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尽管那些悖伦缠绵的片段只是一个梦,但她仍唤不出阿兄。
容濯并未强求,道:“阿兄不过是一个称谓,不必为难。”
昨夜才混淆梦中女郎的名字,此刻她改口反而古怪。
兄妹默契地双双回避。
-
及笄礼休憩了一日,灼玉把薛相的事重新提上案头。
这日赵王将她叫了去。
明德殿中,赵王看向下方的女儿,笄礼后的幼女梳起温婉的垂云髻,明眸灵动有神,溢着生机。
当年女儿刚出生时,姜夫人就命匠人打了精美的钗冠,满含期待道:“我一贫家女,能长大已是不易,哪有及笄礼?但我没有的,我们阿蓁都要有,且要风风光光地办!”
昔人已去,言犹在耳。
赵王压制住心口空洞,竭力振作:“阿蓁已及笄,是该学着料理些事务,寡人——”想到要和女儿相处,他顿生无措:“你二王兄执玉细心缜密,往后你跟着他学点东西吧。”
之所以会生出这个想法是源于那日次子改的祝辞。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除去父兄外,他希望幼女还能有最后一道依仗——便是她自己。
起来想去,选了最合适的容濯,不仅希望他能教妹妹学识处事,更能重修兄妹之谊,只要容濯与灼玉兄妹情笃,容铎与张王后也势必会爱屋及乌地善待她。赵王唤来容濯,把幼女托付给他,并嘱咐灼玉:“阿蓁,你阿母曾说你生性果敢但稍显急躁,正好你二王兄素来有耐性,多与他学一学。”
灼玉乖巧应下:“女儿明白。”
兄妹一前一后出了明德殿,容濯似乎洞穿她内心的想法,头也不回地轻笑道:“阳奉阴违。”
他身量高,即便步伐矜雅,亦比灼玉走得快上不少,她像水中急游的虾子,倒腾着脚小步追上:“父王说得是没错,但有时急躁并非坏事,富贵险中求,连狗都要抢热乎的——”
容濯蓦地止步。
灼玉额头撞上他清癯的背,那个粗鄙不堪的字就这样被逼停。
青年像玉柱笔直地站着,身子转也不带转,稍回过头垂目看着正揉着额头的王妹:“粗鄙。”
灼玉抬头偷瞄,见他一副吃了苍蝇的表情,想起他极度爱洁,眸子弯成两弯狡黠月牙:“话糙理不糙嘛。”
此后她明面上跟容濯习六艺、学处事,私下筹谋对付薛邕。
园中白雪皑皑,亭子里炭盆燃得正旺,厚厚布幔围起,将寒意隔绝在外,围出片温暖天地。
灼玉和容濯在棋桌前对坐,她不会下棋,看着他左右手对弈半晌,忍不住打断:“我们要如何扳倒他?”
容濯抬眸:“父王让我教你处世之道,你都学了哪些?”
灼玉捏起一枚黑子,棋子用墨绿翡石打造,漆黑如墨,莹润光洁,莫名像容濯的眼眸。另一手托腮发愁:“薛相那老狐狸不倒,我生怕哪一日就小命不保,哪有心思学这些?”
言归正传,她分析道:“我记得你说过,父王对薛邕信任是因他乃天子任命,且善于治国,父王忠于天子,又不善文政,出于大局考虑,即便怀疑也会用理智。何况薛邕救过父王,从薛家人和私情入手不足以动摇父王信任,将其连根拔起。可不忤逆父王,又得借父王权势,难道要逼老狐狸谋反?”
“但前世老狐狸——”
前世老狐狸能隐忍到两年后才夺权,足见其谨慎。
灼玉说到此处顿住。
错了,不是前世,是梦里。
熟稔地纠正后,她继续道:“得设法激他露出狐狸尾巴。”
说完许久没等到容濯的回应,灼玉抬眼,发现她以为一直安静下棋的容濯竟拈着棋子手悬停在半空,眸子紧紧地盯着她,如深邃的幽潭,似乎想从她眸中窥探到什么。
兄妹对视几息,他冷不丁问:“王妹本想说的,可是前世?”
前、前世?
灼玉指尖蓦地一抖。
她疑心是自己听错了,转瞬间,脑中飞逝过无数种念头。
莫非他也做了那些“梦”?
想到这个可能,灼玉手又一颤,棋子掉至容濯手边。
容濯拈起棋子,徐徐直起身。
他双手撑在棋桌上,挺拔身形背着光,在她身上罩下暗影,仿佛一道温柔而充满压迫的蛛丝网。
灼玉与他对视着,从王兄思忖的眼中看到一个满脸心虚的自己。
容濯沉静地睇凝她,一字一句问:“妹妹何来前世?”
