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至于丽昭仪,貌美却无宠,她也曾跟着众人的思路想过,许正是因为她是太后举荐的缘故,所以李璟晔心里忌惮着太后,这才不对她有所宠爱。
不过太后既是李璟晔的亲母,李璟晔又为何防备生母呢?
这于理不合,且太后如今隐居礼佛,更谈不上插手后宫事,乃至于前朝了。
说到太后,一早就传了话,说是二皇子的百日宴不会出席,只赏赐进了景仁宫,赏赐也是中规中矩的,也看不出对二皇子的喜爱。
所以,珠珞只能猜测,太后不亲近李璟晔,所以李璟晔也不喜欢太后塞进他后宫的丽昭仪。
她有些不懂为何太后会不亲近自己的亲生儿子。
但想到幼时,太后对先太子的维护,她似乎又能窥探几分。
太后那时就连表面的一碗水端平就难以维持,总是偏疼先太子,而冷落二皇子,所以如今这种情状,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至于珠珞是怎么察觉到的,还是太后做的太明显了,就算二皇子吃了花生,得了风疹,她都还去李璟晔跟前凑脸哭一哭,太后竟然连面都没露过,反正那时珠珞天天去,连太后的影子都没见到过。
但只要去东宫,还是能碰到太后身影的。
珠珞那时还是泡在蜜罐里的小人儿,即便家里有了弟弟,但父亲宠爱,母亲也没有太有偏颇,所以她对这点还是敏感的,一眼就瞧出太后的偏心。
她人小却机灵,这个猜测谁也没说,只悄悄埋在心底,藏于至今。
咸福宫的婉昭容和关常在,以及储秀宫的江贵妃姗姗来迟。
婉昭容手里牵着昭阳,昭阳如今真的长大了许多,走路也稳稳当当的,小眼睛轱辘转,瞧着不认生对一切都很好奇的样子。
可见婉昭容将她养得很好,珠珞不由得多看了昭阳两眼,毕竟这个孩子当年是她救回来的。
江贵妃虽没主持宴会,但气势端得很足,反手招呼人坐下,正巧这时庆昭仪忙完走了过来,见江贵妃仿佛走入自己主场的样子,脸色有瞬间的不好看。
不过她很快就调整过来,说起场面话来:“贵妃娘娘,不知嫔妾置办得您看着可还满意,嫔妾到底年轻,如有不足之处,还请娘娘海涵。”
江贵妃语气淡淡:“宴会才刚开始,昭仪不必心急,等圆满完成再邀功也不迟。”
庆昭仪咬了咬后槽牙:“娘娘说的是。”
珠珞就坐在一旁默默喝茶。
其实庆昭仪自掌权后,野心铺得很大,对宫人们施恩,对宫嫔和皇子公主也诸多关照,很快就俘获了六宫大部分人的心。
又举行宫中宴会,宴会又是极看重个人能力的,只要她这次不出岔子,恐怕名誉自今日起又更上一层楼,直逼江贵妃了。
只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庆昭仪这么招人眼,恐怕早就被人给恨上了。
不过庆昭仪如今正沉浸在掌权的喜悦中,风头还没出够呢,又哪里能够听得进去旁人的忠言逆耳?
珠珞不会主动去提醒,她其实也很好奇,江贵妃会如何与庆昭仪斗。
她们不斗起来,她又如何能浑水摸鱼呢?
且,上次她在养心殿说的那番话,李璟晔未必就没有听进去,现在宫内外就差一个契机。
一个外能将江府覆灭,内能将江贵妃拉下马的契机。
她想,这个机会就快来临,好饭不怕晚,她等得起。
*
殿内热闹起来,随后一声唱和,“皇上、皇后驾到”,众人纷纷凝神行礼。
珠珞瞧着高高在上的帝后,心里没由来有一阵感慨,即便她再受宠,这种场合能够光明正大站在他身边的也只能是皇后。
且皇后手里抱着二皇子,两个人目光温柔落在二皇子身上的模样,还真像是一家三口。
珠珞面无表情地瞧着,好似一个外人,好似皇后手中抱着的二皇子跟她没有任何关系。
碧珠瞧着自家主子的模样,眼神有些担忧地落在她身上,上前扶着她坐下,喊了声:“主子,没事吧?”
珠珞朝着她摇了下头,将心中杂念通通摈弃。
这条路是她自己走的,她没必要感到委屈,或是怨天尤人。
人不能既要又要,贪心不足,迟早反噬自身。
所以她知道什么是她可以贪图的,什么是不可以的。
她正乱想着,忽听得李璟晔一声传唤:“景婕妤何在?”
