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197节
你这么高兴,是不是说明你之前不乐意种地呀啦?
二郎就是厚道,都不多想的,要给别人都得不乐意。
裴大柱也意识到,又赶紧给裴长青解释。
裴长青笑道:“没什么,这是正常的,你们要是不想多赚钱我才奇怪呢。”
哑巴听不见,但是他会察言观色,而且略略会看点口型。
他目不转睛地盯着裴长青的嘴巴。
虽然哑巴听不见,但是裴长青从来没轻视或者忽略他,开会都叫他在场。
听不懂没关系,现在大家和他相处久了,也能理解他的意思,会打几个手势。
另外不是还有小鹤年这个翻译么?
虽然不能丝滑沟通,但是比别人强一些。
能理解三四成吧。
裴长青:“今儿县城大酒楼的麦掌柜来了,要我们去县城帮忙盘炕。”
众人激动了。
裴长青等他们激动两分钟,才抬手虚压了压,示意他们不要太激动。
“我寻思着咱龙庙镇才开始,也不能丢下,那边本家带亲戚的也能盘上百来个炕呢。”
众人纷纷说是的。
裴长青:“这几天我带着王大,他已经学会开屋顶砌烟囱了,能组建一支分队。”
众人又激动了。
那就能同时给两家干活儿赚钱了啊,速度更快。
裴长青笑道:“不止,我和王大负责开屋顶砌烟囱,你们也可以撬砖平地盘炕砌墙,咱们可以同时给几家做活儿。”
“啊!对呀对啊!还是二郎好算计。”
“咱们就是脑子不够数。”
裴长青:“但是,几家同时开工赚钱快,压力也大。一忙会不会急?一急会不会乱?一乱就出错。给人干活儿出错还好说,总能补救,万一咱自己手忙脚乱摔着磕着呢?”
他面色严肃起来。
原本喜笑颜开的众人立刻鸦雀无声,也认真想了想,点头,“二郎说得对。”
裴长青:“我要求咱们不管同时给几家干活儿,你们只专注当下手头的活儿。比如我今儿让你盘炕,你就把炕盘好,其他的不管。干好手头的活儿,才能去干另外的活儿。”
众人纷纷保证,“二郎放心,我们肯定听你的。”
当初二郎从吴家屋顶掉下来,那惨状他们记忆犹新呢。
一个不小心,可能就一命呜呼了。
裴长青:“无论什么时候我最大的要求就是安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把质量做好。”
强调完安全,裴长青又开始安排后续。
“明儿我带着王大几个把福瑞屋里的炕盘好,后天王大就带着铁牛、高叔加上福瑞去禚家盘炕,我带着大哥、二哥和三哥去荷花沟儿给陶族长家盘炕。”
他对裴大民和裴大根道:“二哥四哥,你们多带带大哥,尽快让他把瓦工活儿熟练起来。”
让别人带,裴大柱可能不好意思怕耽误人家功夫,别人也未必没想法。
自家兄弟就好一些。
而且裴大柱能自己琢磨学点木工活儿,瓦工活儿自然也快的。
裴大民和裴大根当然乐意。
裴大根十岁的时候娘没了,四叔带着一儿一女俩拖油瓶,也不容易再娶。
那两年都靠大伯娘和三婶儿帮衬。
后来大伯娘和三婶儿又帮四叔张罗了续弦,也就是现在的四婶儿,裴大根兄妹俩才能过上顿顿热乎饭的日子。
所以他和裴大柱二柱裴大民几个感情非常好。
裴长青又对有点发呆的张本力笑道:“张哥,我家院墙还没完工,但是活儿也不多了,白天你多受累,早晚的我大伯三叔四叔会来帮忙,再有两天也就完工了,回头儿你跟我去县城。”
张本力原本还担心自己不是裴家人,会被裴二郎冷落呢,没想到要带他去县里。
他立刻精神一振,响亮道:“好!二郎,你放心,我保管干得齐整的。”
裴大伯和三叔四叔也表态,“二郎你放心吧,这两天就能给你家把院墙围起来。”
因为是土坯院墙,围起来不算结束,还得结顶,也用黄泥麦草、茅草之类的给盖上,这样可以保护墙壁,延缓雨水渗透,延长寿命。
说起来土坯砖砌墙不如夯土结实,但是家里有换来的那么多土坯砖不用就浪费了。
而且夯土需要略干的黄土,他们这里的泥土含水分比较大,需要晒过才能夯土,也麻烦的。
裴长青:“回头我还得给后院挖个地窖,也顺便带着你们练练手,都学一学,以后咱们去给人家盘炕、盖房啥的,地窖八成也要的。”
大家伙儿更激动了。
二郎要带他们盖房!
