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打工人(美食) 第7节
  “准了。”
  吕一璋猛然抬头,发现自家上峰还是那副淡淡的模样,连眼皮都没掀开一下。直到他拎着那包布袋走出屋子时,还觉得恍然如梦。
  ……
  吕一璋刚回到那间他们办公的屋子时,一群人便凑过来问道:“怎么样怎么样?陆少卿可批准了?”
  吕一璋两眼发直,迟迟没有说话,耷拉个脑袋,一副神思涣散的模样。
  一见这个场景,众人顿时心领神会,纷纷摇头作鸟兽散了。
  “我便知道陆少卿断然不会应允这个请求。”
  “是啊,这食堂的饭菜再难吃,陆少卿还是一顿不落地往那跑,当真是叫我等佩服!”
  “唉,这会儿突然羡慕起那些个狱卒了。他们用的饭菜都是黄师傅做的,虽说同犯人一道用食,这味道也一般,但也总比我们食堂里每日里这些难以下咽的猪糠要好!”
  “慎言慎言。”丁復忙打了个圆场,劝慰道,“诸位同仁再忍忍吧,陆少卿不答应,我们再想想其他的法子。”
  这时,一直在旁边愣着的吕一璋突然发话了:“谁说陆少卿没答应?”
  他从“梦中”醒来,脸上还带着几分恍惚的神色:“陆少卿准允我们大理寺的食堂再招一个掌勺师傅!”
  “当真?!”崔小篆将手里的毛笔一扔,站立起身,径直走到了吕一璋的面前,拍着他的肩背道:“好你个吕辉山,竟还演这一出诓骗我们!我们方才可都被你这神态吓到了!”
  一群人又重新围了上来,个个面带喜色:“没想到我们马上就要苦尽甘来了!”
  “陆少卿究竟如何答应的?想必吕寺丞费了不少口舌吧?”
  “定当如此!能让陆少卿应允此事,吕寺丞当居首功!”
  一群人叽叽喳喳,还没等吕一璋开口,便一个个脑补了一场大戏。
  他们觉得定是吕寺丞跪倒在地,苦苦哀求,这才让铁石心肠的陆少卿答应此事。
  吕一璋清了清嗓子,实在有些赧然:“不瞒诸位同仁,此事并非如同你们想象的这般。”
  他手里还拎着那个布袋,自己也没搞明白为何陆少卿突然就答应了。
  “我只将文书呈递上去,陆少卿就十分痛快地应下了。”
  众人听罢也是摸摸脑袋,有些不敢置信。
  这……不应该啊!
  陆少卿何时便得这般好说话了?!
  不过不管如何,只要能招一个正常的掌勺师傅便好。他们大部分都有家室在身,每月的月俸要上交公中,孝敬耶娘,养育妻儿,口袋里的银钱便所剩不多,偶尔打打牙祭还行,一日三餐都往外跑,那点俸禄是万万不够的。
  除非每人都像康墩一般,有个在工部当着侍郎的阿耶,家境丰厚。可偏人家这等公子少爷,每日也是老老实实地吃着食堂。
  大理寺的这一群官员们又都各自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一想到马上就要有新的掌勺师傅,加起班来也更加地卖力。
  唯有丁復还未离开,在吕一璋身上嗅了半天,问道:“什么味,这么香?”
  吕一璋一拍脑袋,这才想起少卿大人的吩咐。
  他胡乱解释几句,拎着这个布袋,就去找大理寺的仵作孟淮。
  第8章 茶叶蛋(四) 从不挑食陆少卿
  孟淮这厢刚验完尸,才净了手回屋,就见着吕一璋拿着这布袋等候多时,脑门突突直跳。
  不会又出什么案子了吧?这每日加班加点的,还有完没完了!
  吕一璋将那布袋打开时,孟淮便闻到了一股浓郁的香味,深吸几口,心道:还算这小子有点良心。
  他拎了一壶酒,又摆上了碗筷,说道:“没想到你这小子,平日里抠抠搜搜,居然还想着给我带宵夜。”
  把酒满上,已是迫不及待地将这陶罐打开:“买什么好吃的了?这么香!”
  吕一璋也被这扑鼻而来的香味冲昏了头脑,一时竟说不出话,跟着一杯酒下肚才道:“这是陆少卿让我拿来的。”
  “陆少卿?”孟淮眼里透露出一种古怪,“少卿这是何意?”
  陆少卿是出了名的不挑食,难不成从哪里寻来了美食?大理寺人手一份?
  吕一璋搓了搓手,笑道:“孟兄怕是忘了周厨娘之事。”
  这话一说出口,孟淮便明白少卿大人的意思了。
  这周厨娘初来大理寺时,烧的一手好菜,深受大理寺众人喜爱。可渐渐的,便是前脚刚吃完周厨娘做的朝食,后脚就惦记得紧,恨不得马上再去扒拉那些个饭菜。
  大理寺众多官员更是性情大变。起初是精神异常亢奋,经常通宵留值加班,可后来却变得愈发萎靡不振,整日里就想着吃一吃那周厨娘做的菜肴。
  陆少卿是第一个察觉到不对劲的人。
  他请了宫里的御医把脉,又喊了孟淮端了周厨娘做的吃食进行研究。
  这才发现这周厨娘心术不正,为了留在这大理寺,竟往菜肴里面加五石散!
  也幸好陆少卿发现得早,众人还未彻底成瘾。
  便让老太医开了几副方子调理身子,紧接着将那周厨娘下了大狱。
  此后众人对此事缄口不提,当是大理寺一大耻辱也!
