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第54节
  杜母回来。
  看到杜奶奶坐在院子里,正在用棒槌槌衣服,一家子的衣服全在里头,都泡出黑水了。
  “妈。”杜母愣了一下。
  这几天她天天在外头,确实忘了家里还有这么活要干。
  杜奶奶没理她,继续槌着。
  杜母:“妈,这衣服您放着,等会我洗。”
  她把户口本跟暂住证给了于月莺,“你先回屋。”
  于月莺接过东西,听话的回了西屋。
  “你洗,等你洗完,这衣服该长毛了。”杜奶奶本来不想搭理杜母的,可是想到那脏碗,这口气堵得慌,“彩月,我问你,昨天让你洗碗,你把碗放在那是怎么回事啊?”
  不想洗就别答应。
  答应了又不干,这做给谁看呢?
  杜母又是一愣,碗没洗吗?
  昨天她太累了,让于月莺去洗碗的,这年轻人精力足,洗个碗不是什么重活啊。
  再说了,她这几天忙活也是为了于家,这会又帮着于月莺办暂住证,这孩子帮着洗个碗做个家务,也该啊。
  洗碗这事,可大可小。
  杜母刚给于月莺办了十五天的暂住证,接下来她还得帮于月莺找个条件好的婆家,她这一天天的得往外头跑,这家里的事哪顾得上啊。
  于月莺在她家住着,这口粮就不说了,亲戚嘛,住不久,不用那么计较。
  可是这活,像洗衣服,做家务,洗碗,得干吧。
  不然杜母可腾不出空来帮于月莺去找合适的对象啊。
  “月莺,我有话问你,你出来一下。”杜母把于月莺叫了出来。
  于月莺从屋里出来了,“姨妈。”
  乖巧的喊人。
  杜母看着于月莺的脸,问,“我昨天晚上让你洗碗,你没洗吗?”
  于月莺低下头:“我昨天太累了,一会就睡着了,对不起,姨妈。”
  行。
  杜母扭头问杜奶奶:“妈,这碗早上洗了吗?”
  杜奶奶:“在锅里呢。”
  就知道是这样。
  杜母直接跟于月莺说:“你现在就去把碗筷洗了,锅也要刷干净,知道吗?”
  杜母毕竟多活了十几年,于月莺心里有什么算盘,她这大概能猜到一二。
  但是吧,这是杜家,不是于家,她可不会像彩荷一样宠着于月莺。
  月莺呢,
  要么就在这当客人,不干活,实实在在的住十五天,然后回家去。
  要么就在这好好把活干了,表现好一点,她这心里愿意去帮妹妹的忙去给于月莺找个好人家。
  于月莺抬起头,眼里有泪花:“姨妈,我,我不会。”
  杜奶奶都听呆了。
  这么大个姑娘,碗都不会刷,怎么养出来的?
  怎么这孩子养得比城里姑娘还娇贵?
  杜母听了,也没生气,只是告诉她:“那也行,那就在这好好的住个十五天,等这边都玩熟了,玩好了,我就给你买张火车票,送你回家去。”
  于月莺听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姨妈这是要送她走。
  不答应帮忙了。
  行,这碗她去洗。
  “姨妈,我去洗碗。”于月莺抹了抹眼泪,转身往厨房去。
  这孩子,吃硬不吃软。
  杜母可算是找到对付于月莺的办法了。
  杜奶奶望着于月莺的背影:“这孩子不是说不会洗碗吗 ,不教教?”
  话音没落呢,砰,砰,砰。
  这是碗落到地上的声音。
  要么是失手打碎了碗,要么是故意摔的。
  杜奶奶腾的一下站起来,“别让她洗了,再洗下碗,咱们家可就没有碗吃饭了!”
  这是洗碗呢还是砸东西!
  这小于,不是自家的东西不心疼啊。
  杜母气坏了,刚说让于月莺洗碗,这就摔了三个碗,这是故意下她的脸。
  她在门口大声道:“于月莺,你要是不愿意在我这住着,明天我就送你回家!”这暂住证办了也不一定非要用得上!
  于月莺红着眼走了出来,“姨妈,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刚才就是手太滑了,没拿住。我等会就去供销社买三个碗回来,赔给您。”
  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眼泪哗哗的往下掉。
  杜母:“行,等会洗完碗了,去买几个送回来。”她又指了指杜奶奶正在洗的衣服,“衣服等会一块洗了。”
  杜奶奶:“别!我自个来,我还能干。”
  这小祖宗,别把她这一盆子洗坏了,这碗少几只饭还能凑和吃,这衣服洗坏了,那可就没得穿了。
  杜母也没勉强,只对于月莺说道:“行了,你去洗碗吧,好好洗,用心洗。”
  别再砸碗了。
  于月莺抹着泪去厨房了。
  她难受。
  姨妈跟她妈妈完全不一样,哪有亲姨妈这样折腾外甥女的。
  真狠的心啊。
  于月莺看出来了,这杜家人就没几个好的。
  但是她还不能走,怎么着她也得忍到姨妈帮她找个好对象,她得嫁到城里来。
  还不能
  于月莺拿出丝瓜瓤,慢慢的洗碗。
  她脑子有些乱:姨妈今天态度突然就变了,把话说得这么直白,非让她干活,为什么呢?
  怎么就只逼她呢?
  家里不是还有老五吗,老五十五岁了,也不小了,就不能帮着干活吗?
  于月莺想着等晚上老五放学回来,能不能让老五在家务上用心一点,多干一点。
  屋外。
  杜母拿了个小板凳过来,坐到盆子边,拿了肥皂,开始搓衣服,边搓边问杜奶奶:“妈,爸去哪了?”
  老四的事得靠老爷子,这会她得在杜奶奶面前好好表现。
  “说是有信了。”杜奶奶放下棒槌,帮着一块搓。
  “在哪呢?”杜母赶紧追问。
  “没细说,不过刚才你爸出门了,等晚上回来就知道了。”杜奶奶看了眼屋里,声音小了些,“得敏在家呢,一早上都没吃过东西,这会做饭只怕是来不及了,等会去趟食堂,打几个好菜回来,送到她屋里。”
  还好菜,得有肉吧?
  小姑子躺在屋里不出来,让七十多岁的老娘洗衣服,还有理了?
  还得把饭送到屋里去。
  杜母心里骂了一堆脏话,可是脸上笑着答应,“行,等这衣服洗完我就去。”
  “别洗了,现在就去,早上你爸可是对得敏发了一通脾气。”杜奶奶叹着气。
  早上隔壁小刘送饭饼过来的时候,得敏饿了,闻着香味出来了。杜爷爷一口都没给得敏,等小刘走了,杜爷爷还把得敏骂了一顿,那么大个人了,在家里窝着不像话,家里一堆的衣服、碗也不洗。
  狠狠骂了一通,还让得敏回郭家去。
  唉。
  杜奶奶劝过,可劝不动。
  这老头子,家里就这么一个闺女,不多疼些,还要送出去受罪。
  也不知道怎么想的。
  说到早上的事,杜奶奶问杜母,“小刘说你们想结成儿女亲家?”
  杜母刚洗了手,准备去打饭,听到这话,回过身,“妈,你知道了。”
  “小刘早上说的,你爸也在呢。”杜奶奶道。
  杜母紧张的问:“爸怎么说?”
  这是好亲事,又是工作又是房子,还有彩礼呢,没得挑。
  不会拒绝了吧。
  杜奶奶皱着眉:“隔壁沈洋是个好孩子,可他是二婚头,咱们老四年纪还小,还怕找不着一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