珠珞回神,站起身,行礼道:“回皇上,臣妾在。”
“过来。”
短短两个字,众人的目光通通朝她看来。
有好奇,有打量,有嫉恨,有不屑。
她稳了稳心神,朝着上首走去,瞧见李璟晔朝她伸了手。
她也没矜持,将手放在他的手心。
他直言道:“今日是二皇子的百日宴,你是他的生母,理应陪伴他的左右。”
珠珞脸上错愕了瞬,但很快压下来,声音平缓地回道:“是,皇上。”
语气无悲无喜,好似在应付一件差事。
映画眼神恨恨地瞪她了眼,随后若无其事地继续摇着拨浪鼓逗皇后怀中的二皇子。
皇后脸上依旧是得体的笑容,但珠珞明显察觉道她嘴角的笑容不似刚刚从容,有些僵硬。
皇后很喜欢二皇子,这事宫内人尽皆知。
二皇子是她亲自送养的,珠珞如何要做得进退得宜,她心中是有数的。
所以,她没有主动上前去抱下二皇子,就站在李璟晔身边,连眼神都很少去往二皇子那里瞧。
庆昭仪站出来活络气氛,无非就说说些二皇子有福气的场面话,很快就来到抓周的时候。
第76章
众嫔妃起身,纷纷来到抓周毯周围,都好奇地看着二皇子。
这时,珠珞的眼神不期然地与外间臣子席位的宴池对上,他示意般朝她点了下头,珠珞将眼神往别处偏了偏。
很快,她就在席间看到了一个人。
那人坐在宴池对面不远处,他年过半百,眼神阴鸷,鬓边生了些许白发,许是多年征战的缘故,浑身都散发一股不似常人的狠戾和阴毒。
不是别人,正是江贵妃的父亲,江老将军。
当年,正是他呈先太子罪证于先帝案前,那些谋逆的证据,更是牵扯了与先太子亲近的重臣,而她的父亲就是首当其冲。
她不是相信先太子毫无谋逆之心,她是相信她的父亲,她的父亲忠于皇帝,光明磊落,坚决不会做此受世人唾骂之事。
她相信她的父亲,所以也只能相信先太子。
既然相信先太子没有谋逆,那么那些所谓的证据就是伪证,而伪证只经过江老将军之手,那么江老将军就是心存私心,故意陷害,从而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珠珞冷漠地收回目光,指尖深深嵌入掌心。
她告诉自己,快了,宴池信中告诉自己,如今李璟晔的新政推行的阻力,大多来自这不可一世的江府,等待李璟晔下定决心除掉江府的时间指日可待。
他让她不可着急,在宫里最大的任务就是保护好自己,才能看到江府落马之日。
*
庆昭仪拉着她的手,一并来到毯子旁,她笑道:“妹妹,你瞧姐姐给准备的,就看咱们二皇子会抓到什么了。”
珠珞眼神含笑地看着粉团子二皇子被放到抓周毯上,他的周围放着庆昭仪准备好的笔墨纸砚、元宝钱币、印章算盘和佛珠。
其中还有把未开刃的小剑,和玉石雕刻的小玉马,还有个好似装蝈蝈的木笼,也不知道如何摆上去的,总之是种类繁多,看得人眼花缭乱。
二皇子趴在毯子上,头上戴着珠珞亲自绣的虎头帽,她一早就把礼物送到了景仁宫,没成想皇后娘娘有心,特地让二皇子戴了这虎头帽。
帽子一戴,虎头虎脑的,更加惹人喜欢。
庆昭仪瞧着二皇子眼珠子再转,也不知道抓什么,就站在印章旁边,笑呵呵道:“二皇子,到庆娘娘这里来好吗?”
珠珞看了眼那个印章,瞧着虽小巧,但头上雕刻的双龙戏珠的模样却是精致,恐怕二皇子即便是抓,也只能按在那颗玉石做的珠子上。
珠珞就随众人的目光看着二皇子抓,本就是图个吉利,即便他抓个装蝈蝈的木笼,她也不会放在心上,小孩子自然是什么好玩抓什么,怎么就能决定一生了?
听到庆昭仪的声音,二皇子果然朝她的方向去爬,小肉手手到之处,横扫一片。
庆昭仪瞧他这可爱模样,不由得呵呵笑出声。
就在印章不远处就是装蝈蝈的木笼,是竹篾编制的,密密麻麻地交织在一起,也看不出里面的东西,而盖子也没盖严实,就在珠珞盯着看的时候,那木笼居然动了下!
珠珞只觉奇怪,还觉得看花了眼,她忙问庆昭仪道:“姐姐,那个木笼也是你准备的吗?妹妹愚笨,不知这木笼是有何寓意?”