第14章
容濯话语温和,却流露出隐隐的压迫感,沉静眸中露出她从未见过的探究和晦暗,让灼玉觉得陌生。
她不安地后退,却被容濯按住肩头:“妹妹躲什么?”
“我……”
灼玉抓住棋子,棋子硌着手心,钝痛让她稍稍找回了镇定。
从前被夫君变兄长的事困扰得焦灼,灼玉总觉不公,如今才意识到容濯不知情的好处。哪怕那只是个荒唐的梦境,可若他也做了那样的“梦境”——此后每日,曾在梦里互称夫妻、做尽亲密之事的兄妹俩便得隔着共同的亲人和礼法做兄友妹恭之态,却于偶然对视间想起梦里荒唐种种……
不行!
不能让容濯知道她拥有这些荒唐的记忆,只能装傻充愣。灼玉忍着羞耻,故作惊惶,梗着脖子后缩:“你听错了吧,我哪有说什么‘前世’。是你听错了,还是你真有前世?”
她漫无边际地乱猜,声音不由微微颤抖似野猫四处乱窜,将容濯一团乱麻的思绪抓得更乱。
但他反倒冷静了下来。
王妹口中的“前世”或许是口误,或许是他听错了。她还年少,难免生出古怪离奇的念头,可他冒出和她一样荒唐的猜测岂不可笑?
疯了么。
容濯自哂一笑。
王妹还在喋喋不休地猜测,一句比一句荒唐离谱,看着他的目光简直像在看被妖邪附身的人。
他眸中思忖褪去,抬手按住王妹乱晃的头,柔声道:“乖一些。”
那左右乱晃的脑袋总算静下来,王妹仿佛被施了定身咒,乖乖坐着不动,明亮浑圆的一双猫儿眼瞬目不错地看他,眸中盈满不安。
容濯按着王妹,一手将乱掉的棋盘复原好,这才再度抬眸。
对着这双干净眼眸,他竟生出了负罪感,面不改色地用谎言掩饰关于梦境的荒唐揣测:“为兄所言之‘前世’,并非‘前一世’,乃‘先前之事’。”
原是她在疑神疑鬼,灼玉松口气,避开容濯的手掌,迅速岔开话:“……那要激发薛相谋逆么?”
容濯端回疏离难测的模样。
看着妹妹一团懵懂稚嫩的面容,他眼前浮现梦中他耐心教女子的梦境,他愈发觉得荒谬。亲妹尚还需人耐心教授礼仪之道、谋略之术,他竟做梦去教一个仇敌遗孀分析局势?
岂不可笑。
容濯将梦抛诸脑后,不过梦中他和那女郎所谈之事倒不应忽视。
梦中那女郎的夫婿似乎对长兄早有不满,曾在围猎比试中伤了长兄。既是比试,理应愿赌服输。可不久后,长兄与君母在从长安回赵国途中遇刺,母子皆丧了命。行刺者是名叫郑及的刺客,虽与那女郎的夫婿无关,但若非她的夫婿出于私人情绪下手过重,致长兄受伤,以长兄的身手反杀对方绰绰有余,何至于母子双亡?
“仇敌”渊源由此而来。
长兄和君母遇刺时他在长安,而父王悲痛病重,薛邕趁机夺权,并给他下毒扶他为傀儡太子。
容濯对怪梦再次下了定论。
梦只是映衬人意识的幻象,梦中女子或许象征着某种情愫,但绝非男女之情,更与王妹无关。
而会梦到薛相掌权、长兄遇刺应是王妹的话让他对薛邕生出戒备。
且已无法忽视。
容濯下了决心:“是要激一激,正好也教妹妹如何谋算人心。”
兄妹就薛邕一事达成一致,他教了妹妹第一件事:“人皆血肉之躯,皆有弱点和逆鳞。”
随后他分析妹妹方才的对策:“逼其造反是个办法,但阿蓁也说中了紧要之处——薛邕谨慎,若篡权必倾尽全力,必致赵国动荡,实为下策。”
灼玉接过话:“我们要先让父王疑心薛相曾触碰他的逆鳞,瓦解他对薛邕的信任,再利用父王的权势,让他在薛邕谋逆之前对付薛邕?”
她陷入思忖:“可父王的逆鳞是什么呢?我还不大了解他。”
她求助地看向容濯,容濯不回应,只定定地看她。
灼玉难得展露出兄妹的默契,心领神会地指指自己:“我?”随后摇头:“你抬举我了,我得宠是因为阿娘。”
她恍然大*悟:“你是说,利用我阿娘的死来离间他们?”
-
那日兄妹分别前,灼玉托了容濯派暗卫帮她偷个东西。
容濯虽不解,但也答应了。
其后赵国风平浪静。
月余后,太行山有贼匪作乱的军报传回,薛邕安插在中尉府的人来报:“相爷,军报称捉到的贼匪是当年因姜夫人之死畏罪潜逃的护卫!”
