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女 第88节
卢老夫人闭目不语,良久的缄默之后,两滴清透泪水,从颊边缓缓滚落。
妇人连忙膝行上前,扶住老夫人摇晃的身体,颤声道:“夫人,夫人,何至于此!”
卢老夫人闭着眼,静静流泪,许久才道:“你去替我看看妍妍,替我多看她两眼,这是我们母女最后一面了。”
妇人不能推拒,只好站起身来,说道:“夫人放心。”
那名妇人退了出去。
卢老夫人抬起头。
佛堂的大门未关。
窗外,天穹漆黑,圆月当空,那一轮月色越来越明、越来越大,仿佛占据了卢老夫人的全部视野,
月色灼伤她大睁的双眼,月轮烙印在她的眼底。
好一轮圆月。
就像她含泪哭送丈夫的那个晚上。
也像她亲手挥别女儿的那个晚上。
.
次日,冥诞正式开始。
老太爷的冥诞与中元节在同一日,坞堡中遍结白幔,庭中陈设着许多即将送去焚化的纸人纸马,祭坛已经设下,还有卢家请来的僧人穿行其间。
规模异常盛大,景昭驻足,看了片刻,隐隐觉得古怪,问道:“这是将冥诞和中元习俗合二为一了?”
裴令之摇摇头,表示不解:“或许是,和我从前见过的冥诞不太一样,也许一地有一地的风格,临澄和江宁各自不同。”
他低声问景昭:“北方不是这样?”
景昭也低声回答:“我没见过。”
天可怜见,景昭自幼长于深宫,对民间民俗所知虽多,十有八九是书中看来的,亲眼见过的只有寥寥,哪里分得出南方北方。
话音未落,梵音渐起。
仪式开始了。
二人同时收声。
传闻中大多数时间在佛堂中闭门不出的卢老夫人终于出现了,作为卢家地位和辈分最高的老夫人,带着她的儿女孙辈一同为死去的丈夫念诵焚经。
南方的嫡庶之别的确到了一种堪称苛刻的地步,又或许是卢家主治家极严,老太爷的庶子庶女竟没能列席其间,唯有卢家主、卢四爷、卢大娘子各自带着伴侣儿女出席。袖间带白,悲哭声声,乍一看真是阖家孝子。
观礼的宾客们连声叹惋,又称赞卢家家风甚正,满门孝子贤孙。唯有景昭和裴令之对视一眼,同时在对方眼底看到了诧异。
数日不见,卢大娘子有些消瘦,目光掠过景昭二人时,先是一顿,旋即竟然像是被火灼伤般惊惶避开,倒像是看到了令她恐惧的事物。
雪白的纸没入金红火焰,化作片片飞灰,又像是许多细小的飞虫,沾染衣角,徘徊萦绕。
毫无预兆地,卢大娘子掩面,失声痛哭。
宾客们面面相觑,但很快便给自己找到了答案,交口称赞:“许夫人诚孝贤德,是出了名的!”
“是啊是啊,老太爷泉下有知儿女这一片孝心,亦可欣慰含笑。”
纷纷议论声中,两名侍从搀住哭得撕心裂肺、站立不稳的卢大娘子,将她扶了下去。
景昭忽然起身,拉了裴令之跟上去,对侍从道:“劳烦通传一声,我们兄妹姓顾,与大娘子有约。”
有约当然是假的,但卢大娘子只消有意见他们,就不会不顺着这句话下来。
果然不出片刻,那名侍从折返回来,说道:“大娘子伤心不已,不好见人。”
刹那间景昭和裴令之对视一眼。
卢大娘子的反应,已然可以证明卢妍夫妇的死与卢家脱不开关系。
但这只是他们早就笃定的推测,真正重要的是,卢妍夫妇因何而死,死后又在哪里?
这两个问题,从前的卢大娘子不知道,如今她被家族压服,也未必会知道。
“我有一个办法。”折返回来的路途中,景昭低声道,“有些冒险,但能最快得出结论。”
二人对视,在对方眼底同时看到了跃跃欲试的冒险光芒。
景昭笑道:“一起说。”
“绑个人来严刑拷打。”
“趁夜潜入书房搜查。”
“……”
沉默片刻,景昭道:“从客院到前院书房,距离有些远,被发现的可能性不小。”
裴令之匪夷所思道:“绑个人被发现的可能性更大吧!”
景昭慢吞吞道:“可是绑个人来,我们就有人质了。”
这句话中的险恶简直不能深思,裴令之被她震得魂飞天外,愣了片刻,才默然道:“你想绑哪位?”