庆昭仪目光也放在木笼上,惊讶地出声:“啊,这个木笼是哪里来的,不是姐姐*放的呀。”
不过太后既是李璟晔的亲母,李璟晔又为何防备生母呢?
这于理不合,且太后如今隐居礼佛,更谈不上插手后宫事,乃至于前朝了。
说到太后,一早就传了话,说是二皇子的百日宴不会出席,只赏赐进了景仁宫,赏赐也是中规中矩的,也看不出对二皇子的喜爱。
所以,珠珞只能猜测,太后不亲近李璟晔,所以李璟晔也不喜欢太后塞进他后宫的丽昭仪。
她有些不懂为何太后会不亲近自己的亲生儿子。
但想到幼时,太后对先太子的维护,她似乎又能窥探几分。
太后那时就连表面的一碗水端平就难以维持,总是偏疼先太子,而冷落二皇子,所以如今这种情状,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至于珠珞是怎么察觉到的,还是太后做的太明显了,就算二皇子吃了花生,得了风疹,她都还去李璟晔跟前凑脸哭一哭,太后竟然连面都没露过,反正那时珠珞天天去,连太后的影子都没见到过。
但只要去东宫,还是能碰到太后身影的。
珠珞那时还是泡在蜜罐里的小人儿,即便家里有了弟弟,但父亲宠爱,母亲也没有太有偏颇,所以她对这点还是敏感的,一眼就瞧出太后的偏心。
她人小却机灵,这个猜测谁也没说,只悄悄埋在心底,藏于至今。
咸福宫的婉昭容和关常在,以及储秀宫的江贵妃姗姗来迟。
婉昭容手里牵着昭阳,昭阳如今真的长大了许多,走路也稳稳当当的,小眼睛轱辘转,瞧着不认生对一切都很好奇的样子。
可见婉昭容将她养得很好,珠珞不由得多看了昭阳两眼,毕竟这个孩子当年是她救回来的。
江贵妃虽没主持宴会,但气势端得很足,反手招呼人坐下,正巧这时庆昭仪忙完走了过来,见江贵妃仿佛走入自己主场的样子,脸色有瞬间的不好看。
不过她很快就调整过来,说起场面话来:“贵妃娘娘,不知嫔妾置办得您看着可还满意,嫔妾到底年轻,如有不足之处,还请娘娘海涵。”
江贵妃语气淡淡:“宴会才刚开始,昭仪不必心急,等圆满完成再邀功也不迟。”
庆昭仪咬了咬后槽牙:“娘娘说的是。”
珠珞就坐在一旁默默喝茶。
其实庆昭仪自掌权后,野心铺得很大,对宫人们施恩,对宫嫔和皇子公主也诸多关照,很快就俘获了六宫大部分人的心。
又举行宫中宴会,宴会又是极看重个人能力的,只要她这次不出岔子,恐怕名誉自今日起又更上一层楼,直逼江贵妃了。
只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庆昭仪这么招人眼,恐怕早就被人给恨上了。
不过庆昭仪如今正沉浸在掌权的喜悦中,风头还没出够呢,又哪里能够听得进去旁人的忠言逆耳?
珠珞不会主动去提醒,她其实也很好奇,江贵妃会如何与庆昭仪斗。
她们不斗起来,她又如何能浑水摸鱼呢?
且,上次她在养心殿说的那番话,李璟晔未必就没有听进去,现在宫内外就差一个契机。
一个外能将江府覆灭,内能将江贵妃拉下马的契机。
她想,这个机会就快来临,好饭不怕晚,她等得起。
*
殿内热闹起来,随后一声唱和,“皇上、皇后驾到”,众人纷纷凝神行礼。
珠珞瞧着高高在上的帝后,心里没由来有一阵感慨,即便她再受宠,这种场合能够光明正大站在他身边的也只能是皇后。
且皇后手里抱着二皇子,两个人目光温柔落在二皇子身上的模样,还真像是一家三口。
珠珞面无表情地瞧着,好似一个外人,好似皇后手中抱着的二皇子跟她没有任何关系。
碧珠瞧着自家主子的模样,眼神有些担忧地落在她身上,上前扶着她坐下,喊了声:“主子,没事吧?”
珠珞朝着她摇了下头,将心中杂念通通摈弃。
这条路是她自己走的,她没必要感到委屈,或是怨天尤人。
人不能既要又要,贪心不足,迟早反噬自身。
所以她知道什么是她可以贪图的,什么是不可以的。
她正乱想着,忽听得李璟晔一声传唤:“景婕妤何在?”