这可是大活儿!
几个月的工钱有了!
裴长青又强调一下各人的工钱。
大家之前的工钱是30、25,现在越来越熟练,王大涨到35,因为他能开屋顶砌烟囱,其他人也涨到30。
包括张本力和裴铁牛。
裴大柱因为新入职,先二十文,盘完陶族长家的争取涨到25文。
裴长青带人是很快的。
这也和他会挑人有关,一开始就挑听话、踏实肯干、有耐心、不浮躁的人。
可以手不巧,但是一定要服从指挥,不能耍小聪明,更不能满腹牢骚。
因为他只需要他们做基础的夯地基、砌墙、抹墙、上梁等工作,没有高深的技术,
那种眼珠子咕噜乱转,精明外露的,裴长青从来不要。
这就从根子上保证了队伍的纯洁性,杜绝了惹祸根源。
要是有个大聪明,不服从指挥,去了大户人家乱转乱看乱说的,那就不是赔钱了事,很可能连累所有人。
裴长青接外面火炕的活儿,一天五百、七百、八百文的也没有瞒着高木头和王大他们。
高木头几个并没有眼红,只觉得裴二郎那么聪明能干,赚钱理所当然。
他们以前找活儿干都费劲,一天20都乐意,24就烧高香,跟着二郎一天25就很满足,现在又涨到三十,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美事儿呢。
眼红?
眼红啥?
你是比二郎聪明,还是比二郎能干?
地主请短工收庄稼,一天顶多给24文,难道还要把粮食分给你?
老板开铺子,一天赚一笸箩钱,难道还分给伙计?
他们从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位成裴二郎的帮工,拿工钱,而不是分红。
拿分红的是合伙人,比如高里正和阿宁。
他们自认不配,打开头儿就没那个想法。
当然,除了他们有自知之明,也有裴长青主动筛选以及有意引导的结果。
这些人别说没有分红的想法,连“我跟着裴二郎学会了手艺,我出去单干”的想法也没有。
自己有手艺就能出去单干?
并不能!
人家就认二郎,不会随便用你。
不信去镇上问问,如果没有二郎在前面顶着,他们去给人家盘炕人家要不?
别说一天五百文,一天一百文也不会用。
是压根儿就不会让你盘,谁知道你行不行?
万一给我们把房子弄坏了呢?你个泥腿子家无二两银,赔都赔不起。
即便有泥瓦工的活儿找你,一天也就25文拉倒。
可人家镇上也有泥瓦工,又不可能找你,你只能在乡下帮人盖房子砌墙,根本找不到外面的活儿。
有手艺不算本事,能把手艺变成钱才叫厉害。
他们只有跟着二郎才有活儿干,有钱赚。
他们想得很明白,所以压根儿不会生二心。
而裴长青待他们也真诚,给工钱爽快,教手艺毫无保留,主打一个我要你们快速上手。
即便裴铁牛是哑巴,不好沟通,裴长青教他手艺也是手把手的,做错了就领着一遍遍练,直到练会练熟为止。
这些人回忆起来都是跟着裴长青一起学手艺、干活儿的美好时光,压根儿没龃龉,自然就不会生二心。
他们只会越发崇拜和依赖。
裴长青:“我要求你们尽快都能开屋顶砌烟囱,到时候都能带分队。”
他以后要给人盖房子,就这几个人可不好使。
豆腐村这么多汉子呢,把听话还肯干的拉出来培训培训,都能上岗。
“二郎,你放心,我们会快点学会的。”汉子们热情高涨。
【作者有话说】
加更一下子。
二郎就是厚道,都不多想的,要给别人都得不乐意。
裴大柱也意识到,又赶紧给裴长青解释。
裴长青笑道:“没什么,这是正常的,你们要是不想多赚钱我才奇怪呢。”
哑巴听不见,但是他会察言观色,而且略略会看点口型。
他目不转睛地盯着裴长青的嘴巴。
虽然哑巴听不见,但是裴长青从来没轻视或者忽略他,开会都叫他在场。
听不懂没关系,现在大家和他相处久了,也能理解他的意思,会打几个手势。
另外不是还有小鹤年这个翻译么?