容濯并未强求,道:“阿兄不过是一个称谓,不必为难。”
昨夜才混淆梦中女郎的名字,此刻她改口反而古怪。
兄妹默契地双双回避。
-
及笄礼休憩了一日,灼玉把薛相的事重新提上案头。
这日赵王将她叫了去。
明德殿中,赵王看向下方的女儿,笄礼后的幼女梳起温婉的垂云髻,明眸灵动有神,溢着生机。
当年女儿刚出生时,姜夫人就命匠人打了精美的钗冠,满含期待道:“我一贫家女,能长大已是不易,哪有及笄礼?但我没有的,我们阿蓁都要有,且要风风光光地办!”
昔人已去,言犹在耳。
赵王压制住心口空洞,竭力振作:“阿蓁已及笄,是该学着料理些事务,寡人——”想到要和女儿相处,他顿生无措:“你二王兄执玉细心缜密,往后你跟着他学点东西吧。”
之所以会生出这个想法是源于那日次子改的祝辞。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除去父兄外,他希望幼女还能有最后一道依仗——便是她自己。
起来想去,选了最合适的容濯,不仅希望他能教妹妹学识处事,更能重修兄妹之谊,只要容濯与灼玉兄妹情笃,容铎与张王后也势必会爱屋及乌地善待她。赵王唤来容濯,把幼女托付给他,并嘱咐灼玉:“阿蓁,你阿母曾说你生性果敢但稍显急躁,正好你二王兄素来有耐性,多与他学一学。”
灼玉乖巧应下:“女儿明白。”
兄妹一前一后出了明德殿,容濯似乎洞穿她内心的想法,头也不回地轻笑道:“阳奉阴违。”
他身量高,即便步伐矜雅,亦比灼玉走得快上不少,她像水中急游的虾子,倒腾着脚小步追上:“父王说得是没错,但有时急躁并非坏事,富贵险中求,连狗都要抢热乎的——”
容濯蓦地止步。
灼玉额头撞上他清癯的背,那个粗鄙不堪的字就这样被逼停。
青年像玉柱笔直地站着,身子转也不带转,稍回过头垂目看着正揉着额头的王妹:“粗鄙。”
灼玉抬头偷瞄,见他一副吃了苍蝇的表情,想起他极度爱洁,眸子弯成两弯狡黠月牙:“话糙理不糙嘛。”
此后她明面上跟容濯习六艺、学处事,私下筹谋对付薛邕。
园中白雪皑皑,亭子里炭盆燃得正旺,厚厚布幔围起,将寒意隔绝在外,围出片温暖天地。
灼玉和容濯在棋桌前对坐,她不会下棋,看着他左右手对弈半晌,忍不住打断:“我们要如何扳倒他?”
容濯抬眸:“父王让我教你处世之道,你都学了哪些?”
灼玉捏起一枚黑子,棋子用墨绿翡石打造,漆黑如墨,莹润光洁,莫名像容濯的眼眸。另一手托腮发愁:“薛相那老狐狸不倒,我生怕哪一日就小命不保,哪有心思学这些?”
言归正传,她分析道:“我记得你说过,父王对薛邕信任是因他乃天子任命,且善于治国,父王忠于天子,又不善文政,出于大局考虑,即便怀疑也会用理智。何况薛邕救过父王,从薛家人和私情入手不足以动摇父王信任,将其连根拔起。可不忤逆父王,又得借父王权势,难道要逼老狐狸谋反?”
“但前世老狐狸——”
前世老狐狸能隐忍到两年后才夺权,足见其谨慎。
灼玉说到此处顿住。
错了,不是前世,是梦里。
熟稔地纠正后,她继续道:“得设法激他露出狐狸尾巴。”
说完许久没等到容濯的回应,灼玉抬眼,发现她以为一直安静下棋的容濯竟拈着棋子手悬停在半空,眸子紧紧地盯着她,如深邃的幽潭,似乎想从她眸中窥探到什么。
兄妹对视几息,他冷不丁问:“王妹本想说的,可是前世?”
前、前世?
灼玉指尖蓦地一抖。
她疑心是自己听错了,转瞬间,脑中飞逝过无数种念头。
莫非他也做了那些“梦”?
想到这个可能,灼玉手又一颤,棋子掉至容濯手边。
容濯拈起棋子,徐徐直起身。
他双手撑在棋桌上,挺拔身形背着光,在她身上罩下暗影,仿佛一道温柔而充满压迫的蛛丝网。
灼玉与他对视着,从王兄思忖的眼中看到一个满脸心虚的自己。
容濯沉静地睇凝她,一字一句问:“妹妹何来前世?”
第14章
容濯话语温和,却流露出隐隐的压迫感,沉静眸中露出她从未见过的探究和晦暗,让灼玉觉得陌生。
她不安地后退,却被容濯按住肩头:“妹妹躲什么?”
