里的娘娘?
“鬼迷心窍!难怪宫里会问你的死期!”
贾母深吸一口气,目光躲开菜鸡互啄的儿子儿媳,沉声道:“我却觉得,搞不好,这是陛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