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女 第164节
“我等奉圣命而来,有权共享本地官署一切职权,调配一切资源,凡阻挡者均可处置,但绝对不包括抓捕一十三名有品有级的朝廷命官。”
陈繁倏然意识到温少卿话中的意思,面色骤变,手一软,盖着火漆的信封差点掉到脚面上。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温少卿安然道,“为今之计,只有先行秘密抓捕嫌疑官员,加以审讯,抢在消息传到京城前找出涉事者,拷问出卓业稷的下落,才能化解麻烦、返京交差。”
他抬手凌空一点,那神情竟然有种说不出的冷酷:“陈使君,时至今日,我想你也承受不住继续拖延下去的代价。”
啪嗒一声轻响,信封掉在桌面上,陈繁往后退了一步,冥冥中巨大压力当头而来,让这名中年别驾的脸上都浮现起了难得的惶惑:“可是,可是……”
“卓寺丞失踪多日,至今下落不明,生还的可能性已经非常小了。但我们仍然必须竭尽全力去寻找,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如果我们不能向朝廷交出答卷,那么在新的钦差到来之前,我与谈世子或许会因办事不力获罪,你却一定会有比我们更加难捱千百倍的处境。”
温少卿倾身向前,十指松松扣起,分明脸上还带着笑意,居高临下的压迫感却当头倾泻而下:“陈使君,你说呢?”
.
水殿风来,秋凉再起。
清暑殿外的池子里,每逢夏日莲叶接天,如今已经渐渐残败,半卷的叶片上几只蜻蜓有气无力地落下,仿佛它们和水中莲叶一起走到了生命的尾声。
风吹皱一池秋水,吹进殿里,凉意扑面,不需冰山。
景昭坐在窗下,托腮不语。
她靠在窗前的椅子里,面颊依旧清瘦文秀,穿了件宽松宫裙,粉黛不施珠玉全无,只佩戴着一对明珠耳饰。
素色银链长及肩头,下方垂坠着两颗剔透的淡粉色明珠,摇曳间光晕柔和,映得她面颊光彩盈盈,有如桃花。
“你这幅耳饰不错。”
景昭轻轻一应,抬手捻了捻:“这是旧物,原先的珠子颜色暗淡了,换了新的,不戴几次可惜了。”
珠饰最娇贵,不如宝石光华长久,也不似金银能融了重新打,无论保养再怎么精心,每过一两年,光泽都会无可避免的暗淡。
皇帝凝眸注目片刻,点了点头。
景昭素日里不常戴首饰,除了皇太女服制中必要的簪珥环佩,其余大多一概不用,只偶尔休沐时心情好,会用几件简单的珠玉妆点。但像这样繁复的首饰,比起自己,她更愿意看裴令之佩戴,穆嫔也行。
正因如此,皇太女妆台上每一件饰品都是有定数的,尚服局更不会刻意打了这些繁复的头面呈给太女。
诚如景昭所言。
这是旧物。
珠饰无法一放十年不换,再过几年,连素银链子也要随之变旧,一同更换。到了那时,这对耳饰究竟是新是旧,恐怕就再难分辨清楚了。
皇帝移开目光,不去看那幅曾经熟悉的耳饰。
“你这一次决心下得够大。”
“有所忌惮而已。”景昭说,“如今溺死在湖中的是个小宫女,焉知明日溺死的会不会是我亲生的孩子?”
皇帝平静地道:“那就这样办吧。”
他转过头,目光里说不出是什么情绪,不像高兴也不像难过:“你现在倒有一点当年的样子了。”
“嗯?”
皇帝在腰腹的位置比划一下:“那时你才这么高。”
景昭抗辩:“我没有那么矮!”
皇帝根本不关心景昭是高是矮:“你那时灰头土脸,全身沾满血和灰,脸都不太能看清楚。但我一看见你的眼睛,就知道你是我的女儿。”
“皇宫里那么多孩子,有伪朝慕容氏的皇嗣,有没长成的小宫女,只有你的眼睛最漂亮。”
皇帝抬起手,在女儿眼前一抹:“不是世人心目中的那种漂亮,人之光彩,在于气韵。”
景昭若有所思。
“你后来想得更多,思虑也更周全,这很好。不过在某些特殊的时候,会适得其反。”
景昭眨眨眼睛,怔然看着父亲,忽然道:“您不要说了,我害怕。”
皇帝秀眉微挑,表示疑惑。
景昭诚实道:“您的话比从前多了很多。”
皇帝微微地笑了起来。
他的笑容一如往常,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话赶话说到这里,需要做出情绪反应,所以扬了扬唇角,平静说道:“怎么,很不习惯?”