  眼下这罐香得让人口水直流的小陶罐,里面不知装的是何物,是以又引起了陆少卿的怀疑。
  孟淮从这汤汁里拎出一个裂纹的鸡蛋,许是刚拿回来,这鸡蛋尚且还有余温。
  孟淮小心翼翼地剥了一个,嫩白的鸡蛋露出一道道褐色的花纹,酱色的汤汁还往下淌着。
  吕一璋吞咽了一口口水,问道:“怎么样?有没有那五石散?”
  孟淮摆摆手,说道:“急什么,老夫还没验呢!”
  这小小的鸡蛋竟香得他不停地口生津液,当是他……咳咳……先以身试毒一番!
  待他细细品尝过后,沙绵的蛋黄裹裹着汤汁,粘在牙齿上还在久久回味着。
  吕一璋急得不行,直面这香味却又吃不到,抓心挠肝地问道:“孟兄可尝出来了?我尝一个行吗?就一个,就算真掺了那五石散,我也认了!”
  “不行!”孟淮义正言辞的拒绝,“万一里面真加了这五石散,可不是这么好戒的!为了保险起见,吕寺丞还是不要轻易尝试。”
  他慢条斯理地又剥开一个茶叶蛋,颇有几分英勇就义的气势:“老夫常年与这些毒物打交道,让老夫来试这个毒,正好!”
  吕一璋一甩衣袖,“唉”了一声,急得直跺脚,“那您可快些!这……这好歹留几个!”
  这陶罐本来就小,眼见着就要见底了!
  孟淮拿着根银针轻挑慢捻,捣腾了一会儿也不见回话。
  等他又往嘴里塞了三个后,不负所托地打了个饱嗝。那罐子里也仅剩下最后两个茶叶蛋了。
  他摆摆手,小啜了一杯方才倒好的酒水,满足道:“竟没想到这鸡蛋竟还能这般卤煮,做这菜的师傅真真是好手艺啊!”
  吕一璋还瑟缩着脑袋等结果呢,听到这话眼睛顿时一亮,问道:“孟兄验出来了?”
  孟淮点着脑袋,又捋了捋下巴的胡子,缓缓开口:“据老夫查验,这道菜肴应是没什么问题!”
  “嗐!早说嘛!”吕一璋立马上前,将手直接伸进那陶罐中,三五下就把蛋壳剥掉。
  等真正吃进嘴里,才觉得方才的煎熬,等待,都是值得的。
  因为实在是太好吃了呜呜呜!
  吕一璋嘴里的鸡蛋还没咽下,手又伸进了陶罐中,摸了半天发现里头已是空空荡荡,惊疑地将陶罐整个端起来,罐头直接朝下倾倒。
  里头空空如也,只余几滴汤汁还往下淌着。
  “蛋呢!我的蛋呢!”吕一璋愤然起身,再一看到对面的孟淮将这最后一个茶叶蛋塞进嘴中,一脸餮足的模样,不由气上心头,怒骂道:“孟重钧,这里头一共就七个鸡蛋,唯你一人独独吃了六个!欺人太甚!简直是欺人太甚!”
  孟淮吃饱了肚子,不屑再跟他计较,嬉笑一声:“老夫也是为了完成陆少卿的任务,这才以身试毒!”他眯了眯眼,“吕寺丞莫不是想要治我罪不成?”
  吕一璋被他气到不行,偏又无可奈何,最后只好捧着个空罐子去复命了。
  ……
  次日一早,晨光熹微。
  黎书禾起来收拾好后,先看了一眼煨了一晚上的茶叶蛋。
  浓稠的汤汁已经完全渗进蛋壳中,连空气中都满是这霸道的香气。
  她将两个炉子搬到推车上,又在这两个陶瓮下垫了一层厚厚的麻布。
  趁着天还没亮就往外头去了。
  河滨坊比宣平坊还要大些,自然也要热闹许多。不少小贩早已撑起了小摊叫卖着。黎书禾也跟着找了块空地,也有样学样的撑了个小木板,摆好炉子,又把陶瓮放了上去。
  炉子里的炭火慢慢溅起火星时,这茶叶蛋的香味便随着白烟传了出去。
  这会儿来往的人正多,其中不乏也是来摆摊贩卖的走卒。
  被这香味吸引而来,哈喇子直流。
  “小娘子,你这卖的什么东西?多少银子?”
  黎书禾用着夸张的口吻应道:“我这吃食名叫‘茶叶蛋’,用了上百种的食材焖煮了整整一夜,百年传承,三文钱一个。”
  她说着剥开了一个,当众咬了一口,笑着问道:“郎君可要来几个?”
  肩上还扛着卖冰糖葫芦的小贩深吸两口,最后从兜里摸出三文钱:“给我来一个。”
  他年纪尚小,觉得自己的抵抗力实在不够,有些愧疚:“这还没开张呢,先花出去三文。”
  黎书禾用一个油纸包包好,脸颊两边的梨涡浅浅地笑着:“郎君这是哪里话?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才是。”
  那小贩这手刚接过油纸包,一时竟看呆了,随后又盯着手里的吃食,重重地点了点头。
  是了,无论如何也是要吃朝食的,不然怎么捱过这一整日的忙碌。
  小贩就往她身边空着的地方插了进去,顺势将肩上那稻草把子往地上一搁,就开始剥那茶叶蛋,吃了起来。
  炉子里的火又热了一点,陶瓮里的汤汁愈发浓郁了,惹得路过的人们都会驻足停留一番,闻着香味又不自觉地吞咽口水。
  三文钱一个,比起生鸡蛋来说,这价钱是高了一些,但又想着坊口那胡饼也要五文钱一个,味道也只是一般而已。相对而言,这个把人香得神魂颠倒的茶叶蛋,似乎也不算贵了。
  不少人都抵抗不了这香味的攻击,一个个都往外掏出铜钱,开始排着队买了起来。
  “我要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