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440节
  随着上层泥土被扒落,露出下面白色的一点晶体。
  马师傅:“!!!”
  周师傅惊呼:“白糖!”
  黄师傅也很是惊讶:“成功了?”
  众人突然打鸡血一样,纷纷上手帮忙。
  蔺承君等人也不顾自己的风度和身份了,丝毫不嫌弃泥土脏,都上手扒。
  糖漏上层两掌厚的白砂糖,下面又是深褐色的蔗糖,再下面又是混着渣滓的黑糖。
  蔺承君攒着一把雪色糖霜一时间有些失语,说不出话来。
  这太神奇!
  太了不起!
  太伟大了!
  蔺承君太高兴,忍不住看向旁边儿的顾千里,发现顾千里堂堂冷肃男子竟然激动得热泪盈眶。
  虽然之前他见过小鹤年他们试制的白糖,也是由他亲自进宫呈给皇帝的,可再一次看到大批量白糖,他依然激动万分。
  顾千里作为皇帝跟前的红人儿,自然知道这洁如霜雪的白糖的珍贵程度。
  他和王建忠熟悉,既然要一同出海自然得了解海外的畅销品,各色宝石、各种香料、茶叶、丝绸、瓷器、盐糖等都是畅销品,尤其品相绝佳的那更是奢侈。
  这种百斤蔗糖出不到十斤的白糖霜绝对会风靡海外!
  陛下的宝船水师经费不就有了么?
  众人尝过白糖以后,肯定了这批白糖的成色。
  极品!
  蔺承君向来淡定自持,现在也有些兴奋。
  谁能想到当初他不过是一时好奇,想见见那位沈娘子,就发掘了一家子能人呢?
  在场之人不约而同地想:裴家要成为新贵了。
  新贵之子小鹤年却没有半点自家会成为新贵的自觉,小小年纪就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满心满眼都是怎么提高技术、效率等。
  他抽查了上百个糖漏,总结经验,口述给二蛋、蒜苗几个,让他们准确记录下来,下一次可以适当改革。
  制糖师傅和伙计们则忙着收集白糖,在二蛋等人的指导下重新熬开,去除杂质,制成更干净的白糖,还要把下面的黑糖、渣滓继续化开、去除杂质、脱色,做成新的白糖。
  顺便的,他也带人做了一些冰糖。
  出缸那日,他又邀请了蔺承君、顾千里、王永冯彬等人参观。
  随着挪走缸上面的匾箩,众人就看到大大小小的糖块如同黄水晶般在阳光下闪耀光芒,顿时惊叹声四起。
  小鹤年轻轻叹口气,“脱色技术有限。”
  即便用白糖当原料,出来的冰糖也只能是这种黄冰糖。
  不过虽然脱色不够,可冰糖的纯净度还是可以的,一块块的晶莹剔透,犹如透明的黄水晶。
  众人看着他,这孩子可真……谦虚啊。
  你做出了白糖,又做出这等漂亮的水晶糖,竟然还不满足?
  要不是了解他的性格,他们该觉得他是在炫耀了呢。
  蔺承君笑道:“这种糖叫什么名字?”
  小鹤年随口道:“冰糖。”
  顾千里和王永冯彬便把嘴边的话咽回去,原本还想呈给陛下,让陛下给起名儿呢。
  蔺承君:“瞧着像水晶,叫水晶糖会不会比冰糖更加贵重?”
  小鹤年笑道:“叫什么也无所谓,反正就是糖。”
  他脑子里却在复盘冰糖结晶的过程以及物理现象,跟爹讲过的物理化学知识对照一下。
  曾知县知道顾千里、蔺承君等人在豆腐村制白糖,约摸着时间就把县衙的事务安排给钟主簿和自己俩师爷,带上陆裕和几个差役骑马来到豆腐村。
  从前裴庄的百姓根本见不到县太爷,顶多见见县衙差役,即便是差役也吓得他们不敢上前。
  现在?
  他们连钦差公公、钦差大儒、知府大人都见过,县太爷更是常见。
  至于什么差役、书吏的,整天出入他们村,还在村里投宿、吃饭,再不见怕的。
  这会儿听说县太爷来了,有人家就往沈宁家送鸡蛋、不下蛋的老母鸡、白菜、豆芽什么的,帮忙添菜。
  沈宁不要都不行。
  现在来客也不用沈宁亲自下厨,甚至不用裴母,有谭秀带着几个手脚麻利的妇女就做了。
  不过裴母闲不住,做不出稳坐炕头由人奉承说话儿的做派,还是要在灶房忙活才觉得踏实。
  曾知县由裴长青和沈宁亲迎进门,见裴母依然亲自下厨,都有些不安,很是郑重地跟裴母裴父寒暄问安。
  毕竟裴长青如今也是从七品了嘛。
  虽然只是传奉官,虽然传奉官在科举官中风评极差。
  可这家不一样啊,这是裴长青和沈老板,这是给成阳县送政绩的!