景昭诚实点头。
“那是你的事。”皇帝幽幽道,“和我有什么关系。”
景昭差点被噎死。
她仰头看了皇帝片刻,忽然很大声地道:“我怀孕了!”
皇帝:“嗯?”
“您要照顾我的心情!”景昭理直气壮地嚷出声,“太医说过,现在我的情绪最要紧,所有事都必须为此让路!”
皇帝似笑非笑瞥来一眼,刹那间捕捉到女儿眼底极力掩藏的不安。
良久,他轻巧地叹了口气,用一种像是在哄年幼孩童的语气,幽幽道:“好吧,再忍一忍你。”
第142章 ......
滴答,滴答!
一夜疾风骤雨,檐下滴水成串,噼里啪啦砸在地面上,隔着门窗墙壁,传到室内只剩细微的动静,却像是敲在人的心头,每一声都搅得人心烦意乱。
推开小半边窗户,灰黑的天穹尽头隐约散落三两点星星,看不真切,就像暗色布匹上若隐若现的花纹。
喀啦一声窗户关上,用力之大使得窗下的桌子都震了震。桌面铜镜咣当翻倒,镜中映出一张双眼圆睁、神情焦灼的中年男人面孔。
陈繁雕塑般站在原地,不知在想些什么,直到外面传来极其细微的足音,紧接着窗户被轻轻叩响,他才回魂般浑身一震,将窗户拉开一条细缝。
他的耳朵凑上去,窗外那人低声说:“大人,口供无法全部抄录,这是捡最要紧的那部分默出来的。”
一本薄册应声塞入窗缝,紧接着窗外细微足音迅速远去,转瞬间归于沉寂。
陈繁抓过那本薄册,背抵着窗扇,以一种异常急迫的态度翻开,动作用力过大,甚至将书册前几页撕出了裂口。
他一目十行迅速浏览,目光触及其中几页时,脸色刷的惨白。又不死心地倒回去重新翻看,神情像是要把那些字生吞活剥,直到重新看过确定无误,才像只困兽般直起身不断打转。
“没用的东西……没用的东西。”
陈繁不住喃喃,终于无法掩饰心底的惊惶恚怒,举起薄册重重摔在地上。
哗啦!
隔着数道高墙回廊的地方,那名送来薄册的中年人腿一软,滑坐在了满地雨水里。
“这不是说的很好么?”一只手从旁边伸过来,提住中年人的衣领,分明五指修长白皙,力道却像铁钳般不容抵抗,硬生生将中年人提起来,“看来,生死关头的大恐怖,足以激发人的一切潜力。”
中年人刚勉强站起来,听了这句话,再也支撑不住,又跌回了泥水里。
谈照微双手笼在袖中,并不在意中年人的丑态,他眼皮抬也没抬,淡淡吩咐:“盯紧了。”
两旁侍从齐齐应声,谈照微转身而去。
身后十五给他打着伞紧追过去,主仆二人一前一后,身影很快消失在未尽的夜色里。
而方才那些喏然应声的侍从,与跌坐在泥水里脸色惨白的中年男人,只在这么短的片刻时间里,就已经消失无踪。
活像民间奇谈里的山妖鬼魅。
搜山第三天,所有人的疲惫厌倦已经接近顶峰。龙崖山地势崎岖险峻,深秋山林多腐烂落叶,再加上阴雨连绵,走到山林深处,堪称深一脚浅一脚,连走路都变得极为吃力,更不要说在蛇虫鼠蚁的侵扰下不断扬声呐喊找人。
连续三日,谈照微连个面都没露,除了第一天分组时他身边的护卫十五出面宣读分组方式,其余时间不要说谈世子本人,就连他身边的护卫侍从都一个不见。
原本涣散的人心登时更加焦躁疲惫,士卒差役们一边搜山,一边忍不住嘀咕訾骂。
“还是贵人的命值钱。”“大冷天把我们耍得团团转。”“我看人早死了,还找个什么劲,不如各自回去。”“哎你说我们有没有赏钱?”
一片混乱的嘀咕声中,没人注意到,有支小队里,一个脱队独行者,向与众人相反的方向悄无声息离去。
没过多久,一声愕然惊叫冲天而起,直上云霄。
“快,快看那里!”