“来个大的。”景昭说,“有没有这样一个人,他地位足够重要,卢家绝不能轻易放弃他;他身份足够高,卢妍夫妇出事的根由他能知道;最重要的是,他不能前呼后拥侍卫如林,否则我们没有机会下手。”
最后一条最重要。
即使景昭对自己的身手极为自信,也没有被射成箭靶子的打算。
“……”
裴令之缓缓道:“你可以直接将那人说出来的。”
二人同时转向佛堂方向,神情莫测,似在估量。
第77章 夜探佛堂
关于是否绑架卢老夫人,景昭与裴令之第一次产生了分歧。
裴令之认为太过冒险,卢氏坞堡不是寻常宅邸可比,这种战乱年代孕育出的防卫性建筑,只要坞堡大门关锁、城上部曲巡逻,几乎等同于一座小型城池,一旦被发现,就没有脱身离去的可能。
问题在于,绑架一个人,而且是一个卢氏辈分地位最高的老妇人,根本没有不被发现的可能。
所以裴令之依然极力主张夜探书房的想法。
景昭则不然。
她似乎有着非常充足的信心,确保自己一定可以收场。
“你确定?”裴令之看着景昭的眼睛,认真说道,“我不怕死,但我不想白白去死。如果我们被发现,最好的结果是拉着老夫人陪葬,真正主使这一切的卢家主与钟家依旧可以置身事外。”
景昭问:“你认为卢家主是主使者?”
裴令之说道:“卢家主要做事,不一定非要知会老夫人;老夫人要做事,却不可能绕开家主。况且,母亲对待子女、兄长对待妹妹,态度往往不会相同。”
这句话很有道理。
景昭沉默片刻,说道:“有道理,但我依然认为老夫人不简单。”
裴令之思考片刻,道:“你的想法有理,但何必用这种过分激进的手段?潜入书房只是有可能被发现,绑架老夫人却一定会被发现。”
景昭认真看着他,说道:“因为这样最快,而且我能确保我们不会死。”
裴令之若有所思。
他以一种奇异的目光注视着景昭。
在裴令之开口说话之前,景昭对他笑了笑,举起食指压在唇畔。
于是裴令之转开话题,说道:“好吧,那我们来打个赌,卢家今天一定会有人见我们,如果是卢家主,那么按照我的方案执行;如果是卢老夫人,那么听你的。”
景昭没有意见。
二人同时噤声。
倒不是因为突然无话可说,而是此刻仪式即将结束,另一名素衣侍女找到了他们。
卢老夫人要见他们。
景昭和裴令之对视一眼。
景昭开心地笑了笑。
裴令之无奈地笑了笑。
.
去佛堂见卢老夫人之前,二人先回了客院一趟,名义上是更衣整妆,实际上却是为了带上积素。
要想执行景昭的方案,必须对卢老夫人的居所、坞堡内部的地形异常熟悉,当然是能多看一眼就多看一眼。
佛堂很高,也很阴凉,甚至到了可被称为阴冷的地步。
对于一个年迈的老妇人来说,成日待在这种阴冷的地方,对身体有害无益。
景昭这样想着,也就这样说了出来。
卢老夫人笑了。
她穿着简单的素衣,发髻上只插着素银的簪子,笑容慈和如一位普通老祖母,却依旧能从眼角眉梢的细纹中看出几分年轻时的美丽。
据说老夫人当年出身贫寒,对于视门第如性命的南方豪族来说,老夫人能以正妻身份嫁入卢家,着实是难以想象的一桩奇事。
从这个角度来看,她与卢老太爷的感情也许真的非常深厚。
“我的身子骨经不住寒,只有天热时才会来佛堂居住一段时间,陪伴肃节,兼为儿孙祈福。”卢老夫人解释道,“好孩子,长得真标致,听说你是妍妍的朋友,来,和我说说妍妍。”
景昭可不是卢妍的朋友,幸好她向来走一步看三步,早向裴令之了解过卢妍夫妇的许多旧事,并不怕卢老夫人追问。
但她并不打算让卢老夫人掌握这场对话的主动权,不答反问,直接便道:“我们兄妹来卢家叨扰,实在不好意思,但事急从权,您先原谅我的冒犯——请问卢妍娘子的下落,现在有没有线索?”
卢老夫人一怔,眉间愁绪渐显,叹息道:“妍妍有你们这样用心的朋友,是她的福气。”
景昭隐隐感觉卢老夫人的态度有些不对劲,继续延续看不懂脸色的耿直作风,追问道:“是,所以我们很担心她的下落,老夫人如果查知她的去向,可否给我们一句话?也省得日夜悬心。”
裴令之在一边假模假样地阻拦,避免卢老夫人翻脸赶人:“咳咳!不得无礼,老夫人是卢娘子的母亲,都说血浓于水、母女连心,岂需外人越殂代疱、频频催促?”