珠珞回神,站起身,行礼道:“回皇上,臣妾在。”
“过来。”
短短两个字,众人的目光通通朝她看来。
有好奇,有打量,有嫉恨,有不屑。
她稳了稳心神,朝着上首走去,瞧见李璟晔朝她伸了手。
她也没矜持,将手放在他的手心。
他直言道:“今日是二皇子的百日宴,你是他的生母,理应陪伴他的左右。”
珠珞脸上错愕了瞬,但很快压下来,声音平缓地回道:“是,皇上。”
语气无悲无喜,好似在应付一件差事。
映画眼神恨恨地瞪她了眼,随后若无其事地继续摇着拨浪鼓逗皇后怀中的二皇子。
皇后脸上依旧是得体的笑容,但珠珞明显察觉道她嘴角的笑容不似刚刚从容,有些僵硬。
皇后很喜欢二皇子,这事宫内人尽皆知。
二皇子是她亲自送养的,珠珞如何要做得进退得宜,她心中是有数的。
所以,她没有主动上前去抱下二皇子,就站在李璟晔身边,连眼神都很少去往二皇子那里瞧。
庆昭仪站出来活络气氛,无非就说说些二皇子有福气的场面话,很快就来到抓周的时候。
第76章
众嫔妃起身,纷纷来到抓周毯周围,都好奇地看着二皇子。
这时,珠珞的眼神不期然地与外间臣子席位的宴池对上,他示意般朝她点了下头,珠珞将眼神往别处偏了偏。
很快,她就在席间看到了一个人。
那人坐在宴池对面不远处,他年过半百,眼神阴鸷,鬓边生了些许白发,许是多年征战的缘故,浑身都散发一股不似常人的狠戾和阴毒。
不是别人,正是江贵妃的父亲,江老将军。
当年,正是他呈先太子罪证于先帝案前,那些谋逆的证据,更是牵扯了与先太子亲近的重臣,而她的父亲就是首当其冲。
她不是相信先太子毫无谋逆之心,她是相信她的父亲,她的父亲忠于皇帝,光明磊落,坚决不会做此受世人唾骂之事。
她相信她的父亲,所以也只能相信先太子。
既然相信先太子没有谋逆,那么那些所谓的证据就是伪证,而伪证只经过江老将军之手,那么江老将军就是心存私心,故意陷害,从而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珠珞冷漠地收回目光,指尖深深嵌入掌心。
她告诉自己,快了,宴池信中告诉自己,如今李璟晔的新政推行的阻力,大多来自这不可一世的江府,等待李璟晔下定决心除掉江府的时间指日可待。
他让她不可着急,在宫里最大的任务就是保护好自己,才能看到江府落马之日。
*
庆昭仪拉着她的手,一并来到毯子旁,她笑道:“妹妹,你瞧姐姐给准备的,就看咱们二皇子会抓到什么了。”
珠珞眼神含笑地看着粉团子二皇子被放到抓周毯上,他的周围放着庆昭仪准备好的笔墨纸砚、元宝钱币、印章算盘和佛珠。
其中还有把未开刃的小剑,和玉石雕刻的小玉马,还有个好似装蝈蝈的木笼,也不知道如何摆上去的,总之是种类繁多,看得人眼花缭乱。
二皇子趴在毯子上,头上戴着珠珞亲自绣的虎头帽,她一早就把礼物送到了景仁宫,没成想皇后娘娘有心,特地让二皇子戴了这虎头帽。
帽子一戴,虎头虎脑的,更加惹人喜欢。
庆昭仪瞧着二皇子眼珠子再转,也不知道抓什么,就站在印章旁边,笑呵呵道:“二皇子,到庆娘娘这里来好吗?”
珠珞看了眼那个印章,瞧着虽小巧,但头上雕刻的双龙戏珠的模样却是精致,恐怕二皇子即便是抓,也只能按在那颗玉石做的珠子上。
珠珞就随众人的目光看着二皇子抓,本就是图个吉利,即便他抓个装蝈蝈的木笼,她也不会放在心上,小孩子自然是什么好玩抓什么,怎么就能决定一生了?
听到庆昭仪的声音,二皇子果然朝她的方向去爬,小肉手手到之处,横扫一片。
庆昭仪瞧他这可爱模样,不由得呵呵笑出声。
就在印章不远处就是装蝈蝈的木笼,是竹篾编制的,密密麻麻地交织在一起,也看不出里面的东西,而盖子也没盖严实,就在珠珞盯着看的时候,那木笼居然动了下!
珠珞只觉奇怪,还觉得看花了眼,她忙问庆昭仪道:“姐姐,那个木笼也是你准备的吗?妹妹愚笨,不知这木笼是有何寓意?”
庆昭仪目光也放在木笼上,惊讶地出声:“啊,这个木笼是哪里来的,不是姐姐*放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