拨开掩映枯黄、足有半人高的纷乱杂草,似有若无的腐臭升腾而起,下方掩映着一道说宽不宽、说窄不窄的深谷,谷底隐约可见零散的肢体残骸。
“前方来报。”十五疾步而入,低声禀报,“搜山士卒在龙崖西峰南边的一道沟壑里,发现了正在腐烂的尸体残骸,根据残存的衣衫物品基本可以判断,这些尸骸的身份属于随同卓寺丞出行的大理寺随吏。”
“根据仵作判断,现存骸骨大致能够拼接成九具完整尸体。这些尸体的死亡时间基本符合,他们并非自然跌落山谷而死,身上有多处刀兵伤,应该是在死后被人抛进沟壑里。”
温少卿托着下颌沉吟:“有些距离……杀手这么闲吗?都已经放过火了,尸体一起烧掉不行吗?”
“烧不干净。”谈照微很有经验地提醒,“之前在火场遗迹里,也发现了未烧完的人骨。人的骨头很难在火里全部烧干净,特别是这种荒郊野外,很难说死人骨头和火场附近的活人哪个先被烧完。”
“这么说。”温少卿若有所思,“放火和抛尸的用意已经很明显了。”
见十五明显没听懂,温少卿平易近人地对他解释:“卓寺丞随行的从员差役共有一十八人,加上卓寺丞和她的贴身婢仆,那就是二十人。”
十五一点就透,脱口而出:“抛尸和放火,是为了掩盖尸体的数量——有幸存的人!”
“杀手自己放没放火,抛没抛尸,自己心里不清楚吗?”谈照微终于无法忍耐,恨铁不成钢地道,“是为了掩盖死者身份!”
他顿了顿,又道:“如果二十人里只能活下来一个,那个人一定是卓业稷。”
这语气太过笃定,以至于身为卓业稷直属上级的温少卿都愣了一下。
谈照微并没有解释的意思,只是垂眸,神情平静抚过衣袖最细微的皱褶,金丝银线摩挲而过,在指尖留下最细微的冰冷。
东宫是天下最花团锦簇、众星捧月的地方。
也是天下最小心谨慎、如履薄冰的所在。
人人都称东宫十八学士,从建元初年说到如今。实际上风云更迭变幻,时至今日,十八学士中仍能保有东宫近臣身份,稳稳立在朝堂内外者,加起来不过只剩十指之数。
柳知、谈照微、景含章、李盈风、程枫桥、卓业稷……无一不是东宫出身、无一不是炙手可热。能在东宫稳立十年,怎么可能会在这等浅陋布置中阴沟里翻船。
一名吏员快步而入,在温少卿耳畔低声禀报数句。
“上钩了。”
温少卿道:“你去吧,依计行事。”
.
陈繁倏然意识到温少卿话中的意思,面色骤变,手一软,盖着火漆的信封差点掉到脚面上。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温少卿安然道,“为今之计,只有先行秘密抓捕嫌疑官员,加以审讯,抢在消息传到京城前找出涉事者,拷问出卓业稷的下落,才能化解麻烦、返京交差。”
他抬手凌空一点,那神情竟然有种说不出的冷酷:“陈使君,时至今日,我想你也承受不住继续拖延下去的代价。”
啪嗒一声轻响,信封掉在桌面上,陈繁往后退了一步,冥冥中巨大压力当头而来,让这名中年别驾的脸上都浮现起了难得的惶惑:“可是,可是……”
“卓寺丞失踪多日,至今下落不明,生还的可能性已经非常小了。但我们仍然必须竭尽全力去寻找,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如果我们不能向朝廷交出答卷,那么在新的钦差到来之前,我与谈世子或许会因办事不力获罪,你却一定会有比我们更加难捱千百倍的处境。”
温少卿倾身向前,十指松松扣起,分明脸上还带着笑意,居高临下的压迫感却当头倾泻而下:“陈使君,你说呢?”
.
水殿风来,秋凉再起。
清暑殿外的池子里,每逢夏日莲叶接天,如今已经渐渐残败,半卷的叶片上几只蜻蜓有气无力地落下,仿佛它们和水中莲叶一起走到了生命的尾声。
风吹皱一池秋水,吹进殿里,凉意扑面,不需冰山。
景昭坐在窗下,托腮不语。
她靠在窗前的椅子里,面颊依旧清瘦文秀,穿了件宽松宫裙,粉黛不施珠玉全无,只佩戴着一对明珠耳饰。
素色银链长及肩头,下方垂坠着两颗剔透的淡粉色明珠,摇曳间光晕柔和,映得她面颊光彩盈盈,有如桃花。
“你这幅耳饰不错。”
景昭轻轻一应,抬手捻了捻:“这是旧物,原先的珠子颜色暗淡了,换了新的,不戴几次可惜了。”
珠饰最娇贵,不如宝石光华长久,也不似金银能融了重新打,无论保养再怎么精心,每过一两年,光泽都会无可避免的暗淡。
皇帝凝眸注目片刻,点了点头。
景昭素日里不常戴首饰,除了皇太女服制中必要的簪珥环佩,其余大多一概不用,只偶尔休沐时心情好,会用几件简单的珠玉妆点。但像这样繁复的首饰,比起自己,她更愿意看裴令之佩戴,穆嫔也行。
正因如此,皇太女妆台上每一件饰品都是有定数的,尚服局更不会刻意打了这些繁复的头面呈给太女。
诚如景昭所言。
这是旧物。
珠饰无法一放十年不换,再过几年,连素银链子也要随之变旧,一同更换。到了那时,这对耳饰究竟是新是旧,恐怕就再难分辨清楚了。
皇帝移开目光,不去看那幅曾经熟悉的耳饰。
“你这一次决心下得够大。”
“有所忌惮而已。”景昭说,“如今溺死在湖中的是个小宫女,焉知明日溺死的会不会是我亲生的孩子?”