“我……”
灼玉抓住棋子,棋子硌着手心,钝痛让她稍稍找回了镇定。
从前被夫君变兄长的事困扰得焦灼,灼玉总觉不公,如今才意识到容濯不知情的好处。哪怕那只是个荒唐的梦境,可若他也做了那样的“梦境”——此后每日,曾在梦里互称夫妻、做尽亲密之事的兄妹俩便得隔着共同的亲人和礼法做兄友妹恭之态,却于偶然对视间想起梦里荒唐种种……
不行!
不能让容濯知道她拥有这些荒唐的记忆,只能装傻充愣。灼玉忍着羞耻,故作惊惶,梗着脖子后缩:“你听错了吧,我哪有说什么‘前世’。是你听错了,还是你真有前世?”
她漫无边际地乱猜,声音不由微微颤抖似野猫四处乱窜,将容濯一团乱麻的思绪抓得更乱。
但他反倒冷静了下来。
王妹口中的“前世”或许是口误,或许是他听错了。她还年少,难免生出古怪离奇的念头,可他冒出和她一样荒唐的猜测岂不可笑?
疯了么。
容濯自哂一笑。
王妹还在喋喋不休地猜测,一句比一句荒唐离谱,看着他的目光简直像在看被妖邪附身的人。
他眸中思忖褪去,抬手按住王妹乱晃的头,柔声道:“乖一些。”
那左右乱晃的脑袋总算静下来,王妹仿佛被施了定身咒,乖乖坐着不动,明亮浑圆的一双猫儿眼瞬目不错地看他,眸中盈满不安。
容濯按着王妹,一手将乱掉的棋盘复原好,这才再度抬眸。
对着这双干净眼眸,他竟生出了负罪感,面不改色地用谎言掩饰关于梦境的荒唐揣测:“为兄所言之‘前世’,并非‘前一世’,乃‘先前之事’。”
原是她在疑神疑鬼,灼玉松口气,避开容濯的手掌,迅速岔开话:“……那要激发薛相谋逆么?”
容濯端回疏离难测的模样。
看着妹妹一团懵懂稚嫩的面容,他眼前浮现梦中他耐心教女子的梦境,他愈发觉得荒谬。亲妹尚还需人耐心教授礼仪之道、谋略之术,他竟做梦去教一个仇敌遗孀分析局势?
岂不可笑。
容濯将梦抛诸脑后,不过梦中他和那女郎所谈之事倒不应忽视。
梦中那女郎的夫婿似乎对长兄早有不满,曾在围猎比试中伤了长兄。既是比试,理应愿赌服输。可不久后,长兄与君母在从长安回赵国途中遇刺,母子皆丧了命。行刺者是名叫郑及的刺客,虽与那女郎的夫婿无关,但若非她的夫婿出于私人情绪下手过重,致长兄受伤,以长兄的身手反杀对方绰绰有余,何至于母子双亡?
“仇敌”渊源由此而来。
长兄和君母遇刺时他在长安,而父王悲痛病重,薛邕趁机夺权,并给他下毒扶他为傀儡太子。
容濯对怪梦再次下了定论。
梦只是映衬人意识的幻象,梦中女子或许象征着某种情愫,但绝非男女之情,更与王妹无关。
而会梦到薛相掌权、长兄遇刺应是王妹的话让他对薛邕生出戒备。
且已无法忽视。
容濯下了决心:“是要激一激,正好也教妹妹如何谋算人心。”
兄妹就薛邕一事达成一致,他教了妹妹第一件事:“人皆血肉之躯,皆有弱点和逆鳞。”
随后他分析妹妹方才的对策:“逼其造反是个办法,但阿蓁也说中了紧要之处——薛邕谨慎,若篡权必倾尽全力,必致赵国动荡,实为下策。”
灼玉接过话:“我们要先让父王疑心薛相曾触碰他的逆鳞,瓦解他对薛邕的信任,再利用父王的权势,让他在薛邕谋逆之前对付薛邕?”
她陷入思忖:“可父王的逆鳞是什么呢?我还不大了解他。”
她求助地看向容濯,容濯不回应,只定定地看她。
灼玉难得展露出兄妹的默契,心领神会地指指自己:“我?”随后摇头:“你抬举我了,我得宠是因为阿娘。”
她恍然大*悟:“你是说,利用我阿娘的死来离间他们?”
-
那日兄妹分别前,灼玉托了容濯派暗卫帮她偷个东西。
容濯虽不解,但也答应了。
其后赵国风平浪静。
月余后,太行山有贼匪作乱的军报传回,薛邕安插在中尉府的人来报:“相爷,军报称捉到的贼匪是当年因姜夫人之死畏罪潜逃的护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