  裴母也笑着跟曾知县聊几句家常,心里难免紧张的,毕竟这可是县太爷啊,往常别说这般亲切地说话,见都见不着的。
  好在如今也算见多识广,再有宫嬷嬷日常提点,裴母应酬起来不觉得困难了。
  裴长青在东间招待曾知县,沈宁找人去南边儿请顾千里蔺承君等人回来。
  结果最近学习班儿都跟着去了南边儿,家里倒是没孩子了。
  小珍珠和宝儿也不在家,她整天张罗让师父带他们出去“游历探险”,总想出去摆摊儿卖艺、跟人比试啥的。
  沈宁便亲自去把众人请回来。
  蔺承君瞧着,忍不住对沈宁道:“沈老板家里应该添几个小厮丫头了。”
  在他们看来以沈宁和裴长青现在的财力、地位,家里应该配几个丫头小厮,灶上也应该配俩厨娘厨子。
  即便不比他家条件好的都使奴唤婢,谁见财主老娘还亲自下厨的?
  他知道沈宁家节俭,寻思她若是舍不得他可以送几个得力的下人来使唤,只要沈宁别误会他想往她家安插眼线就行。
  沈宁笑道:“小厮丫头的跟那些孩子也差不多,孩子们这些天被你们迷住了,平时我可不缺人跑腿儿。”
  学习班的孩子能文能武,能算会说的,不知道多省心呢。
  回到家众人先用了晌饭,然后聚在东间说话。
  曾知县也看了白糖和冰糖,自是欢喜得很。
  原本寻思自己这两年无功无过,考评满打满算只有中等,升职不可能,顶多平调。
  谁曾想他运气好,治内出了这么一家子能人,连带着他也沾光。
  今年考评定是优等了。
  跟人家沾了这许多光,曾知县也想在任满前为沈宁家做点事儿,同时让她和成阳县捆绑更深,免得以后人家避开成阳县反而去府城或者桃源县开铺子。
  说起来桃源县在大运河边上,地理位置确实比成阳县不知道要好多少。
  前阵子做了全麻宫腔镜手术,效果不是很理想,有些毛病得了就很不容易好,也很容易复发,索性随它去吧。
  积年的腰疼也厉害,胯骨也疼,有些坐不住。
  膝盖滑膜炎也变厉害,膝盖天天肿着,吃好多药也不管用了,抽了积液也还会复发,大夫说只能慢慢恢复。
  精神也变差,总觉得每天没什么精神,犯困,还睡不着。
  啰嗦这些不是卖惨哈,都是社畜打工人,都有职业病,没几个身体完全健康的。
  我就是有些惆怅,就……以前总觉得,等我空了我就去运动,只要我动起来我身体就会恢复健康,所以根本不觉得是问题。
  现在发现其实不是的。
  可能身体一直没事儿,然后某天健康突然就消失了,再也不会回来。
  我的感受就是真的要爱惜身体,注重运动、养生,合理安排工作,否则就会被迫减少或者停止工作了。
  然后本文恢复更新,就是作者精神不济做不到日更。
  但是只要v了就不会坑的,保证会好好写完。
  么么哒,再次表示歉意,为了以示歉意,本章留言发红包,么么~~
  第163章 笼络 小生意大智慧
  他这一趟过来,除了亲眼看看糖坊,还想跟沈宁商量去成阳县开铺子的事儿。
  铺子也不用沈宁自己买,县衙有公廨田和公产,其中就有几间铺子出租。
  曾知县想低租金租给沈宁一座前铺后院的铺子,甭管她做什么买卖,哪怕就当货栈也好。
  作为官场上的人,说话向来喜欢弯弯绕,有话也不喜欢明说的。
  可他知道沈宁不喜欢这样,也就一改平日作风,直接说了来意。
  “沈娘子如今名声在外,作坊生意也越来越大,在本县开个铺子也方便同行来往交流。”
  曾知县也知道本县酒楼、饭馆,甚至杂货铺、酱菜铺子、卤肉铺子等老板们和沈宁的生意合作,靳老板他们总是找机会办什么美食节、美食交流会。而且不只是本县的商户,甚至四海府、桃源县、淮州府乃至其他县的酒楼老板都不辞辛苦亲至豆腐村,就为了跟沈老板见一面,交流交流。
  他也知道许知县的小动作,那人总想把沈宁挖到桃源县去。
  对于府衙来说沈宁这个财神爷去哪个县发财无所谓,对于他这个县令来说差别可就大发了!
  他敏锐地感觉这是促进本县繁荣的大好机会,说不定成阳县会由一个中县发展为上县呢。
  沈宁:“曾大人,我们在县城有铺子呀,城北那里租了好大一个院子呢。”
  曾大人笑道:“县衙的铺子在西大街上,最好的地段,大家伙儿来往方便。再有……”他看了裴长青一眼,笑道:“我方才试了试二郎的学问,不曾想短短时间竟然背了好些书,都开始学做文章了。既然开始做文章,不如去县学旁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