皇帝平静地道:“那就这样办吧。”
他转过头,目光里说不出是什么情绪,不像高兴也不像难过:“你现在倒有一点当年的样子了。”
“嗯?”
皇帝在腰腹的位置比划一下:“那时你才这么高。”
景昭抗辩:“我没有那么矮!”
皇帝根本不关心景昭是高是矮:“你那时灰头土脸,全身沾满血和灰,脸都不太能看清楚。但我一看见你的眼睛,就知道你是我的女儿。”
“皇宫里那么多孩子,有伪朝慕容氏的皇嗣,有没长成的小宫女,只有你的眼睛最漂亮。”
皇帝抬起手,在女儿眼前一抹:“不是世人心目中的那种漂亮,人之光彩,在于气韵。”
景昭若有所思。
“你后来想得更多,思虑也更周全,这很好。不过在某些特殊的时候,会适得其反。”
景昭眨眨眼睛,怔然看着父亲,忽然道:“您不要说了,我害怕。”
皇帝秀眉微挑,表示疑惑。
景昭诚实道:“您的话比从前多了很多。”
皇帝微微地笑了起来。
他的笑容一如往常,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话赶话说到这里,需要做出情绪反应,所以扬了扬唇角,平静说道:“怎么,很不习惯?”
景昭诚实点头。
“那是你的事。”皇帝幽幽道,“和我有什么关系。”
景昭差点被噎死。
她仰头看了皇帝片刻,忽然很大声地道:“我怀孕了!”
皇帝:“嗯?”
“您要照顾我的心情!”景昭理直气壮地嚷出声,“太医说过,现在我的情绪最要紧,所有事都必须为此让路!”
皇帝似笑非笑瞥来一眼,刹那间捕捉到女儿眼底极力掩藏的不安。
良久,他轻巧地叹了口气,用一种像是在哄年幼孩童的语气,幽幽道:“好吧,再忍一忍你。”
第142章 ......
滴答,滴答!
一夜疾风骤雨,檐下滴水成串,噼里啪啦砸在地面上,隔着门窗墙壁,传到室内只剩细微的动静,却像是敲在人的心头,每一声都搅得人心烦意乱。
推开小半边窗户,灰黑的天穹尽头隐约散落三两点星星,看不真切,就像暗色布匹上若隐若现的花纹。
喀啦一声窗户关上,用力之大使得窗下的桌子都震了震。桌面铜镜咣当翻倒,镜中映出一张双眼圆睁、神情焦灼的中年男人面孔。
陈繁雕塑般站在原地,不知在想些什么,直到外面传来极其细微的足音,紧接着窗户被轻轻叩响,他才回魂般浑身一震,将窗户拉开一条细缝。
他的耳朵凑上去,窗外那人低声说:“大人,口供无法全部抄录,这是捡最要紧的那部分默出来的。”
一本薄册应声塞入窗缝,紧接着窗外细微足音迅速远去,转瞬间归于沉寂。
陈繁抓过那本薄册,背抵着窗扇,以一种异常急迫的态度翻开,动作用力过大,甚至将书册前几页撕出了裂口。
他一目十行迅速浏览,目光触及其中几页时,脸色刷的惨白。又不死心地倒回去重新翻看,神情像是要把那些字生吞活剥,直到重新看过确定无误,才像只困兽般直起身不断打转。
“没用的东西……没用的东西。”
陈繁不住喃喃,终于无法掩饰心底的惊惶恚怒,举起薄册重重摔在地上。
哗啦!