虽然不能丝滑沟通,但是比别人强一些。
能理解三四成吧。
裴长青:“今儿县城大酒楼的麦掌柜来了,要我们去县城帮忙盘炕。”
众人激动了。
裴长青等他们激动两分钟,才抬手虚压了压,示意他们不要太激动。
“我寻思着咱龙庙镇才开始,也不能丢下,那边本家带亲戚的也能盘上百来个炕呢。”
众人纷纷说是的。
裴长青:“这几天我带着王大,他已经学会开屋顶砌烟囱了,能组建一支分队。”
众人又激动了。
那就能同时给两家干活儿赚钱了啊,速度更快。
裴长青笑道:“不止,我和王大负责开屋顶砌烟囱,你们也可以撬砖平地盘炕砌墙,咱们可以同时给几家做活儿。”
“啊!对呀对啊!还是二郎好算计。”
“咱们就是脑子不够数。”
裴长青:“但是,几家同时开工赚钱快,压力也大。一忙会不会急?一急会不会乱?一乱就出错。给人干活儿出错还好说,总能补救,万一咱自己手忙脚乱摔着磕着呢?”
他面色严肃起来。
原本喜笑颜开的众人立刻鸦雀无声,也认真想了想,点头,“二郎说得对。”
裴长青:“我要求咱们不管同时给几家干活儿,你们只专注当下手头的活儿。比如我今儿让你盘炕,你就把炕盘好,其他的不管。干好手头的活儿,才能去干另外的活儿。”
众人纷纷保证,“二郎放心,我们肯定听你的。”
当初二郎从吴家屋顶掉下来,那惨状他们记忆犹新呢。
一个不小心,可能就一命呜呼了。
裴长青:“无论什么时候我最大的要求就是安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把质量做好。”
强调完安全,裴长青又开始安排后续。
“明儿我带着王大几个把福瑞屋里的炕盘好,后天王大就带着铁牛、高叔加上福瑞去禚家盘炕,我带着大哥、二哥和三哥去荷花沟儿给陶族长家盘炕。”
他对裴大民和裴大根道:“二哥四哥,你们多带带大哥,尽快让他把瓦工活儿熟练起来。”
让别人带,裴大柱可能不好意思怕耽误人家功夫,别人也未必没想法。
自家兄弟就好一些。
而且裴大柱能自己琢磨学点木工活儿,瓦工活儿自然也快的。
裴大民和裴大根当然乐意。
裴大根十岁的时候娘没了,四叔带着一儿一女俩拖油瓶,也不容易再娶。
那两年都靠大伯娘和三婶儿帮衬。
后来大伯娘和三婶儿又帮四叔张罗了续弦,也就是现在的四婶儿,裴大根兄妹俩才能过上顿顿热乎饭的日子。
所以他和裴大柱二柱裴大民几个感情非常好。
裴长青又对有点发呆的张本力笑道:“张哥,我家院墙还没完工,但是活儿也不多了,白天你多受累,早晚的我大伯三叔四叔会来帮忙,再有两天也就完工了,回头儿你跟我去县城。”
张本力原本还担心自己不是裴家人,会被裴二郎冷落呢,没想到要带他去县里。
他立刻精神一振,响亮道:“好!二郎,你放心,我保管干得齐整的。”
裴大伯和三叔四叔也表态,“二郎你放心吧,这两天就能给你家把院墙围起来。”
因为是土坯院墙,围起来不算结束,还得结顶,也用黄泥麦草、茅草之类的给盖上,这样可以保护墙壁,延缓雨水渗透,延长寿命。
说起来土坯砖砌墙不如夯土结实,但是家里有换来的那么多土坯砖不用就浪费了。
而且夯土需要略干的黄土,他们这里的泥土含水分比较大,需要晒过才能夯土,也麻烦的。
裴长青:“回头我还得给后院挖个地窖,也顺便带着你们练练手,都学一学,以后咱们去给人家盘炕、盖房啥的,地窖八成也要的。”
大家伙儿更激动了。
二郎要带他们盖房!