这话看似是阻拦,实际上却将卢老夫人架上了高处。
妇人连忙膝行上前,扶住老夫人摇晃的身体,颤声道:“夫人,夫人,何至于此!”
卢老夫人闭着眼,静静流泪,许久才道:“你去替我看看妍妍,替我多看她两眼,这是我们母女最后一面了。”
妇人不能推拒,只好站起身来,说道:“夫人放心。”
那名妇人退了出去。
卢老夫人抬起头。
佛堂的大门未关。
窗外,天穹漆黑,圆月当空,那一轮月色越来越明、越来越大,仿佛占据了卢老夫人的全部视野,
月色灼伤她大睁的双眼,月轮烙印在她的眼底。
好一轮圆月。
就像她含泪哭送丈夫的那个晚上。
也像她亲手挥别女儿的那个晚上。
.
次日,冥诞正式开始。
老太爷的冥诞与中元节在同一日,坞堡中遍结白幔,庭中陈设着许多即将送去焚化的纸人纸马,祭坛已经设下,还有卢家请来的僧人穿行其间。
规模异常盛大,景昭驻足,看了片刻,隐隐觉得古怪,问道:“这是将冥诞和中元习俗合二为一了?”
裴令之摇摇头,表示不解:“或许是,和我从前见过的冥诞不太一样,也许一地有一地的风格,临澄和江宁各自不同。”
他低声问景昭:“北方不是这样?”
景昭也低声回答:“我没见过。”
天可怜见,景昭自幼长于深宫,对民间民俗所知虽多,十有八九是书中看来的,亲眼见过的只有寥寥,哪里分得出南方北方。
话音未落,梵音渐起。
仪式开始了。
二人同时收声。
传闻中大多数时间在佛堂中闭门不出的卢老夫人终于出现了,作为卢家地位和辈分最高的老夫人,带着她的儿女孙辈一同为死去的丈夫念诵焚经。
南方的嫡庶之别的确到了一种堪称苛刻的地步,又或许是卢家主治家极严,老太爷的庶子庶女竟没能列席其间,唯有卢家主、卢四爷、卢大娘子各自带着伴侣儿女出席。袖间带白,悲哭声声,乍一看真是阖家孝子。
观礼的宾客们连声叹惋,又称赞卢家家风甚正,满门孝子贤孙。唯有景昭和裴令之对视一眼,同时在对方眼底看到了诧异。
数日不见,卢大娘子有些消瘦,目光掠过景昭二人时,先是一顿,旋即竟然像是被火灼伤般惊惶避开,倒像是看到了令她恐惧的事物。
雪白的纸没入金红火焰,化作片片飞灰,又像是许多细小的飞虫,沾染衣角,徘徊萦绕。
毫无预兆地,卢大娘子掩面,失声痛哭。
宾客们面面相觑,但很快便给自己找到了答案,交口称赞:“许夫人诚孝贤德,是出了名的!”
“是啊是啊,老太爷泉下有知儿女这一片孝心,亦可欣慰含笑。”
纷纷议论声中,两名侍从搀住哭得撕心裂肺、站立不稳的卢大娘子,将她扶了下去。
景昭忽然起身,拉了裴令之跟上去,对侍从道:“劳烦通传一声,我们兄妹姓顾,与大娘子有约。”
有约当然是假的,但卢大娘子只消有意见他们,就不会不顺着这句话下来。
果然不出片刻,那名侍从折返回来,说道:“大娘子伤心不已,不好见人。”
刹那间景昭和裴令之对视一眼。
卢大娘子的反应,已然可以证明卢妍夫妇的死与卢家脱不开关系。
但这只是他们早就笃定的推测,真正重要的是,卢妍夫妇因何而死,死后又在哪里?
这两个问题,从前的卢大娘子不知道,如今她被家族压服,也未必会知道。
“我有一个办法。”折返回来的路途中,景昭低声道,“有些冒险,但能最快得出结论。”
二人对视,在对方眼底同时看到了跃跃欲试的冒险光芒。
景昭笑道:“一起说。”
“绑个人来严刑拷打。”
“趁夜潜入书房搜查。”
“……”
沉默片刻,景昭道:“从客院到前院书房,距离有些远,被发现的可能性不小。”
裴令之匪夷所思道:“绑个人被发现的可能性更大吧!”
景昭慢吞吞道:“可是绑个人来,我们就有人质了。”
这句话中的险恶简直不能深思,裴令之被她震得魂飞天外,愣了片刻,才默然道:“你想绑哪位?”