隔着数道高墙回廊的地方,那名送来薄册的中年人腿一软,滑坐在了满地雨水里。
“这不是说的很好么?”一只手从旁边伸过来,提住中年人的衣领,分明五指修长白皙,力道却像铁钳般不容抵抗,硬生生将中年人提起来,“看来,生死关头的大恐怖,足以激发人的一切潜力。”
中年人刚勉强站起来,听了这句话,再也支撑不住,又跌回了泥水里。
谈照微双手笼在袖中,并不在意中年人的丑态,他眼皮抬也没抬,淡淡吩咐:“盯紧了。”
两旁侍从齐齐应声,谈照微转身而去。
身后十五给他打着伞紧追过去,主仆二人一前一后,身影很快消失在未尽的夜色里。
而方才那些喏然应声的侍从,与跌坐在泥水里脸色惨白的中年男人,只在这么短的片刻时间里,就已经消失无踪。
活像民间奇谈里的山妖鬼魅。
搜山第三天,所有人的疲惫厌倦已经接近顶峰。龙崖山地势崎岖险峻,深秋山林多腐烂落叶,再加上阴雨连绵,走到山林深处,堪称深一脚浅一脚,连走路都变得极为吃力,更不要说在蛇虫鼠蚁的侵扰下不断扬声呐喊找人。
连续三日,谈照微连个面都没露,除了第一天分组时他身边的护卫十五出面宣读分组方式,其余时间不要说谈世子本人,就连他身边的护卫侍从都一个不见。
原本涣散的人心登时更加焦躁疲惫,士卒差役们一边搜山,一边忍不住嘀咕訾骂。
“还是贵人的命值钱。”“大冷天把我们耍得团团转。”“我看人早死了,还找个什么劲,不如各自回去。”“哎你说我们有没有赏钱?”
一片混乱的嘀咕声中,没人注意到,有支小队里,一个脱队独行者,向与众人相反的方向悄无声息离去。
没过多久,一声愕然惊叫冲天而起,直上云霄。
“快,快看那里!”
拨开掩映枯黄、足有半人高的纷乱杂草,似有若无的腐臭升腾而起,下方掩映着一道说宽不宽、说窄不窄的深谷,谷底隐约可见零散的肢体残骸。
“前方来报。”十五疾步而入,低声禀报,“搜山士卒在龙崖西峰南边的一道沟壑里,发现了正在腐烂的尸体残骸,根据残存的衣衫物品基本可以判断,这些尸骸的身份属于随同卓寺丞出行的大理寺随吏。”
“根据仵作判断,现存骸骨大致能够拼接成九具完整尸体。这些尸体的死亡时间基本符合,他们并非自然跌落山谷而死,身上有多处刀兵伤,应该是在死后被人抛进沟壑里。”
温少卿托着下颌沉吟:“有些距离……杀手这么闲吗?都已经放过火了,尸体一起烧掉不行吗?”
“烧不干净。”谈照微很有经验地提醒,“之前在火场遗迹里,也发现了未烧完的人骨。人的骨头很难在火里全部烧干净,特别是这种荒郊野外,很难说死人骨头和火场附近的活人哪个先被烧完。”
“这么说。”温少卿若有所思,“放火和抛尸的用意已经很明显了。”
见十五明显没听懂,温少卿平易近人地对他解释:“卓寺丞随行的从员差役共有一十八人,加上卓寺丞和她的贴身婢仆,那就是二十人。”
十五一点就透,脱口而出:“抛尸和放火,是为了掩盖尸体的数量——有幸存的人!”
“杀手自己放没放火,抛没抛尸,自己心里不清楚吗?”谈照微终于无法忍耐,恨铁不成钢地道,“是为了掩盖死者身份!”
他顿了顿,又道:“如果二十人里只能活下来一个,那个人一定是卓业稷。”
这语气太过笃定,以至于身为卓业稷直属上级的温少卿都愣了一下。
谈照微并没有解释的意思,只是垂眸,神情平静抚过衣袖最细微的皱褶,金丝银线摩挲而过,在指尖留下最细微的冰冷。
东宫是天下最花团锦簇、众星捧月的地方。
也是天下最小心谨慎、如履薄冰的所在。
人人都称东宫十八学士,从建元初年说到如今。实际上风云更迭变幻,时至今日,十八学士中仍能保有东宫近臣身份,稳稳立在朝堂内外者,加起来不过只剩十指之数。
柳知、谈照微、景含章、李盈风、程枫桥、卓业稷……无一不是东宫出身、无一不是炙手可热。能在东宫稳立十年,怎么可能会在这等浅陋布置中阴沟里翻船。
一名吏员快步而入,在温少卿耳畔低声禀报数句。
“上钩了。”
温少卿道:“你去吧,依计行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