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与你何干?顾温瑶抬脸侧眸看她,语气冷漠的让莫书清呼吸发轻。
  顾温瑶眼睛通红,唇色苍白,满脸泪痕。她单手撑着身后门板,缓慢站起来。
  莫书清下意识抬手要扶她,被顾温瑶低头反手打落手臂。
  顾温瑶固执又倔强的自己站稳,强撑着脸上的笑,明晃晃的眸子含着水雾看向莫书清,莫书清,早知你这般看我,我这些年何必念着你。
  我那一封又一封寄往岭南的信,就是扔在岭南的河里泡在水中,也该有个水墨痕迹飘回京城。你说我冷漠,那你呢,你有心吗。
  既然不想联系,为何不说清楚。你哪怕回一封信说不再联系,我又怎会像现在这般胡搅蛮缠不知进退!
  她是什么很贱的人吗,是没人要的狗吗,非要千方百计对着莫书清摇尾乞怜求她看自己一眼?
  顾温瑶觉得自己现在就是个笑谈。
  你,你说你给我寄了信?莫书清往前半步,音调哑然,带着茫然,你什么时候给我寄的信?
  莫书清刚离开京城到岭南的时候,给顾温瑶寄了无数封信,可从来没收到过一封回信,甚至她回京城找顾温瑶的时候,得到的答案也是顾温瑶不愿意见她。
  莫书清那时站在顾府后门,哪怕被顾舒枫推进雨里也没走,直到那回话的门人过来,说的是:
  我家姑娘是侯府嫡女,你现在是县令之女,身份差别悬殊那么多,还是不要往来了吧,免得连累我们顾家。
  也是从那时起,莫书清才没往京城寄过书信。但她在岭南位置不变,从未从县衙那里收到过一封来自于京城的书信。
  顾温瑶笑着,嫂嫂果真不似我这般幼稚爱哭,瞧瞧嫂嫂这无辜茫然的神情,定是进过粤剧班子。
  她轻叹,音调都带着颤,昂着脸抹掉眼尾泪水,只可怜我寄出去的那一千四百多封信呐,光邮寄的费用就花了好些。
  路途遥遥,信件慢慢。每一封寄出去的信都带着思念跟期待,一寄多年从未有回音。
  顾温瑶不是没想过去岭南,可她身子太差,许是没到岭南境界人就先没了。
  曾经隔着遥远距离对莫书清生出的希望绝望埋怨气恼,此时见着她的人了,才发现自己在她眼里,原来什么都不是。
  易芸回来,见顾温瑶状态不对,连忙上前扶着她,姑娘。
  顾温瑶这才靠在易芸怀里肩膀轻颤咳了起来,她低着头,余光瞥见莫书清的脚尖朝着她转动,衣摆跟着起了涟漪,对着她想伸手又缩了回去。
  饶是如此,闹到这般田地,顾温瑶竟还想着莫书清能把手搭在她头上
  顾温瑶眼睫垂下,轻声道:今日身体抱恙,不能陪嫂嫂吃饭了呢,嫂嫂请自便。
  莫书清声音轻轻,我
  以后此君院里的事情,全由嫂嫂做主,顾温瑶抬眸看莫书清,脸上什么情绪都没了,只剩倦怠疲惫,声音有气无力,那账,嫂嫂若是愿意理就理,不愿意的话且放着,等我明日再看。
  说罢,顾温瑶拍拍易芸的手臂,低声道:扶我进去。
  就这都愣是没说送客,也没让人撵莫书清走。
  易芸抿着唇,看了莫书清一眼,将顾温瑶扶进屋里躺下。
  她们主仆离开,门口只剩莫书清自己。
  应该是哪里出了问题,为何自己没收到信?
  莫书清往屋里看,眉头皱紧,还没抬脚进去呢,就见易芸脚步匆匆的出来。
  她看了莫书清一眼,尽管不情愿,还是规规矩矩福礼,姑娘不舒服,奴婢要去请胡大夫前来诊治,还请大娘子先回此君院。
  我去看看她。莫书清作势要进去。
  易芸咬着牙,伸手拦了一下,大娘子要是真的想见我家姑娘,那您回京后她递过两次请帖上门拜访,为何您一次都不肯见?
  如今我家姑娘不舒服,不想见客,您还是回去吧。易芸福礼,反手将门关上,站在廊下招来个丫鬟,让她去隔壁院里请住府里的胡大夫。
  房门紧闭,独留莫书清站在门口。
  姑娘,您怎么来这儿了,饭都准备好了。刘妈妈找过来。
  莫书清转身朝后看。
  见她冷着脸,眼眶却有些红,刘妈妈连忙上前拉她,您怎么还羊入虎口呢,是不是瑶姑娘
  妈妈,阿瑶说她给我寄了一千四百多封信,为何我一封都没收到?莫书清将手臂缓慢从刘妈妈手里抽出来,这事妈妈可能不清楚,但有一件事情妈妈应该是晓得的。
  莫书清看着刘妈妈,我回京后,阿瑶递过帖子找我,两次,为何我一次也不知道?