这可是大活儿!
几个月的工钱有了!
裴长青又强调一下各人的工钱。
大家之前的工钱是30、25,现在越来越熟练,王大涨到35,因为他能开屋顶砌烟囱,其他人也涨到30。
包括张本力和裴铁牛。
裴大柱因为新入职,先二十文,盘完陶族长家的争取涨到25文。
裴长青带人是很快的。
这也和他会挑人有关,一开始就挑听话、踏实肯干、有耐心、不浮躁的人。
可以手不巧,但是一定要服从指挥,不能耍小聪明,更不能满腹牢骚。
因为他只需要他们做基础的夯地基、砌墙、抹墙、上梁等工作,没有高深的技术,
那种眼珠子咕噜乱转,精明外露的,裴长青从来不要。
这就从根子上保证了队伍的纯洁性,杜绝了惹祸根源。
要是有个大聪明,不服从指挥,去了大户人家乱转乱看乱说的,那就不是赔钱了事,很可能连累所有人。
裴长青接外面火炕的活儿,一天五百、七百、八百文的也没有瞒着高木头和王大他们。
高木头几个并没有眼红,只觉得裴二郎那么聪明能干,赚钱理所当然。
他们以前找活儿干都费劲,一天20都乐意,24就烧高香,跟着二郎一天25就很满足,现在又涨到三十,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美事儿呢。
眼红?
眼红啥?
你是比二郎聪明,还是比二郎能干?
地主请短工收庄稼,一天顶多给24文,难道还要把粮食分给你?
老板开铺子,一天赚一笸箩钱,难道还分给伙计?
他们从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位成裴二郎的帮工,拿工钱,而不是分红。
拿分红的是合伙人,比如高里正和阿宁。
他们自认不配,打开头儿就没那个想法。
当然,除了他们有自知之明,也有裴长青主动筛选以及有意引导的结果。
这些人别说没有分红的想法,连“我跟着裴二郎学会了手艺,我出去单干”的想法也没有。
自己有手艺就能出去单干?
并不能!
人家就认二郎,不会随便用你。
不信去镇上问问,如果没有二郎在前面顶着,他们去给人家盘炕人家要不?
别说一天五百文,一天一百文也不会用。
是压根儿就不会让你盘,谁知道你行不行?
万一给我们把房子弄坏了呢?你个泥腿子家无二两银,赔都赔不起。
即便有泥瓦工的活儿找你,一天也就25文拉倒。
可人家镇上也有泥瓦工,又不可能找你,你只能在乡下帮人盖房子砌墙,根本找不到外面的活儿。
有手艺不算本事,能把手艺变成钱才叫厉害。
他们只有跟着二郎才有活儿干,有钱赚。
他们想得很明白,所以压根儿不会生二心。
而裴长青待他们也真诚,给工钱爽快,教手艺毫无保留,主打一个我要你们快速上手。
即便裴铁牛是哑巴,不好沟通,裴长青教他手艺也是手把手的,做错了就领着一遍遍练,直到练会练熟为止。
这些人回忆起来都是跟着裴长青一起学手艺、干活儿的美好时光,压根儿没龃龉,自然就不会生二心。
他们只会越发崇拜和依赖。
裴长青:“我要求你们尽快都能开屋顶砌烟囱,到时候都能带分队。”
他以后要给人盖房子,就这几个人可不好使。
豆腐村这么多汉子呢,把听话还肯干的拉出来培训培训,都能上岗。
“二郎,你放心,我们会快点学会的。”汉子们热情高涨。
【作者有话说】
加更一下子。