“来个大的。”景昭说,“有没有这样一个人,他地位足够重要,卢家绝不能轻易放弃他;他身份足够高,卢妍夫妇出事的根由他能知道;最重要的是,他不能前呼后拥侍卫如林,否则我们没有机会下手。”
最后一条最重要。
即使景昭对自己的身手极为自信,也没有被射成箭靶子的打算。
“……”
裴令之缓缓道:“你可以直接将那人说出来的。”
二人同时转向佛堂方向,神情莫测,似在估量。
第77章 夜探佛堂
关于是否绑架卢老夫人,景昭与裴令之第一次产生了分歧。
裴令之认为太过冒险,卢氏坞堡不是寻常宅邸可比,这种战乱年代孕育出的防卫性建筑,只要坞堡大门关锁、城上部曲巡逻,几乎等同于一座小型城池,一旦被发现,就没有脱身离去的可能。
问题在于,绑架一个人,而且是一个卢氏辈分地位最高的老妇人,根本没有不被发现的可能。
所以裴令之依然极力主张夜探书房的想法。
景昭则不然。
她似乎有着非常充足的信心,确保自己一定可以收场。
“你确定?”裴令之看着景昭的眼睛,认真说道,“我不怕死,但我不想白白去死。如果我们被发现,最好的结果是拉着老夫人陪葬,真正主使这一切的卢家主与钟家依旧可以置身事外。”
景昭问:“你认为卢家主是主使者?”
裴令之说道:“卢家主要做事,不一定非要知会老夫人;老夫人要做事,却不可能绕开家主。况且,母亲对待子女、兄长对待妹妹,态度往往不会相同。”
这句话很有道理。
景昭沉默片刻,说道:“有道理,但我依然认为老夫人不简单。”
裴令之思考片刻,道:“你的想法有理,但何必用这种过分激进的手段?潜入书房只是有可能被发现,绑架老夫人却一定会被发现。”
景昭认真看着他,说道:“因为这样最快,而且我能确保我们不会死。”
裴令之若有所思。
他以一种奇异的目光注视着景昭。
在裴令之开口说话之前,景昭对他笑了笑,举起食指压在唇畔。
于是裴令之转开话题,说道:“好吧,那我们来打个赌,卢家今天一定会有人见我们,如果是卢家主,那么按照我的方案执行;如果是卢老夫人,那么听你的。”
景昭没有意见。
二人同时噤声。
倒不是因为突然无话可说,而是此刻仪式即将结束,另一名素衣侍女找到了他们。
卢老夫人要见他们。
景昭和裴令之对视一眼。
景昭开心地笑了笑。
裴令之无奈地笑了笑。
.
去佛堂见卢老夫人之前,二人先回了客院一趟,名义上是更衣整妆,实际上却是为了带上积素。
要想执行景昭的方案,必须对卢老夫人的居所、坞堡内部的地形异常熟悉,当然是能多看一眼就多看一眼。
佛堂很高,也很阴凉,甚至到了可被称为阴冷的地步。
对于一个年迈的老妇人来说,成日待在这种阴冷的地方,对身体有害无益。
景昭这样想着,也就这样说了出来。
卢老夫人笑了。
她穿着简单的素衣,发髻上只插着素银的簪子,笑容慈和如一位普通老祖母,却依旧能从眼角眉梢的细纹中看出几分年轻时的美丽。
据说老夫人当年出身贫寒,对于视门第如性命的南方豪族来说,老夫人能以正妻身份嫁入卢家,着实是难以想象的一桩奇事。
从这个角度来看,她与卢老太爷的感情也许真的非常深厚。
“我的身子骨经不住寒,只有天热时才会来佛堂居住一段时间,陪伴肃节,兼为儿孙祈福。”卢老夫人解释道,“好孩子,长得真标致,听说你是妍妍的朋友,来,和我说说妍妍。”
景昭可不是卢妍的朋友,幸好她向来走一步看三步,早向裴令之了解过卢妍夫妇的许多旧事,并不怕卢老夫人追问。
但她并不打算让卢老夫人掌握这场对话的主动权,不答反问,直接便道:“我们兄妹来卢家叨扰,实在不好意思,但事急从权,您先原谅我的冒犯——请问卢妍娘子的下落,现在有没有线索?”
卢老夫人一怔,眉间愁绪渐显,叹息道:“妍妍有你们这样用心的朋友,是她的福气。”
景昭隐隐感觉卢老夫人的态度有些不对劲,继续延续看不懂脸色的耿直作风,追问道:“是,所以我们很担心她的下落,老夫人如果查知她的去向,可否给我们一句话?也省得日夜悬心。”
裴令之在一边假模假样地阻拦,避免卢老夫人翻脸赶人:“咳咳!不得无礼,老夫人是卢娘子的母亲,都说血浓于水、母女连心,岂需外人越殂代疱、频频催促?”
这话看似是阻拦,实际上却将卢老夫人架上了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