  刘妈妈是她院里的妈妈,如果有人找她,刘妈妈是最先知道并告诉她。
  可这事,她却是今夜才头回听说。
  刘妈妈眼神闪烁,含糊其辞,这个姑娘还是别问了吧,左右不都过去了。
  过不去。莫书清看着刘妈妈,认真道:在我这儿,过不去。
  她要是知道阿瑶找过她,怎么可能不让她进去,还两次。
  莫书清不打算回此君院,可面前房门紧闭她又进不去。莫书清走下台阶,轻抚衣裙正对着房门坐在院里石桌旁,音调冷冷淡淡:
  刘妈妈,今日这事若是说不清楚,你就回莫家吧。
  【作者有话说】
  啊啊啊终于改完了!!!
  第9章 009
  ◎好久不见,阿瑶。◎
  回、回莫家?姑娘我刘妈妈大惊失色,脸上露出慌张神情,没想到莫书清要因为这事撵她回去,一时间险些给莫书清跪下。
  她跟清露一样都是莫书清陪嫁过来的,要是被赶回莫家那还有脸吗。
  这其实都是大娘子的意思,您知道的大娘子最是护短又最疼爱您,这些年心中因瑶姑娘伤了您的心一直不甚喜欢她,这才拒了她上门拜访的帖子也没让您知道,说怕扰了您出嫁的心情。刘妈妈呐呐解释。
  刘妈妈嘴里的大娘子是莫书清的母亲周氏。
  莫书清皱眉,语气不满,这是我跟阿瑶之间的事情,我娘不该掺和。
  该不该的都已经掺和了,莫书清这会儿就是生气也于事无补。
  她又问,那书信呢?
  这个刘妈妈是真没见过,但她知道一些,您刚离京那会儿瑶姑娘的确是没给您寄过书信,约摸着是过了两年还是三年,朝廷对被贬旧臣的态度有所松动,大娘子那边才收到瑶姑娘的信。
  可想而知周氏当时有多生气。
  莫家刚出事的时候,那顾温瑶就迫不及待的跟她女儿断了联系,如今朝廷风向刚有变动,她就又上赶着寄信过来,饶是墙头草都比不得她会左右摇摆!
  周氏一个长辈属实是不该跟晚辈计较什么,可
  刘妈妈低声道:您当初千里迢迢冒着风险回京寻她,去的时候有多担忧有多欢喜,回来的时候就有多失落有多狼狈,大娘子实在是心疼您好好的一颗心被她糟践了。
  莫书清曾经对顾温瑶有多好周氏是亲眼看着的,在顾温瑶生母亡故后,宁愿顶着世人非议也要住进顾侯府里照看顾温瑶。
  可就因莫家出事,顾温瑶转脸就是这个态度,换哪个当母亲的能不寒心,所以但凡顾温瑶寄到岭南的信,都被周氏拦下了。
  那书信应该都在我娘那里,莫书清指尖轻颤站了起来,下意识就要往外走,我回家去取。
  她行事向来稳妥有成算,做事极少这般急迫不管不顾。
  刘妈妈赶紧上前拉住莫书清的手臂,劝道:姑娘啊,您如今已经是顾家新妇,哪能就这么回莫家,旁人要是瞧见了指不定怎么嚼两家的舌根呢。
  尤其是昨夜也没圆房,今夜莫书清要是回了莫家,两家脸面上都不好看。
  莫书清脚步停下,扭头看刘妈妈,眸光清亮,那妈妈你回去拿。
  大娘子的脾气您是知道的,我要是这时候回去指不定被她乱棍打出去,刘妈妈不敢,又道:而且大娘子既然截了书信不让您知道,那如今必然不会随便就给您。
  要我说,不如且等等,待后天回门时您当面去问大娘子要书信就是。刘妈妈见莫书清冷静下来,便松开她的手臂。
  也是,是我太急了。莫书清手搭在身边石桌上,缓慢扶着桌面又坐了回去,直到此刻,胸口心脏依旧如有鼓棒在疯狂擂鼓,平静不下来。
  她转身伸手拉着刘妈妈的手指,昂脸看她,轻声说,妈妈,阿瑶说她给我寄了一千四百多封信,光车马邮费就花了好些,她从没捧高踩低过要因为莫家的事情跟我断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